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話題#新型冠狀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溫#登上熱搜
專家指出
濃度75%的酒精(乙醇)可有效滅活病毒
▲ 微博截圖
殊不知
酒精雖能殺毒
但也極易導致火災
尤其是存儲量較多
無異於在家中埋下「不定時炸彈」
「請大家在儲存酒精、84消毒液時,無論量多量少,切記不要二者混儲,必須分開儲存……」2月3日,在長沙市芙蓉區文藝路街道傳染病防控工作群,一則防火的信息擴展開來。
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芙蓉區充分發揮社區、樓棟安全生產信息員作用,發揮安全生產「小喇叭」宣傳作用。「小喇叭」在進行日常防火等安全生產知識宣傳的同時,針對疫情防控期間的特點,及時加入了安全使用酒精消毒和消毒液消毒知識,増加了防範新型冠狀病毒知識和要求,拓展了疫情防控的廣度和深度。
全力做好復工復產安全工作,芙蓉區及時通過微信、QQ工作群等方式,指導企業落實復工復產工作措施,提醒安全注意事項,同時要求企業將復工復產安全注意事項發至企業微信、QQ工作群,企業員工、班組學習情況以及對設備設施檢維修情況上傳至企業微信、QQ工作群中接受監督,避免企業人員大範圍集中接受復工復產安全教育培訓和安全班前會教育,確保復工復產工作措施落實和有效防控疫情。
同時,公布應急管理工作電話,接受復工復產企業技術諮詢。針對重點復工復產企業,根據企業請求,委派專門的工作人員上門具體指導企業復工復產,確保安全生產。
使用酒精消毒注意事項
酒精濃度高於70%,其揮發會使室內空氣中可燃性氣體增加,只要空氣中有零星的小火花,就可能引起爆燃,這比酒精被點燃還要危險。所以使用時多擦拭勿噴灑。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室內通風。
在室內使用酒精時,需要保證室內通風,使用過的毛巾等布料清潔工具,在使用完後應用大量清水清洗後密閉存放,或放通風處晾乾。
2、清理周邊易燃可燃物。
酒精燃點低,遇火、遇熱易自燃,在使用時不要靠近熱源,尤其避免明火。給電器表面消毒,應先關閉電源,待電器冷卻後再進行。如用酒精擦拭廚房灶臺,要先關閉火源,以免酒精揮發導致爆燃。使用時每次取用後必須立即將容器上蓋封閉,嚴禁敞開放置。
3、家中不宜大量囤積酒精。
酒精是易燃易揮發的液體,居民在家中用酒精消毒時,可購買小瓶裝的酒精,以夠用為宜,不要大量囤積酒精,以免留下消防安全隱患。
4、避光存放,防止傾倒破損。
酒精不要放在陽臺、灶臺等熱源環境中,也不要放在電源插座附近及牆邊、桌角等處,可避光存放在柜子等陰涼處。暫存、使用酒精的容器必須有可靠的密封性,嚴禁使用無蓋的容器和易破碎的玻璃容器,防止傾倒破損,同時貼好標籤,避免揮發。
5、避免兒童接觸。
酒精要存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對於年紀稍大的孩子,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解酒精的特性,教育孩子不要玩弄酒精,更不能用火點燃。
酒精著火怎麼滅?
相信大家在中學期間都做過化學實驗,酒精燈在使用完畢後都是用蓋子熄滅。這種方法叫窒息滅火法,就是使用隔離空氣的方法使明火熄滅。也有提出用水滅火的,但是有人發出質疑:酒精溶於水,用水滅火只能使火勢擴散。
潑水滅火 量大是關鍵
酒精起火是可以使用水撲滅的。但瞬間用水量要很大。短時間內加入大量的水,可以使起火部分快速冷卻到燃點以下,從而達到滅火的效果。否則水只能讓酒精稀釋並繼續燃燒。
溼布蓋火 斷氧最靠譜
斷絕火源的氧氣是撲滅酒精起火的最好方式。在實際操作中,最好使用棉被等覆蓋面較大的物體。如果使用T恤等面積較小的物體,可能需要反覆覆蓋,但絕不是快速拍打動作。此外,為了防止覆蓋物自身被引燃,在有條件時,最好事先將覆蓋物浸溼。此外,用沙土覆蓋滅火,原理也是一樣的。
滅火器滅火 對人體有風險
乾粉滅火的原理也是斷氧。但乾粉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如果直接對人體噴射很可能對已經燒傷的皮膚產生二次傷害。
酒精著火傷者該如何自救?
被燒傷後,第一要緊的事情,當然是滅火。傷者正確的應對措施應當包括以下幾點:
1.立即脫去衣物。
衣物沾上酒精,已經成為燃燒物,以最快速度去除衣物,脫離熱源,可以最大限度的減輕損傷和後果。
2.避免高聲喊叫。
在頭面部已經被火焰包圍的情況下,喊叫會引起嚴重呼吸道燒傷。而呼吸道燒傷,是燒傷患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3.設法滅火。
如果周圍有水桶等可用於滅火的東西最好。如果沒有,應當就地打滾壓滅火焰或至少壓制火勢,減輕損傷。
應急管理局再次提醒大家
正確使用酒精消毒
務必遠離明火
以防發生燒燙傷和火災等意外事故
來源:芙蓉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沈夢豔
編輯:陳佳卉
部分資料源自網絡
芙蓉發布
足不出戶
樂享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