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19歲中國留學生串門,不慎感染新冠!期間還考託福!

2021-01-18 騰訊網

警惕!19歲中國留學生串門,不慎感染新冠!期間還考託福!

截至1月14日發文前,

加拿大累計確診總數增至687387例

其中591331人治癒,17510人死亡,

現有確診為78546例。

最近一段時間,

加拿大的疫情仍不見好轉,

隔壁美國更是亂成一鍋粥,

在這種情況下,

獨自身在海外的留學生們

確診新冠的消息卻層出不窮,

讓人倍感憂心......

最可怕的是,

很多人都是平時非常注重防疫,

卻還是不慎讓病毒鑽了空子,

簡直是防不勝防!

近日,

一位名為小陳的中國留學生

就不慎在紐約確診了!

原因竟只是因為自己去閨蜜家串了門兒!

小陳今年只有19歲,

準備今年就讀美國的大學,

怕疫情耽誤行程而選擇留在美國。

前段時間正在努力準備著近期的託福考試,

可誰也沒想到的是,

生活就在這個時候給她來了個「小插曲」......

圖源小紅書@陳小桐

小陳將自己確診到治癒的整個過程

都發在了小紅書上,

記錄下了自己這整整13天的經歷,

她說:「希望把我的隔離過程寫下來,

分享給那些跟我有同樣遭遇的人們,

而且每天看看網友們的留言,

跟大家聊聊天,

好像這14天能過的快一點。」

圖源小紅書@陳小桐

不得不說,

這個19歲小姑娘的樂觀心態

真的特別值得點讚。

可她究竟是怎樣被感染的呢?

小陳在視頻中說道,

自己是12月18日知道自己

確診為新冠患者的。

回想起前不久,

自己和男朋友一起去閨蜜家串門,

取他們家取了點東西,

只是閒聊幾句的功夫,

回家後沒多久就開始出現症狀了......

圖源小紅書@陳小桐

最初被發現確診的是閨蜜室友,

得知此事後,

小陳趕緊跟男友去做了檢測,

結果卻很迷,

她是雙陽性,而男友確實陰性,

閨蜜的檢查結果甚至已經有了抗體。

剛剛出現症狀的時候,

小陳壓根兒也沒當回事,

因為她之前患有哮喘,

開始咳嗽的時候以為只是舊病復發,

可時候得知確診後卻怕了!

原本就患有慢性呼吸疾病,

如果再感染上新冠的話,

稍有不慎就會出現致命風險!

於是,

在小陳男朋友的陪伴和照顧下,

她開啟了自己的隔離生活!

Vlog 1

圖源小紅書@陳小桐

拿到確診結果的當天,

小陳回憶起過去一周自己的嗓子

會出現不舒服的感覺,

起初以為是降溫導致的氣管問題,

此外還有瘋狂打噴嚏的症狀,

嚴重到眼睛都腫了。

圖源小紅書@陳小桐

Vlog 2

確診新冠的第二天,

測了血氧和體溫都是正常狀態,

嗓子有「幹、痛」的感覺,

此外沒有其他症狀,

也沒有失去味覺和嗅覺。

開始吃連花清瘟和補充蛋白質食物,

預防之後身體扛不住。

Vlog 3

確診的第三天,

身體已經沒有任何症狀了,

血氧和體溫也在正常範圍內。

小陳的男友貼心地準備了一日三餐。

圖源小紅書@陳小桐

Vlog 4

身體已經沒有什麼不適,

只是偶爾會咳嗽幾聲,

但前一天晚上失眠了,

白天要補充睡眠,多喝VC,

多喝牛奶增強體質。

圖源小紅書@陳小桐

Vlog 5

除了偶爾咳嗽兩聲以外

身體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

相較於確診首日有了非常明顯的好轉。

「在生活方面非常感謝我男朋友,

因為他每天給我做一些高蛋白的食物,

確保有足夠的營養攝入。」

圖源小紅書@陳小桐

Vlog 6

這兩天的症狀是有點像換季咳嗽,

症狀很輕微,不嚴重,

只是覺得氣管癢,有一點痰,

屬於輕症患者。

「但我現在最擔心的是男朋友被自己傳染。」

Vlog 8

前一天晚上停吃了連花清瘟後

早上起來後又有一點咳嗽,

於是決定繼續吃藥。

而體溫和血氧都是正常範圍內。

Vlog 9

身體沒有明顯的不舒服,

「明天早上要考網考託福,

今天晚上再複習一下,

祝我考試成功吧!」

圖源小紅書@陳小桐

Vlog 13

在確診後的第13天,

小陳又去做了一次檢測,

很幸運的是結果終於轉陰了!

「不負眾望,終於康復了!」

圖源小紅書@陳小桐

成功治癒之後,

小陳分享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首先是飲食上面要注意補充營養。

圖源小紅書@陳小桐

「我這13天以來一直都堅持

多吃一些蛋白質的食物

比如牛奶、蝦、牛、各種蔬菜吃的比較多,

碳水基本沒有吃過。

一般一頓飯兩個素菜一個葷菜,

另外男友還會煲一些雪梨湯和紫薯湯,

喝了之後會感覺比較舒服。」

另外她還堅持每天睡前喝一杯維C,

補充一下抵抗力。

圖源小紅書@陳小桐

除此之外,

保持好的心態也非常重要,

「我剛拿到報告的前2天情緒波動非常大,

第三天就有了明顯好轉。

其實確診之後心態是

能幫助你很快治癒的一件事情,

要堅信自己一定能挺過去,

而且一般輕症和無症狀患者都不用擔心,

不要因為壞心情而影響了食慾。」

網友們得知這一消息後

也紛紛向小陳發出了祝賀,

另外也有跟她一樣確診的患者

在評論區跟她詢問一些相關的問題。

總之就是,

現在的感染率實在太高了,

而且還有大量輕症和無症狀患者,

去朋友家串門聊會天就有感染風險,

實在是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希望留學生們也都能保護好自己!

相關焦點

  • 鯨魚、海豚、海豹等海洋哺乳動物極度容易感染新冠 警惕汙水直接...
    鯨魚、海豚、海豹等海洋哺乳動物極度容易感染新冠 警惕汙水直接排入海洋  Emma Chou • 2020-11-12 17
  • 來華留學生新冠肺炎疫情知信行實證調查
    疫情期間除了必要的生活和醫療援助之外,更應該重視及時向留學生傳遞正確的抗「疫」知識、講述中國抗「疫」故事,做好留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關鍵詞:來華留學生;新冠肺炎疫情;思想教育;實證調查本研究聚焦我國高校中的外國留學生這一群體,通過實證調查探討留學生應對疫情的知識、信念和行為現狀。
  • 警惕!突然失去嗅覺、味覺?可能是感染新冠病毒的徵兆!
    突然失去嗅覺、味覺或是感染新冠病毒的徵兆「最近吃什麼都沒味兒,鼻子也不靈了。」這是感冒後人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失去嗅覺是因為病毒感染導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腫,造成嗅覺的障礙;而味覺減退則是因為感冒後病毒感染導致味覺神經的敏感性減退,因此味覺也會出現障礙。
  •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春節可放心返鄉過年但少聚集少串門
    11月,天津、上海、內蒙古三地同時出現新冠疫情。12月7日以來,已有四川成都、黑龍江牡丹江市、新疆吐魯番三地報告新冠肺炎感染者。據國家衛健委官網消息,12月12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9例(上海10例,北京2例,四川2例,黑龍江1例,江蘇1例,山東1例,廣東1例,雲南1例),本土病例5例(黑龍江4例,四川1例)。
  • 新冠死亡風險國際研究:5-9歲兒童感染最低
    中新網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項新的流行病學模型研究論文稱,在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導致死亡風險方面,65歲以下人群按年齡劃分在各國一致;5-9歲兒童的感染相關死亡風險最低,年齡每增加5歲,感染死亡率增加0.59%。
  • 47歲癌症患者感染新冠,身體出現18種病毒變異
    據《今日俄羅斯》報導:一位47歲的女性癌症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四個月後,身體突然出現了18種病毒的變異(注意不是18種病毒,而是18種病毒的變異),更為讓人驚訝的是,有些病毒的變異是之前從未見過的。
  • 權威解讀|春節期間疫情會大規模反彈嗎?無症狀感染者傳染風險有多大?
    從中高風險地區來到低風險地區的民眾,已經接種了疫苗是否還需要隔離?接種了新冠病毒疫苗之後,絕大部分人體內會產生抗體,能夠有效地預防感染。但是仍會有少數接種者不產生抗體或者說抗體的滴度不夠,這樣的人仍會有感染的風險。另外,重點人群的接種剛剛開始,大部分人僅接種了一個劑次,所以疫苗的保護作用在目前來看還不能充分地實現。
  • 警惕!英國發現變異新冠病毒或造成更高死亡率
    當地時間1月22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表示,有一些證據表明在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可能比舊病毒致死率更高。
  • 全球爆出多例新冠患者二次感染,別慌!權威專家在線解讀
    新冠肺炎(COVID-19)康復患者的免疫力持久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人們密切關注的話題。 新冠肺炎的康復者是否會再次感染? 人體免疫力能夠為我們提供多久保護? 注射疫苗後還會感染新冠病毒嗎?
  • 16歲少年首考託福得滿分 愛看英文小說
    楚天都市報訊 本報記者何君輝 通訊員韓丹 攝影:記者曲嚴  要說考託福的經驗,我覺得最需要掌握的就是詞彙量。我背單詞速度很慢,一天10-20個單詞,但一定要穩紮穩打,背一個是一個。我常把記不住的單詞單獨列表,每隔一段時間就鞏固一下,還用筆記本把平時遇到的高階詞彙進行分類。我也曾用過外界頗有爭議的「漢字聯想法」,其實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就是最好的。  —魯瀚翔談託福備考經驗  愛音樂、做實驗、玩電腦、看美劇,說起話來手舞足蹈、肢體語言豐富……看著他那陽光般的笑容,你很難把他和「學霸」、「英語天才」這樣的詞聯繫在一起。
  • 陳根:新冠「復陽」,是重複感染還是另有原因?
    經調查,該病例曾於今年4月在中國國內被診斷感染新冠,經隔離治療後出院,於8月10日上午再度被檢測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診斷為無症狀的復陽病例。而這並非孤例,在北京、湖北荊州等多地也出現多例早已治癒的新冠肺炎患者「復陽」事件。這一系列新聞挑動了人群敏感的神經,而疫情的走向也顯得更加撲朔迷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復陽」?新冠會否重複感染?新冠會否重複感染?
  • 感染新冠死亡風險國際研究:5-9歲兒童最低 每增加5歲增0.59%
    中新網北京11月3日電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項新的流行病學模型研究論文稱,在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導致死亡風險方面,65歲以下人群按年齡劃分在各國一致;5-9歲兒童的感染相關死亡風險最低,年齡每增加5歲,感染死亡率增加0.59%。
  • 這些世界演藝名人因感染新冠逝世,最年輕的僅有30歲!
    2020年3月19日,Black N Mild因新冠去世,享年僅44歲。迪菲在去世的兩天前曾發表聲明,稱自己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正在接受治療。他呼籲外界保護自己和家人的隱私,並提醒公眾和粉絲在大流行期間保持警惕和謹慎。2020年3月29日,Joe Diffie因新冠去世,享年61歲。
  •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春節可放心返鄉 過年少聚集少串門
    據國家衛健委官網消息,12月12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9例,本土病例5例。如何看待近期我國局部地區疫情出現小幅反彈的情況?明年春節假期人們還能否返鄉過年?針對這些熱點問題,記者昨日在京對話了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
  • 鍾南山:警惕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12月19日,在出席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時,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鍾南山表示,近段時間,國內一些地方出現了零星本土病例,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外部因素影響,即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冷鏈外包裝的病毒會不會使人感染?病毒濃度達到多高會出現感染?病毒能夠存活多少天?這些新問題都需要我們找出規律,研究預防措施。」
  • 新冠感染:年齡每增加5歲,病死率增加0.59%
    圖為當地時間2020年7月9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醫護人員展開新冠病毒檢測工作。 (人民視覺/圖)一項根據流行病學模型做出的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導致的死亡風險,5-9歲兒童最低,65歲以上老人較高,年齡每增加5歲,病死率增加0.59%。
  • 曾光:局部疫情反彈不必恐慌 春節期間可放心返鄉
    據國家衛健委官網消息,12月12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9例,本土病例5例。如何看待近期我國局部地區疫情出現小幅反彈的情況?明年春節假期人們還能否返鄉過年?針對這些熱點問題,記者昨日在京對話了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
  • 疫情期間,一位在華留學生的悲喜故事
    近日,一位留學生在中國感染了新冠肺炎,卻在自己的國內成了網紅人物。他的故事獲得了包括本國最高領導人在內的廣泛關注和點讚。今年1月,穆罕默德到廣州旅遊,突然感到不適,最終被確診為感染了新冠肺炎。「剛進醫院時,我以為自己就要死了。有人說新冠肺炎無藥可治,我每天都在焦慮、惶恐中度過」,穆罕默德說。「在我最無助的時候,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向我伸出了援手,不僅關心我的治療,還每天向我介紹最新的疫情數據。我看到武漢及全國各地的新增確診人數持續下降,病死率不斷降低,治癒率大幅提升,逐漸感到安心。
  • 66歲肝移植患者,感染新冠,新冠危重症患者,他能逃過一劫嗎?
    66歲肝移植患者,結果感染了新冠,而且還是新冠危重症患者,身在美國,他能逃過一劫嗎? 66歲肝移植男子因在2019年冠狀病毒病大流行期間發燒和咳嗽而入院。
  • 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會導致嚴重腦損傷,警惕患者預後遭長期損害
    英國科學家說,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會嚴重損害腦部神經,出現包括中風、精神錯亂等的併發症。值得警惕的是,大量新冠患者預後是否會遭受腦部長期損害?據路透社7月8日報導,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 研究人員的這項成果發表在英國《大腦》(Brain)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