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100億方洪水將匯入洪澤湖!三河閘63孔全部敞開洩洪

2021-01-21 交匯點客戶端

交匯點訊 受淮河流域上遊洪水影響,近期將有100億立方米左右洪水入洪澤湖。

7月10日以來,淮河上中遊地區發生多次強降雨,淮河幹流王家壩水位持續上漲,17日23時形成淮河2020年第1號洪水;尤其18日至19日淮南山區發生特大暴雨洪水,淮河全線水位猛漲、流量迅增。20日凌晨王家壩水位超設計洪水位29.30米,同日8時啟用蒙窪蓄洪區。21日7時淮河幹流淮南以上全線超警,蚌埠閘流量持續增加,目前6960立方米每秒,加上區間匯流,洪澤湖總入湖流量超過9000立方米每秒。

江蘇已提前預降水位迎峰。鑑於預報7月中下旬淮河流域包括沂沭泗地區有多次強降雨,省防指前期主動調度洪澤湖出湖流量持續大於入湖流量,預降水位,為迎接淮河大洪水騰出更多的調蓄洪水空間。

針對7月17~18日淮南山區暴雨洪水以及入湖流量增大的情況,江蘇加大三河閘、高良澗閘洩洪力度,利用沂沭泗地區汛情平穩的窗口期,調度分淮入沂水道洩洪,3條排洪通道總出湖流量6578立方米每秒。目前,三河閘63孔全部敞開洩洪,流量5230立方米每秒;入江水道歸江口門萬福閘、金灣閘、太平閘共111孔也全部敞開洩洪。省防指已經部署淮河入江水道等行洪河道沿線做好行洪安全工作,20日又專門發出通知。沿線各地加強值班值守,全線處於臨戰狀態。

交匯點記者 吳瓊

L

相關焦點

  • 黃河泥沙堵住淮河出海口,淮河怎麼入海?
    從源頭至信陽市淮濱縣洪河口以上為淮河上遊,長360公裡。洪河口以下至洪澤湖出口中渡為淮河中遊,長490公裡。中渡以下至三江營(江蘇揚州市江都區東南大江北岸)為淮河下遊,長150公裡。淮河被奪入海水道後,被迫從洪澤湖南下,在江蘇揚州匯入長江,借道長江入海。
  • 國務院批轉水利電力部關於黃河、長江、淮河、永定河防禦特大洪水...
    如何處理蓄洪與洩洪的關係,是淮河上、中、下遊的最大矛盾。當洪澤湖蔣壩水位達到十四點五米時,濱湖圩區破圩滯洪,三河閘全開,灌溉總渠及廢黃河洩洪一千秒立米,同時考慮分淮入沂分洪一千至三千秒立米。蔣壩水位超過十五米時,三河閘下洩一萬二千秒立米。
  • 中國氣象局:淮河洪災為何猛如虎?專家詳解「四問」
    7月20日8時31分,接國家防總命令,淮河王家壩閘開閘洩洪,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濛窪蓄洪區啟用,滾滾淮河水流向蓄洪區。19日晚至20日晨,濛窪蓄洪區內2000餘名居民完成撤離,抗洪搶險中又見「王家壩精神」。當前雨情水情汛情如何?淮河流域防汛重點難點在哪?淮河流域氣象中心主任、安徽省氣象臺臺長王東勇詳細解析。
  • 洪澤湖是怎麼形成的,為何歸江蘇獨有?
    洪澤湖,位於江蘇省西部淮河下遊的淮安、宿遷境內,長約65千米,寬約24.4千米,面積約2069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約1.9米,最大深度4.5米。洪澤湖全湖由成子湖灣、溧河湖灣、淮河湖灣三大湖灣組成。洪澤湖水產資源豐富,又是航運樞紐,素有「日出鬥金」的美譽。淮河是洪澤湖的主要水源,流入量佔流入總量的70%以上。
  • 缺失入海河道800年,淮河在哪裡入黃海?
    濤濤黃河水直奔淮河流域,主流到淮陰奪下淮河的入海河道,河水帶來的泥沙很快淤高了淮河入海河道,河流排水不暢,把諸多中小湖泊填滿形成了洪澤湖,不久後,失去入海河道的淮河,衝破洪澤湖南堤,經三河入寶應湖,再借道高郵湖、邵伯湖委屈地投奔長江,在三江營匯入長江,成為其支流。
  • 淮河流域的地理缺陷
    1、大旱時期1~12月均可見0流量,這還是淮河幹流,也就南部山區不斷流,氣候差得一逼。大旱永遠比洪水多,所以修建一大堆山區和平原水庫,代表為洪澤湖,可惜水淺、庫容量小、佔用土地面積大、蒸發量也大。2、洪水時期,30天洪水量從0流量可暴增到1萬立方米每秒,洪水向下遊推進過程中遇到洪澤湖倒比降,導致全部上遊形成蓄洪區。
  • 從2007年淮河大水防禦看我國防汛抗洪能力的提升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淮河幹流水位迅速攀升,全線超警。7月10日11時,素有淮河洪水「風向標」之稱的王家壩,水位已高達29.38米,超過保證水位,即超過國務院批准的分洪水位0.08米。此時,王家壩上遊河南段淮河幹支流堤防已出現險情150多處,洪汝河已全面超保證水位;下遊正陽關、洪澤湖等水位也在快速上漲。
  • 長江中上遊地區持續降水形成洪峰,長江三峽首次開啟十孔洩洪
    長江三峽開啟十孔洩洪我國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地區,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為典型的區域,我國擁有熱帶季風氣候通常來說,每年春夏之交,鋒面雨帶位於我國華南地區,華南地區迎來一年中降水較多季節,而到了6至7月,鋒面雨帶會移到我國的江淮地區,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和淮河流域進入雨季,稱為「梅雨」季節。
  • 鋒面雨帶開始北移,我國大河中總落差最小的「淮河」將面臨考驗
    新聞資料:根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網站消息,受7月10日以來的強降水影響,淮河幹流王家壩水文站水位持續上漲,並在7月17日22時48分達到警戒水位27.50米,為2020年首次達到警戒水位,目前水位仍舊在上漲,淮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根據《淮河流域水情預警發布暫行規定》升級發布洪水黃色預警。
  • 2020年洪水災害專題報告(上)
    大江大河洪水並發,洪水量級大、持續時間長,長江、黃河、淮河及沂沭泗水系沭河、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太湖共發生12次編號洪水。04時至18時,全市累計雨量大於100毫米的有42站,大於200毫米的有5站;其中遠安縣的273毫米是湖北國家級氣象站之中最高。宜昌市民指暴雨比以往其實不算嚴重,但水浸之嚴重卻是幾十年未見,市民懷疑是否葛洲壩早已開始洩洪。而按官媒說法,人民網圖片頻道等在6月28日18時起報導了葛洲壩因為在6月27日長江上遊山洪爆發而於6月28日開閘洩洪。
  • 科學匯|新安江大壩事如何扛住大洪水的?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鄭琳2020年7月7日凌晨,新安江電站上遊歙縣等地,遭遇五十年一遇的洪水。10時,電站建站61年來第7次正式洩洪,次日9時,電站首次9孔全開。很多同學都在新聞上看到了九孔洩洪的震撼場面。水電站能扛多大的洪水?洩洪的水可以發電嗎?
  • 特大洪水會衝垮三峽大壩嗎?真了解了它的能力,才知道擔心太多餘
    長江是世界水量第三大河流,年徑流量高達9600多億立方米,三峽大壩橫欄長江,承受的水量衝擊是相當巨大的,因此一旦有洪水出現,總有人擔心三峽大壩會被洪水衝垮,近一段時間以來,長江流域降水較多,個別區域形成洪水,不少人又擔心起三峽大壩的安危來,那麼三峽大壩真的會有危險嗎?
  • 「三峽一洩洪,宜昌就被淹」?休得胡言
    據《中國經濟周刊》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學與水資源學家王浩說,三峽大壩是混凝土重力壩,是最結實的壩型,不僅不怕長期浸水,其抗壓能力反而會在100年內水越泡越結實。實測結果也表明,已經蓄水17年的三峽大壩,目前的混凝土抗壓能力已由當初設計的25兆帕,升至目前的43兆帕,遠遠超出了設計標準。
  • 洪澤湖現海市蜃樓,這個海市蜃樓會是什麼地方呢?
    8月5日,江蘇洪澤湖的湖面西南方向,出現了一幢幢古城樓建築群落,這些古建築群錯落有致、十分清晰精美,有古色古香的八角城樓、居民房屋以及綠樹叢林。這一壯麗奇觀,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攝影愛好者駐足拍攝。在科學尚不發達的年代,人們有諸多傳說,多以為是沉淪在洪澤湖底的泗州城的顯現。泗州城是什麼?泗州城位於今江蘇省盱眙縣境內,曾經是歷史上淮河下遊的一座重要都市,它扼守淮河兩岸及南北大運河由淮河入汴河的南埠岸,具有突出的戰略、交通和經濟位置。
  • 長江洪水肆虐,三峽大壩洩洪壓力有多大?會潰壩嗎?
    能否扛住超大洪水的衝擊?既然國內外均有潰壩的災難案例,那麼三峽大壩會不會潰壩呢?大壩的安全標準按抵禦「萬年一遇再加10%」的洪水而設計;大壩混凝土至少500年不會有問題「三峽壩體本身的安全性沒有任何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學與水資源學家王浩對《中國經濟周刊》說。他的論斷依據是:第一,大壩本身是按照能抵禦「萬年一遇」的超大洪水而設計。
  • 杭州發布洪水黃色預警,洪峰將於明早6點左右到達閘口站
    「都市快報」微信公號7月8日消息,今天上午9時,新安江水庫開啟2號和8號洩洪閘,建成61年來首次9孔全開洩洪。首席記者 陳中秋 攝浙江省水利廳派駐新安江水庫調度專家組成員彭洪說,截至今天下午1點,新安江水庫開啟9孔洩洪4小時後,水庫水位下降0.02米。
  • 中國唯一跨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
    五是淮河,全長1000千米,流域面積26萬平方千米,河網密集複雜,匯入洪澤湖。六是海河,以衛河為源長1050千米,幹流長近73千米,流域面積近32萬平方千米。七是遼河,全長約1400千米,流域面積約23平方千米,下遊河網密集,河水汙染嚴重,匯入渤海。
  • 黃河與淮河之間最有價值的一條河流——潁河
    ,全長620千米,流域面積39880平方千米,為淮河最大支流。潁河的支流主要有沙河,北汝河,澧河,雙洎河、賈魯河、汾泉河、茨河、皇姑河等8條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100--1000平方千米的河道有104條。
  • 法治日報:水利部公布「十四五「治淮方案:把洪水風險防控作為底線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侯建斌  國新辦10月2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介紹說,目前,水利部正在全面總結治淮經驗,結合「十四五」規劃的編制,針對今年大洪水暴露出的防汛薄弱環節,還有新時代中央提出的新時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認真謀劃「十四五」的淮河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