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們從網上獲悉一份疑似北京奔馳公司下發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通知書,內容顯示北京奔馳依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將自2019年10月25日起,召回2016年2月25日至2019年3月13日生產的部分國產E級兩驅汽車,共計299780輛;自2019年12月20日起,召回2014年5月23日至2017年6月17日生產的部分國產C級兩驅汽車、2014年12月12日至2016年8月22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C級兩驅汽車,共計271716輛。
涉及四款車型E300L、E300、E200、E200L,其中E300L召回車型達到20萬輛。
本次召回範圍內車輛前減振器受到較大外力衝擊時,可能會造成減振器損壞和減振器叉頭變形彎曲,甚至導致車輛下控制臂襯套脫出,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減振器叉頭斷裂,存在安全隱患。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將為召回範圍的車輛免費更換改進後的前減振器或加強組件,以消除安全隱患。
車企將為受影響的E級車輛加裝加強組件(改進後下控制臂襯套、減振器彈簧上端墊片、改進後緩衝塊)以增加底盤堅固性,同時將原車是4mm 叉頭的前減震器更換為5mm 叉頭的前減振器。
奔馳的減震器斷裂早有案底
在車質網質量投訴頁面,鍵入關鍵詞「減震器斷裂」就可發現,有關減震器斷裂的投訴,奔馳就佔到了27例投訴中的21例,比例高達77.78%,幾乎整個頁面都是投訴奔馳的。換句話說,相當於每4輛減震器斷裂事故,中間就有3輛是屬於奔馳的。
2018年7月18日,江蘇車主張先生獨自駕駛買了一年半的奔馳E300正常行駛在瀋海高速上,突然車輛出現異響,隨即向右傾斜,車主通過穩住方向盤靠邊停下後,檢查發現右前減震器斷裂。由於問題後續過程中沒得到處理,廠家和4S店售後各種拖延推諉,對奔馳的服務態度感到失望,張先生將問題投訴到全國12315平臺。
有媒體報導,今年2月貴州興義的向女士開著新買僅兩個月的的奔馳E300L轎車上高速,車頭忽然下沉,以為車輛爆胎,4S店檢查後才得知減震器支架斷裂。對此她表示嚇得不敢再開這臺奔馳車,並向4S店提出退車要求。
行業專業人士分析,奔馳這麼多車型頻發減震器斷裂事故,已經可以排除是偶發性事故,它帶有一個顯著的共性特點,這些斷裂的減震器肯定存在質量和設計問題。這些斷裂的減震器事故車型多集中在北京奔馳車型上,而據曾經拆解過奔馳GLC和奔馳E級的專業拆車人士介紹,這幾款奔馳車型均針對中國市場進行了設計調整,且美其名曰「中國特供」。這些「特供」車型,從四門兩蓋和翼子板,都從原廠的鋁合金材質,換成了鋼材。這樣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車輛整備質量加重。
修復措施
針對奔馳給出的修復措施具體來看,「加裝加強組件(改進後下控制臂襯套、減振器彈簧上端墊片、改進後緩衝塊)以增加底盤堅固性」,這一條我們無從確定修復效果,因為「改進」並不像「更換」那樣一目了然,所以暫時保留看法。再看後面一句,「將原車是4mm叉頭的前減振器更換為5mm叉頭的前減振器」,這個就很明顯了,「更換」,而且是4mm更換為5mm,這個可以有對比了。
從上圖可以看出,更換用的叉頭厚度明顯比提供給奔馳的要厚得多,強度比原廠的更高,可以承受更大的衝擊力,安全性確實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