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也有舌尖上的"跳跳魚"(圖)

2021-01-17 搜狐網

好不容易抓到的跳跳魚。

一躍而起,能跳很高。

  剛剛播出的《舌尖2》讓浙江三門灣的「跳跳魚」爆紅。近日有讀者反映,這種魚在咱青島膠州九龍街道東營碼頭很常見。4月20日,記者探訪時了解到 ,「跳跳魚」生活在河海交界的灘涂洞穴內,而眼下跳跳魚還不是很活躍,記者在當地居民的幫助下花費兩小時才在水溝裡找到幾條。

  膠州灣東營碼頭也有跳跳魚

  「我年輕的時候就經常能抓到這種魚,不過它蹦蹦跳跳很難抓。」在東營漁港碼頭附近的東營村,69歲的鄭方峰老人告訴記者,他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從小就愛抓著玩 ,「這個魚短的不到一根指頭長,長的我見過三四十釐米長。」鄭方峰老人說,這種魚學名叫彈塗魚,當地俗稱「狗釣咣」(音),是一種生活在淺海灘涂上的魚類。

  鄭方峰告訴記者,這種魚非常難抓,平日裡生活在灘涂上的洞穴中,在水裡遊動的速度極快,而且還能在陸地上跳躍,速度也很快 ,「年輕的時候自製那種細網,把它趕進去,那樣好抓。」鄭方峰老人說。

  隨後,記者來到了東營漁港碼頭,起初碼頭中的漁民雖然都稱見過跳跳魚,但沒人能說出到底哪裡能找到。一位漁民介紹說,跳跳魚一般都生長在淺灘的洞穴裡,秋天多,現在天氣還太冷,並不是跳跳魚大量出洞的季節。期間,附近一些飯店的老闆也表示,以前碼頭上也能收到跳跳魚,「不過今年還沒有。」一家飯店的老闆孫先生說 。年紀稍大的漁民王先生告訴記者,如果想尋找到這種魚,只能走到碼頭外的淺灘上,而且現在的跳跳魚大多體型較小,難以發現。

  隨後,記者在王先生的指引下,來到了碼頭南側的一片灘涂開始尋找跳跳魚。海邊已經退潮,淺灘裡留下一個個的小水窪。王先生帶著記者沿著一條泥濘的小道挨個搜尋,但一無所獲。中途王先生撿到一根木棍,碰到小水窪後便用木棍翻動裡面的洞穴,兩個小時後在靠近海邊的一個較大的水窪裡,終於找到了跳跳魚。

  會遊泳會跳躍還會裝死

  眼前的一條跳跳魚瞪著兩隻大眼睛趴在水面上,只有七八釐米長,全身是灰色的,背部還有些斑點。走近後,記者注意到,它的背部有兩個鰭,腹部也有兩個鰭,趴在水裡時腹部的兩個鰭是閉合的,但背部的兩個鰭是張開的。

  「就是這種魚,我們之前也見過。」得知記者找到跳跳魚後,附近的村民李先生和汪先生也走了過來。隨後兩人換上雨靴,準備捕捉這條魚,但是兩人剛剛走下水窪,跳跳魚就翻身藏進了洞穴。兩人走近後才發現,這個水窪中不只一條,李先生下去的時候踩到的一個洞穴中也鑽出了一條,兩人馬上回身圍堵它,「快,別讓它跑了。」李先生說著走了過去。

  本以為洞穴被踩,無家可歸的跳跳魚無路可逃,但是小魚的敏捷卻讓兩人始料未及。它根本沒有在水中遊走,而是直接躍出了水面,如蜻蜓點水般跳躍著高速前進,直接跳上了岸。

  李先生趕緊又追了兩米遠,一把將其摁在了地上。

  隨後,記者找來一個礦泉水瓶子 ,將這隻跳跳魚裝進去。東營村 76歲的鄭明利老漢說 ,這種魚能在水裡遊能在地上跳,「只要它的身體是溼潤的,在陸地上能待好幾個小時。」記者隨即把它抓出來放在了幹地上,這時跳跳魚開始四處亂蹦,蹦了一會兒之後便趴在地上不動了,「別看它現在像死掉一樣不動了,如果你把它放在水裡,它還會活過來。」鄭明利介紹說,這種魚不僅身體靈活,還會「裝死 」。

  已適應兩棲生活

  採訪中,家住附近72歲的宋老漢指著灘涂上散布的大小不一的洞穴告訴記者,平時這些跳跳魚就生活在洞穴內,一般洞穴有兩個通道,一個用來出入,另一個用來通氣、逃生。

  「這裡的跳跳魚沒海水它們活不長。」家住附近的孫先生告訴記者,去年他和兒子在海邊遊玩,看著這些跳跳魚特別可愛 ,他就想方設法抓了幾條回家餵養 ,用淡水和魚飼料養了不到三天就死光了,後來他諮詢得知,要想讓跳跳魚存活時間長,必須營造和它類似的生活環境,改用海水餵養就可以存活很長時間了。

  「跳跳魚又稱彈塗魚,有鰓,是魚類的一種,隸屬於鱸形目,不過生活習性上已經適應了兩棲。」青島野生動物救助協會的張世平告訴記者,當它出水後,發達的鰓室會充滿空氣,並把尾部浸在水中,作為輔助呼吸之用。據了解,彈塗魚可利用其胸鰭和尾柄在海灘上爬行和跳躍,皮膚和尾巴可作為輔助呼吸器官,能較長時間露出水面生活,這種「能走會跳」的魚特別喜歡在入海口、鹹淡水交界,有泥的地方生長,對惡劣環境的水質耐受力強,目前在浙江、福建等沿海城市已經實現人工養殖。

  文/圖 本報記者 徐新東 劉鑫 實習生 張欣健

  市場

  被稱「水中人參」,每斤賣到上百元

  「這種魚的營養價值很高。」採訪中,鄭方峰告訴記者,他以前曾經吃過這種魚,現在已經好多年沒吃到了,跳跳魚非常方便食用,剪開一個小口將內臟去除,剩下的部分都可以吃。「幾條小的就能燉一大鍋湯,湯汁白得像牛奶一樣,味道也很鮮,而且肉也很細嫩,」鄭方峰老人說,「咱沒有專門的工具,一天也未必能抓幾條,對於漁民來說不划算,現在魚的種類那麼多,當地很少有人抓也很少有人吃了。」

  「前幾年有人從南方來專門收購,貴的時候每斤能賣到近百元。」記者在現場採訪的時候,村民鄭先生告訴記者,由於跳跳魚個頭不大加上價格高,當地人吃得很少。夏天和秋天都是跳跳魚繁殖的主要季節,海灘上隨處可見跳跳魚,前幾年專門有南方的魚販子前來收購,便宜的時候每斤價格能賣到五六十元,貴的時候跳跳魚可賣到近百元一斤,聽說南方人都叫它「水中人參」。

  連結

  浙江三門人愛吃跳跳魚

  跳跳魚,又叫彈塗魚、花魚,主要生活在我國東南沿海的一些灘涂上,棲息於河口鹹淡水水域和近岸灘涂的低潮區,是一種珍貴的魚種。浙江三門當地人叫它「彈胡」。新鮮的跳跳魚,在砂鍋裡放點鹹肉 、水、蔥姜蒜加些料酒,就可以燉成魚煲,鮮甜可口。在當地人眼裡,跳跳魚是非常滋補的食材。在沒有跳跳魚的時節,人們會把跳跳魚製成魚乾。制魚乾,也是門技術,老楊說,傳統「彈胡幹」製作方法要用蘆葦稈先串起來,再放到麥稈上烤,燻好後再曬乾。如果選用稻草,就少了麥稈的清香。在三門民間,跳跳魚的更經典吃法是炒米麵。取10來條「彈胡幹」,放在清水裡浸泡10到15分鐘,最好是20到30攝氏度的溫水 。然後撥開去刺,在油鍋裡熗炒一會,起鍋。米麵炒好後,再加入「彈胡幹」,翻炒出鍋 。

相關焦點

  • 青島也有美味跳跳魚 能走會跳每斤百元(圖)
    剛剛播出的《舌尖2》讓浙江三門灣的「跳跳魚」爆紅。近日有讀者反映,這種魚在咱青島膠州九龍街道東營碼頭很常見。4月20日,記者探訪時了解到,「跳跳魚」生活在河海交界的灘涂洞穴內,而眼下跳跳魚還不是很活躍,記者在當地居民的幫助下花費兩小時才在水溝裡找到幾條。
  • 舌尖2帶動"抓跳跳魚」觀光遊 跳跳魚遭遇滅頂之災
    原標題:「抓跳跳魚」觀光遊 考慮過跳跳魚的感受嗎? 《舌尖上的中國》所創造的遠不止高收視,所帶動的線下現象更是堪稱奇蹟。就在雷山魚醬播出後,其在網絡電商的搜索量高居不下。據華西都市報記者了解,在當集節目播出後,雷山魚醬在某電商的搜索量急劇上升。
  • 青島一群跳跳魚,因灘涂暫時被海水淹沒,吸在海堤上曬太陽
    在魚類中,大部分的魚類都離不開水,若離開水,很快就會缺氧窒息而死,但也有魚類能在陸地上一段時間,離開水比較長一段時間,其中跳跳魚就是這樣一種魚類。近日在青島膠州灣北岸海堤上,經常可以拍攝到大量的跳跳魚像壁虎一樣,吸在海堤上曬太陽。
  • 青島膠州灣退潮後,大量跳跳魚在灘涂上追逐,好不熱鬧!
    在魚類中,很多魚類都離不開水的,因為一旦離開水,魚鰓就難於獲取足夠的氧氣,支撐不了魚類在陸地生活,但也有魚類可以離開水一段時間,也能生活,例如肺魚、彈塗魚等等。近日在青島膠州灣,在退潮後,有拍攝到:大量跳跳魚鑽出洞來,在灘涂上追逐覓食,好不熱鬧。
  • 舌尖上的青島-海鮮篇,青島土著給您帶來的青島吃住遊深度攻略!
    作為一個青島土著居民,我真切希望把家鄉的美分享出來,希望不僅我愛青島,也希望每一個人都愛青島。所以產生了這部系列文章。以吃為主線,景點為左右。介紹青島的美景與美食。今天介紹「海鮮篇」。下一篇,《舌尖上的青島,山珍篇》。
  • 跳跳魚為何可以在陸地上生存?它們是如何呼吸的?
    第一次聽說這種魚是在《舌尖上的中國》裡,一位父親在為自己的女兒捕「跳跳魚」。這個跳跳魚就是彈塗魚的別稱,有的地方又把它稱為泥猴。這是一種在陸地上比在水中待的時間還長的魚,雖然可以在陸地上生活但是彈塗魚本質上還是魚類並不屬於兩棲類。
  • 跳跳魚,八分之一秒的美味
  • 跳跳魚乾湯飯,米飯殺手,超好吃!
    跳跳魚曾經被《舌尖上的中國》推薦過,屬於非常有地方特色的東海海鮮之一,我們台州人喜食跳跳魚,專屬跳跳魚的各種簡單又家常的做法其實很多,分享給大家!ps,剛好家裡有剩下的米飯需要消滅!各種材料洗淨切成適當大小備用。ps:跳跳魚乾和蝦幹要提前淨泡在黃酒中備用。1、往鍋裡倒一點油炸香腸。我的香腸是我母親的大人做的。太棒了。
  • 彈塗魚:人們叫它跳跳魚
    《舌尖上的中國》、以及《小海鮮》中都有對彈塗魚的介紹,節目中「跳跳魚煮紅薯粉」更是讓很多人食指大動。 一些沿海漁民會將彈塗魚與酒燉服,來治療耳鳴及重聽。這種魚的食用歷史悠久,至少在元代就已經被列入海產品之列了。《中國動物藥資源》所言可引為佐證:「甘,溫。滋補益氣,補腎壯陽。
  • 很好吃也很萌 本周六跳跳魚與你再次相約寧海
    寧海、象山一帶,至今仍流傳著一種習俗,嬰兒開葷時會吃上一口跳跳魚,寓意著對寶寶的美好期望。民間有一說,寶寶吃了跳跳魚後,今後摔跤時,也會像魚一樣把頭翹起,不容易傷到頭顱。跳跳魚,全身黝黑,大頭寬腮圓腦袋,又成彈塗魚,生活在淺海灘涂,營養價值很高。烹飪方式很簡單,滴入少許醬油清燉即可,肉質鮮嫩,口感鮮鹹。
  • 跳跳魚真的吼吼吃啊!
    《海錯圖》中的跳魚但是,它最拿手的還是在陸地上跳躍。作為一條魚,它喜歡爬出水面,待在陸地上。每當落潮時,都能看到灘涂上無數的彈塗魚跳來跳去。這也是「彈塗」一名的來歷:彈跳在灘涂上的魚。我跳!因為它生活在泥灘上,人很難在上面行走,剛要接近,它就立刻鑽進泥洞裡了。洞口暗中觀察.《舌尖上的中國》大家都看過吧?
  • 你知道如何烹飪跳跳魚嗎?教你一招,如何做這道美味滋補的跳跳魚
    腹部有吸盤,能附在礁石上棲息,喜歡鑽洞穴居於底質為爛泥的低潮區,或鹹淡水交匯的江河口灘涂。藥用功效其肉質鮮美醇厚,長期吃跳跳魚對人體有滋補養顏、滋陰壯陽、補腎壯腰、活雪舒筋等功效。另外還有對女性朋友有莫大的益處。特別是術後或者做產後有著莫大的作用,另外魚皮也有很大的作用,殺菌消炎的作用。
  • 在陸地上生活還會爬樹的魚是跳跳魚還是娃娃魚
    在陸地上生活還會爬樹的魚是跳跳魚還是娃娃魚時間:2020-05-30 10: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在陸地上生活還會爬樹的魚是跳跳魚還是娃娃魚 在陸地上生活還會爬樹的魚是跳跳魚還是娃娃魚?能在陸地上生活,還會爬樹的魚是什麼魚呢?今天支付寶小雞答題大家選對了嗎?
  • 竹筒收穫跳跳魚
    釣者:我這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快看,快看,上了,上了。釣者:我這鉤上連餌都不掛呢。看著啊,我再給你釣一個,哎,又上了。(主持人)這位釣友釣的這種魚,俗稱花魚,又叫灘涂魚,跳跳魚,主要生活在我國東南沿海的一些灘涂上。
  • 廣東呆萌魚好吃到上央視 但和劇毒魚很像
    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的熱播,出現在節目中的很多美食一夜之間成為「熱門食品」。而中山人所熟悉的跳跳魚,也在《舌尖2》的第一集中出現。跳跳魚是溫熱帶沿岸性的小型魚類,肉質鮮美細嫩,爽滑可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市場需求量大,因此日本人稱其為「海上人參」。
  • 溫州地攤市場,竟然出現了「灘涂上的精靈」跳跳魚
    剛進去後就看到有兩位阿姨在賣粽子了,每到端午節前後,我家鄉廣東惠州的街道上都有不少人在賣粽子,溫州這邊的市場也不例外。其中有位阿姨在上面放了個木箱子,感覺有點年代了,不知那是不是裝錢的呢?#爆款創造營#再走過去一點,有一家雜貨店,把他家的乾貨全擺在路邊了,滿滿當當的,但有款紫洋蔥擺出來的價格寫著10元5斤,好便宜。話說:這裡沒城管管街的麼?
  • 招潮蟹和跳跳魚
    我們興奮地飛奔過去,剛走近,泥灘上突然有東西動了起來,密密麻麻的,把我嚇了一大跳。仔細一看,原來是好多好多螃蟹,聽到動靜,都迅速鑽進了泥洞裡。抓螃蟹了!我一下來勁了,趕緊挽起褲腳,踩進泥裡。泥非常軟,踩下去陷得很深。我小心翼翼地把手伸進小小的洞裡,使勁地掏呀掏,終於抓到了一隻螃蟹。
  • 奉化漁民教你捕捉跳跳魚
    要抓到跳跳魚並不容易,但對身懷絕技的漁民來說卻如探囊取物。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寧波奉化的村民們在灘涂上用古老的方法,收穫食物。日前,記者在奉化看到當地漁民用傳統方法捕捉跳跳魚(當地稱彈糊魚)。  當天一大早,潮水剛剛退去,漁民陳建產扛上彈糊泥船(也稱海馬),來到灘涂上,給跳跳魚安「新家」,也就是在有跳跳魚經過的地方,把竹管插在泥裡,並在洞口進行偽裝,跳跳魚看到洞口,以為是自己的「家」,便跳了進去。
  • 跳跳魚養殖病害不多簡單易養 最高畝利潤達五千
    跳跳魚養殖病害不多簡單易養 最高畝利潤達五千2014-04-21 18:4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財寶典        瀏覽量: 32956 次 我要評論   「舌尖上的中國」應該是近期最熱門的關鍵詞之一,而《舌尖2》上出現的「跳跳魚」也瞬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一個水產品種。「跳跳魚」養殖會不會火爆起來呢?  大彈塗魚,俗稱跳魚。
  • 廣東雷州毒魚事件 「跳跳魚」背了黑鍋
    「跳跳魚」對於饕客而言並不陌生,為何卻引發了如此嚴重的中毒事件?一時間,「毒魚事件」引發讀者的極大關注。這起「毒魚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跳跳魚」到底是不是元兇?獨家深度記者通過多方採訪,為您解釋「毒魚」的來龍去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