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拆解、學習《調養免疫——多糖與健康》的時間了。上一期,我們說調養免疫力要注意從日常生活中下功夫,涵蓋均衡飲食、注意作息、放鬆心情、適度運動等方面。
這一期,我們來談談在普通的食材中,人們發現的新大陸——藥食同源。看一下從藥食同源食材裡,我們可以獲得什麼對我們身體大有裨益的神奇成分。
有很多我們平時食用的食物,經過適當處理,能夠幫助我們調節免疫功能、對抗疾病。科學家們查閱了很多中醫古籍中提到的藥方,經分析後已經確定不少食物具備一定藥理作用,也就是常說的「藥食同源」。
現在已經發現的食物中的藥用成分根據其分子結構分成兩類,一類是多糖,比如香菇多糖、靈芝多糖、竹蓀多糖、枸杞多糖、銀耳多糖等;另一類是小分子物質,比如當歸中的蒿本內酯、丁香中的丁香酚、桂皮中的肉桂醛、生薑中的薑黃素、大蒜中的大蒜素等。
這一期,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食物中的神奇多糖】。
一
多糖是什麼呢?
糖是一大類物質,單糖是糖的基本組成單位。單糖之間脫水形成糖苷鍵,進一步連接成寡糖和多糖。一般將少於10個糖基的糖鏈稱為寡糖,多於10個糖基的糖鏈稱為多糖。因此,糖的家族可以概括為:單糖、寡糖和多糖。
美國《Science》雜誌於2001年3月23日出版了一期專輯「糖和糖生物學」,表明在國際學術界對多糖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視,其中對多糖結構和生物功能的研究成為繼蛋白質和核酸之後探索生命奧秘的第3個裡程碑。
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多糖具有極其重要的生物功能。香菇多糖作為菌類多糖中的一種,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作為優良的免疫促進劑受到廣泛關注和研究。香菇多糖是由不同單糖組成的雜多糖,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香菇多糖其分子組成不盡相同。現有研究結果顯示,香菇多糖含有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等成分。此類多糖成分能夠通過消化道吸收,為機體所用。
二
多糖物質被吸收利用的四大途徑
經過科學界數十年研究探討,對於多糖物質的吸收途徑大致總結為以下4種:胞吞吸收、分解為低分子量寡糖發揮作用、通過影響腸道菌群發揮作用、直接與靶點細胞接觸發揮作用。
01
胞吞吸收
胞吞是細胞直接攝入細胞外大分子物質的重要途徑。如圖,胞外物質被包裹入質膜,然後內陷形成囊泡,最後囊泡脫離,完全進入胞內,產生系列生理活動。
02
降解為低分子量的寡糖
部分多糖在人體口腔與十二指腸內相關酶的代謝下變為寡糖,寡糖進一步水解為各種單糖,包括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等,通過腸黏膜被吸收。
03
與腸道菌群相互作用
我們的腸道中生活著多種多樣的細菌,它們所產生的代謝產物是腸道內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方面,多糖作為腸道菌群的食物,影響腸道菌群的多樣性、數量和結構,有助於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益生菌的生長和增殖;另一方面,多糖經腸道菌群分解代謝後,生成丙酸、丁酸、戊酸等短鏈脂肪酸,加強刺激腸神經黏膜受體而進一步提升腸道健康,這類腸道代謝物的增多同時能夠促進菌群的調節。
04
與靶點細胞接觸
對於消化道腫瘤,多糖可以直接與腫瘤細胞接觸從而發揮抗腫瘤作用。
也就是說,口服多糖後可保留原有的藥效,並且發揮更多的有益影響。
三
如何提高利用效能
從消化道吸收活性物質,就存在消化利用效能的問題。以靈芝多糖為例,臨床試驗人體需要的量為每天1.8克,按照純化靈芝多糖的提取率為0.7%計算,那麼需要的靈芝量為257克。但這並不現實,人不可能一天內吃下這麼多的中草藥靈芝原料。
幸運的是,中藥現代化技術能萃取中藥中有效成分,利用這些「精華」物質更好地調養健康。提取的有效成分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可減輕胃腸道負擔,更方便有效地保障健康。
本期《調養免疫——多糖與健康》內容就和大家介紹到這裡。了解了多糖與普通單糖的差別和吸收方式,大家一定要把這些知識點用起來,積極調養健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