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紀錄片裡的婚姻和愛情

2021-01-10 澎湃新聞

原創 凹凸鏡DOC 凹凸鏡DOC

「愛情來了,結婚,期待幸福。結婚後維繫兩人的,不再只是愛情,而是更複雜的種種。從我和你變成我們,是困難的,是脆弱的,如履薄冰,所以需要更加珍貴。而更珍貴的是在無數次瀕臨極端幸福與毀滅的邊緣後,我們仍選擇不分開。或許這樣的幸福永遠都存在於追尋的過程,沒有終點,更無法定格。」

這是導演沈可尚為紀錄片《幸福定格》寫的介紹。他帶著對愛情、婚姻、家庭的好奇,採訪了多位夫婦,試圖搞清這一切,但答案仍然模糊。七夕,凹凸君也推薦10部紀錄片,希望他們的婚姻和愛情能給大家指點迷津。

那些紀錄片裡的婚姻和愛情

整理:沙丘

01

尋情歷險記

導演:吳汰紝

絕配,就是配得很絕,缺點剛好對到不能忍受的地方!影片紀錄了數十對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角色:科技宅男、不婚主義的女子、二度結婚的夫妻、新婚冷戰的小兩口,以及結婚多年的怨偶……《尋情歷險記》告訴你感情跛腳的人如何學會愛人的故事。這是一部關於如何愛人的電影,會令人心中有暖意,會更有勇氣去追尋愛情,失敗並不可怕,可怕在於不知道為何失敗。經過90分鐘令你又哭又笑的電影,你將煥然一新。

一部關於」愛「與」婚姻「,而令你意想不到的紀錄電影,當中的真實令你震驚,其中的溫柔閃耀動人。主題是」愛「,但可不是煽情、或者堂吉訶德式的苦情、或者時髦趕流行的浮愛,而是關於」愛「的徘徊、掙扎和慌亂。

他們互相談話、在攝影機前面談話,談著他們在」關係「中的奮鬥和失望,他們廣大的開放性,和不避諱面對自己弱點的坦率和勇氣,令人印象深刻。幫助這些夫婦建立起共同生活的」陳顧問「,是一位特立獨行的媒人,也是心臟很強的難得烈士。她以不倦的熱情、深厚的智慧、和平實堅定的談話,自然脫穎而出其神奇而鮮明的特色。

02

幸福定格

沈可尚

愛,可能更來自真正的對話。沈可尚耗時七年,記錄到主要角色從相戀、結婚、生子的生命過程。本片呈現八對夫妻生活對話,他們開誠布公、質問對方日常生活中不會觸及的話題。從為什麼要與對方結婚到不再有激情的婚姻生活;是否厭倦對方到一觸及發的婆媳問題;還有關於性、關於生孩子、關於受不了對方的點點滴滴……

中國大陸的小夫妻阿飛與樂會,在打工的地方認識、相愛、結婚,通過質樸的對話,看到大陸年輕一代農民工的婚戀觀念;臺灣的白領年輕夫妻勇誠與薇之,展現了城市夫妻對婚姻的期待與妥協;另外還有教授、小吃店老闆、白領職員、藝術工作者、創業家、家庭主婦等,他們之間最真實的對談,帶領觀眾反思自身對婚姻與幸福的定義。

03

雨水豐沛的季節

危凱/陳燁

紀錄片以90後青年的角度講述關於他們自己性與愛的故事和感受。以口述電影的方式,挖掘能激蕩人心的細節。從童年時期,陽光無時不在激發著我們體內的荷爾蒙,對性的渴望給我們留下了害羞又美好的時光。再到今天的社會下,性開放卻又保守,以往的性規則已經被悄悄打破,人們在房間進行的一場性革命。

然而性生活的狀態與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童年的生活和家庭的教育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本片人物大膽的坦露他們的故事與態度,像一面鏡子照向我們害羞的眼睛。

04

生活而已(三部曲)

魏曉波

在這個群魔亂舞的時代,新聞成為了故事,社會成為了政治,生活成為了交易,人成為了符號,投機成為了日常。在這些背後,是無數被忽略的大多數小人物,他們沒有故事,沒有特色,沒有大災大難,每天吃喝拉撒,柴米油鹽,希望和失望。

或許有一天,群魔會散去。我希望將來的人能通過這個紀錄片看到這個時代的兩個小平民的真實生活,就像每個時代被忽略的人的生活。在做了幾部紀錄長片之後,我不敢奢望紀錄片能改變什麼,但是,我發現它能悄悄的改變我自己,從這面鏡子中,我才真正意識到,我不過是生活著而已。

「第一部的同居生活,第二部的婚禮瑣事,到第三部的生育母題,魏曉波自創了一套拍攝自己和家人的「私影像」風格,完成了三部「日常史詩」。

05

老年男女

訾瀚

離休幹部老賈,老伴兒去世8年,來婚介所3年,一心想要再找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84歲卻謊稱自己54歲。老賈對尋找老伴是非常執著的,絕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凡在婚介所的老太太他都非常主動的接觸,連到婚介所門口問路的中年婦女都要問上一句:你找老伴嗎。

老賈的鬼把戲也最多,時不時買點小東西,老太太穿的裙子什麼的,送給有意的人,然後就要領人家回家。但他最中意的還是50來歲的石頭(化名),追的過程甚至有點死纏爛打,到最後石頭都不願意跟他見面。

「乾媽」,77歲,離休前是小學教師,老伴去世2年,在婚介所裡人緣最好,追求她的人也最多。影片中兩次拍攝她逛廟會,一次是和老顏,頗有中學生談戀愛的青澀:一邊大膽試探,另一邊半推半就,整個氣氛卻很溫馨。

06

我只認識你

趙青

樹鋒和味芳,這是一對生活在上海的耄耋老人,是導演趙青和製片人馮都的叔公和叔婆。他們年輕的時候就相識,因為樹鋒的上一段婚姻,味芳在不經意間等了他十幾年,人到中年兩人才在一起。當他們攜手走到了生命的最後一段歲月,味芳卻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症。

樹鋒和味芳都出生在上世紀20年代,樹鋒從小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講究「仁、義、禮、智」。在樹鋒的記憶中,最美好的時光是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同堂生活、吟詩頌詞、研習書法……之後的命運卻是他無法主宰:政治運動、工作調動、喪妻別女……直到1970年,他和味芳走到一起。

將近半個世紀的相伴相守,對樹鋒和味芳來說,愛是記憶,愛是緣分,但愛也意味著良心、道義和責任。在他們心裡,無論對方年輕還是年老,明白亦或糊塗,都不可能磨礪掉內心深處的那份愛,因為愛已經變得淡然純粹、深入骨髓。

07

親愛的,不要跨過那條河

導演: 陳模瑛

初遇你時,我正值二七年華,你比我大上九歲,所以我跟在你的身後害羞地喊著大叔大叔啊。後來我嫁於你,彼時我並不懂所謂夫妻,所謂愛情,一切都被隱藏在大霧後面,朦朦朧朧,我看不真切。婚後,你總保護著我,待我稍大些,晚上安眠時,你就會摸摸我的頭,摸摸我的耳朵。後來,我開始回應你,會給予你一個擁抱,此刻,仿佛一切明朗,我知你是我丈夫,是要同我相守一生的男人。後來我們生了12個孩子,6個夭折。我一直不曾忘要給他們準備內衣,沒想到這個承諾的兌現來得這麼遲。

如今,我89歲,你也已經98歲。你越來越老,身體越來越不好。明明我已經做好準備接受死亡,可在即將到來的時分倍感恐懼。小不點死了,我想你也要走了吧。可是我還不能走,我要替你燒去衣服免得你挨凍,我知道你會在前方為我引路,所以我不怕,你走後,我馬上就來,然後我們一起走。

你終於渡過了那條河,離我而去了。望著你,我不捨得放手。明明告訴自己你只是先離開一小會兒,可我連這一小會兒都忍受不了。我們在一起76年,從未離開過彼此,如今你不在我身旁,我一個人如何走完剩下的路,你知道的,我最怕黑了。我在你的墓前,把你的衣服一件一件燒給你,囑咐你什麼時候穿這件什麼時候穿那件,恍惚間,我已是泣不成聲。

08

人生果實

導演: 伏原健之

一幢深居林間的小屋,位於日本高藏寺新城的一隅。那是建築師津端修一、按著其師安東尼雷蒙德自豪的木造住宅所建成的。一年四季景致萬千,庭園栽植的上百種蔬果,經由其妻英子的巧手都成了道道佳餚。不論烹飪、裁縫、耕作,沒有一樣能難得倒她。他們的家居處處充滿體貼與用心,印證建築大師科比意的名言「房子該是生活的藏寶盒」。

津端修一曾任日本住宅公團首席建築師,60年代便提出保留樹林為風開道的理念,希望新的建案都能開始與自然共生,卻不為當時以發展經濟優先的政策所採納,徒成一片片了無生氣的集合住宅。他於是改從自身做起,不僅放下繁忙工作,並在住宅區購入土地、蓋起房屋也種植了林木。在歷經半世紀的時光後,兩夫婦的勤奮與優雅,果然為這片淨土栽下了無數珍寶……

09

帕特爾先生要出嫁

格塔·帕特爾 / 拉維·帕特爾

印裔美國工程師佩多與女友分手後,自認是悲慘的大齡剩男,他決意接受超級媒人─他母親,以及人生導師─他父親的建議與安排,追隨家族傳統展開相親任務,在網絡上尋找姓氏同為佩多的印裔美籍女性,作為伴侶人選。

偏偏佩多的導演姊姊也執意參與並老愛發表評論。搭配趣味動畫與配樂,觀眾跟隨古怪搞笑又相愛的佩多一家,不僅看見一個移民家庭的對於第二代婚姻選擇的焦慮,以及在固有文化與新社會關係之間的兩難掙扎。

10

蒂娜

安東尼奧·薩迪尼 / 丹·西科爾斯

一部不同尋常的愛情故事:蒂娜和她的未婚夫斯考特是一對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症的情侶。

蒂娜邀請未婚夫搬去和她一起住,他們瘋狂地愛上了對方,但是同居卻帶來了新的挑戰。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原標題:《那些紀錄片裡的婚姻和愛情》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幾部影片和婚姻、愛情有關的電影
    呵呵……呵呵……結婚3年,可依舊還是搞不清楚婚姻究竟是什麼鬼,兩個人在婚姻裡究竟要如何相處。因為結婚對象是不是自己喜歡的人、結婚時的年齡、結婚的緣由、思想成熟度的各種原因,婚姻的狀況,幸福指數也各部相同。也會因為在婚姻裡遇到的人和事的變動,歲月的變遷,婚姻狀況會發生一些變化。
  • 愛因斯坦的愛情和婚姻
    與此前出版的《愛因斯坦文集》1~9卷已經錄入的書信不同的是,新公開的這些書信具有更純粹的「私人」性質,來往的對象包括他周圍的親人和朋友,另外就是他學術上的支持者和反對者。  對於普通大眾來說,更吸引人的內容是涉及愛因斯坦生活方面的書信:這些材料為讀者提供了愛因斯坦與他的家人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及戰後一段歲月裡的波折和苦難:諸如病痛影響、營養不良、經濟緊張、分離、離婚與再婚等——一句話概括:精神與肉體雙重的顛沛流離。
  • 愛情和婚姻最舒服的狀態,是兩者相結合!
    而作家柴靜在《看見》這本書中,有一個見解,」愛情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而不是一個器官對一個器官的反應。「是的,這是關於愛情和婚姻的兩份見解。而在筆者看來,婚姻和愛情更是不能分離的,而是得密切結合、不分彼此。
  • 婚姻需要浪漫的滋養:好的愛情,都藏在紅酒裡
    錢鍾書在《圍城》裡寫道: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1誠然,再轟轟烈烈的愛情,一旦步入婚姻,到最後都會變成兩個人你死我活的掐架。魯迅在《野草·復仇》裡描寫了一對男女手執利刃、赤身裸體地站在曠野上,像敵人一樣互相對視著,誰都互不相讓。最終圓活的身體風乾成木乃伊,但兩人仍是沒有放下對彼此的仇恨。
  • 盧曼論愛情與婚姻(上):如何解釋諸多不幸婚姻的存在
    經濟作為生產領域和家庭生活的分化日益增長,也有助於讓家庭從超出自身範圍的考慮中解脫出來。早在18世紀,上流階層家庭就已然失去了其「承載國家」的重要意義。對結婚實行控制的社會結構性理由消失了,什麼又能阻擋社會從包辦婚姻向愛情婚姻過渡呢?
  • 有感於蘇格拉底對愛情婚姻的解說
    有一天蘇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圖問他,老師,什麼是愛情?蘇格拉底說,你到麥田走一次, 要不回頭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麥穗, 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圖覺得很容易, 充滿信心地出去。 誰知過了半天他仍沒有回去 ,最後他垂頭喪氣出現在老師跟前,訴說空手而且回的原因 說,看見一株看似不錯的 ,卻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 不得己,因為只可以摘一株 ,只好放棄。
  • 性是愛情的「升華」,婚姻是愛情的「凝華」
    愛情有排他性,在我看來,愛情除了在初發生時是一種目空一切的激情之外,還是一種長相廝守的願望,因此它不能容忍不忠。第三種情況,存在婚姻關係。婚姻關係當中,除了雙方可能有愛情,還有經濟利益攙雜其中,因此婚姻道德要求忠誠。我和老公相愛在網絡,四年異地,四年朝夕相處,八年戀愛終結果。
  • 盧曼論愛情與婚姻(下):我們在婚姻中尋找什麼?
    盧曼論愛情與婚姻(下):我們在婚姻中尋找什麼?愛情和婚姻的統一被預設為質料和形式的統一。另外,它和一個以市場和機構組織為特徵的社會的正常職業條件可謂背道而馳,於是將愛情和婚姻開闢為別具一格的晉升之路——同樣不設任何前提,也能被看成是充分個體化的。
  • 一紙離婚協議,我才知道婚姻中不僅僅是愛情
    小雲只能和父母商量,讓爸媽出個首付,小雲通過死纏爛打讓爸媽給了首付,這婚才能結下去,小雲本以為嫁給了愛情,幸福就要來臨,可是婚後她才知道婚姻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容易,除了愛情,還要很多東西需要面對……婚後,小雲的丈夫一直忙於工作,早出晚歸是常態,有時甚至徹夜不歸。時間長了,小雲漸漸感覺和丈夫越來越陌生,二人之間的共同話題越來越少。
  • 華晨宇作品裡很少出現的愛情素材,見字如面,什麼是愛情呢?
    信件的主人來自不同的時代和階層,展現了迥異的婚姻態度。有人想通過計算論證,有人想做成買賣交換;有人用承諾逃避責任,也有人為「喪偶式婚姻」不平……相愛容易,相守太難。老話說得好,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再轟轟烈烈的愛情一旦進入婚姻,必然要面對瑣碎的一地雞毛,縱然王子與公主真的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也許兩人也會為了誰去洗碗而吵得不可開交。
  • 關於婚姻與愛情的4個殘酷真相
    因為相信自己絕對正確,所以你從他們激烈的言詞中看到的全是劍拔弩張的攻擊性、緊張感和壓迫感,而看不見一種叫「松馳」的東西。我只能說,但願在TA們的婚姻或愛情裡,永遠是正確的、平穩的。如若出現了不如意,違背了自己的絕對「正確觀」譬如發現對方有了內心的動蕩或婚外的情感,那麼對於TA來說,可能就是天塌了的遭遇,且內心的「恨」將綿綿無絕期,痛苦的仍是自己。
  • 關於婚姻和愛情的名言
    ——秦觀無論任何婚姻,如果蘊藏著戀愛就是有道德的。——愛倫·凱雙方的互相愛慕,應當高於其它一切而成為婚姻的基礎。——恩格斯沒有愛情的肉體結合,這是連動物也會做的。——貝多芬追求美而不褒褻美,這種愛是正當的。
  • 男女親密關係的真相:婚姻裡,要臉還是要錢
    節目裡沒有什麼明星大咖,也沒有多少煽情催淚,而是用理性的實驗方式,將那些男女親密關係裡的潛規則,一一揭示。/01/匹配原則,是愛情和婚姻的普遍原則。用我們熟悉的話來說,就是門當戶對,這在財產和精神上都適用。此前亦有研究顯示,當男女收入相對匹配,婚姻關係就會比較穩定。永遠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全盤交託給另一個人。不管在戀愛還是婚姻裡,經濟獨立,都是最大的安全感和底氣。
  • 結婚真能促進愛情嗎?愛情與持久婚姻居然還有這個關係
    #愛情#婚姻中的愛是什麼?它如何發展,改變和影響關係?毫不奇怪,愛情是人們結婚並促進婚姻幸福長久的關鍵因素。婚姻並不總是僅憑愛情就可以生存。友誼,信任,忠誠,團結,妥協的意願以及相互尊重也很重要。在某些婚姻中,可能不需要愛情就可以發起或支持婚姻,例如包辦婚姻或便利婚姻。
  • 為什麼說婚姻是愛情的升華,而非愛情的墳墓呢?
    愛情是美好的,我也很享受跟你一起慢慢變老的那種狀態,可我就是難以忍受日常生活中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所以我們可不可以在一起過只有愛情沒有婚姻的生活呢?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也因此很多人對婚姻產生了恐懼,也就是所謂的恐婚。
  • 汪涵:婚姻和愛情一點也不奧秘,所有的奧秘來自於我們的無知
    很多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如果說沒有了這個愛情的墳墓,那愛情不是要暴屍街頭了嗎?我們在一起之後其實也很多很多小小的爭執,因為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情,是兩個家族的事情。其實很難處理的,這個時候有可能就需要你用一些小小的智慧。動一些小小的腦筋。那天因為我的丈母娘是重慶人,說重慶媽媽來電話了。我說什麼叫重慶媽媽,是親媽。結果她還不依不饒那你媽是什麼呢?
  • 「鴕鳥」們的愛情婚姻
    就像大漠中的鴕鳥遇到危險時,它總會把頭埋在沙堆裡,以為自己看不見就安全了……於是,鴕鳥心態產生了。這個看似消極的詞語,卻被很多人不自覺地運用在婚姻關係中,以此求得穩定美滿的生活。  婚姻中的鴕鳥哲學,其實是婚姻危機的一種處理方式,是妥協的藝術。做鴕鳥不是誰強誰弱的問題,而是權衡利弊後的一種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 婚姻如歌,在愛的世界裡誰的婚姻能和聖潔的白蓮一樣,純潔、乾淨
    婚姻如歌在感情的世界裡,是沒有輸贏的,贏的是感情,輸的也是感情。不是所有的愛情都需要開始,需要結果的。老人說他們的婚姻開始就是錯誤,我則認為所有因愛情走到一起的婚姻都沒有錯,錯就錯在很多人不知道攜手到老的婚姻是需要精心經營的。愛不是用來制約對方,也不是用來打敗對方的。但,愛是一種力量,愛是一種宏博、柔韌、持久、堅強的力量。男女之間,並無高下可分,誰更優秀過誰,誰更愛誰,誰更付出多一些。
  • 婚姻幸福的夫妻,都是什麼樣子的?婚姻免於破裂的七個法則
    文/語塵著名心理學家、婚姻教皇約翰·戈特曼,在他的愛情實驗室裡,對700對夫妻的婚姻關係進行了調查研究,歷時40年之久,終於找到了幸福婚姻的密碼:「幸福的婚姻基於深厚的友誼,我的意思是指相互尊重並喜歡對方的朋友。
  • 婚姻要愛情還是麵包?《婚姻心理學》:認清這3點,幸福感更強
    所以在婚姻裡到底是麵包更重要,還是愛情更重要呢? 著名心理學家霍妮在《婚姻心理學》這本書中就提到過一個觀點: 「在愛情裡,不能因為感情需要太過盲目,也不能因為物質需求而太過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