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抄襲必究)
10月初,一名北大女生選擇服藥自殺未果,一個月後被醫生宣布為「腦死亡」。
與此事件極其相似,在今年5月,波士頓大學的一名男生,在即將畢業前一個半小時突然跳樓自殺。
這兩起大學生自殺事件的主要原因,都是因為戀愛受挫,在遭到對方精神控制不能自拔,對自身極度失望,感到前途迷茫、對生活失去信心的時候發生的。
北大女生剛開始的時候還比較自信。當她的男朋友發現她「不是處女」,告訴她"第一次"對一個女孩子如何如何重要,「貞潔」是一個女孩最美好的東西時,女孩還反駁:「我最美好的東西是我的將來。」
雖然嘴上這麼講,但女生實際上已經被男友說中。在男友的各種威脅控制下,她漸漸地失去了自己的思想陣地。
她曾試圖逃離,幾次提出分手,但是最終都失敗於男方的以死相逼或是威脅。
就這樣,這名女孩越來越不能把控住自己,最後,竟然感覺自己已經成為了「垃圾人」,活的毫無意義。
在和男方的對話中,她也逐漸變得十分卑微:「我想讓你遠離我這種垃圾,我是一個毫無價值的女孩。」「遇到了熠熠閃光的你,而我卻是一塊垃圾。」
於是,這名女孩就想到了死,她認為結束生命才能夠賦罪,才是最好的選擇。
同樣的,那名波士頓大學男生在與女友戀愛後,女友也是處處在情感方面控制他、詆毀他,用各種威脅手段,把他和朋友們隔離。
男生起初感覺自己被她困住了,想要掙脫,但女生卻以屢次自殺威脅,不讓他離開,與北大那名女學生的男友如出一轍。
為了短暫的「安寧」,波士頓男生也只好妥協,但最終的代價就是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只好採取自殺的辦法超度自己。
男生死後,他的家人在他的手機裡發現了女友在兩個月期間,竟然發給他4萬7000條簡訊,幾乎每條都包含「去自殺吧」這樣的話語,簡直讓人不寒而慄。
以上兩個例子是發生在大學生戀愛中的事情。其實,我們發現生活中,許多因精神控制而出現問題的事件屢見不鮮。而且,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發生這種高度的精神控制病症。
最為明顯的是那些信徒、基督教徒們,經過日復一日的感化,他們幾乎完全失去了當初的自我,最後,一切圍繞著「主」的意志決定自己的行為,完全達到一種"忘我"的狀態。
不過,大部分的宗教都是教人學好的,如果攤上邪教那可就麻煩大了!
而在個人生活中,發生最多的就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面。
大部分家長喜歡拿自己認為對的東西強加給孩子,而孩子的逆反和掙脫,其實是在尋找一種平衡。
那些控制欲特別強,孩子逆反也特別強的家庭往往就出現了一些比較激烈的問題,發生孩子離家出走、自殺等等。
心理學家稱這種喜歡控制別人的現象為寄居蟹人格。有寄居蟹人格的人往往對別人的傷害比自己還要大。
一個小家庭裡,極容易養成一些家長成為寄居蟹人格,因為家庭成員都是最親近的人,他(她)的這一習慣,常常會得到家庭其他成員的諒解和遷就,久而久之他(她)便控制了其他家庭成員,發現最多的便是一些「女強人」對自己孩子的控制。
與寄居蟹性格的人共處時間久了,其他人多以「失敗」而告終。就像那名北大女生和波士頓大學男生尋求自殺一樣。
而且,有寄居蟹性格的人,他們往往不會認為自己在犯錯誤,恰恰相反,他們常常打著有家庭責任感、為了孩子好這些冠冕堂皇的名號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其實一切目的都是在強制別人聽他(她)的才肯罷休。
有個三口之家,結婚前,丈夫當然是按照自己的意願辦事的,並沒遇到過什麼困難。結婚後,他沒想到妻子是個寄居蟹性格的人。
妻子先從洗衣服做飯這些生活方面的瑣碎事情上對丈夫提出要求,丈夫剛開始不習慣,他們就開始吵架,好在這些生活中的事也沒什麼大的原則性,時間久了丈夫也習慣了按她的要求辦就是了。
沒想到,丈夫人際交往和事業上的事妻子也喜歡插手,什麼誰好誰不好,跟誰少來往,該巴結哪個領導,去哪個部門好,好像什麼事都離不了她,好像他們認識之前這些事丈夫壓根不會處理一樣。
丈夫如果不合她意,她便跟丈夫吵架,所以他們家裡經常「戰爭」不斷,連鄰居們都知道他們家經常吵架。
這還不算,她還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她的孩子。
孩子從小到大一切事都要聽她安排,最後導致孩子做什麼事情都缺乏底氣,想做主又害怕出錯。現在孩子大了,做什麼事情總是瞻前顧後,好像不請示她就無法決斷一件事情,她反而怪孩子長不大,離不開大人。
不僅孩子,她丈夫現在也成了這樣,養成做啥事前都得先請示老婆,生怕她哪裡不滿意找茬。
有人可能會說,為什麼非要聽她的,丈夫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做不就行了嗎,何必那麼難受?
錯!之所以寄居蟹性格的人能夠「得逞」,是因為他們骨子裡有常人沒有的那種控制欲,這種控制欲能產生巨大能量,讓寄居蟹性格的人不達目的絕不罷休。這便是問題的要害。
像上邊舉例的那位妻子,你以為她的丈夫和孩子一開始就那麼「乖」嗎?不是的,是他們長期「鬥爭」產生的平衡結果。
這位妻子有兩個「特長」,一個是很能「吵」,一個是反覆「嘟囔嘮叨」,給人的感覺就是無論過多久的事情翻出來她都能夠喋喋不休,處於這麼一種環境下的丈夫和孩子他們能有什麼好辦法嗎?太難了!
本來,人與人之間是和諧共生的,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愛好,不同的世界觀和不同的處事風格。
但有寄居蟹人格的人,卻以控制他人精神和行為為目的,要求別人時時處處與自己保持一致,跟他們沒有交集的人他們無法控制,便因勢利導將這種控制欲望強加在親人、戀人這些與他(她)朝夕相處的人身上,於是就形成了越是親近的人便越是「遭殃」,無法逃脫!
寄居蟹人格又是一種病態,而且目前有這種病態的人大有人在,想想我們身邊的人就會發現一大批。
所以,我們不僅要儘量躲避寄居蟹人格的人,更重要的要防止自己成為寄居蟹人格的人。
不以自身好惡衡量他人、要求他人,尤其是我們親近的人,也許這是防止我們變成寄居蟹人格的一個辦法!
如果喜歡我的文字,就請點關注,我會同你分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