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研人員在野外考察的過程中,發現了已經被宣布野外滅絕7年之久的枯魯杜鵑,但目前只發現了一株,還需要對當地進行地毯式調查以及搶救性保護。
枯魯杜鵑首次被發現是在1929年9月,當時美國植物學家在我國西南部地區發現了一種杜鵑,經過研究發現該杜鵑是新品種,因為在枯魯地區被發現,所以命名為枯魯杜鵑。
然而在之後不久,枯魯杜鵑就被宣布野外滅絕,人們再也沒有見過它的蹤跡。直到上個月我國科學家在野外考察過程中又重新發現了它們,但是只發現了一株。
雖然枯魯杜鵑被宣布滅絕之後又重新被人們發現,但它們仍然屬於極度瀕危的生物。由於它們的個體存活較少,使得基因豐富性不足,抵抗滅絕風險能力差。而一旦該樹在天災人禍中死亡,那麼它們將會重新被宣布滅絕。
所以關於枯魯杜鵑的保護,非常緊迫且有必要。
除了枯魯杜鵑外,國外科學家還在野外發現了被宣布滅絕的生物銀背鼷鹿,這種體型較小的動物首次被人類發現是在1910年,而最後一次被發現是在1990年,之後他們就被宣布永久滅絕。但最近人們又重新發現了它們。
還有一種生物巨水雞,在被宣布滅絕之後也被重新發現了。
大約在1000年之前,紐西蘭地區遍地都是巨水雞,它們生活在當地的森林以及草地之中。隨著毛利人的到來,巨水雞和當地其他動物一樣遭受了滅頂之災。
由於巨水雞在演化過程中幾乎沒有見過人類,因此對人類的警惕性不高,很容易被人類捕捉。
再加上隨著毛利人來到此地的還有老鼠、貓、狐狸等入侵生物,它們成為了巨水雞的天敵,對當地巨水雞的生存產生了巨大的威脅。
大約在上個世紀時,人們就已經發現巨水雞在當地滅絕了,但想不到的是時隔50年之後,研究巨水雞的奧爾貝爾博士在森林之中聽到了一聲清脆的鳴叫聲,循聲趕來,發現這正是他尋覓已久的巨水雞。
此次的發現震驚了全世界,也讓很多人重新認識以及保護它們,紐西蘭更是為它們單獨劃出了一片保護區,而它們也在人類的保護下,數量逐漸上升。
雖然一些生物滅絕了之後,還能夠在野外發現它們的身影,但這並不代表所有的動物被宣布滅絕後都能夠被發現,尤其是大型動物,它們一旦被宣布滅絕,幾乎再也不能從野外找到它們。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大型動物對環境的影響較大,人們很容易根據環境變化而判斷它們存在的痕跡。
以華南虎為例,華南虎已經被宣布野外滅絕,只有一些動物園之中還存在著它們的身影。多年以來,許多科學家希望能夠從野外重新發現它們,但比較遺憾的是每次都空手而歸。
之所以尋找不到,其實是因為華南虎對能量的需求非常大,每隔1-10天左右就需要捕食一隻中大型食草動物,然而現在許多森林之中動物的數量急劇減少,不能滿足華南虎對能量的需求。以至於即使曾經野外倖存的華南虎,也會因此而死亡。
滅絕了之後還能被發現的動物,一般體型較小,對環境的影響沒那麼大。比如:巨水雞以草籽以及植物為食,而鳥類也同樣以這些食物為食。再加上巨水雞生活的地方遠離人類聚集地,使得人們很難發現它們。
而枯魯杜鵑之所以當地人沒有發現它們,是因為杜鵑在西南地區非常常見,枯魯杜鵑從外表上看與其他杜鵑沒有什麼區別,以至於當地人並不認識這就是稀有生物枯魯杜鵑。
除此之外,已經滅絕了的動物之所以還能夠被人類發現,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現在的環境逐漸改善,環保意識有所提升,許多國家開始退耕還林還草,使得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有所增加。
同時還有一批科學家一直沒有放棄過追尋它們,才使得它們重新進入到人類的視野之中。
儘管有一些生物滅絕了之後又重新被人類發現了, 但是這些生物的種類非常少,而且即使被人類重新發現,也不代表著它們擺脫了瀕危狀態。事實上,這些生物依舊掙扎在瀕危邊緣,急需人們的保護。
還有,目前生物滅絕的速度,遠遠大於滅絕後重新被發現的速度,所以關於環境保護、關於生物的保護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