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數字有關的傳記有數十個,但英國作家羅納德·威廉·克拉克在1971年精心準備的傳記肖像是理解德國天才人物的基本參考。這一作品考察了愛因斯坦的生活,揭示了愛因斯坦的人類方面和他的科學貢獻,其水平是任何沒有科學背景的讀者都能接觸到的。克拉克的傳記大量使用書目資源,最後75頁,作為後來其他作品的起點。
20世紀80年代初,愛因斯坦論文項目在加州理工學院誕生,致力於收集和出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所有書面材料。愛因斯坦的檔案被保存下來。該項目涉及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愛因斯坦將所有文學作品遺贈給該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是他去世前在美國的專業家園,其出版社出版其作品選集。目前,愛因斯坦檔案在線資料庫包含8萬多份手稿和信件,以及大約2,000份數位化文件。
物理學家和歷史學家亞伯拉罕·派斯在撰寫許多人認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最終的科學傳記時享有巨大的優勢。Pais出生於荷蘭,移居美國,1947年在同一普林斯頓學院擔任相對論作者工作到1955年去世。派斯的傳記側重於愛因斯坦的思考和工作,是那些希望深入挖掘科學和哲學方面的人的基本參考。1994年,佩斯出版了續集:愛因斯坦住在這裡(克拉倫登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
自2004年以來,以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名字命名的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一直保存著這個關於這位德國物理學家及其作品的廣泛網站,旨在讓一般公眾對了解這個人並了解他的工作感興趣。目前,愛因斯坦在線收集了數百個網頁,來自世界其他機構的專家在其中合作。該網站還包括指向網際網路上其他有價值的內容的連結、閱讀清單、一份完整的字典和專門解釋愛因斯坦對科學偉大貢獻的特別章節。
愛因斯坦的傳記由《時代》雜誌前主編沃爾特·艾薩克森於2007年寫成,是德國物理學家在普林斯頓大學和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發表檔案後首次出版的傳記,因此該書包含了有關他的生活細節以及他在以前傳記中缺席的工作。該出版物將焦點轉向愛因斯坦,作為他時代的人物,作為一個社會思考家和政治家,引入了對一般讀者感興趣的正確科學。艾薩克森的傳記被譽為最完整的傳記之一,與克拉克的傳記一樣,在很大程度上從中引人出道。
1996年,英國廣播公司和PBS(美國公共電視臺)成功的NOVA科學系列節目合作製作了這部關於愛因斯坦的生與工作的紀錄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從愛因斯坦的誕生到1905年他所謂的"奇蹟年",當時他發表了關於狹小相對論的研究。第二部分介紹他的餘生,並特別關注他的一般相對論工作,通過易於理解的圖表和動畫進行解釋。一個演員給一個成熟的愛因斯坦賦予了生命,他在第一人稱中回顧了他的一些想法和經驗。
愛因斯坦的傳記最初於2005年以德語出版,作者兼生物化學家約爾根·內夫(Jürgen Neffe)撰寫的傳記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包括英語。在眾多已經進入市場的德國物理學家的傳記肖像中,內夫的作品以主題而非時間論為中心,以大相對論為中心,取得了關鍵和商業上的成功。 故事開始於1919年11月7日,即倫敦報紙《泰晤士報》首次發表這一理論演示的消息。內夫回憶道,這個事實把這位已經公認的科學家變成了一個受歡迎的偶像。
這部2008年紀錄片從歷史頻道在90分鐘內合成了20世紀最受歡迎物理學家的專業和個人軌跡。愛因斯坦的一生故事,大量用攝影和視頻材料來說明,穿插著科學家、傳記作家和歷史學家的評論,以完整地描繪了這位天才的性格,同時避免了他生活中更可笑的方面。該計劃強調他堅定的道德承諾,在一個革命和戰爭動蕩的世界支持和平,但並沒有掩飾他對家庭環境的缺乏關注。
許多書籍已經出版,向非專業讀者解釋相對論,當然,包括愛因斯坦自己寫的書,相對論:特殊論和一般理論,一個作品在世界各地重印了幾十年。但是,在目前的科學大眾中,解釋愛因斯坦的理論並探討它們對現代科學的影響,物理學家和作家布賴恩·格林(Brian Greene)在以一種可訪問的方式傳達複雜概念而不降低科學嚴謹性的能力脫穎而出。
1919年5月29日,由天文學家阿瑟·艾丁頓率領的英國探險隊從赤道幾內亞海岸普林西比島拍攝了日食。這些圖像顯示,由於太陽的質量,恆星的光是彎曲的,這首次證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正確的。此次活動是2008年由公司電視製作公司和HBO為BBC製作的這一戲劇性作品的中心故事情節,由安迪·塞爾基斯(《指環王傳奇》中的高盧)扮演阿爾伯特·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