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謝義炳青年氣象科技獎」頒獎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繆育聰、中國氣象局瀋陽大氣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趙胡笳、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楊洋、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成裡京、國防科技大學氣象海洋學院講師哈瑤以及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副教授袁乃明獲此殊榮。
繆育聰的研究方向為大氣邊界層及其環境影響,系統研究了高空環流與複雜下墊面對城市邊界層結構及氣溶膠汙染的影響。趙胡笳的研究方向為氣溶膠及其環境效應,研究成果提升了對我國東北地區氣溶膠光學特性及其輻射效應的科學認知。楊洋主要研究大氣環境與氣候相互作用,在氣溶膠與天氣氣候的相互作用領域做出了創新性研究。成裡京主要研究海洋熱含量和全球氣候變化,構建了被廣泛應用的海洋溫鹽格點數據,更準確估算半個多世紀以來海洋的變暖速率。哈瑤的研究方向為颱風氣候動力學,在東亞颱風、降水年際和年代際變化機理及其季節預測技術等方面取得創新性成果。袁乃明的研究方向為氣候預測理論,在診斷氣候系統多因子多尺度相互作用的方法研發上實現了創新。
謝義炳青年氣象科技獎的設立,旨在緬懷謝義炳院士對中國氣象事業和人才培養作出的卓越貢獻,鼓勵全國青年氣象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學生繼承和發揚老一輩氣象工作者的科學精神,砥礪奮進。該獎已成為我國氣象學界面向青年科學家的重要獎項。2008年至今,獲獎者共80人。
(作者:李慧 責任編輯: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