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疫情期間新冠病毒檢測,國務院提出5條具體要求

2021-01-12 北京日報客戶端

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期間新冠病毒檢測有關工作的通知

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15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醫療機構和疾控機構迅速落實國家有關要求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復工復產逐步推進、疫情境外輸入壓力不斷增大、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解除,以及無症狀感染者存在一定傳播風險等情況,對新冠病毒檢測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部分地區出現了實驗室檢測能力不足等問題,無法完全適應疫情防控需求。為進一步做好疫情期間新冠病毒檢測工作,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加強實驗室建設,提高檢測能力

各地要結合新冠疫情防控和檢測需求,加強醫療衛生機構實驗室建設。三級綜合醫院均應當建立符合生物安全二級及以上標準的臨床檢驗實驗室,具備獨立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能力;各級疾控機構和有條件的專科醫院、二級醫院、獨立設置的醫學檢驗實驗室也應當加強實驗室建設,提高檢測能力。對醫療資源相對缺乏、檢測能力相對薄弱、疫情防控壓力較大的地區,特別是陸路邊境口岸,要選擇1家綜合實力強的縣級醫療機構予以重點支持,實現縣域內醫療機構具備核酸檢測能力。

二、落實實驗室備案或準入要求,依法依規檢測

新冠病毒檢測應當由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包括獨立設置的醫學檢驗實驗室)和疾控機構開展。醫療機構開展病原學檢測應當具備在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備案的生物安全二級及以上實驗室資質,且符合《醫療機構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管理辦法》(衛辦醫政發〔2010〕194號)的要求,具有PCR實驗室條件。醫學檢驗實驗室應當符合《醫學檢驗實驗室基本標準(試行)》和《醫學檢驗實驗室管理規範(試行)》(國衛醫發〔2016〕37號)要求;醫療機構或疾控機構將新冠病毒檢測業務委託給醫學檢驗實驗室開展的,應當按照要求與其籤訂相應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

三、加大醫療衛生人員培訓力度,規範技術操作

各地要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國衛辦疾控函〔2020〕156號)要求,加強對醫療衛生人員的技術培訓和指導,覆蓋所有開展新冠病毒檢測的醫療衛生機構,提高人員操作的規範性。要確保相關醫務人員熟練掌握鼻咽拭子、咽拭子、下呼吸道標本、血液或血清標本、便標本的規範採集方法,實驗室檢測人員熟練掌握標本處理、相關試劑使用和檢測方法,減少技術操作問題對檢測結果準確性、可靠性的影響。實驗室檢測人員要經過嚴格的規範化培訓,開展檢測時做好生物安全防護。

四、加強實驗室檢測質量控制,提高檢測質量

各實驗室應當使用經藥監部門批准的檢測試劑和採樣拭子,加強實驗室室內質控,常態化接受國家級或省級臨床檢驗質量控制。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組織轄區內開展新冠病毒檢測的醫療機構分批參加室間質評,保證每家機構至少參加1次室間質評併合格。室間質評結果不合格的,不允許開展新冠病毒檢測。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要持續組織開展室間質評工作,並做好相關技術指導和支持。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已將《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室間質量評價結果報告》發送至各省級臨床檢驗中心,請相關醫療機構做好質量改進工作。

五、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做好剩餘樣本處理

各地開展新冠病毒檢測應當符合《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24號)有關規定,並執行《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國衛辦科教函〔2020〕70號)要求,切實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結合實際情況研究提出本區域實驗室剩餘生物樣本處置意見,醫療機構和疾控機構要落實主體責任,做好樣本的使用、保存與銷毀等工作。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

2020年4月18日

來源:衛健委官網

編輯:曾佳佳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最近的這幾個發現,可能會對新冠病毒的防控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目前新冠病毒的跨物種的傳染的問題,雖然還沒有確切的證據所有被感染的物種都能回傳,但以目前的消息來看,至少對水貂養殖這塊的需要提高警惕。養殖人員最少得定期進行核酸檢測,每隻賣出去的水貂得有相應的記錄可追尋。
  • 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這些知識必須了解!
    >為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健康教育工作,普及防控知識,提高公眾防控意識和能力,特別是促進公眾將疫情防控期間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續下去,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
  • 疫情防控丨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這些知識必須了解!
    為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健康教育工作,普及防控知識,提高公眾防控意識和能力,特別是促進公眾將疫情防控期間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續下去,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結合重點人群、重點場所的特點,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組織編寫了
  • 回國新要求:關於來華航班乘客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證明登機的公告
    7月20日,民航局、海關總署、外交部發布公告,將逐步實行對來華航班乘客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登機的做法,公告內容:民航局、海關總署、外交部關於來華航班乘客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登機的公告為確保國際旅行健康安全
  • 中國、美國及WHO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審評要求簡要對比
    美國FDA指南提供了靈活的加速新冠檢測的方式,對於經CLIA認證可開展高複雜性檢測的實驗室,使用該實驗室開發的試劑,在完成產品驗證後、申請EUA之前(一般不超過申請之前15個工作日),允許開展新冠病毒的臨床樣本檢測。對於州/地區授權的轄區內經CLIA認證可開展高複雜性檢測的實驗室,使用該實驗室開發的試劑檢測樣本,在州/地區政府為檢測結果負責的前提下,可無需向FDA提交EUA的申請。
  • 鍾南山提出新課題: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流感和新冠症狀一樣,一旦診斷錯就不得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一個新課題,科學家需要找出規律,研究預防措施。11月25日,在北京召開的國務院聯合防控新聞發布會透露,30天來,我國新增確診病例98例,是前30天的7.5倍。今日,四川成都、綏芬河、東寧、遼寧大連等地已出現本土疫情。
  • 關於新冠疫情,我們能從病毒進化中學到什麼?
    只要你知道怎麼看進化樹,此次新冠病毒的過去、現在和可能的未來便全都躍然紙上。目前,科學家們正在一點一點地揭開這棵進化樹的真相,並且在新技術的幫助下,能夠以更低廉的價格和更快的速度破解病毒基因序列,因此我們了解新冠病毒進化樹的速度將甚於過去任何一次傳染病。如今的問題是:我們了解它的速度能否快到可以限制病毒的傳播呢?早在疫情爆發初期,新冠病毒的進化樹就暗示了此次問題的嚴重性。
  • 47條關於新冠病毒的謠言與常識乾貨
    新冠病毒的肆虐,讓每一個人都小心翼翼。但是,疫情期間不斷出現的各種謠言也開始擾亂視聽,既有顛覆常識、毀三觀的個案,也有博眼球、騙流量的情況,更有藉機推銷產品的例子。無論是什麼性質,謠言傷害的始終是普通老百姓。《消費者報導》特別為大家整理出36條關於新冠病毒的熱點謠言以及11條必備的常識乾貨,讓你安穩渡過抗疫期。
  • 濰坊市中醫院帶您探秘戰鬥在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一線的PCR技術員是...
    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落實省市衛健委和醫院工作部署要求,加快提升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培養一支技術過硬的新冠病毒標本採集、核酸檢測隊伍和機動後備隊,做到重點人群「應檢盡檢」,有效防範和積極應對秋冬季可能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檢驗科於9月8日下午在東院區PCR實驗室對科室
  • 鍾南山提出新冠病毒「環境傳人」新課題
    12月19日,鍾南山在這次專題研討會上最新指出:「現在遇到新問題、新課題,那就是環境傳人」。鍾南山認為,目前全國各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環境傳人是一個新問題,也是一個大問題。
  • 鍾南山提出: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新課題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自7月起,全國各地本土散發疫情「烽火四起」,形勢複雜。
  • 鍾南山提出的新冠「環境傳人」風險究竟有多大?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鍾南山說,「流感病人出現發燒流涕、全身疲勞、肌肉酸痛等症狀,這與新冠肺炎的症狀是一樣的,到底是流感還是新冠肺炎?一旦診斷錯了就不得了。這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新京報記者連線了我國參與一線防控的流行病領域專家,對此進行釋疑。
  • 鍾南山提出新課題: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11月25日,在北京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透露,近30天,全國累計新增本土確診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今日,四川成都,黑龍江省綏芬河市、東寧市,遼寧大連又報告出現本土疫情。
  • 新冠病毒檢測為何出現假陰性?
    但同時,將第三條肺部CT表現視為「臨床診斷」,為湖北新增的一類診斷類別。確診標準則沒有改變,仍是試劑盒檢測陽性和基因測序與新冠病毒同源。這為CT和試劑盒的爭論暫時畫上了句號。在那條言辭激烈的朋友圈中,她寫道:「應即刻啟動只要與疑似病例有過接觸者均排查CT,只要CT陽性就近集中隔離於酒店賓館或學校,不能放任無症狀或核酸陰性CT陽性的人家庭留觀。」但多位專家均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新冠病毒CT的影像學表現與很多其他病毒性肺炎,如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感染等比較類似,很難做鑑別性診斷。
  • 南航關於來華航班乘客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登機的通知
    關於來華航班乘客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登機的通知(8月13日) 為確保國際旅行健康安全,降低疫情跨境傳播風險,根據7月20日中國民航局、海關總署、外交部發布的相關公告和中國駐有關國家使館通知要求,搭乘以下南航航班來華(含在該國中轉來華)的中
  • 關於印發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和冷鏈食品生產...
    >   附件1   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   1.依據和適用範圍   為規範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正常運營的冷鏈食品相關單位和從業人員落實好生產經營防控主體責任,參照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肉類加工企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216號
  • 科技部要求加強對實驗室病毒的管理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15日電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15日下午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介紹,科技部出臺《關於加強新冠病毒高等級病毒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要求實驗室發揮平臺作用,服務科技攻關需求,各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實驗室,特別是對病毒的管理,確保生物安全。
  • 美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毒株」!我們如何應付變異的新冠病毒?
    疫情不斷蔓延的同時,許多人都在擔心同一個問題:新冠病毒是不是也正在變異?分別於5月1日和5日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上的兩篇論文均顯示,新冠病毒已產生突變,並檢測到了一種新毒株。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會給未來的疫情防控形勢帶來一些影響。
  • 增加檢測頻次和密度!浙江要求進一步做好冷鏈食品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為防止新冠病毒可能藉助冷鏈運輸的畜禽肉、水產品及其外包裝等物品傳播蔓延,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於近日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冷鏈食品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確加強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各環節日常監管,確保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
  • 鍾南山院士提出新課題:研究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廣州日報訊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鍾院士是在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上作上述提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