每分鐘12米:新工藝大幅提高鈣鈦礦薄膜電池製造速度

2020-11-27 cnBeta

據外媒報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雖然在效率方面正迅速趕上其矽前輩,但在生產速度方面仍非常落後。現在,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製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方法,其速度可達每分鐘40英尺(12米),這樣的速度甚至比矽還快。

數十年來,矽一直主宰著太陽能電池市場,但近年來,這一王冠有被奪走的危險。其中增長最快的新產品則就是鈣鈦礦,它的效率從2009年的不到4%上升到了今年早些時候的20%--接近矽的25%。另外,它的生產成本也可能比矽更低、更節能。

當然,鈣鈦礦並不是完美的。它遠不如矽那麼穩定,所以批量生產需要手工操作,並且在生產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缺陷從而導致電池在元素中降解得更快。現在,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聲稱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可以在實際速度下大量生產穩定鈣鈦礦電池的方法。

研究小組將他們的新方法稱為快速噴塗等離子工藝。該工藝由帶有兩個噴嘴的機器執行--第一個噴嘴負責將鈣鈦礦前體的液體混合物噴到一片玻璃上,第二個噴嘴負責將噴出帶有等離子體的液體從而迅速將其轉變成一層鈣鈦礦薄膜。

該團隊表示,通過使用這種方法,鈣鈦礦膜可以以每分鐘40英尺的速度生成。此外,它的生產成本也應該很會更低--研究人員估計,製造這種模塊的成本大約為每平方英尺(0.09平方米)0.25美元,約是矽材料價格的1/10。

「我們實現了所有太陽能技術中最高的生產量,」該研究的論文合著者Nick Rolston表示,「你可以想像把大的玻璃面板放在滾輪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地生產出一層層鈣鈦礦。」

最終產品的效率也相當可觀,約為18%,並且在連續使用5個月後,模塊的效率仍可達15.5%。研究團隊表示,鈣鈦礦下一個要面臨的主要障礙是找到確保電池持續更有效的時間長度的方法。

視頻演示

相關焦點

  • 每分鐘12米:新工藝大幅提高鈣鈦礦薄膜電池製造速度
    據外媒報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雖然在效率方面正迅速趕上其矽前輩,但在生產速度方面仍非常落後。現在,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製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方法,其速度可達每分鐘40英尺(12米),這樣的速度甚至比矽還快。
  • 可達每分鐘12米:新工藝大幅提高鈣鈦礦薄膜電池製造速度
    據外媒報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雖然在效率方面正迅速趕上其矽前輩,但在生產速度方面仍非常落後。現在,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製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方法,其速度可達每分鐘40英尺(12米),這樣的速度甚至比矽還快。數十年來,矽一直主宰著太陽能電池市場,但近年來,這一王冠有被奪走的危險。
  • 新研究或大幅提高鈣鈦礦電池壽命
    智創新   作者:王迎霞  在保證轉換效率的基礎上極大地提高電池壽命,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者的目標。日前,北京大學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周歡萍課題組和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嚴純華院士課題組的合作成果「利用Eu3+/Eu2+氧化還原離子對提高鉛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工作壽命」,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科學》主刊。  器件壽命(即穩定性)和光電轉換效率是決定太陽能電池最終發電成本的兩個關鍵因素。全球普遍使用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效率已接近理論上限,成本難再下降。
  • 研究人員利用咪唑基離子液體提高鈣鈦礦電池效率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究組研究員劉生忠團隊與陝西師範大學研究員楊棟團隊合作,利用咪唑基離子液體鈍化鈣鈦礦的表面、改善鈣鈦礦薄膜的電荷傳輸,從而製備出高效率的鈣鈦礦鈣鈦礦薄膜作為鈣鈦礦電池的核心部件,是影響電池性能和穩定性的關鍵,其一般通過前驅體溶液揮發溶劑製備。在製備過程中,由於鈣鈦礦薄膜容易在其結晶的晶界和表面產生缺陷,導致鈣鈦礦易被分解以及產生非輻射複合,嚴重影響鈣鈦礦電池的性能。因此,開發出可製備具有較少缺陷的高效鈣鈦礦電池技術尤為重要。目前,表面鈍化因其易於應用而被認為是減少缺陷最有效方法之一。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新突破!1分鐘可產12米,大規模製造指日可待
    文 | 財聯社 黃君芝迄今為止,儘管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效率方面正迅速趕上它的「矽前輩」,但在生產速度方面它們仍遠遠落後。不過現在,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製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方法,其速度可達每分鐘40英尺(12米),甚至比製造矽太陽能電池還快。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新突破!1分鐘可產12米 大規模製造指日可待
    不過現在,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製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方法,其速度可達每分鐘40英尺(12米),甚至比製造矽太陽能電池還快。數十年來,矽一直主宰著太陽能電池市場,但近年來,其寶座有被奪走的危險。其中增長最快的新產品當屬鈣鈦礦,其效率從2009年的不到4%上升到今年早些時候的20%,接近矽25%的長期記錄。而且它的生產成本也可能更低、更節能。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新突破!1分鐘可產12米 大規模製造指日可待
    不過現在,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製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方法,其速度可達每分鐘40英尺(12米),甚至比製造矽太陽能電池還快。數十年來,矽一直主宰著太陽能電池市場,但近年來,其寶座有被奪走的危險。
  • 史丹福大學發明製造鈣鈦礦電池製造超快方法
    此外與持續20到30年的晶矽電池不同,薄膜鈣鈦礦在受熱和受潮時最終會降解。 科學家可以在實驗室中製造一個小型演示設備。但是傳統的鈣鈦礦加工方法無法實現快速、高效的生產。該機器人設備以每分鐘40英尺(12米)的速度生產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處理器使用兩個噴嘴製作鈣鈦礦光伏薄膜。一個噴嘴將化學溶液噴塗到一塊玻璃板上,而另一個噴嘴釋放出高反應性的離子化氣體或等離子體。
  • 科學家開發有機分子添加劑,可提高鈣鈦礦電池的光電效率和穩定性
    最近,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有機間隔分子添加劑,可以同時提高鈣鈦礦的光電效率和穩定性。由化學工程系Kilwon Cho教授和博士生Sungwon Song領導的POSTECH研究小組通過在鈣鈦礦晶體中引入一種新的有機間隔分子添加劑,大幅降低晶體中的內部缺陷濃度以及提高鈣鈦礦的防潮性,成功地製造了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研究作為封面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
  • 溶劑-蒸汽退火法製備高取向性2D鈣鈦礦電池
    然而,這些太陽能電池在暴露於光、熱和溼氣時存在固有的不穩定性。最近,層狀二維(2D)鈣鈦礦被開發作為PSCs的光收集層。這些2D鈣鈦礦相對於它們的3D對應物表現出顯著改善的環境和結構穩定性,然而在2D鈣鈦礦薄膜中,交替的有機和無機層在這些薄膜從溶液加工時優先平行於襯底取向,阻礙了面外電荷傳輸,使得效率相比三維鈣鈦礦電池低了許多。
  • 富勒烯衍生物助力高開路電壓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該課題組前期採用低維錫基鈣鈦礦結構和納米梯度結構製備了高效太陽能電池,在近期的研究中將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開路電壓提高到0.94 V,12.4%的光電轉化效率,是目前已知的穩態輸出效率較高的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12.4%!上科大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破紀錄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下,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寧志軍課題組在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通過器件結構的改進將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開路電壓提高到了0.94 V,實現了12.4%的光電轉化效率,這是目前國際上已報導的穩態輸出效率最高的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科學網—鈣鈦礦電池的十年之變
    「液態電解質的鈣鈦礦敏化太陽能電池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即液態電解質會溶解或者分解鈣鈦礦材料,可使電池在幾分鐘內失效。」胡笑添說。 能否找到一種新的電解質材料?為此,科學家不斷擴大視野,創新性地將固態電解質作為空穴傳輸層。
  • 第二屆異質結、鈣鈦礦與薄膜太陽電池論壇2020
    異質結電池具有轉換效率高、製造工藝簡單、薄矽片應用、溫度係數低、無光致衰減和電位衰減、可雙面發電等一系列優勢。目前,異質結電池的最高效率已達26.63%,量產效率已突破24%。異質結電池實現低成本量產的關鍵在於設備國產化、提高良率和產能以及降低矽片、低溫銀漿、TCO靶材和清洗制絨化學品等成本。
  • 電子科大劉明偵團隊:烷基鏈長對二維錫滷鈣鈦礦晶體生長與氧化過程...
    在國際著名期刊ACS Energy Letters(《美國化學學會能源快報》)上發表題為「Effects of Alkyl Chain Length on Crystal Growth and Oxidation Process of Two-Dimensional Tin Halide Perovskites」(烷基鏈長對二維錫滷鈣鈦礦晶體生長與氧化過程的影響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但是,製造矽的過程卻並不清潔,需要大量來自電廠的能量,而這些電廠又產生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 為了使用更環保的材料替代矽,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了鈣鈦礦薄膜上。鈣鈦礦薄膜是一種低成本的柔性太陽能電池,不僅可以用最少的能量生產,而且幾乎沒有二氧化碳排放。 儘管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但在得到大規模應用之前,仍面臨著一些重大挑戰。
  • 24.02%,鈣鈦礦電池效率再創新高,揭秘MACl作用機理!
    甲基氯化銨(MACl)改善鈣鈦礦薄膜質量,α相的穩定性得到大幅度提高。2. 揭示MACl添加劑在FAPbI3基鈣鈦礦中的作用機理。3.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可達24.02%(認證效率23.48%),目前文獻報導最高值。
  • 矽基薄膜電池產量逐年下降,CdTe薄膜太陽電池產量大幅增長
    根據NREL的最新統計,上述幾種電池的實驗室最高轉換效率已分別達到22.1%、23.4%、12.3%和14.0%。作為對比,晶矽電池的實驗室最高轉換效率為47.1%。目前CdTe、CIGS和非晶矽電池均已實現產業化,染料敏化電池的進程相對落後。
  • 美研發超高速鈣鈦礦製程,一分鐘制出12米太陽能薄膜
    鈣鈦礦太陽能身具轉換效率高、製程相對簡易與環保優勢,但在實現規模商業化、更普及之前,得解決不穩定與加速製造速度等問題,以免跨不出「死亡之谷」,對此,史丹福大學為加速鈣鈦礦電池發展,也研發出專用的「快速製造設備」,一分鐘就可以製造出12米的鈣鈦礦薄膜。
  • 美研發超高速鈣鈦礦製程,一分鐘制出12米太陽能薄膜
    鈣鈦礦太陽能身具轉換效率高、製程相對簡易與環保優勢,但在實現規模商業化、更普及之前,得解決不穩定與加速製造速度等問題,以免跨不出「死亡之谷」,對此,史丹福大學為加速鈣鈦礦電池發展,也研發出專用的「快速製造設備」,一分鐘就可以製造出12米的鈣鈦礦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