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元素可成「智商殺手」 日常需警惕攝入超標

2020-12-06 人民網江西頻道

  鋁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金屬元素,很多家庭都會使用鋁製餐具;同時,也有說法稱,鋁雖然有諸多優良性能,但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醫學界,鋁元素被認為是一種慢性的、蓄積性的神經毒素,被人食用後進入體內,基本無法排出。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教授阮贊林介紹,若長期超量攝入,鋁元素會在大腦、肺肝臟、骨骼和睪丸等組織當中沉積,當累積到一定數量後,會產生慢性毒作用。其毒副作用主要體現在對大腦及神經細胞的損害,雖然不會危及生命,但有可能導致腦萎縮、痴呆等症狀的出現,特別是會對發育期少年兒童的智力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鋁被稱為「智力殺手」。

  那麼,有哪些渠道會令人攝入鋁元素呢?日常生活中,天然食品和飲用水中的鋁含量很少,麵粉、饅頭、油條和麵條則是膳食鋁攝入的重要食物來源,而這些食品中的鋁主要來自含鋁的食品添加劑。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教授馬冠生介紹稱,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明礬可以作為膨鬆劑或穩定劑用於豆類製品、麵糊、油炸麵製品、焙烤食品、海蜇、粉絲、粉條中,而明礬中就有鋁的成分。馬冠生進一步解釋稱,豆漿、油條是很多人每天的早餐標配,儘管國家標準允許在炸油條時使用明礬,但想要讓炸出來的油條達到最佳效果,明礬的使用往往會超出標準限量。如果天天食用明礬超標的油條,就會攝入過多的鋁,這將給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還有人擔心,使用鋁製餐具也會造成鋁攝入超標,對此,南寧市興寧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梁雪金介紹,食品中用鋁製炊具加工,每日遷移到食物中的鋁含量約4mg/kg,通過鋁製炊具向加工後的食品轉移的鋁含量較少,並不是構成鋁攝入超標的主要因素。

  鋁雖含有毒性,可並非只要攝入就危害人體,要考慮到食品中鋁的殘留量、食用含鋁食品的數量及食用頻次等因素。2011年,聯合國糧農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將鋁的暫定每周耐受攝入量(PTWI)修訂為每周每千克體重2毫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研究員馬寧建議,消費者應當保持均衡飲食,以免因偏食而攝入過多的鋁;要正確引導兒童的膳食消費,適量食用膨化食品;此外,公眾也可通過閱讀食品標籤,了解食品中是否添加了含鋁的食品添加劑。

  本文由吉化集團公司總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沈迎建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帥筠、邱燁)

相關焦點

  • 麵粉成鋁超標罪魁 3食物4習慣排清體內鋁
    原標題:麵粉成鋁超標罪魁 3食物4習慣排清體內鋁   原標題:麵粉成鋁超標罪魁 3食物4習慣排清體內鋁  我國32.5%的人,膳食鋁攝入量超標。其中,麵粉對鋁攝入量的「貢獻」率最高,達44%;愛好麵食的北方人鋁攝入量是南方人的4.6倍。
  • 研究稱:人體每公斤體重每天攝入鋁不能超過1毫克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表明,人體每公斤體重每天允許攝入的鋁不能超過1毫克。而監測表明,我國居民平均每天鋁的攝入量為34毫克。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攝入過量鋁金屬呢?
  • 行業提示:警惕可致癌偶氮染料無形殺手
    行業提示:警惕可致癌偶氮染料無形殺手 2013-03-22 10:17:06 來源:網上輕紡城 近日,浙江義烏檢驗檢疫局在出口商品國外通報和退貨中,收到了兩例分別來自德國和荷蘭的紡織品中偶氮染料
  • 進境郵件需警惕核輻射 浙江截獲放射性超標礦石
    進境郵件需警惕核輻射 浙江截獲放射性超標礦石 原標題: 圖為截獲的礦石 浙江檢驗檢疫供圖 攝  中新網杭州5月10日電(記者 方堃 實習生 胡哲斐)10日,記者從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該局截獲一個β射線值和γ射線值均嚴重超標的郵件,其中β射線值超標50倍以上。
  • 炸油條鋁含量超標?鋁吃太多會損傷智力,這4種食物要少吃
    有研究發現,長期過量攝入鋁元素,這種物質會沉積到大腦、腎臟、骨骼、肝臟等器官組織中,產生毒副作用。另外,身體中鋁攝入過量還會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可能導致罹患老年痴呆的概率增加。尤其是生長發育期的小孩子,更不能經常吃含鋁的食物,否則神經系統會受到很大影響,同時對智力發育造成威脅。
  • 有4億人超標,與發育遲緩和自閉症有關,是鋁鍋鋁盆惹的禍?
    中國有4億人鋁超標我們使用鋁做的生活用品有很多,鋁鍋、鋁盆、高壓鍋、蒸鍋、湯鍋、鋁勺、……不過,根據2012年的一項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顯示:我國約有32.5%的居民膳食鋁攝入量超過國家規定的安全標準(來源:河北等多地頻曝鋁超標食品,六成北方人攝入量超標,新京報2015-07-15
  • 黃麴黴素中毒需警惕
    攝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攝入20毫克就能致命。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1毫克是多少呢?我們以前使用的材質為鋁合金的蘭花1角硬幣,重量1.15克。我們把它大約看做1克,也就是說,這1毫克就是一枚1角蘭花硬幣的一千分之一。
  • 冬季需警惕這個「隱形殺手」
    冬季需警惕這個「隱形殺手」 2020-12-03 14: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德國未成年人糖分攝入量嚴重超標
    新華社柏林8月13日電(記者田穎)歐洲食品觀察組織12日稱,德國未成年人攝入含糖食物越來越多,根據估算,截至本月12日,這類人群的糖分攝入量已超過了營養專家建議的全年攝入總量。總部位於柏林的該組織稱,世界衛生組織、德國營養學會、德國糖尿病協會等組織建議3歲至18歲的這類人群每日糖分攝入量佔總攝入能量的比例不超過10%,但在德國這一比例為16.3%,嚴重超標。該組織對德國未成年人糖分攝入量的估算是基於2016年的一項研究,該研究分析了德國1000名孩子的營養習慣。
  • 超過4億中國人鋁攝入超標,為什麼我們還在用鋁鍋做飯?
    中科院院士陳君石表示,中國全人群中有32.5%的個體膳食鋁攝入量超過每人每周安全攝入量,其中以4歲~6歲年齡組的超標比例最高,達42.6%。也就是說中國有超過4億人鋁攝入量超標,其中兒童數量達到了1億。
  • 冬季需警惕這個「隱形殺手」!
    冬季需警惕這個「隱形殺手」!入冬以來已發生多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冬天室內取暖需當心!以下是今年以來一氧化碳中毒案例1.11月22日,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下梁鎮沙坪社區一村民家中3人自行取暖,不慎引起一氧化碳中毒,2人當場死亡,1人昏迷。
  • 哪些信號男性需警惕
    現代生活節奏變快,社會壓力變大,男人作為社會和家庭中的支柱,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工作、應酬、交際、家庭成為男人肩上的重擔,然而男人也不是金剛之軀,一些「健康殺手」還是要需要警惕。警惕信號之一「失眠、記憶力下降」如果男性出現經常失眠、記憶力下降、頭昏腦脹、神志恍惚、焦慮不安等情況時很有可能就是我們所說的腦力透支,因為由於心主神志,腦力透支,會損傷心臟功能,造成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嚴重影響男性的健康。
  • 怎樣測內臟脂肪是否超標?最有效減脂方法一定要掌握!
    內臟脂肪過多:百病之源  內臟脂肪超標,不僅是隱形的身材殺手,更是健康殺手。有些人看著明明不胖,渾身很「瘦」,也可能內臟脂肪超標。    還要注意的是,即使你很瘦,也可能存在內臟脂肪超標。體重不是判斷內臟脂肪是否超標的標準。
  • 深圳市售貝類抽檢七成鎘超標 帶子扇貝元貝超標最嚴重
    深圳市售貝類抽檢七成鎘超標 帶子扇貝元貝超標最嚴重2013-06-19 09:0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晶報        瀏覽量: 1864 次 我要評論 其中帶子、扇貝、元貝超標最嚴重,最高超10倍;市民食品攝入鉛含量未超標美國一份關於「紐約健康和營養檢測調查報告」顯示,來自中國內地的移民血液中鉛、鎘、汞等重金屬含量高於來自其他亞洲地區的移民,鉛比其他亞洲新移民高出44%,報告稱可能與亞洲人飲食有關。深圳人體內的重金屬含量到底如何?
  • 成人、兒童一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
    一杯奶茶加零食,成了不少中小學生課間的一部分。但也有不少學校已開始對高糖食品進行限制,海珠區、越秀區、天河區、黃埔區的部分中小學不僅小賣部已經不賣碳酸飲料和膨化食品,一些小學還會建議學生僅攜帶酸奶、飲用水、麵包回校。
  • 我國居民鹽油糖攝入量均超標 我們該怎樣減肥
    即國家衛生和健康委員會17日發布的調查顯示,我國居民的鹽油糖攝入量嚴重超標。其實不止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內容,之前瑪麗皇后學院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協會雜誌》發表的論文中,也分析了關於中國居民攝入食鹽的量之大。此項研究涉及900名兒童和2.6萬名成年人,結果發現中國居民食鹽攝入量一直居高不下。
  • 軍醫科普:貪甜食者更易得癌症 每日糖攝入量需控制
    愛吃甜食的人可要注意了原因是所有類型的糖都是含鈣的酸性食品,攝入過量必然和人體的鈣發生衝突,使人體內出現中性或弱酸性環境,人體免疫力也之下降,各種致癌因子便會乘虛而入,長期攝入高糖食物易致腫瘤。以乳腺癌為例,含糖食物在體內分解為葡萄糖後,迅速進入血液,使血糖濃度驟升,繼而胰島素大量分泌來滿足那些需要它的器官。當糖類攝入減少時,胰島素分泌量相應減少,但女性乳房例外,它是一個能過度吸取胰島素的器官。
  • 呵護卵子需遠離「六大殺手」
    同時,婦產科專家也提醒女性朋友,日常生活中,女性一些看似不經意的生活習慣如熬夜、節食、抽菸喝酒、不愛運動等都在悄悄傷害卵子的健康。■ 明文「根正」才能「苗紅」,想要生個健康聰慧的寶寶,離不開高質量的卵子。女性卵子的健康與否是人類正常繁衍的基礎,關係到妊娠能否建立、未來胎兒的成長是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