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國家基地首批項目今年可完工,武漢高質量發展迎來新動能

2020-12-06 武漢發布

網安基地展示中心,工人正在玻璃頂上施工。 記者肖僖 攝

11日,春節後上班第一天,武漢各大高質量發展新戰場衝刺,快馬加鞭加快工程建設。

記者實地走訪施工第一線了解到,國家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和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首批項目今年將完工。武漢高質量發展,將迎來新動能。

30歲黑龍江施工員天天守在工地

爭分奪秒建設世界級基地

春節前夕,武漢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建設者們正在為路面鋪上防雨膜。 記者郭良朔 攝

「今年,我們將振奮精神,加快建設,完成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一期建設,將一個世界級的測試基地呈現在市民面前。2月11日,新年開工,武漢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施工現場,記者看到林立的樁基。高峰時期,這裡70臺樁機24小時不停機,1000多名工人日夜施工,每天可打下1000餘根樁,場面熱火朝天。春節期間,仍有一批工人和項目管理人員堅守在工地,推進項目建設。「還沒幹透的混凝土表面鋪上地膜,下雨不容易打壞。」55歲的工人許中林和工友們半蹲著,為混凝土路面鋪設塑料地膜。天氣陰沉,氣溫很低,許中林和工友們穿著長筒雨靴,腳下一片泥濘。

30歲的施工員陳曦說:「節日期間,我們對施工道路等基礎設施進行了整修,並將基坑中的水抽出,以免被水淹。」春節期間,他每天都守在現場,指導工人施工。陳曦是黑龍江人,幹工程已經5年,在武漢建設過中國房車錦標賽賽道等項目。這是他第一次沒法回家過年。

春節前夕,武漢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項目部,管理人員正在探討施工細節。 記者郭良朔 攝

爭分奪秒,是當前武漢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很多人掛在口頭的常用詞彙。武漢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是全國七個智慧交通示範基地之一,2016年11月落戶武漢開發區,是武漢四個國家級產業基地之一。負責人向長江日報記者介紹,當前,基地一期項目——封閉測試場已基本完成了地基處理,即將進入土方開挖階段,預計到今年6月完成道路建設,7月起進行建築物及安全設施建設,9月份完工。

這位負責人說,基地將用5年左右時間,建設「汽車+」產城融合示範區,打造國家技術數據、標準、規範和法規的基礎性支撐平臺,下一代智慧交通支撐平臺,建成四個中心:下一代汽車創新中心、展示中心、測試中心和產業集聚中心。目前,基地已吸引了30多家人工智慧研發、自動駕駛測試、5G通信等相關企業落戶。

天剛蒙蒙亮,工人就上崗施工

網安基地首批項目進入建設尾聲

網安基地展示中心,工人正在玻璃頂上施工 記者肖僖 攝

2月11日,天剛蒙蒙亮,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的網絡安全學院施工現場,開完工地安全教育主題早會後,50多名工人馬上四散走上各自的施工崗位,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為了早日完成項目交付,整個春節假期,網絡安全學院項目的工人們只短暫地休息了一天。

「今天的主要任務,是對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教學樓的二層和地下室進行模板、腳手架拆除。」網絡安全學院項目執行經理郭強介紹,網絡安全學院共有9個單體建築物,其餘建築物模板、腳手架拆除工作已基本完成。由於教學樓單體工作量較大,模板和腳手架的拆除工作還將持續一周,一周後,網絡安全學院項目將進入砌體裝修階段。

網安基地展示中心,工人正在玻璃頂上施工 記者肖僖 攝

「網絡安全學院是網安基地建設的龍頭任務。」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建設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2017年8月,作為網安基地首批集中開工項目破土動工,如今網絡安全學院的建設已步入尾聲。

網安基地首批集中開工的其他項目也在這個春節進入了尾聲。展示中心的「超級大網」已經拉開,正在邀請專家對內部展示內容進行專題論證,國際人才社區、培訓中心一期都已進入精裝修階段。

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建設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網安基地已開工項目15個,佔地5600畝,在建項目總投資達2000億元。中金數據、啟迪網安、中控智慧等39家企業已提前入駐並陸續開業營運。

網安基地內的「百億工地」也將逐步成為「千億大道」發展「芯」引擎。京東方項目將於10月點亮投產;康寧項目計劃10月投產;弘芯半導體項目將於今年底試投產;中金數據武漢數谷項目一期已封頂,計劃今年試運行;眾維億方IDC項目籤約6個月後已實現部分投產,為武漢高質量發展提供「芯」動力。

上班頭一天籌劃跨洋會議

矽谷小鎮繪製「世界光谷」

串起萬畝4000億元工業投資項目的8公裡「黃金大道」一頭,光谷去年開工的矽谷小鎮項目部內,2月11日上班第一天正在開會,相關負責人說:「儘管矽谷不可複製,但我們要尋找矽谷成功的路徑,讓它在這裡生根,種下希望。」

總投資約200億元的矽谷小鎮,總建築面積240萬平方米,去年開工,聚焦發展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物聯網、機器人、智慧城市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參照美國矽谷Palo Alto的科技城鎮模式,遵循「低密度、小街區、大開放空間」的規劃理念,將為未來匯聚於此的海外科技精英,提供可持續性發展的生產、生活與生態環境。

「我們一直在與海外設計團隊保持密切聯繫,反覆討論。」相關負責人介紹,跨洋電話會議就將安排在這周,「年前矽谷小鎮展示中心已全面開工,1萬方的展廳內要放些什麼?」11日上午,矽谷小鎮項目負責人與團隊,正在討論展示中心的設計細節。在這裡,「世界光谷」的面目將被濃縮,將平行列出矽谷和光谷發展的歷史,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展示具有未來感的城市功能。

「周周有籤約,月月有開工」,據了解,騰龍光谷數據中心、天馬G6二期項目及OLED總部基地等項目都在加緊建設中。

(長江日報融媒體 採寫/記者康鵬 李佳 郭淞冰 通訊員 張敏 楊航 徐春宴 文字統籌/記者馬振華)

相關焦點

  • 武漢四大「國字號」基地齊頭並進!京東方、康寧項目將於10月投產
    集微網消息(文/小如)武漢目前正全力建設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基地、國家存儲器基地、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四大「國字號」基地。其中,國家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和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的首批項目將於今年完工。
  • 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新動能成為經濟發展重要引擎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東營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在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重要歷史節點,本報今天推出《「大象奮蹄」+「千羚競馳」東營舒展高質量發展新畫卷》專題報導,同時推出東營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陳必昌的專訪——《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新動能成為經濟發展重要引擎》。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是國家賦予山東的重大任務,也是實現東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
  • 依靠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武漢大力發展未來經濟建設全國科創...
    記者楊濤 攝 通訊員陳英武漢這座屈原留詩、嶽飛屯兵、辛亥首義的城市,區位條件優越、科教資源豐富、產業基礎雄厚,有國家戰略聚焦,有國家科學布局,不僅是抗疫決勝的英雄之城,當前還是各類企業投資興業、新動能蓬勃發展的熱土,自身更有著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新經濟的優越基礎和條件。
  • 轉型發展蹚新路!東營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綜述(上)
    東營靠工業起家,靠工業發展,但又不滿足於體量大、規模大的現狀,瞄準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定位,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這一國家級區域發展戰略,布局一批高端項目,建設一批創新平臺,推動工業由大到優、由大到強,轉型升級邁出堅實步伐。
  • 澎湃新動能——株洲市加速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高質量發展解碼(上)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株洲從清水塘破局做「減法」,向「中國動力谷」發力做「加法」。這個承載新中國工業榮光的老工業城市,正從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強烈陣痛中重獲「新生」,躍升為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新城,在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中迸發出澎湃新動能。把握新方位——不看短期看長遠,為發展闖關,為未來蓄勢清水塘,曾是中國版「魯爾區」。
  • 搶抓機遇,海陽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面對高質量發展這一時代課題,海陽緊緊圍繞新舊動能轉換和新能源產業發展,抓住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一批批大項目引進落地,一批批新項目開工建設,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一幅波瀾壯闊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宏偉藍圖正在黃海之畔徐徐展開……01 按下大項目「加速鍵」
  • 高質量發展厚積成勢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成效明顯
    12月3日,「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峰論壇在山東省濰坊市舉行,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介紹山東省高質量發展新成果。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介紹山東省高質量發展新成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郭文培/攝2018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
  • 大眾日報重磅述評|動能轉換,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山東...
    得益於新舊動能轉換,越來越多的山東企業正做強做大。山東地處我國南北交界地帶,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總書記、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2018年初,國務院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做好經濟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山東有了新舊動能轉換這一全新的戰略支點。
  • 建成三代核電項目 煙臺聚力核電產業高質量發展
    省能源局副局長鄧召軍介紹,近年來,我省圍繞新舊動能轉換任務,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步伐,提出「四增兩減一提升」新思路,明確了煤電、可再生能源與核電、外電入魯三個「三分之一」的電力結構調整目標,將核電作為提升能源發展質量的主攻方向。「作為我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工業大省、能源大省,山東既有安全高效開發利用核能的現實需要,也具備培育壯大核電裝備製造業的基礎條件。」
  • 秦淮:22個矽巷項目賦老城發展新動能
    ……今年以來,秦淮區突出「早」「快」「實」,全面推進秦淮矽巷22個項目建設,源源不斷賦予老城發展新動能。 秦淮區主要負責人表示,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把高質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把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核心地位,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緊盯全區年度目標任務各個關鍵節點奮力作為,力爭高質量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 淘汰落後動能、提升傳統動能、培育新動能!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初見...
    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在致辭時表示,山東緊緊抓住2018年1月獲批建設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重大機遇,大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在淘汰落後動能、提升傳統動能、培育新動能等領域成效明顯。
  • 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 激活發展新動能
    江潮訊(記者 張紅 通訊員 申雯)一個個生產車間內機器轉動,一個個建設工地上塔吊高聳……從疫情發生以來的緊抓復工復產、搶抓建設時效,到年末項目建設攻堅、百日加油衝刺,江陽區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
  • 高臺縣強力招商引資催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高臺強力招商引資催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每日甘肅網12月3日訊 據張掖日報報導(記者段曉梅)高臺縣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舉措,依託優勢資源,千方百計開展招商,全力出擊爭引資金,催生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 江陽區: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 激活發展新動能
    一個個生產車間內機器轉動,一個個建設工地上塔吊高聳……從疫情發生以來的緊抓復工復產、搶抓建設時效,到年末項目建設攻堅、百日加油衝刺,江陽區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今年,江陽區全年實施重點項目128個,年度計劃投資288.3億元,1—10月完成投資260.3億元,佔年度計劃的90.3%,全區產業經濟加速崛起,發展質量穩步提升。項目攻堅搶抓序時進度重點項目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金鑰匙,是擴大有效投資、增強城市發展後勁的根本支撐。
  • 中小企業積極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原標題:中小企業積極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在後疫情時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廣大中小企業將積極以科技創新和數位化轉型升級為引領,繼續在摸索中前行、在變革中成長
  •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大揭秘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已經建設3年多了——2016年,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實施方案;2017年4月24日,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正式開建,這也是我國首個國家級商業航天產業基地。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規劃面積68.8平方公裡,由武漢市人民政府聯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華夏幸福基業有限公司共同打造。
  • 科技創新催生瀏陽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張迪 攝)姜仁順 汪坦嶽 向小玉科技創新的引擎越強大,高質量發展的動能就越澎湃。位於國家級瀏陽經開區(高新區)的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傳感器和物聯網開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企業。據了解,啟泰傳感只是瀏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以技術進步推動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企業孵化平臺——長沙e中心。)目前,瀏陽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21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近三成,上市企業數量位居全省縣(市)第1位,有力促推了瀏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從何處來
    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從何處來——來自二〇一九央視財經論壇的聲音光明日報記者 姚亞奇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推動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從何處來?12月13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2019央視財經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經濟學家、企業家等圍繞「賦能高質量發展」主題進行了交流研討。
  • 2020年武漢十大企業新聞出爐,「武漢造」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1月6日,2020年武漢十大企業新聞正式發布。2020年武漢十大企業新聞聚焦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疫後經濟重振,集中展示了全市廣大企業一年間取得的創新發展新成就,展現了武漢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態勢和新動能,體現了武漢企業的實力和影響力。排在2020年武漢十大企業新聞首位的是中建三局等企業4萬多名建設者傾力搶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 杭州奧趨光電:專注氮化鋁,撬動半導體材料發展新動能
    (盧常樂)杭州一路北上,餘杭區數字經濟的發展閃爍著耀眼光芒,以阿里巴巴為圓心的1.4萬多家科技企業是它「軟科技」的有力支撐。事實上,如今在餘杭區,「硬科技」的能量同樣不容小覷。作為國家級開發區和浙江省唯一的智能製造示範基地,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聚焦高端裝備製造和生物醫藥兩大主導產業,招引和培育了許多高精尖的「硬科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