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D患者服用不同種他汀獲益有差異嗎?薈萃分析結果來了!

2021-01-09 騰訊網

普伐他汀40 mg qd已顯示了良好的心血管保護作用。

慢性腎臟病(CKD)患者血脂異常特點包括甘油三酯(T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降低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異常。

CKD患者的脂質代謝異常、高磷血症和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讓血管鈣化演進並進一步增加CVD風險。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腎臟疾病預後質量倡議(NKF-K/DOQI)指南認為:糖尿病和CKD患者的LDL-C水平應低於100mg/dL,並建議LDL-C>100 mg/dL積極應用他汀藥物調脂。

但在眾多他汀藥物中哪種更加適合CKD患者應用?哪種所帶來的心血管獲益更為顯著呢?

01

19項研究,超40000受試者的網絡薈萃分析說……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來自韓國的研究團隊對MEDLINE、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以及Cochrane Central control trials(CENTRAL)進行了全面檢索,收集了自資料庫建立以來至2019年2月21年的所有隨機對照研究數據,以比較CKD患者使用不同種類他汀藥物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並最終為臨床用藥提供建議[1]。

本項分析的主要納入標準為成年患者(>18歲)和隨機對照研究,涉及以下至少兩種他汀的對比:安慰劑、洛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依折麥布、辛伐他汀、阿託伐他汀和氟伐他汀,且所有研究都至少有一個次要結果。

另外,綜述、觀察新研究以及並未達到明確終點的臨床試驗均被排除。研究的主要終點是患者生存,次要終點為心血管事件發生。

觀察篩查流程我們也可以看到納入患有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ADPKD)以及透析者的研究已被剔除。

圖1:數據篩查流程

表1:納入薈萃研究的19項RCT關鍵信息及應用藥物

為控制偏倚,研究人員採用了盲法和選擇性報告等手段,並採用GRADE方式保證質量。

02

結果如何?一圖讀懂!

圖2:不同類型的他汀類藥物和劑量與全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關係

由於本研究的主要終點是患者生存,通過讀圖我們不難看出與安慰劑相比普伐他汀40 mg用藥可顯著降低患者死亡率,但阿託伐他汀10 mg、阿託伐他汀80 mg、氟伐他汀40 mg以及辛伐他汀40 mg均未觀察到統計學差異;在包括心梗、心衰、卒中、因心血管事件住院、外周動脈疾病、LDL-C和腎功能變化以及不良事件在內的次要指標上,各種他汀均未顯示出顯著差異。

在心血管事件終點方面,阿託伐他汀80 mg、氟伐他汀40 mg、洛伐他汀20 mg、普伐他汀40 mg以及辛伐他汀40 mg與安慰劑相比均有顯著優勢,但阿託伐他汀10 mg、瑞舒伐他汀10 mg或辛伐他汀20 mg+依折麥布 10 mg與安慰劑相比並無優勢。

03

如何評價該研究?

本研究證實,僅有接受普伐他汀40 mg治療組人群出現了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死亡率降低,且洛伐他汀20 mg、氟伐他汀40 mg和普伐他汀40 mg在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方面排名位列前三。這證實了他汀類藥物在保護心血管系統和降低死亡率方面的差異。

在談及為何僅有普伐他汀表現出死亡率降低的差異時,研究者表示這可能是由於除普伐他汀為大多數他汀都經肝CYP3A4或CYP2C9代謝,可能會與其他藥物(尤其是抗血小板藥物)發生相互作用,從而削弱藥效。

普伐他汀是一種水溶性他汀,半衰期短且由於不經CYP450酶代謝很少發生藥物相互反應。此前CARE研究以及LIPID研究已經發現它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且後續的WOSCOPS和PROSPER研究也對以上結論給予了再次證實。

與此同時,研究者坦言該項網絡薈萃分析存在局限性。比如:部分他汀類藥物因RCT數據不多並未納入分析,如普伐他汀。

其次,不同種類他汀對腎病進展的影響也沒有被納入此次研究,未來需要進一步進行探索。

最後,由於缺乏患者在應用他汀同時的共用藥物信息,無法衡量共同用藥對他汀藥物的血藥濃度影響。

儘管僅憑單項網絡薈萃分析無法提供指南版的指使作用,但研究結論值得被各級別臨床中心的醫生所借鑑,並對CKD患者個體化的病情進行有針對性的用藥推薦。

TIME

互動時間

Q:研究認為普伐他汀不論在減低CKD患者死亡率還是心血管事件上都有很大的優勢,您認為普伐他汀較其他種類他汀優勢在哪裡?您會優先推薦那些患者以普伐他汀調整血脂狀態?

WOSCOPS研究依據可靠,普伐他汀長期應用安全性高

蔡振東 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 心內科 主治醫師

普伐他汀是臨床使用較久的一款經典藥物,以其為幹預手段的WOSCOPS研究隨訪長達20年,研究顯示普伐他汀治療5年可顯著降低患者其後20年乃至終生的心血管風險,無論起始用藥年齡還是基線LDL-C水平如何均可獲益,且長期應用安全性高。長達20年的隨訪是難能可貴的,其數據也為他汀類藥物長期一級預防提供了有力循證證據。

水溶性,更低神經風險

王一凱 山西省心血管病醫院 心內科 主治醫師

近幾年中國血脂異常患者急劇增多,降脂需求愈加迫切。LDL-C作為高血脂的重要指標之一,其降低對於血脂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臨床治療當中他汀的選擇種類繁多,普伐他汀作為水溶性他汀,對於神經細胞等的影響微乎其微,可更集中的作用於肝臟。其次,普伐他汀的代謝不通過CYP3A4,可以很大程度的的避免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對於老年患者來說,是更優的一種選擇。近幾年各大權威指南的降脂觀念均從強化降脂轉變為強效降脂,者也更加貼合中國的實情。

不經肝代謝,相互作用比例更低

包志宏 第三醫學中心暨武警總醫院 心內科主任醫師

CKD患者中血脂異常比例較高,高血脂可導致腎損害並促進疾病進展,一定程度上講血脂異常與CKD互為因果。從該項研究我們也看出普伐他汀不管是在減低CKD患者死亡率還是心血管事件上都具有優勢。我國血脂指南指出:在可耐受的前提下,推薦CKD患者應接受他汀治療;終末期腎病和血透患者,需仔細評估降膽固醇治療的風險和獲益,建議藥物選擇和LDL-C目標個體化。

CKD患者常合併多種用藥,普伐他汀不經CPY450酶代謝,與其它藥物發生相互作用比例極低。與其他他汀相比,普伐他汀總體安全性優勢突出。

臨床經驗分享

LDL-C與ASCVD密切相關,普伐他汀療效滿意且副作用更小

施秋萍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心內科 主治醫師

ESC最新指南強調「1450」原則,即對已確診ASCVD極高危患者應將LDL-C控制在1.4 mmol/L以下並較基線進一步下降50%。要達到這一目標就要了解他汀併合理使用他汀,對於中國人而言,中等強度他汀可以滿足用藥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也受到我國指南推薦。普伐他汀40mg qd用藥為中等強度,且其肝臟和肌肉安全性好,可以用於使用其他種類他汀出現肌痛不良反應的患者。

齊躍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心內科 主任醫師

他汀為調脂治療基礎,水溶性、不經肝代謝、安全性更高的普伐他汀更適合服用多種藥物的老年患者

血脂異常是ASCVD的病理基礎之一,而他汀作為降低LDL-C的基石藥物在臨床使用中就顯得十分重要。普伐他汀是一種中等強度他汀,具有水溶性和不經肝代謝的特點,肝毒性和肌肉毒性更低、安全性更高,因此也更適合共患病眾多的老年患者。

蘇豔玲 上海市閔行區中心醫院 心內科 主治醫師

血脂管理為ASCVD管理重要因素,普伐他汀水溶性強、兼顧安全性與有效性,患者耐受性更佳

高血壓、糖尿病和血脂異常是ASCVD的關鍵危險因素,近些年學界已經愈發重視血脂管理的重要性,且指南的降脂目標也日趨嚴格。因此早期預防、早期評估和早期幹預對於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的減低具有重要意義。普伐他汀40 mg qd為中等強度他汀,但臨床用藥經驗顯示其降脂效果非常理想,且患者不良反應小、安全性更高。對於極高危患者,為了LDL-C達標我們會優先考慮阿託伐他汀,但對於表現出不良反應的患者我們會及時識別並換用普伐他汀,必要時連用依折麥布等藥物。

參考文獻:

Hwang S D , Kim K , Kim Y J , et al. Effect of statins on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atients: A network meta-analysis[J]. Medicine, 2020, 99(22):e20061.

相關焦點

  • BMJ:薈萃分析顯示升HDL-C治療無臨床獲益
    Matthew Shun-Shin博士(英國倫敦帝國學院)說,未服用他汀的患者中,貝特類和煙酸可以降低20%-30%的心肌梗死發生率,這的確是有價值的。但現實是,幾乎所有的血脂異常患者都服用他汀類藥物,這些患者服用煙酸未能進一步減少事件。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是因為事件數太少而不能確定患者是否受益於貝特類藥物。
  • 進展丨柳葉刀兩項研究力證老年人群他汀一級預防獲益顯著
    大量臨床證據表明,他汀類藥物用於老年患者ASCVD的二級預防,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和死亡率,也得到不同指南的一致推薦。但對於老年人使用他汀進行一級預防,國內外眾多指南均未給出建議。老年人服用他汀進行一級預防的爭議猶在。近日,《柳葉刀》雜誌公布了兩項研究結果,為高齡老人服用他汀進行一級預防的心血管獲益提供了更多證據。
  • 了不起的家庭藥箱|說說他汀類藥的服用
    七種他汀類藥中既有共同性(共性),如都具有羥基戊二酸結構、競爭性抑制膽固醇的合成、類效應,但又有異質型(特性),如有不同的取代基、降脂效價、水脂溶性、肌毒性和基因組學。其中,普伐他汀不經肝臟代謝,由肝、腎雙通道排洩,對肝功能不全的人較為適用。而氟伐他汀、阿託伐他汀主要經糞便排洩,比例分別約是95%和98%,對腎功能不全的人適用。
  • 老年人也需進行他汀預防嗎?柳葉刀最新發布
    此前有研究結果表明,無論患者年齡大小,他汀類藥物都能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風險,包括75歲以上的老年患者。《柳葉刀》最近發表的兩項研究進一步證實,老年患者從他汀類藥物和其他降膽固醇藥物中得到的獲益與年輕人一樣多,甚至更多。
  • AHA 2020丨宋光遠教授:薈萃分析明確降底LDL-C最有效方案
    近年來血脂領域不斷有新的重大進展,血脂管理策略和理念持續更新。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宋光遠教授針對本屆AHA 2020會議上血脂領域最新研究或分析結果,明確了降脂治療在老年患者中的獲益、各種非他汀類降脂藥物降低LDL-C的相對療效以及依洛尤單抗對ACS患者早期Lp(a)水平的影響。
  • 薈萃分析新發現:免疫治療獲益,無關性別、年齡和PS評分
    然後點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一項近期在線發表於JAMA Network Open的薈萃分析得出結論,與對照療法相比,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在許多癌症類型中的生存率提高相當,並不受患者的性別、年齡或ECOG PS評分的影響。
  • 75歲老人也該吃他汀!《柳葉刀》連發2項重磅研究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吃他汀,為您的心血管保駕護航,年齡不是限制 此前,由於在≥75歲的老年人群中應用他汀類藥物進行心血管病一級預防的證據不明確,國際上各大指南均未建議無心血管病的高齡老年人服用他汀來預防心血管病。
  • ...顱內出血_強化降壓_華法林_NOAC_抗血小板藥物_他汀_去鐵胺...
    研究結果不僅沒有顯示強化降壓治療的獲益,在事後分析中,研究者還發現在隨機化7天後,積極降壓組患者的腎臟不良事件發生率更高(9.0% vs 4.0%)。將這些研究結果結合在一起,可以認為與140~160 mmHg的降壓目標相比,收縮壓降至120~140 mmHg並不會帶來預後改善,並且可能帶來急性腎功能不全的風險。
  • 張波教授:從斑塊逆轉看超高危ASCVD患者強化降脂策略
    一項共納入25項他汀研究的薈萃分析結果顯示,LDL-C每下降1 mmol/L,則MACE風險減少23%。其中一級預防中,LDL-C每下降1 mmol/L,MACE風險下降30%。二級預防中,LDL-C每下降1 mmol/L,MACE風險下降21%。ASCVD風險隨LDL-C水平的下降而降低,但臨床實踐中具體應將LDL-C降低至何種標準?近年來多項研究進行了探索。
  • 對小細胞肺癌治療而言,添加他汀類藥物有益嗎?
    他汀類藥物與其他藥物(例如順鉑)一起發揮累加效應,來破壞腫瘤生長。那麼,對於小細胞肺癌患者,如果將他汀類藥物普伐他汀聯合一線化療方案會給患者帶來生存獲益嗎?小細胞肺癌(SCLC)約佔新發肺癌病例的15%-20%,局限性病變患者中位生存期低至12-14個月,廣泛性病變患者為8-12個月。
  • NEJM:「錯怪」他汀了 常見肌痛問題並不是藥理副作用?
    反安慰劑效應指,患者因對療法存有負面聯想,而經歷副作用。試驗結果同步發表在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關於他汀類藥物不良反應的探討由來已久。在大型觀察性研究中,他汀類藥物服用者的肌痛率比非服用者高20%-50%。但是在隨機對照試驗中,服用他汀類藥物的人群和安慰劑組的不良反應率幾乎相同。更典型的一項證據是ASCOT試驗,在近萬名患者中比較了阿託伐他汀和安慰劑。
  • 闢謠:肌酸激酶一升高就要停用他汀?一文告訴你如何正確使用他汀
    他汀類藥物引起肌損害時會使生化指標肌酸激酶(CK)顯著升高,因此,有專家建議服用他汀類藥物前及服用過程中需要定期檢測CK水平,發現顯著和持續升高應停止用藥。但這一建議被部分人過度解讀,有人認為一旦檢測CK升高應立刻停止使用他汀,這樣的做法比較安全。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來告訴你如何正確使用他汀。
  • 服用他汀類藥物,真的不能喝酒嗎?其實還有它們,也別混搭
    生活中,很多血脂較高的患者會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以達到降血脂的目的。並且,他汀類藥物也是當前最常用的降脂藥物。但是,還是有一部分高脂血症患者會抱有疑惑,因為在服用藥物的同時也被告知要注意飲食節制。但是難道主要是服用他汀類藥物就一定不能喝酒了嗎?
  • BPLTTC薈萃分析的爭議與思考
    在2020 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年會上,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Kazem Rahimi教授公布了最新的BPLTTC薈萃分析結果。這項備受關注的最新研究,不僅為我們帶來了振奮人心的結果,同時也引發了一些值得探討和深思的話題。
  • 他汀類藥物真能用來治療SARS-CoV-2的感染嗎?
    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大學的科學家們對入院治療的COVID-19患者進行了一項大型觀察性研究來分析他汀類藥物的使用和改善患者預後狀況之間的關聯,由於他汀類藥物被廣泛使用,且其成本較低,安全性可靠,因此研究人員在隨機對照試驗中深入研究了其在改善COVID-19患者疾病症狀和預後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 ESC 2020丨BPLTTC薈萃分析的爭議與思考
    BPLTTC薈萃分析結果顯示,降壓治療帶來的心血管相對風險下降,與收縮壓的降幅相關。無論基線血壓如何、是否合併CVD,降壓治療均可產生心血管獲益,包括整體心血管事件的減少及卒中、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血管死亡風險下降均呈現出一致性。即心血管獲益並不隨基線血壓水平及既往是否發生過CVD事件而有所不同。
  • 他汀類降脂藥的6大「講究」
    不同種類他汀藥物常用口服劑量不同,不同廠家的同種他汀規格也各有差異,在更換服用他汀的種類和廠家的時候,一定要留意藥品的規格和使用劑量。三、肝酶升高有講究一般而言,患者服用他汀類藥物都是安全有效的,但少部分患者在服用他汀之後,會出現肝臟轉氨酶升高。
  • 服用他汀期間不能吃消炎藥?這麼說並不科學,李藥師為您詳解!
    那麼這個醫生不是個負責合格的好醫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竿子打死」的這些說法,會讓患者摸不著頭腦,服用他汀藥物任何消炎藥(抗生素)都不能吃嗎?如果服用他汀期間,出現了感染,需要吃抗生素怎麼辦?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下這個問題——為什麼某些他汀類藥物服藥期間,某些抗生素不能服用對於服藥,特別是長期服用的藥物,我們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如果你了解藥物說明書,就會知道裡面有一項,叫做「藥物相互作用」,之所以有些他汀類藥物不能某些抗生素同服,正是為了避免服藥的相互作用。
  • 這種食物含「天然他汀」,可以用它代替他汀嗎?來看看本文怎麼說
    比如說有些朋友發現有高血脂的問題,根據病情需要,醫生要求服用他汀類藥物來調節控制血脂水平,卻擔心他汀類藥物的肝臟、肌肉痛等方面的不良反應風險,不敢吃藥,於是就到處去找一些食療偏方,希望能夠找到類似於含有「天然他汀」成分的食物來降血脂,這種食物有沒有,還真的有,但對於明確有高血脂問題和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朋友,李藥師還是勸您:該用藥時就用藥,期望有一種食材來替代藥物,其效果往往是很難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