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黑暗讓孩子可以好好休息一樣,光明可以讓孩子四處活動,快樂生活。日常生活中,孩子被自然光,人造光包圍著。孩子的視力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有適宜的光線不斷刺激。光線對有孩子的成長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樂樂媽和菁菁媽是好鄰居,菁菁媽是小區裡的育兒大V,所以每次碰到煩心事了,她又不想給當飛行員的樂樂爸說事添堵,就會和菁菁媽談。最近樂樂媽又為樂樂的眼睛犯愁了,她希望樂樂也能像爸爸一樣成為一名飛行員,所以,平時特別注意培養樂樂的用眼習慣,用眼衛生。今天菁菁來串門。兩人談起關於保護寶寶眼睛的事情,菁菁媽告訴樂樂媽,保護孩子的眼睛,除了及時糾正孩子不正確的用眼習慣外,平時還要注意不要讓一些不適宜的光線對孩子的眼睛造成傷害。
紫外線——紫外線消毒裝置、電焊光以及強烈反射(水面、雪平面、高原地區等)
紫外線肉眼不可見,紫外線的傷害是不可逆且不斷積累的,對孩子危害雖然大但往往會被忽略。角膜是紫外線進入眼球的第一道防線,但其防護力有限。如果紫外線持續照射孩子眼睛角膜以及結膜表面3到8小時。角膜上皮的壞死、脫落,孩子會有刺痛、畏光、流淚,結膜充血的明顯。研究表明:孩子每年的紫外線暴露是成人的3倍。最為嚴重的是,低齡孩子眼睛的晶狀體是不過濾紫外線的,紫外線會傷害到視網膜。因此美國眼科學會和眼科專家給出的建議是:為了遮擋紫外線,可以給寶寶戴上太陽帽,或者為寶寶撐一把遮陽傘。寶寶眼睛的發育需要接受正常光線的刺激。如果長時間讓寶寶戴墨鏡或墨鏡質量也不好,很可能會影響寶寶的視力發育。
可見光損傷——強光,閃光燈
平時孩子能看到的可見光來源於日光、各種照明燈光。帶孩子外出時如果陽光強烈,要及時給孩子做好防護工作。醫生不建議用閃光燈給低齡孩子照相,因為此時孩子視網膜很脆弱,過多使用閃光燈,會讓對光敏感度低的寶寶眼睛受傷害。
紅外線——浴霸
孩子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觸到的紅外線來源於浴霸。由於紅外線對孩子的視力損傷無疼感,所以家長常常會忽略。家長在給孩子洗浴的過程中,應儘量避免長時間直視燈暖裝置。
雷射——雷射筆
孩子常見的雷射損害多來源於雷射筆照射,雷射會造成孩子永久的視網膜感光細胞損傷,導致視力嚴重受到影響。所以家長必須提醒孩子,不要長時間直視雷射筆光源或拿燈照射其他小朋友的眼睛。
藍光——劣質檯燈和電子產品
藍光能夠穿透孩子眼睛晶狀體直達視網膜,對視網膜造成光化學損害,直接或間接導致黃斑區細胞的損傷。孩子能接觸到的藍光主要是電子產品!提防藍光對孩子眼睛視力造成的傷害。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少玩手機,多運動。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寶每天看電子屏幕的時間不應超過2小時,2歲以下寶寶不建議看電子屏幕。且每隔20分鐘要讓眼睛休息一下。
除此之外,也可以從飲食習慣入手,多補充富含葉黃素的食物。葉黃素好比"隱形的太陽鏡",作為一種幫助眼睛健康的關鍵抗氧化劑,葉黃素高度集中在兒童的視網膜黃斑區,能有效保護兒童視網膜免受藍光傷害。人體所需葉黃素需要從食物中獲取。自然界中葉黃素多存在於多種綠色蔬菜如菠菜、甘藍菜、綠花椰菜等,家長要注意給孩子補充蔬菜、特別是深綠色蔬菜。
能夠保護寶寶視力的營養食物有:胡蘿蔔、西藍花、菠菜、魚肉、藍莓、獼猴桃等。鹼性食物有粗米、蘋果、柑橘、海帶及豆角、青椒等新鮮食物,富含核黃素食物有牛奶、乾酪、瘦肉、蛋類、酵母和扁豆等。
我是為娃學畫,我始終堅信初生的嬰兒好似一張白紙,一方未開墾的沃土,父母唯有勤練「畫功」,才能為娃畫出一條人生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