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Julian Opie中國首展 | 這些人沒完沒了地走著,我竟然看見了自己
某個陰雨天,一個身材高大,健碩的英國佬在上海黃浦江邊散步,從外灘復星藝術中心一直走到城隍廟。
他時不時停下來,認真觀看來往路人,車流,和周圍的新老建築。上海這座城市,對他來說,陌生又新鮮。而這位好奇的英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國藝術家Julian Opie。
這個月,Julian Opie精挑細選了50多件作品,來到上海,準備他的首個中國個展。
親力親為策展
因為顏值太高,從不願露臉
布展花了幾個月,Julian Opie也跟了幾個月。這種腳踏實地的態度,在藝術家中很少見。
Julian看起來和善、禮貌、有紳士風度,做起事來卻很「處女座」(其實是巨蟹~),對細節苛刻到極致,追求完美。然而,他卻很反感別人提起他的顏值,拒絕在媒體報導中「露臉」,除了這幅自己創作的馬賽克瓷磚拼貼肖像。
Julian 2012
這次的展覽,規模不小,Julian Opie精心安排每個細節,稍不滿意,就推翻重來。展廳中的摩天大樓裝置,是展區尺寸最大的作品,最低也有4米高,光上色就花了三天。
牆面尺寸,高度,作品在空間中怎麼擺放,擺在哪,全部要達到Julian Opie心中的理想。為此,他特地找來幾十名美院學生,協助布展和完成創作,從物流,到搭建到最終開幕,全部親力親為。
請看視頻
第一個主題:都市生活
芸芸眾生的城市人
他們是誰?他們在想什麼?
外灘復星藝術中心的兩層展廳,被分成兩個主題:都市生活和鄉村生活。有掛畫,雕塑裝置,馬賽克拼貼,掛毯和數碼動畫等,是Julian Opie不同時期的經典代表作。
展覽現場圖,《朱利安·奧培》, 2017,復星藝術中心
這些不同媒介的作品,穿插擺放在不同房間內。牆面,畫作和空間之間,相互觀看,對話,好像用不同語言,講述同一個故事。
沿著入口處,你走進「都市生活」的第一個房間,最具標誌性的大臉肖像向你發問:他們是誰?他們在想什麼?
Zhiyun. 2016
展覽現場圖,《朱利安·奧培》, 2017,復星藝術中心
只要稍微花點時間,就不難發現,這些由黑線條和大色塊構成的臉上,表情被「縮寫」,甚至「隱藏」了,卻依然栩栩如生,帶著獨特的個人特色,很有生命力。
每個陌生的肖像都有名字,他們可能是Opie的助理,女兒,朋友或偶遇的路人,他們真實地存在著,代表具體的個體。
「我希望可以為每一張我見過的面孔,都製作一個圖章般的標誌。雖然已經畫過數百張臉,但我仍看著地鐵上的人們,想像著這張面孔,該塞進哪個正在進行的創作中。」
這些人不停地走著,跑著,
究竟有何特別?
經過半身像的房間,你穿過幾棟摩天大樓,看見三五成群,不同形式的都市慢跑者。
區區幾步,自然又熟悉,讓你聯想起自己身處的城市街道,和曾經擦肩而過的路人,慢跑者。被模糊了面孔和身份的人們,看似相同,卻在細節中表達著個性。
Joggers 3. 2015
展覽現場圖,《朱利安·奧培》, 2017,復星藝術中心
為紀錄這些移動的人們,Julian Opie從古埃及壁畫,古希臘花瓶上的插畫中汲取靈感,並結合公共人像雕塑的意義。古老畫像中,有很多人類行走或奔跑的例子,他們姿態生動,優雅,充滿活力,每個人的每一步,都有細微差別。
Opie帶著相機上街,觀察來往的路人,公園裡的人看起來跟金融區或購物的人很不一樣。速度、目的、穿戴都不同,帶著不同的心情和色彩。還有雨中行走的人,也值得注意和研究。
這些陌生的形象,在Julian筆下,原地行走,或穿過畫框,或從屏幕一側跑進跑出。他們既不是名人,也不是權威人士,更不如士兵將軍般昂首闊步,卻凸顯出平凡的魅力。他們是當下現代生活的影子,也是我們自己的內心寫照。
Ian and Harriet. 2. 2016
標誌性的黑線條和大臉
怎麼突然有了血肉和表情?
為了擺脫使用多年的平面和黑色線條,Julian Opie將目光轉向日本漫畫、歐洲古典繪畫和經過塗色的古埃及雕像。
和平面繪畫不同,接著,你會在另一個房間看到立體的數碼頭像,和大尺寸的3D列印頭像雕塑,他們構成了一個接近真實的都市自畫像。
展覽現場圖,《朱利安·奧培》, 2017,復星藝術中心
所謂真實,不僅僅要「看」,還有「聽」。新肖像作品,還配上畫中人所在場景的音效,他們對你眨眼,對你上下打量,努力而真切地,想跟你交流。
Luisa. 1. 2015
「我喜歡蝙蝠的'看'法。」Julian Opie解釋道。「在黑暗洞穴裡,它們不靠眼睛,而是通過耳朵來收集回聲,用腦子「畫出」圖像,來捕捉昆蟲,或選擇路徑。蝙蝠的看,是一種導航系統。」
在你觀看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可能會忘記自己。而Julian的作品,試圖激發並強化「看」的意義,幫你找回點兒存在感。
來到三樓的「鄉村生活」,能讓你有更深的體會。
第二個主題:鄉村生活
開車離開,去草原上數羊吧!
前方是一片黑白「竹林」,隨風搖曳,你的眼睛隨著光影變化而移動。另一邊播放著正在開車穿越隧道的畫面,你停在它面前,一動不動,身體裡正感知著強烈的速度感。
Tunnel. 1. 2016
每個人在行駛的交通工具上,都會拍下類似的窗外景色。Julian Opie將它們做成「道路景觀」系列,從機艙窗口往下看,平坦的鄉村或燈火通明的城市,組成一段移動且連續的風景。通過「移動」,你能思索並感受更多。
Traffic. 2016
轉過身,你會遇見真正的羊群和平靜的草原。羊的突然出現,讓你一下子回歸自然中,雖然它們只是一塊塊大積木。
展覽現場圖,《朱利安·奧培》, 2017,復星藝術中心
製作動物群像,緣於Julian Opie的童年遊戲,比「畫人」更容易。藝術史的早期作品中,人與動物的關係親密無間,同屬於自然的一部分,這不禁讓人感到動物的力量和尊嚴,也能從動物的角度,重新認識自己。
液晶屏上的羊群在隨機移動,草原上蝴蝶在飛。移動中的元素,打破了傳統藝術的固定構圖,帶給你新的藝術「體驗」。
展覽現場圖,《朱利安·奧培》, 2017,復星藝術中心
關於藝術家:
12歲開始玩藝術
創作出英國最棒的搖滾封面
Julian Opie從12歲就開始玩藝術,而他的朋友們還在渡過麻煩不斷的青春期。
爸爸是牛津大學經濟學教授,媽媽本來想考藝術學校,卻因為「女孩子不適合學藝術」被制止。住在70年代的牛津宿舍裡,小Julian忙著搞創作,一個項目接著另一個項目,每次都得做點兒「以前從沒做過的事」。
現在的Opie已經58歲了,從倫敦Golden Smith藝術學院畢業,師從英國概念藝術家Michael Craig-Martin,按他的話說,「我們的思維方式很像。」
英國概念藝術家Michael Craig-Martin
年輕且才華橫溢的Opie,畢業秀便大獲成功,受到畫廊和收藏家的關注。隨後他的作品開始在全世界各地展出,並漸漸佔據城市的公共空間。
Imogen Walking. 2016
當然,他最「出名」的作品,還是英國搖滾樂隊Blur的專輯封面,樂隊成員被塑造出標誌的Opie式肖像,簡潔而醒目。
如今,這些經典的肖像,因為上海個展,被製作成獨具特色的生活品。
野獸派與復星藝術中心合作
推出Julian Opie衍生品系列
現在上線啦!
打開野獸派APP,進入首頁,指尖移到小河邊,就能找到這棟伊斯蘭風格的圓頂建築。這裡,就是Julian Opie的專屬小屋。
可以買到哪些東西?
這次的合作系列包含:印花T恤,環保袋,馬克杯,畫冊和環保袋。
每件產品都由Julian親自挑選並設計,完美主義的他,對每個圖像在產品上的尺寸和形態,都有嚴格要求,既不能過大或過小,也不能變形,顏色也要和作品保持一致。
「城市漫步」帆布包
「城市漫步」帆布包質感厚實,挺闊有型,圖案選用了Julian Opie最具代表性的「漫步者」系列。
設計過程中,Julian Opie特意強調包的底部不要做成折角,整體比例也是嚴格依照原畫作,以便和簡約、扁平化的設計風格相呼應。
「城市漫步」馬克杯
Julian Opie是個細節控,在設計製作這款馬克杯的時候,特別強調杯身上的人像不能走樣。「城市漫步」刻畫出了摩登都會裡的人來人往,富有動感又各具特色。
簡筆女生肖像T恤 / 簡筆男生肖像T恤
白色純棉衣身手感柔軟,黑色肖像畫沒有給出正臉,留有想像空間。同時購買男、女生肖像T恤搭配成情侶款也很有默契哦。
簡筆人物像冰箱貼(方形)/簡筆人物像冰箱貼(圓形)
系列冰箱貼肖像來自藝術家的朋友們,一組五個,看看你身邊有沒有與之對應的形象?
Julian Opie作品全彩畫冊
這是Julian Opie在中國出版的第一本全彩畫冊,收錄了藝術家歷年來在世界各地的設計陳設,如雕像、LED影像、壁畫等,呈現了他對肖像作品的持續探索,以及對建造環境與自然景觀的興趣。
最後,放上Julian Opie中國首展的信息
你可以帶著這篇推文去看哦~
圖片由復星藝術中心提供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購買Julian Opie衍生品!
點擊圖片
在清明節,找到合適自己的傘��
野獸派APP已經上線啦!
廣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