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踐行者】從技術員到首席科學家 他為振興民族新材料產業...

2021-01-11 央廣網

  黃險波 受訪者供圖

  弘揚勞模精神 助力走在前列

  金羊網記者 周聰

  夜色已晚,正值凌晨時分,研發中試樓卻依舊燈火通明,黃險波正帶著他的科研團隊發奮努力著……時間在鐘錶的滴答聲中悄然走過,但沉浸在實驗中的研究團隊卻仿佛忘記了時間流逝。實驗結束,黃險波摘下眼鏡,揉了揉鼻梁,這才發現,自己又在實驗室中度過一夜。

  作為企業技術帶頭人,黃險波帶領技術團隊攻克了一道道技術難關,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為改性材料產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相關研究推動中國航空航天、大飛機等領域的技術發展。

  新時代勞模

  二十年紮根科研一線

  黃險波1997年博士畢業後,來到金髮科技從事研發工作。從技術員到現在的首席科學家,黃險波在科研之路二十一年如一日,紮根在實驗室和一線奮鬥。哪怕如今已經是全國改性塑料技術的領軍人物,手下有兩三百名技術研發人員,他仍舊喜歡親力親為,經常堅持到一線去從事具體的工作。

  「脫離了一線,就沒有了根,隊伍就沒法帶了。」 最容易找到他的地方,要麼在一線,要麼在實驗室。身為團隊的主心骨,黃險波儘可能做到每個項目都親力親為,堅持到一線去從事具體的工作。對此,黃險波表示:只有在現場的實踐中不斷學習、反覆試驗,才能有研究的方向和源泉,也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讓所有研究的創新材料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發揮更大的效用,而不是紙上談兵。

  中國汽車廠家所用塑料材料長期依賴進口,不利於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為此,必須解決汽車塑料材料的關鍵技術,使我國汽車塑料材料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才能改變依賴進口的局面。

  黃險波毅然接受挑戰。他夜以繼日地工作,在炎熱的夏季依然堅守生產實驗現場,頂住高溫,反覆實驗,始終不渝。

  有一段時間,由於過度勞累,頸椎與腰椎長期勞損,椎間盤突出,導致他身體疼痛難忍,但是他還是頂住身體的不適,出色地完成了「汽車專用耐劃傷解決方案」、「環保型車用聚丙烯材料的開發」等重大科研項目。

  建設團隊

  為團隊培訓親自編寫培訓資料

  個人夢想的實現離不開團隊的建設。為了攻克技術難題,黃險波組建了一隻創新能力強的團隊。在二十年的工作期間,黃險波主持組建了中國改性塑料行業第一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認可實驗室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

  為提高團隊合力,他幫助團隊成員提高科研能力與知識水平,親自編寫培訓資料,利用晚上時間為團隊成員培訓。同時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遇到的問題,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與關愛,感受到共同拼搏的幸福。

  照黃險波的話說,他希望更多的工作參與和表現能夠帶動和激勵下面很多優秀的年輕的技術人員快速成長起來,希望他們能不斷堅持創新研究,出更多的創新成果,讓創新成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在黃險波的帶領下,團隊在科研開發方面碩果纍纍。他們研發出了阻燃樹脂、增強增韌樹脂等8大系列100種7000個牌號的自主創新產品,並實現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他開發的產品已廣泛應用於汽車、家電、IT、電子電氣、建築、照明、電動工具等行業,同時帶動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初心不改

  讓人民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近年來,黃險波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主導的創新體系工程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集體)1項。共獲中國專利優秀獎4項,省部級科技獎4項,申請專利116項。作為技術帶頭人,黃險波一直堅持以創新為己任,帶領技術團隊在自主創新之路上一路前行,個人的表現得到廣泛認可。近年來,黃險波先後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何梁何利獎」、「傑出工程師獎」、「南粵百傑人才」、「丁穎科技獎」等榮譽稱號。

  黃險波主持研發的完全生物降解聚酯材料通過解決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點,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解決塑料廢棄物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提供了根本解決途徑。先後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專利優秀獎。「基於先進聚合物材料科技創新的自主創新體系建設」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每次談及初心,黃險波都會笑著回答說:他的心願很大,同時也很小。很大是因為自己想要振興民族新材料產業,讓中國在科技戰略裝備上,徹底擺脫國外勢力的牽制,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心願很小是因為他想通過不斷提高新材料的性價比,讓更便宜更先進的材料飛入尋常百姓家,讓人民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相關焦點

  • 廣東萱嘉首席科學家張嘉恆受邀參加2019全國健康產業新領袖峰會
    創新性的科研技術報告為大健康產業發展來帶新思路以及新突破點。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精神,加快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引領健康產業發展新潮流,共討健康產業發展新熱點,推動健康科技成果創新,展示健康產業新企業、新領袖、新成就和新品牌,搭建優勢項目展示、交流和合作平臺,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醫藥技術開發專業委員會、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健康科技工作委員會,近日在北京萬芳苑國際酒店成功舉辦2019全國健康產業新領袖峰會。
  • 【中國夢踐行者】 「人民科學家」葉培建:航天強國 只爭朝夕
    葉培建從事空間技術研究工作50餘年,他是我國第一代傳輸型對地觀測衛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我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無人探測器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首席科學家,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技術顧問、嫦娥三號首席科學家,嫦娥二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試驗器總指揮和總師顧問。
  • 發展甘薯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泗水)甘薯助力鄉村振興學術研討...
    大眾網訊 10月16日,中國(泗水)甘薯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學術研討會暨甘薯新品種現場觀摩會,在距孔子出生地800
  • 【中國夢·踐行者】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讓名貴魚「遊」進尋常...
    【中國夢·踐行者】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讓名貴魚「遊」進尋常百姓家金羊網  作者:吳曉嫻  2018-11-17 幾十年來,他不斷前行,在他和團隊的努力下,石斑魚等名貴魚兒紛紛「遊」進了尋常百姓家。1950年9月,未滿16歲的林浩然入讀廣州嶺南大學(後來被併入中山大學)生物學系。在著名魚類學家廖翔華教授的引導下,他迷上了種類繁多、經濟價值巨大的魚類,之後留校任教,與魚類結下不解之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林浩然在農村參加「家魚的人工催產」的研究。
  • 2020中國(曹娥江)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召開
    (曹娥江)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在紹興上虞召開。集中優勢資源,重點推進3D列印材料、超導材料、智能仿生與超材料、納米材料、石墨烯材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材料基因工程等前沿材料研究,創新體制機制,保障研究資金持續投入,為產業長期可持續發展及國際競爭力的提升提供技術儲備。中國科學院原秘書長鄧麥村對膜分離技術進行了簡介與展望。他提到,膜分離技術是一門新興的多種學科交叉的高 技術。
  • 第二屆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大會暨2019長沙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將...
    第二屆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大會暨2019長沙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現場10月16日,第二屆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大會暨2019長沙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長沙舉行。頂級專家匯聚一堂 共商產業發展大計本次展會以「創新、發展、應用」為主題,服務國家新材料發展戰略,服務新材料特色產業,服務新材料創新創業,助力我國新材料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包含巡館、開幕式、10個大會主題報告、25個分論壇、產學研大通道、專業論壇和展覽展示等。
  • 為促進新生物質材料創新應用——佛山生物質新材料產業發展座談會
    為促進新生物質材料創新應用——「佛山生物質新材料產業發展座談會」-木塑複合材料專業委員會與佛山家協聯合舉辦為促進生物質新材料創新應用,助力佛山泛家居產業發展,2019年3月1日下午14:00-16:30,在佛山市人民政府的積極支持和協助下,由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木塑複合材料專業委員會聯合佛山市家具行業協會
  • 中國科學報對話華農鄉村振興學院副院長胡銀根:鄉村振興從今躍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國際農業經濟與貿易創新團隊執行首席科學家陳秧分。張紅宇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成就巨大 挑戰不小《中國科學報》:根據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就您了解的實地情況而言,目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情況怎樣?張紅宇:這幾年「三農」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明顯的進步,成效巨大。
  • 2019中國·九江國際新材料產業(氟矽)發展大會開幕
    2019中國·九江國際新材料產業(氟矽)發展大會開幕式在九江市隆重舉行。同時,九江是京九鐵路和長江水路的黃金十字口,作為全國重要的氟矽產業基地,與珠三角、長三角兩大最主要的氟矽消費基地關聯緊密、物流通暢,為九江氟矽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和市場。希望九江搶抓機遇,用好國際新材料產業(氟矽)發展大會的平臺,加快走出一條創新、升級、綠色的新材料產業發展之路。
  • 黃大年先進事跡激勵知識分子愛國奮鬥:以家國為念 為民族燃燈
    一年多以來,吉林大學地質宮懸掛著「向『時代楷模』黃大年同志學習」的標語,激勵莘莘學子;黃大年事跡從地質宮傳遍神州大地,「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精神激勵著各界知識分子,以家國為念,為民族燃燈,建功立業新時代。
  • 國家生豬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陳瑤生受邀到貴州調研
    受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貴州省養豬行業協會的邀請,8月29日至31日,全國生豬遺傳改良計劃專家組組長、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瑤生到貴州專題調研指導生豬產業發展。國家生豬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陳瑤生8月29日到30日,陳瑤生先後到遵義市桐梓縣、播州區、匯川區調研。調研涉及生豬產業的種繁、養殖、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屠宰深加工、市場營銷等多個環節。  8月31日,調研組在貴陽召開貴州省生豬產業發展座談會,陳瑤生出席會議並講話。
  • 專注研究35年,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程式華——「還是到...
    浙江在線12月1日訊(記者 黃慧仙 通訊員 俞其明 陳鎏琰)深秋時節,位於富陽城北的中國水稻研究所門前是一片廣闊的金色,2000多畝水稻試驗田迎來收穫季。在研究所裡,記者見到剛剛獲得2020年度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的水稻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程式華。
  • 從技術員到中石化總裁,他帶領企業在境內外4地上市,躋身世界百強!
    從技術員到廠長,從總裁到院士,他紮根中國石油事業四十多年,見證了中國石化成為支撐中國經濟命脈的企業之一,並從弱小蛻變成為了世界一流產業。作為一名殫精竭慮的建設者,他的名字和每一個石化大型企業的發展與建設緊密聯繫在一起。
  • 貴州醫科大學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首席科學家郝小江增選為中國...
    貴州醫科大學省部共建藥用植物功效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貴州省中國科學院天然產物化學重點實驗室(貴州醫科大學天然產物化學重點實驗室)郝小江研究員增選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1998年,郝小江研究員作為高端人才引進到貴州,組建了貴州省中國科學院天然產物化學重點實驗室(獨立法人科研事業單位),併兼任主任。
  • 中國「霧霾防治」首席科學家:我是邯鄲二中畢業的
    ——首位邯鄲籍中國工程院院士、「霧霾防治」首席科學家賀泓專訪圖為賀泓回訪二中((資料片資料片))2017年11月27日,中國工程院官網消息:經過兩輪評審以及學部選舉等程序,共產生67位新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賀泓研究員順利當選
  • 「飛嫦」CP背後:中國民族產業的加速度
    核心技術才是產業騰飛背後的關鍵密碼。 航空航天與嬰幼兒配方食品產業的發展,算得上是中國民族產業崛起的兩個典型縮影。 民族產業 艱難生長 1949年,剛剛成立的新中國百廢待興,各大民族產業幾乎都要從零開始、自力更生。而航天產業和乳品產業,在這些產業中格外艱難。 就航天來說,首先,中國沒有發展航天產業的經驗;其次,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科學家、技術儲備、研究經費均捉襟見肘。 乳業亦是如此。
  •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何質彬和他的三個「夢」
    擔任太空體育學課題組首席科學家的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何質彬在發表主題演講。林慧 攝「我已經圓了『兩彈一星』夢和『航天強國』夢,有生之年,我還要為第三個夢而努力,那就是建設一個智慧航天城。」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何質彬日前在珠海參加「基於人類的太空體育運動學分類研究」研討會時接受了中新網記者專訪,八十多歲的他表示,自己仍然要繼續為中國的航天夢做貢獻。
  • 【中國夢·踐行者】獅鼓絕技夫妻絕配 詠春白眉重振武林
    【中國夢·踐行者】獅鼓絕技夫妻絕配 詠春白眉重振武林金羊網  作者:  2019-06-19 陳紅武師承黃玉珍,如今是黃飛鴻派第四代傳承人,海珠精英武術龍獅會首席鼓手。陳紅武介紹,黃飛鴻獅藝對鼓手的站樁有明確的規範,男站四平馬,女站子午馬,很多獅隊沒有這個規定。鼓手除了要有嫻熟的擊鼓技術,還要靈活應變,與舞獅者始終保持感情的交流與默契,甚至巧妙地用鼓點彌補舞獅者動作的失誤而不為觀眾察覺。
  • 新港板業:專注新材料領域,做綠色生態循環的踐行者
    據數據統計,近10年來中國木材消費總量增長了173%,目前全國年木材消耗量6億多立方米,對外依賴度超過55%。到2021年,我國的木材需求量將超過8.5億立方米。我國對於木材的消耗使得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耗國和第一大木材進口國,我國木材主要消耗於造紙、人造板、實木地板、實木家具等行業。如何解決木材供需缺口以及砍伐所造成的生態破壞成為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
  • 【中國夢·踐行者】專攻小白鼠的基因改造 廣州這個企業做到全球第...
    【中國夢·踐行者】專攻小白鼠的基因改造 廣州這個企業做到全球第一金羊網  作者:陳澤雲  2019-01-25 實驗用小白鼠 受訪者供圖金羊網記者  陳澤雲近年來,靶向藥、PD-1單抗藥等「救命藥」在中國密集上市,為更多的腫瘤患者帶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