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人小傳 _光明日報 _光明網

2020-12-04 光明網新聞中心

  夏鼐,字作銘,1910年2月7日出生在浙江溫州一個經營絲綢業的商人家庭,少年時代曾在上海光華附中刊物上發表與呂思勉教授商榷的文章,對「茹毛」指「食鳥獸之毛」的傳統說法提出質疑。1930年考入燕京大學社會學系,後考入清華大學歷史系二年級插班,師從陳寅恪、錢穆、蔣廷黻等名師,致力於中國近代史研究,開始在史學領域嶄露頭角。1934年以「名列榜首」的成績考取留美公費生的考古學名額,在傅斯年、李濟兩位權威的指導下進行業務準備,並以實習生身份前往安陽殷墟,參加梁思永主持的殷代王陵區發掘,走上以田野考古為終身事業的治學之路。

資料圖片

  1935年夏,夏鼐經有關方面同意,改赴英國留學,參與惠勒(M.Wheeler)教授主持的梅登堡(Maiden Casrle)山城遺址發掘,經受田野考古科班訓練。又曾在去埃及、巴勒斯坦發掘後,謁見埃及考古學泰鬥彼特利(W.F.Petrie)爵士,得到這位大師的直接教誨。夏鼐主攻埃及考古學,師從埃及學權威伽丁內爾(A.H.Gardiner)教授,學習古埃及象形文字;在格蘭維爾(S.Glanville)教授指導下,對古代埃及的各種串飾進行系統的類型學研究,成為中國第一位埃及考古學家,1946年他被授予博士學位。他的學位論文《古代埃及的串飾》,至今仍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近年已正式出版(中譯本不久也將出版)。1941年初,夏鼐回到抗日烽火中的祖國後方,先後在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任職。1944年~1945年,與北京大學向達教授共同率領西北科學考察團歷史考古組,前往甘肅敦煌和河西走廊進行艱苦的考察,取得中國史前考古和漢唐考古方面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1947年晉升研究員,並曾受託代理史語所所長職務,由此奠定其在歷史考古學界的地位。

  新中國成立後,夏鼐歷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考古所名譽所長,中國考古學會首任理事長等職,領導國家考古研究中心機構三十餘年,致力於考古工作隊伍的建設和實事求是優良學風的形成,考古研究規劃的制定和田野考古水平的提高,自然科學方法的應用和多種學科研究的協作,以及與外國考古學界的交流,極大地推進中國考古學全面的健康發展。

  由於夏鼐傑出的學術成就,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普遍重視。他早在1955年即以中國田野考古權威的身份,榮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74年起,先後被英國學術院、瑞典皇家文學歷史考古科學院、美國全國科學院等六個外國國家學術機構授予通訊院士(或外籍院士),成為我國學術界接受外國榮譽學術稱號最多的學者之一。

  《光明日報》( 2017年06月14日 16版)

[責任編輯:徐皓]

相關焦點

  • 銀川賦_光明日報_光明網
    西夏叟棄棋子於案,起身作答:「人說西部都缺水,獨我銀川水連天。湖湖相連水抱城,串串珍珠如線穿。景觀水道船行穩,魚鱉蝦蟹暢遊歡。湖美魚肥奪人目,垂叟釣童頻甩竿。麥浪吟出和諧曲,稻香飄出豐收年。黃河滋養乳汁甜,塞上湖城不虛傳。人人都說江南好,江南焉有此景觀?」 無是君接言:「農田成檔,林木成網,繪就巨絨氈;溝渠如絲,阡陌似線,織出大棋盤。旱奈我何?澇有何難?
  • 家雀兒 _光明日報 _光明網
    家雀兒是農人的朋友,是故鄉的一個符號。它們成群結隊地在曠野上飛翔,在一根根電線上跳躍,宛如五線譜上一個個黑亮的音符,不時彈奏出悅耳的鄉村奏鳴曲。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家雀兒在鳥類中是個小不點兒所以農人對它防不勝防,常在野外扎了稻草人嚇唬。那些奇形怪狀的草人兒兀地立在田埂上,一個個形態詭異,成為故鄉一道獨特的風景。  而今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房子都是鋼筋水泥結構的,恐怕難以找到茅草屋、木頭房了。沒有了低矮的屋簷,沒有了一個個金色的草垛,不知道我們的老朋友——那些已經為數不多的小家雀兒在哪兒安家?
  • 光明日報:鸚哥嶺動物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重視
    ▲海南湍蛙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新華社記者姜恩宇攝  雲霧縈繞在鸚哥嶺山脈 南國都市報記者李小崗攝      本報海口8月30日訊(記者嶽嵬)今天,《光明日報  報導還介紹了海南省林業局招募的27名大學生,組建鸚哥嶺自然保護區工作站,5年多來對當地物種進行「地毯式」科學調查,取得大量成果的情況,以及光明日報對他們的事跡報導引發的巨大反響。
  • 主流媒體引領社會輿論的經典案例-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關於河北農大一群畢業生,15年來持之以恆資助病逝同學的雙親,以及被資助的李維賀老人誠信為本,含辛茹苦償還債務的系列報導,讀後令人動容,引人深思,激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
  • 走進南京大學_光明日報_光明網
    校友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至今仍生動詮釋著這所大學的精神。實事求是地探索自然的規律與義無反顧地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成為歷代南大人共同的追求。1978年,哲學系教師胡福明撰寫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初稿,後以「《光明日報》特約評論員」的名義發表,揭開了「真理標準大討論」的帷幕,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思想先聲。 江謙先生作詞、李叔同先生作曲的南大校歌首句「大哉一誠天下動」,詮釋著這所大學誠樸的風尚、誠樸的氣息、誠樸的學養、誠樸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境界。
  • 你問我答-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智庫你來問#【來擺龍門陣:重慶如何實現快速發展?】重慶雖然地處內陸腹地,但是近些年來,藉助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政策東風,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重慶要想更上一層樓,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作為?我們邀請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羅來軍與您聊一聊。
  • 【光明日報】帝王蝶遷徙的秘密
    (原載於《光明日報》 2014-11-20 12版)
  • 【光明日報】「鑽石探針」洞悉單分子世界
    【光明日報】「鑽石探針」洞悉單分子世界 我科學家首次在室溫大氣環境下探測到單個蛋白質分子磁共振譜 2015-03-11 光明日報 李陳續 楊保國 【字體:大 中 小】
  • 體溫表(外二首)-光明日報-光明網
    體溫表(外二首) 作者:魯若迪基 《光明日報》( 2020年02月14日 14版)
  • 光明日報:地震學和蟾蜍誰更可靠?
    光明日報:地震學和蟾蜍誰更可靠? 2008年06月11日 15:18 來源:光明日報   從2005年至今,在重慶、成都、長春、唐山、江蘇等地記錄在案的「蟾蜍遊街」事件多達十餘起,除了讓人感到新鮮或心裡發毛外,並沒有哪一次指向一場實質的大地震。倒是這些事件的發生時間給我們提示了另一種可能——除了山東、長春等北方城市發生於7月份之後,其他事件都集中在4、5月份,難道氣候原因不應該優先考慮嗎?畢竟大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就像我們絕不會把打噴嚏歸因於雙色球開出大獎。
  • 這些大學專業就業前景光明,但學起來很累,學生:又愛又恨
    對大部分人來說,上大學的主要目的是找到好工作,從而獲得良好的未來發展。很多人在報考志願的時候都會從就業的角度進行思考,想要考上就業前景光明的專業,這樣就能有好的未來發展。但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好事,有些大學專業雖然就業前景非常光明,但學起來很累。
  • 光明日報丨湖南體育職業學院:體教融合培養新型體育人才
    為此,學院進行了體制機制的頂層設計,成功立項了湖南省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重點項目《體育高職院校「產、學、研、訓、賽」五環相扣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湖南省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高等體育職業教育「產、學、研、訓、賽」五環相扣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以項目為抓手開始了「五環模式」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 「光明行動」累計成功為百餘名吉布地白內障患者帶去光明
    此次活動主要依託保障基地醫院與吉布地貝爾蒂醫院醫療力量,抽調我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醫院10名醫護人員,累計免費為當地103人完成白內障手術117例次。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導——36歲的穆罕默德被白內障困擾多年,在「光明行動」專項醫療服務的無償幫助下,作為接受先期診療的首例患者,他術後視力恢復良好。由我駐吉布地保障基地與吉衛生部合作開展的「光明行動」專項醫療服務本月5日正式啟動,25日圓滿結束。此次活動主要依託保障基地醫院與吉布地貝爾蒂醫院醫療力量,抽調我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醫院10名醫護人員,累計免費為當地103人完成白內障手術117例次。
  • 【光明日報】馮夏庭:向地球深部進軍
    本報記者 劉勇攝/光明圖片 暑假,東北大學校園寧靜祥和,實驗室卻是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幾個青年人緊張地布置裝置,儀器旁研究人員緊盯顯示屏上跳動的數字不停記錄……記者穿梭於實驗室之間,終於在走廊裡找到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深部金屬礦山安全開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馮夏庭教授。步履匆匆的馮夏庭,行動快語速也快,「我們搞科研的沒有節假日的概念,只有完成項目的時間節點」。
  • 【光明日報】中國科學家發現豆科植物與根瘤菌共生固氮的秘密
    【光明日報】中國科學家發現豆科植物與根瘤菌共生固氮的秘密 2020-12-11 光明日報 顏維琦 【字體:大 中 小】
  • 網絡發表納入學術評價的「光明探索」
    榜單所依託的,是由光明網發起,聯合光明日報理論部、南京大學共同設計開發的思想理論網絡文章評價系統(iWaes)。系統自去年6月上線至今已正式運行一周年,在數次迭代後,取得了顯著的建設成果。目前,系統已覆蓋理論研究機構2000多個,理論網站/平臺100多家,收錄理論作者近7000名,累計採集理論文章11萬餘篇。
  • 【光明日報】「上帝粒子」可能被發現
    (原載於《光明日報》 2012-07-05 07版)
  • 85度C訴光明牛奶商標侵權 光明:那是巴氏殺菌溫度
    85度C不知道你注意過沒有曾有幾款光明牛奶包裝盒上標識了「85℃」光明優倍85度C品牌認為光明侵犯了其註冊商標專用權近日,上海知產法院就上訴人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與被上訴人美食達人股份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案作出二審判決,改判駁回美食達人公司一審全部訴訟請求。
  • 深入把脈當代中國思想文化動態 光明日報社聯合出版界代表召開座談會
    光明日報在圖書宣介方面擁有書評專刊、《博覽群書》、《書摘》、《中華讀書報》和光明網悅讀頻道、光明日報客戶端讀書頻道等陣地。他希望能聯合出版界代表組成「國家隊」聯盟,共同探尋在新的傳播格局下如何更好地服務知識界。
  • 專家學者熱議老莊思想的當代價值-光明日報-光明網
    該論壇由光明日報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安徽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老莊思想學術論壇始辦於2013年,已成功舉辦三屆。本屆論壇以「老莊思想與協調發展」為主題,近百位專家學者共同研討了老莊思想對當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並為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推動社會有序健康發展積極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