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影構築兩岸溝通橋梁 「We愛·兩岸青年短片大賽」獎項揭曉
新華社上海6月30日電(記者潘清)歷時四個多月的「We愛·兩岸青年短片大賽」,30日在上海揭曉獎項。兩岸青年用鏡頭記錄、展現對人生和社會的觀察與思考,以光影構築起兩岸溝通的特殊橋梁。 「We愛·兩岸青年短片大賽」由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等主辦,於2月21日正式啟動。
-
「以云為媒」 兩岸青年激蕩創意
(資料圖片)「這是今年自疫情以來,兩岸最大的民間交流活動。」日前,2020海峽青年(福州)峰會在兩岸7個城市同步「雲開幕」,同時也拉開了第八屆海峽青年節紛呈活動的序幕。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在峰會開幕式上致辭說,祖國大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凡歷程,凝聚著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親情,包含著在大陸廣大臺胞臺企和許多臺灣青年的貢獻,也凝聚著兩岸青春力量。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這種血脈相連的親情根植在每個中國人的心裡,是兩岸青年心靈的根脈和歸屬。
-
福建省氣象學會——4A級科技社團的甲子風雲
學會秘書長黃凱安介紹,多年來,學會積極開展氣象學術交流、氣象科普、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舉薦等活動,已成為省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4A級氣象科技社團。 一條紐帶,推動氣象科技創新 近年來,在省科協的支持下,學會的學術年會成為省科協學術年會的分會場,提升了學術年會的交流層次。
-
第二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總決賽
自2000年以來,津南區青少年棒球隊與臺灣建立往來聯繫近20年,以棒球為媒介,以學生為主題,不斷加強兩岸體育文化交流。通過兩岸家庭的互訪入住,一同回家、一同吃住,無論學生還是家長都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兩岸一家親」理念深入人心。兩岸青少年也在享受棒球運動的快樂中增進了解、拉近距離、融洽感情,成為了好球友、好夥伴、好兄弟,建立起跨越海峽的朋友圈。
-
拉近距離 講述真實的中非故事——來自第四屆中非媒體合作論壇的...
【特別關注】 拉近距離 講述真實的中非故事 ——來自第四屆中非媒體合作論壇的聲音 光明日報記者 李曾騤 「中非歷來是命運共同體。共同的歷史遭遇、共同的奮鬥歷程,讓中非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
兩岸青少年航天夢創意繪畫大賽頒獎 童「畫」航天夢
昨天上午,第二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少年航天夢創意繪畫大賽在誠毅科技探索中心舉行頒獎儀式,並展出276幅獲獎作品。 此外,本屆繪畫大賽還邀請了來自臺灣的另外30名獲獎學生參加首屆海峽兩岸航天主題研學營,帶領他們領略祖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偉大成就、獨具特色的閩南文化,穿梭於誠毅科技探索中心、靈玲國際馬戲城、鼓浪嶼之間,感受新時代文化與科技的碰撞,激發廣大青少年探索科學的熱情,並推動海峽兩岸青少年之間的科技文化交流。
-
2019年贛臺健康科技青年論壇在昌開幕
8月10日上午,由臺盟中央聯絡部主辦、臺盟江西省委會承辦的2019年贛臺健康科技青年論壇在南昌開幕,兩岸健康科技領域的專業人士匯聚一堂,交流兩岸健康科技理論與產業前沿動態,探討兩岸健康科技產業合作共贏路徑,為與會者展現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光明前景。
-
2019年全國臺聯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四川·成都分營開營
2019年全國臺聯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四川·成都分營7月5日下午開營。中新網成都7月6日電 (王鵬 張鑫蕾)由四川省臺灣同胞聯誼會、成都市臺灣同胞聯誼會主辦,西南石油大學協辦的「2019年全國臺聯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四川·成都分營」5日下午在成都開營,40餘名來自臺灣成功大學、銘傳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等29所島內高校的臺灣青年和40餘名四川優秀大學生志願者相聚在一起,開啟了為期一周的交流活動。圖為開營儀式現場。
-
「鷺島」由來又有新解讀!地質專家說……
地形輪廓像白鷺所以廈門叫鷺島?畢業於南京大學大地構造專業 對廈門自然地理有一定了解和研究 在學術刊物發表 《論東南沿海的發震構造》 《論閩西南滑脫斷層》 《廈門地理環境變遷》 等90多篇科技論文
-
海峽兩岸植物生物學專家齊聚杭州探討植物生物學的發展
浙江在線·浙江教育新聞網9月28日訊(通訊員 餘聰)近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中國計量大學、浙江省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承辦的「2016海峽兩岸植物生物學青年科學家學術論壇」在中國計量大學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科研院所、高校的200餘位代表參加了學術論壇。
-
兩岸青年激情開唱「藍眼淚」音樂派對
兩岸青年激情開唱「藍眼淚」音樂派對 2019-08-07 22:48 當天晚間,2019兩岸青年原創音樂交流季·「藍眼淚」青春兩岸音樂派對在福州海峽青年交流營地茉莉花廣場舉行。 夜幕降臨,一陣高亢激越的打擊樂穿越夜色,兩岸音樂人同臺獻演,具有爆發力的多元音樂語彙相互碰撞,激蕩出臺灣山海的狂野和兩岸新生代饒舌歌手的熱情。 此次音樂交流季活動以「未來可期」為主題,共吸引兩岸80名青年參加,其中臺灣青年61人。
-
2020年度謝義炳青年氣象科技獎揭曉
近日,2020年「謝義炳青年氣象科技獎」頒獎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繆育聰、中國氣象局瀋陽大氣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趙胡笳、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楊洋、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成裡京、國防科技大學氣象海洋學院講師哈瑤以及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副教授袁乃明獲此殊榮。 繆育聰的研究方向為大氣邊界層及其環境影響,系統研究了高空環流與複雜下墊面對城市邊界層結構及氣溶膠汙染的影響。
-
2019年全國臺聯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在京開營
2019年全國臺聯第十六屆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總營開營儀式在北京舉行近300名從島內、海外匯聚在這裡的臺胞青年,共同拉開了本屆夏令營活動的帷幕。國際在線消息(記者馬曉葉、實習記者郭品佑、蔡宇智)7月2日晚,「龍脈相傳·青春中華——2019年全國臺聯第十六屆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總營開營儀式」在北京舉行。近300名從島內、海外匯聚在這裡的臺胞青年,共同拉開了本屆夏令營活動的帷幕。在開營儀式上,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全國人大常委、全國臺聯會長黃志賢宣布「2019年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正式開營」並授夏令營總營旗。
-
海洋所研究員胡石建獲謝義炳青年氣象科技獎
由北京大學組織的2019年謝義炳青年氣象科技獎日前正式揭曉。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胡石建榮獲該獎項,以表彰其在熱帶印太氣候動力學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本年度謝義炳青年氣象科技獎評選委員會共收到由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和業務單位推薦的28份申請。
-
搜索脈衝星,ASC大賽拉近了我們和宇宙的距離
很多人會認為,這件事似乎距離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很遠,但是今天,ASC20-21世界大學生超算競賽拉近了普通人與前沿科技的距離。因為,用「天眼」搜索脈衝星成為本屆大賽預賽賽題之一。 脈衝星搜索開源軟體PRESTO就是當前科學家們使用的核心工具軟體之一,它的主要設計目的是從對球狀星團的長距離觀測中有效地搜索毫秒脈衝星。據統計,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利用望遠鏡發現的3000多顆脈衝星中,有700多顆是藉助PRESTO發現的。
-
兩岸青年共創歷史記憶和民族認同
最近,中國文化發展促進會常務副秘書長辛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闡述了民族主義話題的由來,以及兩岸青年的責任,呼籲兩岸青年應該攜手創造共同的歷史記憶、共同的文化創新、共同的文化認同、共同的民族認同,並最終達成嶄新的政治認同,結合中華傳統文化與世界先進的物質與精神文明以及文明發展模式,創造中國自己特有的、和平穩定發展的、整合統一的、光明的未來
-
連接兩岸青年「雙創」夢 泰臺蜂鳥青創體驗營舉辦
兩岸學生參觀泰州中國醫藥城醫藥博覽館來自臺灣中華創新資源整合發展協會、遠傳電信公司、中磊商務交流公司、ACCA臺灣動漫創作協會、臺灣「中國文化大學」、臺灣科技大學等單位的近20名臺灣優秀青年參觀了泰州多家企業和眾創空間,並與泰州優秀青年進行了交流聯誼活動。
-
...競技,臺灣青年在這裡尋夢,「金銀湖杯」海峽兩岸創新創業大賽收官
楚天都市報11月23日訊(記者張吉晴 通訊員唐思)經過三個多月的選拔,海峽兩岸青年的創業追夢之旅進行到了最後的角逐階段,今日記者從「金銀湖杯」第六屆海峽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決賽現場了解到,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來自臺灣和大陸的20支創新創業團隊「隔空」同臺競技,拿出自己的「好點子」「好創意」進行比拼。
-
兩岸青年攝影愛好者用鏡頭表達「愛」
兩岸青年攝影愛好者用鏡頭表達「愛」 2020-11-21 21:03:21 2020「郎靜山青少年藝術獎」滬臺攝影交流展頒獎典禮舉行 繆璐 攝 中新社上海11月21日電 (記者 繆璐)2020「郎靜山青少年藝術獎」滬臺攝影交流展頒獎典禮21日分別在上海大世界和臺灣桃園古華酒店隔空同時舉行,來自兩岸的
-
兩岸情牽 視界融合
來源:海外網圖片從上至下依次為:第十二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大賽現場;海峽兩岸藝術家書畫作品;彩排中的選手;認真準備比賽的選手深秋的南國,依然葉綠花紅。11月20日至25日,第九屆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在福建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