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喜歡「純天然」,覺得純天然的東西就是無害安全的,但實際上這種認知並不完全正確。比如說有些朋友發現有高血脂的問題,根據病情需要,醫生要求服用他汀類藥物來調節控制血脂水平,卻擔心他汀類藥物的肝臟、肌肉痛等方面的不良反應風險,不敢吃藥,於是就到處去找一些食療偏方,希望能夠找到類似於含有「天然他汀」成分的食物來降血脂,這種食物有沒有,還真的有,但對於明確有高血脂問題和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朋友,李藥師還是勸您:該用藥時就用藥,期望有一種食材來替代藥物,其效果往往是很難達到的。
在談含天然他汀的食材之前,我們先來簡單說一下他汀類藥物的發展史,他汀類藥物最早的發明發現,並非是合成出來的,而是一種提取物,最早發現具有抑制膽固醇合成作用他汀的是日本科學家,他們從青黴菌中發現了一種抑制膽固醇合成的物質,並將其提取了出來,取名叫做美伐他汀,但在後來的臨床試驗中,這種他汀顯示出一定的致癌性,於是被淘汰了,後來美國科學家在土壤中提取到了天然的他汀類藥物——洛伐他汀,並將其進行臨床試驗後在上世紀80年代成功上市,這就是他汀的來源,後來藥化學家們把他汀不斷改構,才出現了辛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等多種合成他汀的出現。
因此,要說天然他汀,其實他汀類藥物的發現史,就是從天然物質中提取的,洛伐他汀提取自土壤,當然我們不可能真的為了吃「天然他汀」去吃土,但在我們中國的中醫藥中有一種藥食兩用的食材,同樣也含有天然他汀的成分,那就是紅曲米。紅曲米又叫紅曲,是由秈稻、粳稻等稻米,經過紅麴黴菌的發酵而得到的一種外表為棕紅色或紫紅色的米粒,這種紅曲在中醫藥領域,被認為是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作用的功效,而現代研究發現,紅曲米中含有天然的洛伐他汀成分,因此,對於調節血脂來說,紅曲米具有較為明確的降血脂效果。
但有了高血脂問題,吃點紅曲米,不吃他汀可以嗎?這個還是要分情況來看,高血脂的調節,當然不是天天吃藥那麼簡單,對於一些輕度血脂升高的朋友,如果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不高,完全可以通過生活上控制飲食、加強運動、戒菸限酒、控制肥胖,避免熬夜等方式來進行高血脂的生活調理,如果通過生活調理,能夠有效地控制好血脂水平,那為什麼非得要服藥呢?對於這樣的情況,如果在生活調理的過程中,每天服用一點紅曲米,在不會引起身體不適的前提下,來加強和改善血脂的調控,當然也是可以的。
但如果是已有心血管疾病問題的朋友,或心血管疾病風險屬於高危風險的情況,在生活調理的基礎上,血脂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仍然超標,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進行調控的情況,如果堅決不用他汀,單純想靠吃紅曲米來調節好血脂水平的做法,還是不推薦的。不推薦的原因有2個——一是紅曲米中含有天然他汀的量,根據不同的發酵炮製方式,有一定的差異,不能夠從藥效上有所保證;另一個方面的原因是,不管是天然的洛伐他汀,還是合成的其他他汀類藥物,只要是他汀,都有產生肝臟、肌肉痛等方面不良反應的風險,而且很多時候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與其降脂強度有密切的關係,降脂強度達不到,大家都安全,降脂強度高了,不良反應風險都高,不管是紅曲米還是他汀類藥物,並沒有誰比誰更安全的說法,因此,與其選擇一種效果不一定明確,而同樣有不良反應風險的所謂的「天然食材」,還不如遵醫囑,在保證用藥安全的情況下,合理的服用他汀類藥物來的更靠譜。
關於藥物的不好反應,還是建議大家要科學合理地看待,他汀類藥物確實有這樣那樣的不良反應風險,但這種風險是有一定發生機率的,並不是只要長期吃他汀就一定會出現這些不良反應,了解藥物的用藥風險,在用藥期間定期的進行相關檢查,及時的根據情況,調整用藥方案,既能控制好血脂,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又能保證用藥安全,這樣才是安全合理的用藥方式。對於他汀類藥物來說,對於我們亞洲人種耐受性一般更差一些,因此,一般如果能夠選擇中低劑量的他汀,如果降脂強度不夠,再聯用其他如依折麥布等其他類型的降脂藥來協同降脂,這樣的用藥方式,如果能夠再定期的進行肝功能、血糖、肌酸激酶等相關指標的檢查,多數情況下都是安全的,完全不必過分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