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人們並不陌生,尤其是對於海南、兩廣、福建等地的人們來說,香蕉到了季節便會出現在大街小巷,甚至現在人們的種植水平提高,即使是在冬天,你都能買到小把小把的香蕉。人們也常常認為,經常吃香蕉能補鉀,對大腦發育有很大幫助。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香蕉作為水果的時候我們吃過,香蕉作為一種調味劑的時候我們也吃過,香蕉風味的飲料,香蕉風味的冰淇淋,和香蕉風味的糖果,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嘗過,但是這種香蕉的味道更讓人覺得是香精味,吃起來發甜,聞起來很香,但不能多聞,容易頭暈。
而造成香蕉風味的零食和香蕉水果本身味道差距的原因,並非因為零食是用食品添加劑和香精做成,而是香蕉作為添加劑的時候,和我們常吃的香蕉品種完全不一樣。我們現在吃到的水果香蕉,和上世紀50年代的香蕉根本不是一個品種。
根據人們的考古發現,遠古時期的人們早在5000多年前就開始馴化野生香蕉,可以說人類馴化香蕉的歷史,就和人類文明的歷史一樣長。最開始,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人們就把香蕉轉化為人工栽種,但那時候的香蕉不太好吃,而且果肉裡有大量黑色堅硬的種子,可以說體驗感極差。
隨著大航海時代開啟,葡萄牙的商人們將香蕉帶了出來,送到全世界各地。經過幾代研究選育,人們培育出一種名為「Gros Michel」的香蕉品種。這種香蕉個頭小,香味濃鬱,吃起來很甜,而且因為外皮很厚,所以能夠存放較長時間,也不怕運輸奔波,一時間成為香蕉中最受歡迎的品種。
然而栽種香蕉並不是一帆風順,Gros Michel這個品種的香蕉遇上了剋星,一種會寄生在香蕉根部的真菌,只要不慎染上一棵香蕉,整片香蕉園就會在幾天之內枯萎,這讓香蕉果農們顆粒無收,損失慘重。
於是人們又開始研究新的香蕉品種「Cavendish」,這也是目前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香蕉,個頭大,皮薄肉厚,沒有什麼香蕉籽,吃起來香甜。但根據區域不同,香蕉的個頭、口味、香味都有很大的不一樣。不過可以看出,這時候的香蕉已經和最開始的野生香蕉完全不一樣,可以說香蕉被馴化成功,而且是最成功的水果。
那麼為什麼說香蕉也是被馴化最失敗的水果呢?讓我們再回到香蕉香精上,香精中的一個重要成分較「乙酸異戊酯」,這個成分在「Gros Michel」這個品種的香蕉中大量存在,因此人們現在只做香蕉香精,其實還是拿「Gros Michel」這個品種的香蕉作源頭。
而我們現在常吃香蕉,乙酸異戊酯的含量非常低,吃起來和Gros Michel已經很不一樣了,所以我們吃香蕉的時候感覺是一種比較清淡的口味,而吃香蕉零食會覺得香味和甜味非常濃厚。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說,我們現在吃的香蕉已經沒有它的本味,改造得不像「以前的香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