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每年夏天,美國各大醫院都會期待同一個時刻——《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最佳醫院排行榜」。隨著「美國最佳兒童醫院」和「美國最佳醫院」兩個榜單的公布,各家醫院的網站上也會緊鑼密鼓地更新排名。
健康界選取了上榜的多家醫院,走進一個個專科,希望通過與不同專家的對話發現優質專科的共性和個性。第二站是在美國最佳醫院排行榜中位列第六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療中心(UCLA Medical Center)的神經外科。
在「2019-2020年美國最佳醫院排行榜」中,UCLA醫療中心不僅綜合排名第六,洛杉磯和加州地區排名第一,其神經和神經外科更是在成人專科排名中位列第6,而且已經連續20多年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評為全美優質專科。
日前,UCLA醫療中心神經外科主任Dr. Linda M. Liau接受健康界採訪,講述了該中心神經外科從創立到領先的歷程。
UCLA醫療中心神經外主任Dr. Linda M. Liau
以技術開路
1991年加入UCLA醫療中心,並在1998年完成住院醫師和研究員培訓後,Linda Liau獲得神經外科助理教授身份。而此時的神經外科經過40多年的發展,在技術和人才等方面已經奠定了基礎。
首任科主任Dr. W. Eugene Stern以技術開路,在任期間推廣使用當時較為先進的技術和手術療法,如手術顯微鏡、丘腦冷凍破壞術(cryothalamotomy)和顱內動脈瘤栓塞術等。憑藉這些,UCLA醫療中心神經外科成為美國癲癇手術治療和三叉神經痛微血管減壓術的早期領導者,到1978年時,該科在雜誌Surgical Neurology的全美92個神經外科綜合排名中位列第七。
注重使用前沿技術的傳統被延續了下來。進入21世紀,信息技術和生物醫學的快速發展給UCLA醫療中心神經外科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契機,也給創新醫學技術帶來了新機遇。大數據、基因測序、遠程醫療技術等,UCLA醫療中心神經外科都在使用。
能夠讀取患者脊柱核磁共振結果的AI系統就是其中之一。Linda Liau表示,「不是每個背痛患者都需要做手術,AI 能夠幫助我們決定哪些患者要做手術,哪些患者不需要做手術。」
以人才為重
1985年上任的第二任科主任Dr. Donald P. Becker加大招募神經外科醫生和研究人員力度,擴充住院醫師培訓計劃,為科室的進一步發展儲備了人才。
Linda Liau介紹,目前UCLA醫學中心神經外科約140人,包括20名神經外科醫生、40名研究員、21個住院醫師和60名支持性工作人員等,其中7名醫生被評為「美國最佳醫生」(Best Doctors in America)。
隨著人才的擴充,UCLA醫療中心神經外科發展成了六大亞專科:腦瘤中心(UCLA Brain Tumor Center)、脊柱中心(UCLA Spine Center)、功能性神經外科(UCLA Functional Neurosurgery Program)、腦血管病科(UCLA Cerebrovascular Program)、腦損傷研究中心(UCLA Brain Injury Research Center)和小兒神經外科(UCLA Pediatric Neurosurgery Program)。據Linda Liau介紹,在該科為期7年的住院醫師培訓的最後一年,受培的醫師必須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亞專科,自由選擇培訓地點進行重點培訓。與其他許多醫院的住院醫師培訓不同的是,在這最後一年,培訓地點還可以是其他國家的醫院。Linda Liau告知健康界,目前神經外科有多位醫生正在其他國家的醫院學習新技術,其中也包括一些中國醫院。
在Linda Liau看來,技術可以通過培訓來獲得,但有些東西和技術同樣重要,如團隊協作能力和同理心。她說:「建科室就像組建一支體育團隊,需要能在團隊裡工作的人,具有團隊協作能力是首要。」因此在招人時,Linda Liau會排除自負又以自我為中心的人。「聰明、有天賦,考試又拿高分的人確實是人才,但同樣重要的另一個品質是具有同理心。這樣的醫生才能對患者感同身受,才能好好幫他們治療。」Linda Liau認為,團隊成員之間能相互合作和互相尊重是一個專科優秀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促成這一點是科主任的責任。
UCLA醫療中心神經外科團隊成員
以科研為基奠
2017年,Linda Liau成為UCLA醫療中心神經外科科主任。自Linda Liau當科主任以來,該中心神外科的排名從2017年全美第11前進到了2019年全美第六,同時還將科室的美國國家科研經費從每年750萬美元增加到了每年近1300萬美元。
作為科主任的Linda Liau將自己每周工作分成了手術日、診所日、行政工作日和研究日。在研究日這天,她會去實驗室,指導學生的研究工作,與同事討論研究項目的進展以及疾病新療法的研究情況等。
UCLA醫療中心是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指定進行轉化研究的6個醫療中心之一。2017年,Linda Liau及其團隊獲得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1140萬美元研究經費用於為期5年的腦瘤專項研究項目。2018年5月,Linda Liau及其團隊發表了一項國際Ⅲ期臨床研究的首批研究結果:個性化膠質母細胞瘤疫苗可以提高一些患者的長期生存率。2018年10月,Linda Liau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院士。
在過去20年裡,Linda Liau及其團隊一直是在膠質母細胞瘤患者身上測試基於樹突狀細胞疫苗的先行者。Linda Liau表示,「剛開始進入這個領域(腦腫瘤)的時候,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生存期只有15~18個月,現在我們科有些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生存期可達到15~20年。」
膠質母細胞瘤一般被認為是致命疾病,20年前,Linda Liau絕對想不到會有膠質母細胞瘤患者能活過3年。現在一些患者生存期能達到15~20年,這不僅讓他們倍感鼓舞,也激發了他們進一步研究的興趣。「我們也有一個很大的疑問:為什麼只是有些患者的生存期能達到那麼長,而不是所有患者?如何延長所有患者的生存期?」
ULCA醫療中心
以患者為中心
從業20多年,Linda Liau已經做了2000多例腦腫瘤手術,而整個神經外科每年要做4500臺手術,接收2.5萬多名患者。其中,不僅有來自140多個國家的國際患者,還有很多疑難重症患者。Linda Liau介紹,病情複雜的患者不僅要看外科醫生,還要看專科醫生、放射腫瘤醫生等。為使該流程簡化順暢,他們特意設置了護士導航員(nurse navigator),目的是幫助患者按需求就醫,幫他們找到真正需要看的醫生。
實際上,除了貼心的護士導航員,早在2009年神經外科就設立了臨床質量計劃(Clinical Quality Program),以提高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該計劃重點關注五大項:再入院率、死亡率、轉診、感染預防和患者滿意度,由神經外科教職人員在與UCLA醫療中心管理層的合作下領導。
針對每一個優先項,科室會指派一名負責人。負責人需明確指出具體改善目標、幹預措施和完成目標的時間表,並需要創建質量控制表,追蹤進展。科室會通過月度審查,負責人提交的季度性數據以及年度質量報告來監控進度並跟蹤結果。
自實施臨床質量計劃以來,UCLA醫療中心神經外科在質量和安全、患者滿意度以及生產能力和效率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如醫院獲得性感染、出院30天意外再入院次數、患者跌倒次數、用藥錯誤次數都在減少或降低;患者對醫務人員滿意度的分數更高;減少了供應成本和資源浪費,成功實施了回收和綠色計劃等。
作為UCLA醫療中心神經外科第四代「掌門人」,Linda Liau可以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雖然神經外科在全美名列前茅,但放在醫學的發展歷程上,仍有很多待開墾的「荒地」。Linda Liau說,「還有很多神經性疾病患者飽受痛苦,如腦瘤、癲癇、帕金森病和脊髓損傷患者。這些疾病目前我們還尚未有治癒的方法。因此不懈努力為這些患者開發新療法是長期目標之一,未來需要探索的領域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