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貓科動物裡的猛獸:淺談兔猻的生活習性及其生態作用

2020-11-25 獅虎豹三兄弟

在大自然裡面,貓科動物可以說是最為知名的一個家族,甚至可以說是佔據了食肉界的半壁江山,按照體型,貓科動物可以劃分成大型貓科、中型貓科及小型貓科動物,其中大型貓科動物以獅虎的知名度為最高,小型貓科動物我們最熟悉的是家貓。雖說小型貓科動物不能與大型貓科相比較,但是如果放到各自的生態環境當中,也能夠成為一方「諸侯」,比如今天我們所要講述的兔猻。

兔猻光從名字上看的話,可能很多人會認為它跟兔子、猢猻有什麼關聯,實際上它跟這個物種沒有半點關係,兔猻長得像貓,屬於貓科動物貓亞科兔猻屬裡面的唯一物種,在親緣關係上與豹貓屬裡面的物種比較親近。其名字的來源目前說法不一,其中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古代遊牧民族在草原上看見兔猻時會大喊「吐遜」,意為站住,久而久之就把這種動物稱之為「兔猻」。德國學者彼得·西蒙·帕拉斯在1776年的時候首次向人們描述了這一物種。

「移動的毛球」兔猻

由於其生存環境一般都在人跡罕見的高寒地帶,所以為了抵禦寒冷,兔猻的外表長得十分獨特,在整個貓科家族裡面算是獨樹一幟的存在。平均來說,兔猻的體重集中在2.5-4.5千克左右,體長0.46-0.65米,渾身長有濃密且蓬鬆長毛,加上其矮胖的身材,顯得更像是一個毛球,所以當兔猻走起路來的時候,四肢被長長的毛髮掩蓋,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移動的毛球一樣,甚是憨厚可愛。

兔猻整體的毛色比較雜,頭部毛髮呈現出灰色,下頜為米白色,腹部有長長的白色毛髮,通常來說比背部的毛髮更長,主要是起到抵禦嚴寒及隔熱的作用。兔猻的尾巴粗圓,長度為20-30釐米,尾巴上有明顯的黑環,眼睛周圍也有黑環,耳朵較短且圓,在長長的毛髮下面顯得更加小,所以兔猻整體看上去非常圓潤。兔猻有三個亞種,分別是指名亞種、高原亞種及西亞亞種,由於生活環境的不一樣,毛色之間有略微的差別,比如高原亞種的整體色調更偏向於沙黃色,指名亞種則更偏向於青灰色。到了冬季的時候,兔猻的整個色調會更加灰白,同時其他雜色也變得更少。

兔猻的生存現狀

兔猻原產於中亞的草原地區,在青藏高原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草原上比較常見,其主要的棲息地是中亞的山地草原及灌木叢地區,此前從伊朗西部,一直延伸到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都能夠發現兔猻的蹤跡。中國算是兔猻的核心分布區域,我國許多省份都有兔猻生存,比如四川、新疆、西藏、青海、內蒙古等等。由於兔猻適應能力超強,不管是山地、草原、半荒漠地帶,甚至是一些沙漠,它都能夠生存下去。

雖然兔猻在整個中亞一直分布到伊朗西部,但相較於其歷史分布區域來看,其棲息地至少喪失了大半,如今兔猻也被IUCN列為瀕臨滅絕的物種。由於棲息地退化等原因,兔猻的種群被分割得零零散散,許多地區雖有分布,但是密度都不大。就拿整個青藏高原來說,雖然兔猻廣泛存在於此,但各地區密度都不高,加上其習性是晝伏夜出,因此人們也很難觀測到它們。

從目前得到的數據來看,兔猻已經從裏海周圍的歷史分布範圍中消失了,如今大部分的兔猻的棲息地都退縮在中國西部、蒙古及俄羅斯南部部分地區,中亞大範圍只有少量分布,全世界的兔猻野生成熟個體數量估計在15315隻。

在阿富汗,兔猻十分罕見;在吉爾吉斯斯坦,兔猻被發現於東部地區,數量比較少;在伊朗,兔猻廣泛存在,尤其是北部山區,其次是中部和南部的乾旱地區;在土庫曼斯坦,兔猻十分罕見,只有在西部和南部的山脈、西北部高海拔的地區才有相關記錄;在巴基斯坦,沒有相關記錄,但已證實在西北的奇特拉爾及吉爾吉特-巴爾提斯坦等地區有存在;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目前尚無確切的數據報告,因此有理由猜測兔猻在當地數量太少,甚至是滅絕了。

兔猻所面臨的威脅

棲息地退化,兔猻作為生活在環境相對惡劣地區的物種,本身棲息地生態比較脆弱,所以棲息地的退化及破碎化是兔猻所面臨的最大的威脅。由於人口數量增加,及畜牧業的發展,兔猻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比如單單是蒙古,1999-2013這十幾年間,牲畜的數量已經從3300萬頭增加到4500萬,這些牲畜大量啃食草原,導致草場退化,兔猻的生境也遭到威脅。同時不單單只有畜牧業的發展,採礦業、基礎設施建設,也會令兔猻的棲息地變得破碎。

偷獵誤殺,兔猻主要捕食一些草原鼠類,所以對於牧民來說,它是「益獸」,深受人們喜愛,但是這並不代表人們就不會傷害它,由於其皮毛柔軟保暖性能好,亂捕濫殺曾經是導致兔猻數量顯著下降的重要原因,20世紀50年代,在我國西部每年都能夠收到兔猻皮毛多達上萬張。另外,人們在用毒對付草原鼠類的時候,兔猻往往也會受到波及,除了直接中毒之外,鼠兔等數量的減少,對於十分依賴這種食物來源的兔猻來說,也受到了不小的威脅。

其他威脅,前面提到過畜牧業的發展,人們飼養各種牲畜,勢必會增加家犬的飼養量,而在高原草原上面,兔猻最主要的捕食者便是一些中大型的家犬。另外,由於兔猻過度依賴旱獺的洞穴,特別是在繁殖期的時候,兔猻往往要在洞中養育幼崽,所以當旱獺數量減少時,兔猻及其他草原相關的物種也會受到影響。比如在俄羅斯和蒙古的部分地區裡面,西伯利亞旱獺的生活區域與兔猻的棲息地重疊,當旱獺成為瀕危物種的時候,兔猻亦跟著減少。

性格兇悍的獨行俠

兔猻雖然只有幾公斤的體重,屬於小型的貓科動物,但是其性格卻十分兇悍,從網上的表情包我們或許也能夠看得出來,它經常齜牙咧嘴。在其生活的區域內,各種小動物都是它的捕食對象,其中旱獺可以說是最慘,洞穴常被霸佔不說,如果遇上了兔猻,甚至還有可能成為它的「晚餐」。兔猻的領地意識很強,一旦有同類入侵的話,極大可能會有一場戰鬥發生。

兔猻主要捕食一些嚙齒類動物,白天主要躲在巖石縫或者洞穴裡面睡覺,在晨昏活動最為活躍,兔猻的捕食方式跟許多貓科動物差不多,主要採取埋伏的方式。相較於其他的捕食者來說,兔猻的狩獵成功率算得上是蠻高的,畢竟它生活的環境比較荒涼,食物資源不是很豐富,若捕獵成功率還不高的話,是要餓肚子的。兔猻之所以能夠相對容易捕獲獵物,主要是其灰暗的毛髮色調與周圍的環境能融為一體,不易被發現,腳掌厚厚的肉墊及腹部長長的毛髮,使得移動起來聲音很小,不易被獵物察覺。

兔猻的兇悍之處還體現在與蛇類的爭鬥當中,大家都知道,蛇類的主要捕食對象也都是一些鼠類、爬行類小動物,與兔猻的食性有相當大一部分是重疊的,所以在同一生態環境下,蛇與兔猻存在很強的競爭關係,難免會爆發衝突。總的來說,蛇與兔猻爭鬥中互有輸贏,但兔猻作為貓科動物中的一員,行動是相當敏捷的,常常能夠將毒蛇「戲耍」於掌間。

兔猻是孤獨的,成年之後會離開父母到很遠的地方,過起了「獨行俠」的生活。不管是雌性還是雄性,都會用氣味標記領地。由於生活環境的氣候比較極端,所以兔猻的繁殖期很短,發情期更是短到只有26-42個小時,比起其他動物來說短得多了。懷孕兩個半月左右便生產,一胎能有2-6隻,這麼高的產子量主要是為了彌補惡劣環境下帶來的高幼崽死亡率。幼崽出生後便在洞穴中生活,4個月後才能學會狩獵,到6個月才成年。

對生態環境的作用

由於兔猻食性的緣故,所以其在當地生態環境中佔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說與藏狐等捕食者共同維護了草原生態的平衡,所以被人們定義為「益獸」,受到了眾人的喜歡。兔猻主要捕食一些食草類小動物,比如各種鼠類、野兔、鼠兔等等,而這些小動物會取食高原草原上的大部分植物,如果這些食草動物數量不加以控制的話,草原會被嚴重破壞,最終草場退化,導致嚴重的破壞。

兔猻捕食鼠類等動物,起到了抑制這些小型食草動物數量的作用,間接保護了草原生態系統的平衡,一旦兔猻等捕食者數量大規模減少,受其制約的鼠兔、草原老鼠等食草動物數量就會劇增,後果我們是可以想像得到了,屆時植被被破壞,草原成荒漠,這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也因為兔猻的重要性,很多國家都將其列為保護對象禁止捕獵。

雖然在整個貓科動物家族中,兔猻的顏值不是最高的,知名度也不如獅子、老虎,但是其對於生態環境的作用,對於世界動物資源多樣性的珍貴程度,卻一點也不比其他動物少,保護兔猻,不僅僅是保護了這一可愛的物種,也是保護了生態環境的平衡,更是保護了地球動物資源豐富性。

(關注我,了解動物知識,喜歡請給個贊。)

相關焦點

  • 貓科動物表情包:兔猻,家貓那麼大,是怎麼把自己活成一代猛獸的
    貓科動物一向被人們稱為完美獵手,即便是家貓,除了後來人工培育的一些生活無法很好自理的貓咪,放歸野外也很快能成長為獵手。大型貓科動物中,老虎、獅子是猛獸的代表,實力強橫;中型貓科動物中,獰貓、虎貓都是代表動物;而小型貓科動物中,黑足貓、沙丘貓等等,到成年不過普通家貓那麼大,卻有高達60%的狩獵成功率,可以攻擊比自己體型大幾倍的動物。
  • 長相如毛球般的兔猻,對付草原鼠輩有一套
    其實貓咪雖然為家養寵物,但本質上也是一種貓科動物,而野生貓科動物裡,有著許多顏值頗高,可愛程度甚至超過貓咪的物種,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兔猻」。,但是比家貓矮胖,極具毛絨感的小型貓科動物,所以兔猻也常被人說是「移動的毛球」。
  • 這5種小型貓科動物,你了解多少
    在這 12 種貓科動物當中,除了4 種大型貓科動物——虎、豹、雪豹、雲豹之外,還有 5 種小型貓科動物可以在為數不多的中國動物園內找到。如果仔細觀察,依然能從它們身上找到大型貓科動物的影子。在 20 世紀 90 年代,很多人在動物園內還能見到猞猁。它那有別於家貓的奇特體貌常常會引起遊客的注意。猞猁的體形在小型貓科動物當中是較大的,約有豹的一半大小。
  • 動物世界-兔猻
    兔猻 是一種生存在中亞的貓科動物,為貓科兔猻屬的唯一物種。居住在海拔4000米的亞洲草原上。
  • 海南特有亞種豹貓——貓科小猛獸大贏家
    海南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供圖   人類的祖先馴化了不少野生動物,家貓便是其中之一。然而,並非所有的貓科動物都能馴化,譬如獅、虎、豹等大型猛獸,即使是體型沒那麼碩大的豹貓,人類也都未能搞定。   海南豹貓由於體型相較大陸的種群稍小,而被列為海南特有亞種。
  • 全球野生貓科動物分布概況,這兩個國家的貓科動物種類超過一個洲
    貓科動物可以說是最迷人的猛獸,相比身材肥胖的熊科,尖嘴細腿的犬科來說,貓科動物的體型最為勻稱協調,氣質上自然更勝一籌。不過正因為貓科動物的這些優點,使它們成為最瀕危的野生動物群體。貓科動物毛皮豔麗,慘遭大量獵殺;它們性格桀驁,時常與人類爆發衝突,在以前被認為是「害獸」;它們食性挑剔,無肉不歡,使它們難以適應環境變化。
  • 15種超稀有的貓科動物
    貓科動物,無論是馴養還是野生的,已吸引人類數以千年。而在這段時間裡人類與這些動物的關係也發生了廣泛的變化。人們曾把它們作為獵手一樣重視,作為神一樣崇拜,做為魔鬼一樣犧牲,然而不論如何,它們生存了下來,並仍然令人迷戀。它們時常被作為美妙、優雅、神秘和力量的象徵,也成為諸多藝術家和作家特別喜愛的主題。
  • 世界十大危險的貓科動物,最危險的貓科動物非它莫屬!
    貓科動物一直都是處在食物鏈頂端的存在,敏捷、迅速、潛伏、鎖喉都是它的強項捕食技能,在所有食肉動物中,貓科動物更像是潛藏在暗處的刺客,捕食的目標經常是中大型獵物,那麼最危險的貓科動物你都知道嗎?猞猁猞猁是一種比較喜寒的貓科動物,主要棲息在寒冷高山地帶,雖然體型在貓科動物中只能算中等,但是卻能捕食小型野豬,小鹿等動物。猞猁性情狡猾而又謹慎,狩獵時會發出嘶鳴的聲音,活動蹤跡非常隱蔽,猞猁可以控制野兔的數量,每年它們可以殺死當地三分之一的野兔種群。
  • 貓科動物種類大全:八大家族,40種野貓
    傳說金貓是貓科之王,豹怕老虎,而老虎怕金貓。雲貓也長期以來被認為是豹亞科成員。亞洲金貓還有個花斑色型,與雲貓就很相像了。金貓家族是最神秘的家族,人們對其生活習性所知甚少,從現有的少量研究來看,金貓和雲貓的食性都比較雜,包括小型獸類、鳥類、蛙和蜥蜴。它們都以小型脊椎動物為主食,但都保留了放倒大獵物的能力,可捕殺小型鹿類。
  • 為什麼說流浪貓才是"最兇殘"的貓科動物?看完它吃鳥就明白了…
    近日,一段微博提到了兔猻每年吃3億隻鳥在網上傳播,其實確定能夠這麼大規模吃鳥的小型貓科動物是——貓。
  • 關於貓科動物大明星兔猻的9個有趣問題,你了解多少?
    關於貓科動物大明星兔猻的9個有趣問題,你了解多少?作為一種小型貓科動物,兔猻以其獨特的外表和豐富的表情揚名世界,成為貓科動物中的大明星。如果論受歡迎程度,恐怕兔猻比藪貓、黑足貓等還要受人們喜愛。在所有的貓科動物中,兔猻的毛髮是最密、最長的,每平方釐米的皮膚上可分布5000以上7釐米長的毛髮。緻密的毛髮可起到良好的保暖作用,其長短也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2.兔猻跑得快嗎?不快。
  • 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黑色更適合偽裝,為何黑化個體卻極少?
    在所有貓科動物中,獅子最為特殊,它不僅表現出雌雄兩態,即雄性個體與雌性個體在外形上存在很大的差異,表現出兩種形態,而且還是所有貓科中唯一群居動物,現代獅群大多數由1-4隻雄獅及7、8隻雌獅及其幼崽組成,它們在草原上晝夜捕食。為何大多數貓科動物都是夜行性動物?
  • 生命之聲:兔猻
    1、兔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分布於亞洲中部地帶向東至西伯利亞一帶地區,能適應寒冷、貧瘠的環境,棲息於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區,主要以鼠類為食,也吃野兔、鼠兔等。 2、兔猻的瞳孔是圓形的,與其它貓科動物迥異。在貓科動物中,該特徵被認為與日行性和/或生活在開闊棲息地有關。兔猻皮毛可以是銀灰色,棕灰色以及深灰色,隨季節和環境而變化。同一隻兔猻可能會在一年中呈現所有這些毛色。相比其它溫帶貓科動物,兔猻的毛髮最厚實,冬毛更長更密,顏色也更淺,有助於在積雪時保暖並藏匿自己。
  • 兔猻,大概是貓科動物裡表情最豐富的,看完千萬別笑!
    兔猻體形粗短,大小似家貓,體重2~3千克,棲息於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區,能適應寒冷、貧瘠的環境,常單獨棲居於巖石縫裡或利用旱獺的洞穴
  • 世界上最愛吃昆蟲的貓科動物:體型太小,在昆蟲面前才有足夠勇氣
    世界上最愛吃昆蟲的貓科動物:體型太小,在昆蟲面前才有足夠勇氣提起貓科動物,我們總會想起獅子、老虎這類的大型貓科猛獸,或者家貓、兔猻這類的小型貓科「萌獸」。貓科動物在食物鏈中屬於捕食者,野鹿、野羊、野牛等中大型食草動物,野兔、鼠類、蜥蜴等小型動物都是它們的獵物,但是喜歡吃昆蟲的貓科動物很多人卻聞所未聞。在印度或斯裡蘭卡,就生活著一種可愛的貓科動物,它們是世界上最喜歡吃昆蟲的貓科動物——雖然兇猛起來也「很有威力」,但因為體型太小的緣故,似乎在昆蟲面前才有足夠勇氣。
  • 漁貓、獰貓、豹貓、兔猻這4種貓科動物寶寶,你最想抱走哪一隻?
    被捧在手心裡的4種罕見貓科動物寶寶,你能認出來幾個?貓科動物雖然有很多種,但是我們通過它們外表的特徵和體型的差異,往往一眼就能認出眼前的某隻「大貓」或「小貓」是哪種貓科動物。可是當你遇到剛出生不久的貓科動物,你還能一下子就把它們認出來嗎?1.捕魚高手——漁貓這是一隻被捧在手心的漁貓幼崽,雖然出生沒多久,但它的小爪子看上去卻非常鋒利。漁貓是最會捕魚的貓科動物,不知要比常從魚缸裡撈魚吃的家貓強幾倍。漁貓的腳趾間長有半蹼,這方便它們在水中進行捕魚或其他活動。
  • 兔猻,高原鐵憨憨的心酸秘史
    Ross 兔猻的瞳孔是圓形的,與其它貓科動物迥異。在貓科動物中,該特徵被認為與日行性和/或生活在開闊棲息地有關。 兔猻皮毛可以是銀灰色,棕灰色以及深灰色,隨季節和環境而變化。同一隻兔猻可能會在一年中呈現所有這些毛色。
  • 伊寧縣再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兔猻
    繼12月13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兔猻首次出現在伊寧縣山區工地襲擊鴿子窩之後,12月27日,兔猻又在伊寧縣吐魯番於孜鄉中吐魯番於孜村一處果園出現。27日早晨8點多,吐魯番於孜鄉中吐魯番於孜村村民阿布都米力克·吾甫爾經過房屋後的果園大門時,聽到了一陣陣暴躁的貓叫聲,走過去一看是一隻貌似是貓又像豹子的動物被卡在了木頭柵欄裡,嘴裡還有鴿子毛,他趕緊找來麻袋把它裝回家,隨後報告給鄉、縣林業草原部門。
  • 有種小型貓科動物,有獵豹般的才能卻不去用,白瞎了這條件
    都說當今陸地食肉界裡面,貓科和犬科佔據了半壁江山,其實這句話並沒有多誇張,單單是貓科家族,就有40種動物,算上不同亞種的話,數量就多了去了。所有現代貓科動物裡一共可以分成兩大類:豹亞科和貓亞科,按照體型來劃分的話也可以分成大貓和小貓。
  • 中國最神秘的貓科動物:40多年前才被發現,國內動物園沒有一隻
    中國最神秘的貓科動物:40多年前才被發現,國內動物園沒有一隻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生活著十多種美麗的貓科動物,如體型龐大的老虎,性情兇猛的豹子,性格高冷的雪豹,目光狡猾的猞猁,表情搞怪的兔猻,身體靈活的豹貓,中國獨有的荒漠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