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新冠死亡風險國際研究:5-9歲兒童最低 每增加5歲增0.59%
中新網北京11月3日電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項新的流行病學模型研究論文稱,在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導致死亡風險方面,65歲以下人群按年齡劃分在各國一致;5-9歲兒童的感染相關死亡風險最低,年齡每增加5歲,感染死亡率增加0.59%。
-
新冠感染:年齡每增加5歲,病死率增加0.59%
一項根據流行病學模型做出的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導致的死亡風險,5-9歲兒童最低,65歲以上老人較高,年齡每增加5歲,病死率增加0.59%。圖為當地時間2020年7月9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醫護人員展開新冠病毒檢測工作。 (人民視覺/圖)一項根據流行病學模型做出的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導致的死亡風險,5-9歲兒童最低,65歲以上老人較高,年齡每增加5歲,病死率增加0.59%。
-
學術頭條:首個阿爾茨海默病血檢技術投用,5-9歲兒童新冠死亡風險最...
感染新冠死亡風險國際研究:5-9歲兒童最低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項新的流行病學模型研究論文稱,在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導致死亡風險方面,65歲以下人群按年齡劃分在各國一致;5-9歲兒童的感染相關死亡風險最低,年齡每增加5歲,感染死亡率增加0.59%。
-
歐洲評估新冠感染傳播率及嚴重程度
》雜誌3日發表了一項新的模型研究,英國及法國科學家使用了45個國家的數據,構建了可用於評估各國感染水平和應對效果的模型,同時,這一成果還展示了如何將血清學調查結果和死亡數據結合起來,用於評估新冠病毒感染的傳播率和嚴重程度。
-
義大利媒體:研究表明一米蘭4歲兒童2019年11月底感染新冠病毒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據義大利《共和國報》12月9日報導,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在一份2019年12月初提取的一四歲兒童咽部分泌物中發現新冠病毒,並由此推論2019年11月中旬新冠病毒已在義大利傳播。報導稱,2019年11月21日米蘭一名四歲兒童出現感冒發燒症狀,11月30日由於嘔吐和呼吸困難被送往醫院急診,12月5日醫院提取其咽部分泌物後診斷為麻疹。這份咽拭子樣本隨後根據麻疹防疫規定被低溫保存。
-
義大利媒體:研究表明米蘭一名4歲兒童2019年11月底感染新冠病毒
據義大利《共和國報》12月9日報導,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在一份2019年12月初提取的一名四歲兒童咽部分泌物中發現新冠病毒,並由此推論2019年11月中旬新冠病毒已在義大利傳播。報導稱,2019年11月21日米蘭一名四歲兒童出現感冒發燒症狀,11月30日由於嘔吐和呼吸困難被送往醫院急診,12月5日醫院提取其咽部分泌物後診斷為麻疹。這份咽拭子樣本隨後根據麻疹防疫規定被低溫保存。
-
哪些人更容易感染新冠?——年齡、患病史、性別與新冠肺炎患病死亡...
新冠病毒並不是一個公平的殺手,患病致死率在不同患病人群中差異很大:年老或患有其他疾病會大大增加新冠肺炎的致死風險,同時,男性也可能面臨較高的風險。了解哪些人群最容易受感染/容易出現重症症狀,有助於我們每個人了解自己是否需要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
-
英法現兒童「類川崎病」死亡病例,與新冠有關
(Facebook帳號Lionel Top)然而,最近兩周,全法陸續出現與新冠有關的兒童重症病患,讓廣大家長還沒來及放下的懸著的心變得更加忐忑。法國公共衛生總局周五(5月15日)發表公報稱,今年3月1日以來,法國公共衛生部門已累計報告144例兒童類川崎病病例,包括1例死亡病例,為南法城市馬賽一名9歲兒童 。
-
美國出現新情況,兒童患上新冠症候群,方舟子群體免疫成國際笑話
導讀:新冠疫情是全人類面臨的重大的病毒疫情,近期美國紐約的兒童更是患上了新冠病毒的症候群,更是預示著這種病毒的厲害之處,而像方舟子之類鼓吹群體免疫在今天已經成為國際笑話了!據悉:美國的紐約州是美國疫情最嚴重的地區,而近日紐約州的兒童開始出現了一種我們此前還沒有發現到的情況,他們患上一種「小兒多系統炎症症候群」的不明疾病。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9日稱:該州已有3名兒童死於這種不明疾病,醫務人員懷疑該症候群與新冠病毒有關。
-
A型血更容易感染新冠?研究發現新冠感染風險還與血型有關!
哎,這煩人的病毒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浩哥今天又給大家帶來一篇重磅科研論文的解讀,論文發表在醫學頂級神刊新英格蘭醫學上,研究人員試圖發掘新冠感染與個體基因差異之間的關係,結果一不小心發現感染風險居然跟血型有關……..
-
國際航協:機上感染新冠的風險很低
中國民航網訊: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對美國運輸部(US Transcom)確認新冠肺炎疫情在飛機上傳播風險很低的報告表示歡迎。美國運輸部表示,8月份進行的檢測發現,在日常承運國防部(DOD)人員及其家屬的航空公司飛機上,「像冠狀病毒這樣的氣溶膠病原體的總體感染風險非常低」。
-
義大利一兒童去年11月已感染新冠,這些國家早就出現了新冠病毒蹤跡
據義大利《共和國報》12月9日報導,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在一份2019年12月初提取的一四歲兒童咽部分泌物中發現新冠病毒,並由此推論2019年11月中旬新冠病毒已在義大利傳播。新華社記者 程婷婷 攝報導稱,2019年11月21日米蘭一名四歲兒童出現感冒發燒症狀,11月30日由於嘔吐和呼吸困難被送往醫院急診,12月5日醫院提取其咽部分泌物後診斷為麻疹。這份咽拭子樣本隨後根據麻疹防疫規定被低溫保存。
-
川崎病、腳趾「凍瘡」、缺氧不難受……新冠感染還有哪些怪症狀?
5月4日,紐約市衛生局發出警告,該市發現了15例因患多系統炎性綜合症而住院治療的病例,患者均為2歲至15歲的兒童。報告指出這些症狀可能與COVID-19有關[1]。歐洲也報導了類似的兒童病例。法國衛生總署稱,最近幾周以來,法國已有135名兒童出現多系統炎症綜合症,1名9歲的兒童因此死亡[2]。
-
美國超100萬兒童感染新冠病毒
美國兒科學會和兒童醫院協會11月16日表示,自新冠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已有超過100萬名18歲以下的兒童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As of Nov 12, a total of 1,039,464 children have tested positive for Covid-19 since the onset of the pandemic.
-
研究發現:兒童清除體內新冠病毒或比成年人快很多
美媒稱,周四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的抗體弱於成年人,且抗體種類較少,這說明兒童清除病毒的速度比成年人快很多。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1月5日報導,此前有其他研究顯示,過度強烈的免疫反應可能是一些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的原因。兒童免疫反應較弱反而暗示他們在新冠病毒有機會肆虐前就已將病毒消滅,這或許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兒童很少出現重症。這也可能說明為什麼兒童傳播病毒的可能性比較小。
-
最新研究:瀕危靈長類動物感染新冠風險高
新華社11月25日消息,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已造成上百萬人死亡。專家呼籲關注瀕危靈長類動物,因為這些人類「近親」同樣是感染新冠病毒的高風險群體。美國《國家地理》雜誌23日報導,近期一項研究分析了400多種脊椎動物後預測,白頰長臂猿、蘇門達臘猩猩和西非低地大猩猩等極度瀕危的靈長類動物因與人類遺傳相似性,尤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研究牽頭人、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生態學和進化學教授哈裡斯·盧因說:「圈養或野生的瀕危靈長類動物暴發類似冠狀病毒疫情的可能性非常高。」
-
義大利一項研究結果顯示 一名義大利兒童可能在2019年11月底就已感染新冠病毒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宇靜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耀洋 宋承傑):義大利米蘭大學最近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當地一名四歲兒童很可能在2019年11月底就已經感染近日,義大利米蘭大學的研究團隊分析了去年9月到今年2月期間採自義大利的39份口咽拭子樣本,其中一份被檢測出新冠病毒核糖核酸,這份陽性樣本來自米蘭地區一名四歲男孩。
-
新研究稱攜帶尼安德特人某種基因或降低新冠死亡風險
新研究稱攜帶尼安德特人某種基因或降低新冠死亡風險 Emma Chou • 2021-01-08 14:32:32 來源:前瞻網 E1296G0
-
【疫情快訊】「暮光之城」男主感染新冠;超過60%的「96後」感到...
有研究表示這是因為這一代的大學生,主要為」96後「,與其他年齡段的美國人相比,更加的孤獨。一個美國生活調查結果裡,有超過60%"96後"稱他們每周幾次或更多次感到孤獨,而沒有其他年齡段能達到如此佔比。美國CDC在8月一份報告中也顯示,新冠疫情中有46%的18-24歲年輕人出現精神健康問題,30歲以下人群在疫情中更容易感到孤獨。
-
針對流感研究認為 紐約人在地鐵上感染新冠風險並不高
【僑報網報導】一份報告稱,一項針對美國城市流感死亡病例的新研究認為,紐約人在地鐵上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不大。據1010wins報導,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本周早些時候發表了一項研究,將美國121個城市的流感死亡人數與這些城市使用公共運輸的人數進行了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