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爆發可能性不大 地球很安全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每個星系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銀河系也不例外。在銀河系的中心,有著一個叫做人馬座A*的黑洞,它距離地球大約2.6萬光年,質量大約是太陽的460萬倍。平時,人馬座A*就靜靜地「蟄伏」在銀心中,並不活躍,但最近它卻爆發出了「耀眼」的光芒。

        近日,一項刊載在《天體物理雜誌》的研究指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天文學家觀察到,人馬座A*的亮度突然變成正常情況下的75倍,比過去觀測到最大變化幅度還要大兩倍以上。而且,這一過程持續了好幾個小時。什麼原因導致這次異常情況發生?它對地球會產生哪些影響?

        「慣犯」恆星S2又遭懷疑

        在銀河系中心,有一些繞著人馬座A*運轉的恆星,統稱為「S星」。論文第一作者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天文學家圖安道(Tuan Do)表示:「最初,我們以為觀測到的是「S星」中的S2,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見過人馬座A*發出如此巨大的光亮。」

        但接下來的觀測顯示,這次光變有反覆不定的特徵,並非來自S2星,天文學家因此斷定它發生於黑洞人馬座A*。

        「以前也探測到過人馬座A*的紅外光變和耀發,變化幅度也有三十幾倍,不過從來沒有這次這麼高。」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陸由俊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可能是人馬座A*在短期內發生了較大幅度的光變,即黑洞耀發。

        陸由俊說,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種可能是,某個運動至人馬座A*黑洞近心點的恆星外部氣體被黑洞的潮汐力剝落,從而導致部分氣體在短時間內被黑洞吞噬吸積產生大量的輻射,致使人馬座A*的光度急劇增加。」

        什麼樣的恆星會如此靠近黑洞呢?天文學家認為,最有可能的就是恆星S2。2018年中旬,它正好在距離人馬座A*最近的位置,兩者僅僅相距17光時。但天文學家對此並不確定,因為S2沒有大到能產生這麼巨大的破壞力。

        各方猜測都源於氣體吞噬

        「另一種可能的原因是,運動至人馬座A*黑洞近心點的氣體雲塊被部分吸積導致黑洞光度急劇增加。」陸由俊解釋道。

        氫氣體雲G2可能扮演這樣的角色。2002年,天文學家觀測到G2在接近銀河系的中心。2012年一篇發表在《自然》上的研究指出,G2可能正向人馬座A*的吸積盤移動。G2的質量約為地球3倍,溫度約為9726℃。曾經,科學家就懷疑G2被卷進黑洞然後釋放出巨大的光芒,不過這種情況並未發生過。

        「還有一種可能是,人馬座A*黑洞周圍吸積流中的氣體非均勻分布,其中某個團塊氣體被吸積,從而造成黑洞亮度增加。」陸由俊表示。

        「在這三種解釋中,黑洞的紅外耀發都是因為黑洞吞噬氣體量突然急劇增加而造成的。」陸由俊補充道,黑洞吸積氣體物質才會產生輻射,吸積物質越多輻射越強,就有可能導致人馬座A*的突然變亮。

        還有天文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物質流入人馬座A*黑洞導致的自然結果。如果是這個原因,就意味著天文學家們可能需要更新此前用以解釋人馬座A*變化的統計模型。

        超大黑洞自身很「冷靜」

        此前有人猜測,這次黑洞耀發可能是黑洞本身大爆發造成的。對此,陸由俊表示否定:「銀河中心黑洞的質量約為460萬個太陽質量。而根據目前的理論,這樣的超大黑洞本身溫度極低,不可能自己爆發。」

        在經典的廣義相對論中,黑洞是真正意義上的黑色,沒有任何東西能從黑洞中逃逸。但史蒂芬·霍金的研究表明,黑洞實際上會發出具有確定溫度的輻射,即「霍金輻射」。

        根據海森堡不確定原理,在真空中會瞬間憑空且自然地產生許多粒子—反粒子(虛粒子)對,其中一個負能粒子被吸進黑洞,另一個正能粒子從黑洞中逃逸。逃逸的粒子獲得能量,逃到宇宙無限遠的地方,外界看就像黑洞發射粒子一樣。「霍金輻射」能夠讓黑洞失去質量,當黑洞損失的質量比增加的質量多的時候就會造成坍縮,最終消失。

        對於天體物理學尺度的黑洞而言,它們的「霍金輻射」相比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苟利軍明確表示:「天文學家這一次觀測到的黑洞耀發,只能與黑洞周圍的吸積盤有關。」

        有人擔憂,這次的黑洞耀發輻射會不會對地球乃至銀河系帶來破壞?「這次事件產生的輻射遠低於太陽的輻射,對地球不會造成任何影響和破壞。」陸由俊直言。

        專家表示,這次事件對銀河系核心區的星際介質可能會造成一定影響,比如導致這些介質外流的加劇。「如果黑洞附近的物質外流加劇意味著黑洞吸積物質的原料減少,可能會導致未來的光度降低。」陸由俊說。

        成長緩慢不會威脅地球

        那麼,人馬座A*周圍的物質處於何種狀態呢?「銀河系中心黑洞周圍存在很多大質量恆星圍繞其旋轉,也可能存在一些氣體雲塊圍繞其旋轉。還有一些恆星的風正在被中心黑洞捕獲並吸積吞噬,吞噬過程會產生多波段輻射,已被地球上的各種望遠鏡「捕捉」到。」陸由俊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黑洞在吞噬周圍氣體和其他物質的過程中會逐漸長大,吞噬範圍也隨之擴大。但銀河中心黑洞吸積氣體物質的速率太低,它的成長極其緩慢,短時間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而其吞噬範圍也不會有什麼變化。

        不過,也有些黑洞吸積物質的速率很高,比如類星體,這些黑洞成長速度很快。「但它們離地球太遠,也不會造成什麼影響。」陸由俊說。

        苟利軍說,由於黑洞中心附近存在大量氣體遮蔽,我們的目光應瞄準能夠穿透這些氣體的電磁波,比如X射線以及紅外射線等。而具體能夠派上用場的有斯皮策望遠鏡、雨燕衛星、凱克望遠鏡以及ALMA望遠鏡等。「總的來說,這個事件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具體影響則要進一步觀測。」

        苟利軍告訴記者,在得到更多觀測數據後,天文學家可以通過查看光譜、光變曲線等推斷出導致這次事件的真正原因。

相關焦點

  • 爆發等級或達到「X級」,太陽要爆炸了?科學家:可能性不大
    雖然照片上黑子只有芝麻粒大小,但是實際寬度卻是地球的幾倍。(建議:除非戴著特定過濾鏡,否則不要用肉眼、照相機、望遠鏡看太陽,因為可能會對眼睛造成長久傷害,甚至失明)太陽出現了它們,意味著什麼?難道如某些民眾擔心的那樣,太陽要爆炸了?科學家對此回答:太陽爆炸的可能性不大。
  • 電影中毀滅世界8種方法:黑洞吞地球可能性為零
    黑洞吞噬代表作品:《蜘蛛俠2》你記得章魚博士製造出的那個能把周圍的一切都吞下去的大火球嗎?雖然它不是黑色,但確實是一個黑洞的雛形。很難說如果不是章魚博士最後良心發現把它沉入了河裡,它會不會把整個地球都吞進去,雖然我們不理解為什麼沉到水裡就能把它消滅。可能性:0「現代物理學無法在地球上製造出具有破壞性的黑洞。」
  • 體積像保齡球,質量卻如10個地球,第九大行星或是這種類型的黑洞
    黑洞不會發光,只要它不吸收其他物質,那麼它的周圍也不會有吸積盤,它的周圍也不會有亮光出現,那麼我們也就無法看到它了,因此如果有黑洞到來,在它的引力場影響我們的地球之前,我們根本看不到它的蹤跡,然而當它對地球的影響被我們發現時,一切都已經晚了,因為地球很快就會被黑洞吞噬掉,我們人類也無法阻止什麼?以現階段我們人類的技術來說,命運也將和我們的地球一樣。
  • 如果第九大行星是個迷你黑洞,那麼人類的倖存可能性還有多大?
    通過對至少六顆矮行星的觀測表明,科學家發現這個可能存在的迷你黑洞質量在0.5至20倍地球質量,與第九大行星推測質量上限相當。20倍地球質量大小的黑洞可能僅僅是一個葡萄柚大小,我們無法觀測到其存在。那麼這個迷你黑洞是如何形成的,機制目前還不得而知。
  • 冰島火山灰導致中國下酸雨可能性不大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安俊嶺研究員:  網上流傳的冰島火山爆發造成我國「750年一次的酸雨」並無科學數據依據。我們知道對酸雨的定義是:被大氣中存在的酸性氣體汙染,pH小於5.65的酸性降水叫酸雨。二氧化硫便是最常見造成酸雨的酸性氣體,火山爆發時會噴出該氣體。
  • 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有多遠?太陽系存在黑洞嗎?
    太陽系內不存在宏觀意義上的黑洞,也許形成奧爾特雲的上一代恆星在超新星爆發中形成了黑洞,但經過千百萬年甚至數億年的演化,這個黑洞也許已經跑去了極為遙遠的區域!我們來看看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在哪裡?距離地球最近的有三個黑洞,分別是:麒麟座V616:距離約為2800光年天鵝座的X-1:距離約為6100光年天鵝座V404:距離約為7800光年我們先來介紹下麒麟座V616,畢竟2800光年在天體的意義上實在不算遠!
  • 恆星被黑洞吞噬的過程!爆發的能量是太陽100億倍!幸好不是地球!
    最近諾貝爾獎可謂是登上了各大新聞的頭條,彭羅斯的獲獎更是把黑洞重新推到了人類面前。在宇宙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神秘現象,黑洞作為最神秘的存在,一直吸引著科學界的注意,一開始人類是不認同黑洞存在的,直到2019年人類拍攝到了第1張黑洞照片才打消了這個觀念。
  • 黑洞距離我們有多遠,這些黑洞對地球和人類有威脅嗎?
    據目前科學觀測發現,黑洞距離我們都在安全範圍以外。最近的黑洞是麒麟座V616,這顆黑洞距離我們約2800~3300光年,質量約太陽的6.6倍;第二近的黑洞為天鵝座X-1,距離我們約6100光年,質量約太陽的10倍;第三近的黑洞為天鵝座V404,距離我們約7800光年,質量約太陽的12倍。
  • 徐高:主權債務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很低
    債務更多帶來的是經濟內部收入分配的調整,不是說債務就像黑洞一樣,我們有了債務就像經濟背上重負不能前行。債務高不高,我們首先要看資產負債率,就是經濟裡面企業或者居民它的資產負債表裡面資產與負債的比例是多少。如果一個企業它的資產負債率比較高,它就有可能因為資產價格的波動而陷入負資產的狀況,就可能要倒閉,然後產生連鎖反應,對經濟有衝擊。
  • 錢得拉望遠鏡發現地球附近最年輕黑洞
    北京時間11月16日凌晨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利用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發現地球附近最年輕的黑洞,這個黑洞形成只有30年,它為觀測這類嬰兒期天體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機會。
  • 俄羅斯科學院空間研究所所長:太陽爆炸的可能性不大
    俄羅斯科學院空間研究所所長:太陽爆炸的可能性不大(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俄羅斯科學院空間研究所所長阿納託利•佩特魯科維奇表示,太陽爆炸的可能性不大,太陽活動一直在被計算和驗證佩特魯科維奇針對太陽是否可能突然爆炸的問題回答道:「可能性微乎其微。太陽,像是一個熱核反應堆,它的活動一直被計算和驗證。」他還補充說,可能會對太陽造成災難性外部影響的,例如鄰近恆星爆炸這種事件。佩特魯科維奇解釋稱:「但我們處於星系的僻靜處,周圍超新星非常罕見。
  • 幾億年前的黑洞爆發 留下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空洞化石」
    【來源:科技日報】在距離地球約3.9億光年的深空中,坐落著一個龐然大物——蛇夫座星系團。如果以我們常用的X射線觀測,它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二亮的星系團,僅次於3億光年外的英仙座星系團。近年來,天文學家逐漸挖掘出這顆璀璨明珠背後隱藏了幾億年的秘密。
  • 銀河系特大黑洞或在吞沒小行星 地球可看到閃光
    核心提示:美國宇航局觀測到銀河系中央的特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正在吞沒小行星,所形成的X射線閃光在地球上可觀測到,其亮度是黑洞正常能量爆發時的100倍。 根據科學家的觀測發現,銀河系中央的特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可能正在鯨吞小行星,形成大約每天可從地球上觀測到一次的X射線閃光。觀測中,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發現這種X射線閃光持續數小時,亮度是人馬座A*黑洞正常能量爆發時的100倍。
  • 黑洞大決戰!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會「失控」,吞噬地球
    專家警告稱,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會「失控」,吞噬地球。 隨著黑洞的年齡超過數十億年,它們的質量隨著它們吞噬周圍的行星和恆星而增長。對於位於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射手座來說,情況也沒有什麼不同。黑洞如此之大,其質量是我們太陽的410萬倍。
  • 科學大設想:當地球遇上黑洞,又是怎樣一番光景?
    遇到黑洞的可能性讓我們首先指出,恆星通過引力坍塌成為黑洞要求它的質量是太陽的10-15倍甚至更大,所以太陽不可能變成黑洞。在我們的星系中沒有這樣的恆星,也沒有指望發現這樣的恆星。離我們最近的是紅矮星,每個小矮星的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8%-60%。所以,我們只剩下兩種可能性。第一種是一個黑洞在地球附近自發地出現。
  • 地球相冊 | 史上最大規模黑洞碰撞,爆發能量堪比8個太陽
    美國 | 70億光年外發生史上最大規模黑洞碰撞9月3日,天文學家探測到有史以來最大規模黑洞碰撞事件,距離地球約70億光年。其中一個黑洞的質量約為太陽的66倍,另一個黑洞的質量則是太陽的85倍左右。兩個黑洞圍繞彼此高速旋轉,最終在劇烈的能量爆發中相撞,瞬間釋放的能量堪比8個太陽,最終合併為一個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142倍。當黑洞這樣的巨大天體合併時,會扭曲空間和時間,並產生漣漪向外輻射。這些漣漪被稱為引力波,它們產生的能量非常強大,當它們到達地球時卻非常微弱,而且難以探測。
  • 錢得拉望遠鏡發現地球附近最年輕黑洞(圖)
    北京時間11月16日凌晨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利用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發現地球附近最年輕的黑洞,這個黑洞形成只有30年,它為觀測這類嬰兒期天體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機會。
  • 科學家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由恆星爆炸形成,地球有危險嗎
    通過它們之間相互的引力效應來推算,這個黑洞的質量大約為太陽質量的4倍左右,是已知質量最小的黑洞之一,推測認為它是由一顆大質量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發之後形成的。 那麼,這個已知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黑洞,會不會對我們地球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吞噬地球呢?
  • 黑洞邊緣真的可以建造城市嗎?
    黑洞邊緣真的可以建造城市嗎?如果有一天我們人類真的可以建造這樣的一個城市的話,我們們人類會不會展開一個新的紀元?在電影《星際穿越》中,科學家在黑洞邊緣發現了一顆行星,在這顆行星上,一小時相當於地球上的七年時間。
  • 超大級別黑洞,爆發時可以吞噬整個銀河系
    超大級別黑洞距離地球35億光年,在巨蟹座方位存在著一顆180億倍太陽質量的超大黑洞,這個黑洞是人類目前已知最大黑洞之一。這個超大質量的黑洞,每12年就會被另一個黑洞撞擊兩次,撞擊所發出的能量可匹敵整個銀河系所有恆星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