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魚類中,很多魚類都離不開水的,因為一旦離開水,魚鰓就難於獲取足夠的氧氣,支撐不了魚類在陸地生活,但也有魚類可以離開水一段時間,也能生活,例如肺魚、彈塗魚等等。近日在青島膠州灣,在退潮後,有拍攝到:大量跳跳魚鑽出洞來,在灘涂上追逐覓食,好不熱鬧。
彈塗魚又稱為跳跳魚,是一種近岸活動的小型魚類,特別是在淤泥、泥沙的灘涂處活動,所以在退潮後,容易看到「跳跳魚大鬧灘涂」的場景。
大部分魚類如果離開了水就會缺氧窒息而死,是因為魚鰓獲取的微量氧氣,遠遠不足以支撐魚兒的生存。但彈塗魚除了用鰓呼吸外,還可以憑藉皮膚和口腔黏膜的呼吸作用來攝取空氣中的氧氣,足於支撐它們在灘涂活動。
彈塗魚能在陸地上運動,這都要歸功於它發達的胸鰭,胸鰭肌柄能前後自如運動,起著爬行動物前肢的作用,所以彈塗魚常依靠發達的胸肌柄匍匐或跳躍於灘涂上,退潮時在灘涂上覓食。
很多魚類難離開水,是因為魚類的呼吸器官是鰓,而水的密度大於空氣,只有在水中,魚的鰓片、鰓絲和鰓小片才能得以完全張開,通過擴大鰓和水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加攝取水中溶解氧的機會。一旦離開了水,它的鰓片、鰓絲和鰓小片就會黏糊糊的貼合在一起,難於獲取足夠的氧氣。
這也是跳跳魚的繁殖季節,每年5~8月,這時雄彈塗魚就會向雌彈塗魚表演舞蹈以表達自己的愛情,所以退潮後,大量跳跳魚在灘涂上追逐,一邊覓食,一邊尋找伴侶,好不熱鬧!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