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山結義:地仙之祖鎮元子與孫悟空結拜後,為何拉住他的手不放
經歷過大鬧天宮時,與如來佛祖的賭局失敗,和被壓在五行山下500年之久的冷清日子,孫悟空應該對結交拜把子這些事,再提不起啥興趣。
因為,當年他當英俊瀟灑的花果山美猴王時,也曾招來五湖四海、72路妖魔與他稱兄道弟,更有牛魔王、蛟魔王、鵬魔王、獅魔王、獼猴王、禺狨王等6位魔頭,組成「七大聖」。
可一旦孫悟空吃了敗仗,混的不行了,這些兄弟們,便一個個溜的遠遠的。500年來,五指山下,除了只有一個牧童去給他送了一個桃子外,也沒誰去看過他。
天道循環,善根不絕。孫悟空惡貫滿盈被困山下,好在災滿後,又被如來佛祖和觀音菩薩選為唐僧取經團隊,成為西天路上保護唐僧的骨幹力量。
按照中國的傳統文化來劃分,四大名著《西遊記》裡取經團隊,唐僧俗稱「江流兒」,五行屬性為水;吳承恩老師在原著中,多次談到孫悟空和豬八戒為「金公」、「木母」。
孫悟空又為石猴所石,豬八戒投胎生下亥(豬)位,可見兩人五行屬性分別為「金」和「木」;
沙僧被貶下凡,能鎮守八百裡流沙河,9次阻斷取經人西天取經,土能克水,他的五行屬性為「土」;
唐太宗李世民送給唐僧做腳力的白龍馬,地支中離宮之「午」位為馬,可見白龍雖然屬金龍,但變化成馬後,五行屬性變為「火」。
5個取經人,分別構成也代表了自然元素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力量。由於天地陰陽五行相生相剋,所以唐僧取經團隊中的關係,在歷經的九九八十一難中,一直是相互依偎,團隊內部也摩擦不斷。
當唐僧師徒來到西牛賀洲萬壽山五莊觀,地仙之祖——鎮元大仙,前往元始天尊的彌羅宮參加混元道果講經前,特意交待清風、明月兩位仙童,待唐僧來到之前,送兩個果子給高僧品嘗。
西遊神話中談到,500年前,鎮元大仙受邀參加了佛教的盂蘭盆會,期間,當時還是如來佛祖的二弟子——金蟬子時,曾親手給鎮元大仙,禮貌敬茶。
「佛子敬我,故此是為故人也!」鎮元大仙帶來徒弟們上了天宮聽課,他的兩個人參果,卻給萬壽山和唐僧帶來了不少麻煩。
豬八戒一旁聽到唐僧與清風明月推讓人參果一事,就轉告孫悟空和沙僧,鼓動中大師兄去摘了幾個人參果。
由於最先摘人參果沒有經驗,人參果子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即入,落入土中不見了,與清風明月發生了爭執,一怒之下便推倒了萬壽山的鎮山之寶、天地靈根,惹下了大禍。
鎮元大仙回到萬壽山,將悄悄逃走的唐僧師徒抓回,逼著唐僧和孫悟空要還他的人參果樹。
孫悟空踏訪海外仙島,天庭神仙,最終普陀山的觀音菩薩有醫樹之良方。觀音菩薩神通廣大,用楊柳枝蘸著水淨瓶中的甘露,讓人參果樹起死回生。鎮元大仙還與孫悟空結為兄弟。
網絡中,有讀者提問:鎮元大仙與孫悟空結義後,為何鎮元大仙要抓住孫悟空的手緊緊不放?
結合《西遊記》原著和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今天,「源易緣」就來談談這個話題,供大家交流探討。
一、真情的自然流露
鎮元大仙在捉拿住唐僧師徒,鞭打和讓孫悟空下油鍋,都難懲罰得了孫悟空後,也曾拉過一次孫悟空的手。
《西遊記》原著第26回,「孫悟空三島求方,觀世音甘泉活樹」一章節中,描寫到:那鎮元大仙用手攙著孫悟空說:我也知道你的本事,我也聞得你的英名,只是你今番越理欺心,縱有那騰雲駕霧的功夫,也逃脫不了我手。我就和你講到西天,見了你那佛祖,也不得不還我人參果對。
孫悟空一聽樂了:我說鎮元大仙,你好小家子氣,醫活人參果樹,有什麼困難?
如果說第一次握住孫悟空的手,有鎮元大仙既怕他逃脫,卻又顧忌西天如來佛祖的勢力,一時奈何不得他的複雜心情。
那麼,與孫悟空結拜為兄弟後,再一次拉住他的手,則多是熱情、親切的自然表現。
二、感激或欽佩的心情
500年前,做為道教系的地仙之祖——鎮元大仙,自接到如來佛祖的請帖後,他或就能預知到「酒無好酒、宴無好宴」,會有大事要發生。
可萬壽山五觀莊,在西牛賀洲,位於西天佛老們的「地盤」範圍,還是要不看僧面看佛面,妥妥地處理好此事。
好在鎮元大仙在盂蘭盆會上,收到了如來佛祖的二弟子——金蟬子禮貌獻茶,這也是鎮元大仙視唐僧為故交的原因之一。
當鎮元大仙得知取經團隊臨近萬壽山時,他特意安排了獻人參仙果一事。可令他也沒有想到,事情的發展會惡化到如此程度。
他可能會猜到孫悟空生性調皮,會盜人參果,但他絕不會想到孫悟空敢把他的人參果樹推翻,絕了天地靈根。
人參果樹被毀,萬壽山的鎮山之寶被毀, 令他驕傲的長生不老之方沒了,這讓鎮元大仙多少會有些懊惱或生氣。
三界中,就連福祿壽三星、東華帝君、瀛洲九老等有老資歷的神仙,都無計可施,認為人參果樹醫不活。
可孫悟空竟然請來了觀音菩薩,奇蹟般的讓人參果樹起死回生。這又會讓鎮元子感到多麼得驚奇和欣喜呢?感謝之情,再所難免……
三、一個真誠友善的舉動
地仙之祖鎮元大仙和四大菩薩中的觀音菩薩,在三界中的地位,誰更厲害些,地位更尊貴些?
《西遊記》原著第26回,觀音菩薩一手拿著楊柳枝,一手拿著水淨瓶來到萬壽山五莊觀,鎮元大仙正與福祿壽三星在聊天,聽到孫悟空說觀音菩薩來了,慌得鎮元子和三星、唐僧師徒,一齊出寶殿迎接。
見到觀音菩薩,鎮元大仙又用了非常恭敬的話,躬身向菩薩請禮:小可的勾當,怎麼敢勞菩薩親自下降。
觀音菩薩也謙虛地回敬:唐僧乃我弟子,孫悟空衝撞了先生,理當賠償寶樹。
觀音菩薩神通醫活人參果樹,鎮元大仙十分歡喜,當即命清風明月敲下10個人參果,開了一次「人參果會」。
在送走觀音菩薩、蓬萊仙島三星後,鎮元子又安排了酒席,與孫悟空義結金蘭。
所謂:不打不相識,禍福常相倚!鎮元大仙在心情非常愉悅的心情下,緊緊握住孫悟空的手,少不了真誠和友善。
第二天,當唐僧師徒收拾好行囊,準備出發時,由於鎮元大仙和孫悟空兩人情投意合,大仙盛情難卻,決不放行,大家一連又住了五六天。最後,還是唐僧著急西天取經,大家才又才踏上了新徵程。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參考資料:《西遊記》、《中國民間神話傳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