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智汽車完成數千萬元 A 輪融資,加速 77GHz 毫米波雷達與多功能...

2021-01-15 雷鋒網

雷鋒網新智駕消息,近日,蘇州安智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簡稱「安智汽車」)宣布獲得數千萬元 A 輪融資,投資方為上海物聯網創業投資基金,青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安智汽車成立於 2015 年 1 月,目前已經自主開發完成了具有全面智慧財產權的 77GHz 毫米波雷達與多功能視覺系統,並搭建了更「懂」中國路況的 ADAS 駕駛輔助系統。據了解,該公司產品已經順利獲得國內多家整車企業的意向訂單。

安智汽車創始人郭健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量產化落地及研發團隊擴充等方面。

此前,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新智駕主辦的未來汽車大講堂曾邀請郭健開課,當時了解到,他畢業於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而後進入德國博世汽車部件底盤控制系統中國區駕駛員輔助系統工程部,負責 ACC 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主控制算法開發及傳感器信息融合算法(雷達與攝像頭數據融合)的開發。2015 年,離開博世的他創辦了安智汽車,立志將其做成「中國的博世」。

* 安智汽車創始人郭健

近年來,國內的ADAS雷達供應幾乎被博世、大陸、德爾福這些外國傳統零部件供應商壟斷。但是國外零部件供應商的成熟駕駛輔助系統產品在國內市場往往「水土不服」。

客觀情況上,中國的路況具有特殊性:獨特的交通標識、狹窄的鄉村道路、三輪車助動車多,還有擺攤的小商販……主觀情況上,中國司機的駕駛習慣也不同於國外,比較喜歡變道、插車、超車……

「不同於諸如 ABS、ESP 等汽車傳統主動安全系統,ADAS 系統需要進行深度的本地化適應開發,才能在感知、決策、執行等環節更為貼近中國路況「,郭健表示,「ADAS 駕駛輔助系統應該是國內汽車零部件領域彎道超車的最佳機會。」

安智汽車方面表示,從硬體層的高頻天線設計、高動態圖像FPGA數位訊號處理,到晶片層遵循 AUTOSAR 構架的車載實時 OSEK 作業系統與車規級基礎軟體,及算法層的環境感知、決策控制、動作執行等核心模塊,均突破了國外零部件巨頭的技術壟斷。「在產品性能上,安智汽車能保證基本與國外同類產品持平,部分國內特有工況優於國外同類產品,而且價格上還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郭健表示。

面對產品能否真正落地的考驗,安智汽車的 ADAS 系統已經完成了與國內自主品牌車型的功能集成與性能調校,同時完成了 10 萬公裡複雜交通路況的耐久適應性路試,順利通過了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苛刻的整車級性能評價,性能完全達到 EURO-NCAP 最高分五星級評價。此外,安智汽車在車用晶片領域積極布局,與臺灣聯發科成為戰略合作夥伴,為 ADAS 專用晶片的前瞻研究奠定了基礎。

在 2017 年中國智能汽車大賽(CIVC)上,裝備有自主研發的 77GHz 毫米波雷達與多功能視覺系統的安智汽車參賽車輛在 AEB 自動緊急制動與 LKS 車道保持測試中滿分勝出。一定程度上也是對安智汽車技術水平的肯定。

作為本輪融資投資方,上海物聯網基金合伙人陳順華透露,安智汽車未來還將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和新微科技集團聯手進一步提升硬體技術。

而據青桐資本管理合伙人喬建華所言,目前,安智汽車已經獲得 77GHz 毫米波雷達與多功能攝像頭 ADAS 產品 15 萬隻量產的意向訂單,2018 年將開始量產。

PS:過去 10 個月,雷鋒網團隊在北京、上海、深圳、矽谷等地密集拜訪數百家智能駕駛技術團隊,經過了一手採訪、調研和親身體驗,並用 2 個月時間梳理和篩選了 13 個關鍵細分領域近 100 家智能駕駛產業鏈中的關鍵技術公司,《中美智能駕駛白皮書》最終成稿。

我們希望通過這份白皮書向你全方位展現中美智能駕駛的市場現狀、關鍵技術環節發展及落地情況,幫你深入了解產業機遇與挑戰,提前看到未來 3 到 5 年自動駕駛產業鏈各個細分環節可能產生的機會和趨勢。

關於《中美智能駕駛白皮書》的更多詳情,請查看連結:https://m.leiphone.com/specialEdition/svWhitePaper。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自動駕駛導航技術興起,國產毫米波雷達前景如何?
    5.北京微度芯創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微度芯創科技成立於2017年,專注研發具有高集成度的毫米波雷達傳感器晶片以及相關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其產品的應用範圍包含汽車電子、智能交通、安檢以及工業控制領域。目前,該公司已經獲得天使輪融資,融資金額未公開。
  • 智能網聯汽車系列榜單(二)——中國毫米波雷達企業TOP10
    超聲波雷達作用距離較短,同時相比於毫米波雷達,體積偏大,質量較重,但技術要求不高,成本較低,目前主要應用於汽車泊車系統中。而在更為重要的自動駕駛領域,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則代表了一種方向分歧。 和雷射雷達相比,成本是毫米波雷達的最大優勢。目前,毫米波雷達的價格在千元級別,而雷射雷達則在萬元以上。
  • 精度超過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技術公司Metawave完成1000萬美元融資
    據外媒報導,矽谷智能車載雷達公司 Metawave 已經獲得1000萬美元融資,現代、豐田和汽車供應公司 Denso 等五家公司投資。融資將主要用於研發無人駕駛汽車中的「智能車載雷達系統」。去年 9 月,Metawave 曾獲得了上汽資本70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
  • 豪恩汽車電子:「77G毫米波雷達」
    豪恩汽車電子:「77G毫米波雷達」 深圳市汽車電子行 發表於 2020-11-13 16:19:53 中國汽車界與媒體界廣泛關注的年度盛事,由深圳市汽車電子行業協會主辦的汽車電子產業的
  • 聯合ADAS合作夥伴實地演示,行易道77GHz中程毫米波雷達亮相
    早在 2016 年的北京車展,行易道科技的 77GHz 毫米波雷達便裝載在北汽研發的自動駕駛汽車上進行了亮相。在 ACC 功能展示中,該款雷達也成功幫助演示車輛完成了啟停、跟停、車距保持跟蹤和設定速度巡航等自動駕駛功能。目前市場主流使用的車載毫米波雷達按照其頻率的不同,主要可分為兩種:24GHz 毫米波雷達和 77GHz 毫米波雷達。
  • 為何毫米波雷達能成為未來的主流傳感器——一家潛心研發79GHz毫米...
    莫之比智能與於2018年10月完成Pre-A輪融資、2019年12月完成A輪融資,共計獲得國內知名投資機構數千萬人民幣投資。公司已研發出79GHz毫米波雷達、雷達與視頻融合5大系列12款產品,擁有客戶已逾100家,申請獲批專利80餘項,產品賦能於汽車ADAS、無人機避障、智能停車場、交通檢測、船舶避障、智能家居、安防監控等多個領域,有的產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產品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是國內率先實現量產79GHz毫米波雷達的企業。2019年底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 36氪首發 | 「星雲Clustar」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加速AI訓練的全...
    36氪獲悉,AI技術與服務提供商「星雲Clustar」已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 A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基石資本領投,老股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跟投,山景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之後,星雲Clustar將繼續加強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
  • 汽車回用配件供應鏈平臺「油滴」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
    快訊 | 詳情 汽車回用配件供應鏈平臺「油滴」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 汽車回用配件供應鏈平臺「油滴」宣布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經緯中國領投,紅杉中國跟投。
  • 「電目科技」獲梅花創投千萬元級Pre-A輪融資,在停車場等領域落地...
    36氪獲悉,深圳電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目科技」)獲得梅花創投千萬元人民幣級別的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將用於人才引進、技術研發、產品迭代、系統升維、在智慧交通、智慧園區、智慧城市等場景落地。電目科技2018年底在深圳南山成立,是一家以毫米波感知技術為核心的智能物聯網解決方案商,主要研發和生產毫米波雷達傳感器、以毫米波雷達為核心的物聯網及安防整體解決方案。與國內大部分毫米波雷達供應商不同,電目科技沒有去做自動駕駛領域的車端應用,而是選擇停車場等領域作為商業化落地切入點。
  • 毫米波雷達與雷射雷達兩種類別的雷達技術究竟有什麼區別?
    比如海歸派森思泰克、杭州智波等;科研院所派行易道、南京隼眼、蘇州安智、蘇州豪米波等;實業轉型派深圳安智傑、深圳承泰、湖南納雷等。24GHz 陣營:蕪湖森思泰克是一家成立於2015年的毫米波雷達公司,產品涵蓋安防、交通、無人機以及汽車。公司主創始人秦屹博士在英國從事雷達研發和製造十餘年,2013年回國創業,團隊中90%以上為碩士以上學歷,80%具有軍工背景。
  • 雷射雷達公司禾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地平線宣布C2輪融資4億美元...
    2、地平線宣布C2輪融資4億美元加速新一代L4/L5級汽車智能晶片研發 2021年1月7日,地平線公告完成C2輪4億美元融資,由BaillieGifford、雲鋒基金、CPE、寧德時代聯合領投。至此,地平線計劃中的7億美元C輪融資已經完成5.5億美元。
  • Lunewave龍勃透鏡毫米波雷達成自動駕駛汽車「雙眼」
    打開APP Lunewave龍勃透鏡毫米波雷達成自動駕駛汽車「雙眼」 胡薇 發表於 2018-09-27 10:39:42 Lunewave
  • 毫米波雷達進入成像時代,低線束雷射雷達危險了!
    2017年,經投資人介紹,郄建軍結識了洪琅與Steven,並了解到他們的4D毫米波雷達技術。此時,傲酷正在研發自動駕駛所用的77Ghz車載毫米波雷達,對中國龐大的潛在市場有強烈的開拓意願。而郄建軍近三十年的經歷,在通信、地圖、汽車、移動網際網路幾大行業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與人脈,以上的每個行業都有重要玩家參與到自動駕駛領域,這讓郄建軍成為了推廣傲酷技術的絕佳人選。
  • 威馬汽車獲100億D輪融資;充電樁運營商獲8.55億元A輪融資
    近日宣布完成近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光遠投資領投,前海母基金、招商啟航資本、水木資本與香港X科技基金等跟投。本輪融資完成後,聲揚科技將繼續推進AI語音底層算法研發,加大在產品與解決方案的升級與市場推廣力度,同時加速產業鏈應用生態的建設。
  • 毫米波雷達
    近年來,隨著集成電路和天線設計等技術的不斷成熟、元器件成本的不斷降低,民用車載毫米波雷達產品不斷湧現並投入實際應用。隨著世界範圍內76~77GHz毫米波雷達的廣泛應用,日本也逐漸轉入了79GHz毫米波雷達的開發中。各大國的車載雷達頻段主要集中在在23~24GHz、60~61GHz和76~77GHz(79GHz)3個頻段,而世界各國對毫米波車載雷達頻段使用的混亂情況使得汽車行業車載雷達的發展受到了限制。
  • 每日簡報|2020-12-02>>「走豈清釀」完成 千萬元 天使輪融資
    山姆全面升級自有品牌Member’s Mark,門店不以銷售和利潤為考核重點; 融資頻道  【國內】 1. 低度酒釀造品牌商「走豈清釀」完成 千萬元 天使輪融資; 2.
  • 錢香金融母公司馳展控股近日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金沙江...
    錢香金融母公司馳展控股近日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金沙江聯合資本
  • 毫米波雷達系統方案
    2 雷達方案概述 目前市場主流使用的車載毫米波雷達按照其頻率的不同,主要可分為兩種:24GHz毫米波雷達和77GHz毫米波雷達。通常24GHz雷達檢測範圍為中短距離,用作實現BSD、LCA等功能,而77GHz長程雷達用作實現ACC、AEB等功能。 從技術角度看,24GHz雷達與77GHz雷達都是處於毫米波的頻段,本質上並沒有形成大的區別。
  • 暾瀾投資領投 晶片設計公司寰星電子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打開APP 暾瀾投資領投 晶片設計公司寰星電子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發表於 2018-04-29 13:54:31 晶片設計公司寰星電子宣布
  • 自動駕駛技術扎堆,寶馬、百度慧眼識珠:龍勃透鏡毫米波雷達
    Lunewave誕生於美國亞利桑那州,是一家為賦能自動駕駛和5G無線網絡打造創新型傳感器的創業公司,據麥姆斯諮詢報導,近日該公司宣布完成了5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用於開發其突破性的雷達和天線技術。「我們非常感謝頂級投資公司FMC和其它知名戰略夥伴的鼎力支持,」Lunewave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John Xin(辛江)說,「FMC、寶馬、百度等其他公司在全球汽車和科技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我們期待頂尖人才的加入,加速產品開發以滿足客戶的需求。」Lunewave致力於製造專門的Luneburg lens(龍勃透鏡)天線和雷達傳感器,為自動駕駛汽車打造「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