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究竟怎樣起源的?原始的脊椎動物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2020-11-26 重慶時報網

澄江生物群生態復原圖

澄江生物群發現的奇蝦化石

海口蟲化石

生命究竟怎樣起源的?原始的脊椎動物和我們有什麼關係?人類一直在探索。

近日,130餘名國內外專家學者聚首雲南澄江,共同紀念澄江生物群發現35周年,交流寒武紀大爆發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澄江生物群與寒武紀大爆發再次引發關注。

寒武紀大爆發曾被認為是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自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就一直困擾著學術界。寒武紀大爆發是否真實存在?人類為何要關注那些古老的生物?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這次與會的專家。

與達爾文的漸進演變思想明顯衝突

在距今約5.3億年前後的寒武紀早期,包括脊椎動物在內的幾乎所有動物在短短幾百萬年的時間裡快速登場,節肢、腕足、蠕形、海綿、脊索動物等等一系列與現代動物形態基本相同的動物,在地球上「集體亮相」,形成了多種門類動物同時存在的繁榮景象。這一快速的生命演化事件,被稱為「寒武紀大爆發」。

寒武紀大爆發這一重大科學問題,最早源自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他在書中提出,寒武紀和志留紀的三葉蟲是從生活在寒武紀以前的很長時間進化而來的,但為什麼沒有發現寒武紀之前富含化石的地層,「這種現象令人費解,這可能會成為反對本學說的有力證據。」由於寒武紀大爆發假說突出了生命演化的快速性、偶然性和保守性,與達爾文進化論的漸進演變思想明顯衝突,因而成為演化生物學和古生物學領域研究和爭論的焦點。

「在達爾文之後,直到20世紀初在加拿大落基山脈寒武紀地層發現門類複雜的動物化石,這一現象仍沒有被當作是快速演化事件來對待,而被認為是寒武紀之前地質記錄缺失和化石記錄不完整造成的假象。」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朱茂炎介紹說,基於這種認識,進化論提出之後的百餘年時間裡,這一科學問題一直被認為是演化生物領域最具挑戰性的古生物學謎題。

1984年7月1日,當時還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的侯先光,在雲南澄江帽天山西面山坡上發現了納羅蟲化石。隨後,包括林橋利蟲、雲南鰓蝦、日射水母貝以及帽天山蟲等又陸續被發現,距今5.3億年前的「澄江生物群」就這樣首次呈現在世人面前。它們類型眾多,且十分珍稀地保存了動物軟體構造,栩栩如生地再現了遠古海洋生命的壯麗景觀和現生動物的原始特徵,以豐富的生物學信息為寒武紀大爆發研究提供了直接證據,在國際上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發現之一」,為探索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奧秘,開啟了一扇寶貴的科學之窗。

「從20世紀後期至今,對這些化石群的深入研究,正在為『寒武紀大爆發是一次真實的生物快速演化事件』提供越來越多的證據。」早期即參與澄江生物群研究的陳均遠研究員說。

生態驅動假說正在刷新認知

進入21世紀,科學家們將研究方向轉變為寒武紀大爆發的具體過程和幕後原因。為什麼大約38億年前生命在地球出現之後,一直要到5.3億年前的寒武紀早期才發生複雜動物的快速爆發呢?

學者們認為,伴隨著動物起源和寒武紀大爆發,地球巖石圈、大氣圈和水圈也發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首先是巖石圈板塊的劇烈運動,隨後又發生了新元古代晚期極端氣候變化「雪球事件」,這一時期地球各圈層劇烈變化和相互作用,可能導致了多細胞生物,特別是動物的快速起源和寒武紀大爆發。21世紀開始,在雪球事件假說帶動下,寒武紀時期生物與環境協同演化研究逐漸成為地球科學交叉研究的前沿。

「生命與環境的協同演化始終是相輔相成的連環過程。」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趙方臣告訴記者,地質學家、演化生物學家、古生物學家、進化論學者對寒武紀大爆發的關注,主要集中在環境因素、生物自身即發育基因調控網絡因素和生態效應三方面。

從新元古代晚期至寒武紀早期, 地表環境的劇烈變化, 必然會對地球生物演化產生深刻影響。同時, 生物作用又會積極地改造地表環境,從而又影響到生物的演化;在生物自身方面,動物多種多樣軀體構型的發育構建受基因調控網路的控制, 動物門類軀體構型的演化,由基因調控網路的組成和結構隨時間變化而定。它們也是動物發育演化的基本內在因素,而且在寒武紀大爆發時期已經形成。因此, 很多學者認為寒武紀大爆發是一種生態現象, 並提出不同的生態驅動學假說。「總之,隨著對世界各地生物群的深入研究,我們也在不斷刷新對寒武紀大爆發的認知。」趙方臣強調說。

延伸閱讀

揭秘寒武紀大爆發,中國科學家做了什麼

不久前,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我國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發現了距今5.18億年的寒武紀特異埋藏軟軀體化石庫,命名為「清江生物群」,這是進化古生物學界的又一突破性發現。在寒武紀大爆發的研究中,中國科學家一直在向前走。

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科學家就通過地質礦產調查,基本摸清了中國主要構造塊上寒武紀地層的基本情況,積累了大量古生物化石材料和數據。澄江帽天山發現之後,中國揭開影響世界寒武紀大爆發研究的高潮,在國際上取得了領先地位。由陳均遠研究員、雲南大學侯先光教授和西北大學的舒德幹教授共同領銜的「澄江生物群與寒武紀大爆發」項目,35年來描述報導了澄江生物群281種物種,歸屬20多個門級。

與此同時,科學家們在貴州凱裡發現了凱裡生物群,它們有大量與澄江動物群和布爾吉斯頁巖動物群共有的生物分子;在貴州都勻發現了動物胚胎化石,在甕安發現生物群中動物胚胎和微型成體化石。隨後,又於1997年在陝西南部寒武系底部寬川鋪組發現具有完整發育系列的動物胚胎化石。這一系列重大發現,首次揭示了早期動物的直接發育方式。

近20年來,隨著科研經費投入不斷增加,我國科學家的研究重點從過去描述化石類型為主,轉向對主要動物類群的起源、早期演化的系統學以及大爆發過程的研究,提出了寒武紀大爆發多幕式演化新模型。通過多學科交叉和國際合作,推進了全球寒武紀時期生物與環境協同演化的研究,產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中國科學家在澄江生物群的研究中對寒武紀大爆發提出許多認識和見解,提出寒武紀大爆發呈階段性、蘑菇雲式爆發模型,發現了極為重要的各門類化石演化證據。」趙方臣說,動物演化存在很多中間環節,這些演化中間環節的丟失,為重建系統樹帶來困難。澄江動物化石群處於爆發式模型的蘑菇雲傘蓋部位,中國科學家的發掘、研究,為人類認識動物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許多重要理論證據。雖然從古生物學研究的角度來看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但寒武紀大爆發的謎題正在被層層揭開。(記者 趙漢斌)

相關焦點

  • 地球最原始生命起源:是什麼?為什麼?怎樣的?
    討論最原始生命起源的基本問題時,生物學和化學之間的界限就不再存在。非生命向生命的過渡是連續的。就像一個連續的色譜,可以在其中指出某些地方是藍色的,某些地方是綠色的,但也有一些地方是藍綠色的,難以完全地確定顏色。當科學家試圖定義生命的起源的是什麼?為什麼?怎樣的?
  • 2019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知識點
    · 初中生物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 知識點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關於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假說比較多,大部分學者認同化學起源學說,認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於非生命物質。 原始地球條件 生命起源的條件: 原始地球為生命起源的化學起源學說提供的條件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物質條件——原始大氣原始大氣中含有二氧化碳、氨、甲烷、水蒸氣、硫化氫和少量氫氣等,特點是原始大氣中沒有游離的氧氣。 (2)能量條件——原始地球上不斷出現的宇宙射線、紫外線、閃電以及火山爆發等,為化學進化提供能量。
  • 一「石」一乾坤——走進中國科學院脊椎動物演化與人類起源重點實驗室
    為此,脊椎動物演化與人類起源重點實驗室提供了重要支撐。「與國際上同類型研究機構相比,我們實驗室的科研方向是最完整的,從脊椎動物到人類演化鏈條上的每一個部分都有充足的科研人才和資源。」鄧濤認為,正因如此,小領域之間可以隨時隨地打破壁壘,進行合作與互通,從而拓寬科研人員的研究視野,也更容易迸發出思想火花。
  • 中國科學家發現脊椎動物起源演化的"第一步"
    東方網3月1日消息:據新華網報導,脊椎動物起源演化的「第一步」究竟是什麼?科學家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出,這就是始見於中國雲南澄江化石庫地層最底部的古蟲類和雲南蟲類。這一成果將脊椎動物實證起源研究又向前推進了一步。2月28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發表了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舒德乾等人與英、日等國學者合作完成的這一重要成果。
  • 地球生命、人類和文明的起源、發展演化過程
    最早的生命從何而來,他是怎樣產生的?從古至今科學家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研究,但是還沒有公認的結論。但是,普遍比較認同生命和人類文明的演變大致經歷了8個關鍵節點,分別是生命物質的產生、原始大氣的形成、化學演變、菌類和原核細胞出現
  • 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從哪裡來?
    生命是什麼?我們從哪裡來?水是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通過共同的化學鍵拉在一起,我們呼吸的空氣是無數顆粒的混合物,還有灰塵和水蒸氣。那麼是什麼組成了生命呢?是什麼構成了我們的基本本質?是什麼在40億年前將我們分隔開來,並繼續將我們與其他一切事物分隔開來?
  • PNAS:miRNA揭示脊椎動物進化起源
    Ellen Marsden, University of Vermont) 美英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脊椎動物這種複雜生命形式的出現源於miRNA。調控基因表達的miRNA的不斷進化是早期脊椎動物出現的背後原因。相關論文近日在線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 地球生命的起源:我們是怎樣來的?有兩個版本和一個假設,解釋它
    主題今天,我想談談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問題,即:我們是怎麼來的?解釋說明迄今為止,關於這個問題有兩種版本:第一版本由聖經提供,第二版本由著名的達爾文提供。從聖經角度來看,我們周圍的一切,包括人,都是上帝創造的。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檢測題
    1.下列不屬於生命起源條件的是()     A.原始地球中有水蒸氣、氨、甲烷等原始大氣[來源:學|科|網Z|X|X|K][來源:學科網ZXXK]     B.原始地球存在高溫、紫外線、雷電等自然條件     C.原始海洋是生命誕生的搖籃     D.原始地球有豐富的氧氣
  • 論生命和宇宙起源科學認識的未定性
    地球在41億年到38億年之前遭遇了不間斷的小行星與彗星的撞擊,月球在同一時期同樣遭受了大量小行星和彗星的轟擊,在月球表面留下了連綿的隕石坑。地球生命的起源存在很多種假說和猜想,我們將地球生命起源的學說概括為兩大類型,第一種類型是宇宙生命論、或生命外在論,第二種是地球生命論、或生命內在論。宇宙學家普遍相信生命來源於外太空的觀點。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參考答案
    第5單元生物的多樣性     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     參考答案     1.D解析:本題考查了原始地球為生命起源提供的條件。原始大氣為原始生命的誕生提供了原料;原始海洋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場所;紫外線、閃電等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能量。
  • 生命的起源,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生命的起源,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如何產生的?說到生命的起源,大家對此應該都十分的好奇,因為總是想知道孫敏到底是來源於哪裡,那麼地球上的生命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今天就讓美一起來看一看吧。說道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是一個未揭開的迷題,就和地球起源一樣。因此總是能勾起人們的好奇心,隨著時間推移科學家很難揭開其中的奧秘,只能根據現有的證據來進行推測它的起源說法。科學家認為,在地球誕生初期,隕石轟炸地球,給地球帶來的豐富的水資源。
  • 生命萬物究竟是怎樣開始的?
    ,不僅是歷世歷代的哲學家、科學家們所探索的問題,也是每一個人所探索的問題,甚至是每一個開始有意識和理解力的孩子開始思考的問題。當小孩子向我們提出他/她是從哪裡來的,或者世界是從哪裡來的時,我們會覺得稀奇:怎麼會問這樣的問題呢?其實當我們在兒時不也曾如此發問嗎?似乎有誰早已將這顆尋找生命本源的意識放進了每一個人的思想裡。只是有太多太多的人,因為尋不到一確切的答案,就對生命根源的探索止步了,停留在對物質財富、名利地位、理想喜好的追求裡了。屈原曾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人類的起源究竟是什麼?3項「漏洞」否認進化論,祖先是條魚?
    人類的起源究竟是什麼?3項「證據」否認進化論,祖先是條魚?人類到底是從何而來的一直是困擾科學家的終極謎團,科學家們認為這個問題關係到人類未來的命運,在達爾文進化論出現之前,我們並未對人類的起源有更多的了解,一直到1859年,似乎物種起源給了人類起源更為合理的解釋。人類進化的整個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 《生命的起源》說課稿
    一、說教材《生命的起源》是生物學八年級下冊第7單元第21章第1節的內容,屬「課程標準」十大一級主題之一——生物多樣性的相關內容。本章教學內容從生命起源開始,到生物進化,最後關注人類自身的起源和發展。《生命的起源》是本章的第一節,也是生物進化的歷史起點,主要介紹了生物的起源的過程,為後面繼續學習生物進化的歷程和生物進化的原因起到理論支持的作用。
  • 生物化學對生命起源和進化的可能解釋
    宗教和哲學對於生命的起源有著相似的立場,他們都認為生命的起源是超自然事件的結果,而這些超自然事件是科學無法解釋的,我們只是被宗教要求相信「有一個人在那裡說著神奇的話,策劃超自然的事件,然後一切就繁榮起來了,我們也擁有地球」。哲學告訴我們生命的起源是我們無法理解的。但是追求真理勝過於虛構的謊言,我們想依賴事實揭示科學對生命起源方式的看法。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
    化學進化論"認為,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過程中,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與生命有最直接關係的有機大分子物質應該是()     A.蛋白質、澱粉B.蛋白質、核酸C.甲烷、二氧化碳D.胺基酸、核苷酸     5.米勒實驗為下列那一項事實提供了證據()     A.原始大氣中沒有氧氣B.原始地球條件下可產生生命
  • 地球生命究竟是怎麼誕生?和月球有什麼關係?
    宇宙的起源和演變太過複雜,經歷的時間太長,人類還是沒有真正理解,地球生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這需要宇宙形成一些合適的條件,地球的形成為生命的誕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宇宙誕生時,溫度極高根本不適合生命的誕生,在不斷的冷卻中逐漸形成了地球的大氣層,產生了氣體,創造了月球和太陽圍繞在地球旁邊,最後缺的便是遠古生命體了,我們能追溯到的便是遠古細菌或遠古單核細胞,遠古細菌或遠古單核細胞之前到底是什麼?
  • 脊椎動物都具有意識嗎?
    of Consciousness》(圖源:文獻1)要探討意識的起源問題,我們首先得定義什麼叫做「意識」。即它們都有腦,神經系統都具有一定的複雜性,而且其感覺通路(至少是視覺)都在神經系統的某處形成了某種拓撲映射關係。因此,Feinberg等人推理認為脊椎動物應該基本都具備有「外感意識」。這個結論就把「外感意識」的起源和前面提到過的「情感意識」一樣都上推到寒武紀時期了。傳統的觀點認為,形成意識至少需要有大腦皮層。
  • 脊椎動物祖先的「活化石」:文昌魚
    文昌魚終生具有脊索動物的4 個主要特徵:脊索、背神經管、鰓裂和肛後尾。在分類位置上,文昌魚屬於脊索動物門(Chordata)頭索動物亞門(Cephalochordata)狹心綱(Leptocardia)或文昌魚綱(Amphioxi)。文昌魚為最原始的脊索動物,屬於尾索動物和脊椎動物的姐妹群,所以一直佔據脊椎動物起源和演化研究的中央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