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高頻內存條,到底有多大的意義?

2020-10-18 爵士浩南

很多人私信我推薦電腦配置,高端一點的電腦一般推薦上3000Mhz的內存,而中低端的電腦一般推薦2133Mhz或2400mhz內存,而有些不明真相的朋友非要去上3600Mhz的高頻內存,就認為性能好,體驗好。


結果呢,上了3600Mhz的內存,用魯大師檢測硬體,確實是3600Mhz,用了幾個月後,某次進入Bios裡,仔細一看卻是2133Mhz,非常尷尬,後來也超頻到了3000+的頻率,又私信我說感覺沒有什麼變化,魯大師跑分也差不多。

正常情況下,買了高頻內存後,你需要在Bios裡面設置超頻內存,才能達到高頻,有些主板可以智能一鍵超頻,有些需要手動調節,根據不同主板界面有著不同的操作模式,總體比較簡單。

而網上有很多關於高頻內存的測試數據,上面都清晰的看到內存的性能差異化,無論是是AIDA64 Memory軟體,還是R15測試,高頻內存的表現都要很一些,但都是理論上的數據,而我個人更看重實際體驗。

我自己用的是芝奇的3000Mhz的內存條,未超頻默認是2133Mhz,和超頻為3000Mhz分別體驗了一段時間,無論是遊戲,還是平常娛樂影音,或者是渲染視頻,都感覺不到有什麼差異,或許高頻內存對遊戲來說,能高几幀,那又有什麼意義呢?這就是真實的體驗。

最後結論就是:雖然理論上有差距,都是軟體測試得出的結論,但是對於現實體驗來說,差異是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沒有必要盲目追求高頻內存,高昂的價格對你日常的體驗提升並不大,與其買一個高頻內存,還要自己手動超頻,不如買一個好看的RGB內存更為實在。

相關焦點

  • 裝機老司機如何選購內存條?學會這些少花冤枉錢!
    經常看我裝機的朋友都知道,我主要是幫助別人性價比裝機,內存條的選擇方面,我有幾點心得,分享給想要裝機的朋友們。1、不要注重內存條的頻率如果你的電腦的硬體足夠優秀,例如像i7 8700K配1080ti這樣的組合,那麼我建議你使用高頻內存,像芝奇幻光戟3600Mhz,或者三星名人堂4000Mhz的內存,如果你是上面配置以下的電腦配置
  • 炒了這麼久,國產內存條到底怎麼樣了?說出來你別不信
    炒了這麼久,國產內存條到底怎麼樣了?說出來你別不信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這些年來由於我們國內科技的進步,很多我們國內的手機品牌在全球市場上發光發亮,2019年全球銷量前十的智慧型手機品牌中有七個都是我們中國品牌。在電腦領域呢?聯想電腦從1996年開始銷量就位居國內首位,到了2013年聯想成為全球最大PC廠商,至今仍然保持著全球第一的地位。
  • 宇宙到底有多大?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個解釋似乎更加合理!
    宇宙到底有多大?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個解釋似乎更加合理!從上個世紀開始我們展開了對宇宙不同程度的探測,但是我們卻無法解開宇宙的終極秘密,目前宇宙還存在著太多的未知,比如宇宙到底有多大,它的邊界到底在哪裡?人類又是如何誕生的?
  • 地球到底有多大?
    地球到底有多大?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一張旅行者一號給我們留下的經典照片吧!這就是《暗淡藍點》。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一號在距離地球64億公裡的宇宙深處拍攝的地球。在這張照片中地球只有一個像素大小,它就像一粒發出淡藍色光芒的塵埃懸浮在太陽系中漆黑的背景當中。
  • 國產內存顆粒量產後,內存條有可能白菜價嗎?
    在2016年的時候,一條普通的4代8G內存條的價格在200元左右,但是隨著顆粒的漲價,內存條的價格一路飆升至今,這種壟斷式的內存顆粒,讓很多企業看到了巨大的利潤,於是國內儲存大廠在2017年末開始紛紛進入試產階段。
  • 再談所謂生命終極意義,不同層次有不同解讀,你怎麼看?
    有關生命意義的討論充斥網絡,各有各的解讀。或大話連篇,或迷茫彷徨。其實不同的世界觀,看待這個問題的方法和層次大相逕庭。關於這個問題,我曾多次闡述過自己的觀點,既然大家還是很感興趣,且各種觀點看法依然比較凌亂,今天就再來湊湊熱鬧,添點亂。所謂生命終極意義到底是什麼?既然「終極」,就不得不談到我們存在的宇宙。宇宙之大,超乎想像。
  • 安陽到底有多大?
    從安陽市政府官網看,在安陽概貌版塊有這樣的論述:安陽市位於河南省最北部,地處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匯處,西臨長治,東接濮陽,北臨邯鄲,南接鶴壁、新鄉,總面積7413平方公裡,其中市區面積1218平方公裡,中心城區建成面積115平方公裡。
  • 電腦開機總是藍屏,檢測內存條沒有問題,升級一個軟體問題解決
    在日常使用電腦過得中,電腦軟硬體有故障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特別是電腦藍屏的現象,是一個比較普遍遇到的問題故障。就有位網友遇到這樣的問題故障,電腦開機總是藍屏,檢測內存條沒有問題,升級一個軟體版本問題解決。
  • SiC材料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打開APP SiC材料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現代電子技術對半導體材料提出了高溫、高功率、高壓、高頻以及抗輻射等新要求,而寬帶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SiC擁有卓越的開關性能、溫度穩定性和低電磁幹擾(EMI),極其適合下一代電源轉換應用,如太陽能逆變器、電源、電動汽車和工業動力。
  • 硬核乾貨「三星 DDR4」內存條上標籤表示的意思是什麼?
    #三星內存條#前面搞清楚了三星DDR4內存晶片(顆粒)上編碼的意思,現在再看看整個內存條標籤上的信息表示什麼意思。標號1是三星的Logo,標號2是生產地,標號3是物料編碼,標號6是內存條的生成日期,標號7看下面的圖片。標號4根據JEDEC標準對照。
  • 太陽繫到底有多大?
    太陽系已知大行星太陽繫到底有多大我們知道,距離我們太陽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而比鄰星則是半人馬座南門二三星系統中的一顆星,這個三星系統距離太陽大約4.37光年,質量大約是太陽的2倍多點,根據萬有引力原理,太陽系與南門二邊界應該是在大約1.81光年處,那麼在已知範圍60億公裡外,到底存在些什麼呢?
  • 極速鯊課堂88:內存條標籤能看出啥信息?
    常見的內存條標籤在多數內存的標籤上會有3-4行參數,這些參數標註了內存的主要信息,我們將其分解來看。很多內存上都有歐洲合格認證最後,內存上還會有一些認證標誌,常見的是CE歐洲合格認證,意味著內存可以在歐洲市場銷售。
  • 電腦內存條的作用是什麼?是越大越好嗎?什麼牌子好我該怎麼選
    內存是各種信息化設備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平常說的內存有兩個概念,很多人經常弄混,一個指的是運行內存,另一個是存儲內存,本文說的是運行內存。我們身邊很多設備裡面都有內存,比如手機、路由器、電腦、交換機、數據機、相機、計算機等。這裡面能讓我們自己動手操作更換和升級的就是電腦內存條了。
  • 宇宙到底有多大?天文學家的解釋,讓人意想不到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宇宙很大,但它到底有多大呢?這取決於宇宙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即使是「大」這個字也很難解釋清楚。並且現在我們討論的是我們所看到的宇宙大小還是宇宙的實際大小呢?宇宙很大,但它到底有多大呢?這到底是什麼奇怪的問題?
  • 鄰近效應對高頻直縫焊管生產的意義
    電流的鄰近效應使導體內電流分別進一步不均勻,正是這種不均勻成就了高頻焊接。首先,鄰近效應強弱與以下三個因素有關:(1)距離。兩導體相鄰距離越近,鄰近效應越強,特別當兩導體之間的距離很近乃至趨於0時,導體中的電流便幾乎全部匯聚到相鄰層面上,使相鄰面上的電流急劇增大並由此導致相鄰面發熱。
  • 宇宙到底有多大
    科學家繪製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全圖那麼宇宙到底有多大呢?首先宇宙可能是無限大的。因此,討論宇宙有多大的問題,變得不可能。
  • 太陽系的範圍到底有多大?
    我們的太陽繫到底有多大?實際上這個大小主要在於人類對於太陽系的認識和定義,人類的航天探測歷史也就有五六十年的樣子,太陽系在大多數人眼中就是中心太陽帶著八個大行星在運動,這就是大家印象中太陽系的全部。從距太陽從近到遠,分別有四顆巖石行星和四顆氣態巨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之前的冥王星已經被開除出大行星範圍,變成了柯伊伯帶天體,一顆矮行星。但是太陽系絕不是僅僅如此,太陽系內還含有大量的小行星、矮行星、太空碎片、以及彗星等,這些天體都是在太陽的引力作用下繞太陽在運動,因此太陽系的範圍要更大一些才對。
  • 地球就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宇宙到底有多大?
    地球就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宇宙到底有多大?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地球上唯一高智商的生物,當我們徜徉於大自然的懷抱,感慨地球環境之壯美的時候,感覺自己何其渺小!然而,隨著人類科技的高速發展,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也越來越多。
  • 銀河繫到底有多大?
    然而這些恆星的光輝,那麼銀河系當中到底有多少顆恆星呢?關於星系中恆星的數量,包括最權威的天文學家在內,都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因為目前人類既不能靠天文觀測得到準確數據,也沒有一個準確的計算方法。前後能夠差距5倍,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 其實還是因為我們目前的天文觀測手段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