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非魚在我國南方泛濫成災,為什麼吃貨們沒有將它們吃滅絕?
就連以吃貨自稱的中國人,也面臨著入侵生物的泛濫成災的現狀。泛濫的羅非魚羅非魚是典型的泛濫成災的生物,羅非魚原產於非洲,廣溫性魚類,對環境適應能力強,能夠在條件惡劣的水域生存。在上個世紀50年代時,羅非魚經東南亞國家傳入我國華南地區,由於體型像鯽魚,所以也被稱為非洲鯽魚。在養殖過程中,羅非魚一旦逃脫養殖區域,將會危害本地魚群。這是因為羅非魚屬於雜食性魚類,以植物為主,小型魚類為輔,食量非常大,成長速度也較快。
-
國產羅非魚的困局:蠶食美國70%的市場,為何國內卻屢屢受挫?
1、 羅非魚「出海」有這麼一種魚,原產自非洲,本打算「稱霸」我國河道、湖泊,誰曾想卻被出口至多個國家,一度佔據美國70%的市場。它便是羅非魚,俗稱「非洲鯽魚」。最近幾年的羅非魚市場,可謂空前繁榮,2019年的全球產量突破650萬噸,其中中國產量達到了180萬噸,幾近拿下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
非洲豬瘟下 玉米市場面臨的挑戰
今年8月2日遼寧瀋陽發生第一起非洲豬瘟疫情,從此非洲豬瘟從東北逐漸擴散,目前已經涉足22省,一共爆發疫情101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目前超過70萬頭豬受到非洲豬瘟病毒威脅已做捕殺處理。據市場消息19年年初,黑龍江綏化市一家生豬存欄7.3萬的養殖戶,發病4676頭,死亡3766頭,病毒呈現加速爆發的態勢。 非洲豬瘟不同以往豬瘟,此病毒死亡率高,難控制。
-
環球論壇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的多重效應
文章說—— 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AfCFTA)的啟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意味著非洲吹響了聯合自強的衝鋒號,意味著非洲向探索自主發展道路、擺脫「依附型」經濟邁出關鍵一步,意味著非洲將成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一個重要變量。AfCFTA的啟動具有經濟、政治、文化的多重效應。
-
環球論壇|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的多重效應
文章說——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AfCFTA)的啟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意味著非洲吹響了聯合自強的衝鋒號,意味著非洲向探索自主發展道路、擺脫「依附型」經濟邁出關鍵一步,意味著非洲將成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一個重要變量。AfCFTA的啟動具有經濟、政治、文化的多重效應。
-
環保部專家:大氣環境所面臨的壓力前所未有—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新網12月5日電 綜合消息,據中央氣象臺報導,今日至明日,較強冷空氣繼續影響中東部地區,華北黃淮等地霧霾將減弱消散。在本輪大面積區域性空氣重汙染過程中,60多個城市聯合「抗霾」。同時,環保部督查發現仍有企業違規排放。
-
羅非魚被中國列為入侵物種,為什麼有些吃貨們卻不吃羅非魚?
咱們先說兩個事情啊,其一「羅非魚」並不是一個類似「草魚」、「鯽魚」這樣的準確描述,而是麗鯛科的麗鯛屬Oreochromis和非洲鯽魚屬Tilapia等多種被引入國內養殖魚類的一個統稱。其二提問的這個邏輯關係有點不通順,一種魚是不是被列為入侵物種,跟吃貨們吃不吃它之間並沒有直接關係啊,入侵物種的治理也不是全靠「吃」完成的啊。
-
呂永龍團隊揭示我國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多種環境壓力
日益加劇的環境變化給生物多樣性保護帶來多重壓力,而且不同省份的地形、氣候、人口、經濟發展水平和外部壓力來源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把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以往很少有對多重環境壓力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大尺度研究。
-
最愛吃魚的廣東人,為什麼搞不定泛濫成災的羅非魚?
提到羅非魚,很多喜歡垂釣的人應該恨得牙痒痒,在南方大小河流進行野釣時,十有八九都是這種魚。雖然羅非魚咬鉤能夠讓垂釣者享受到釣魚的快樂,但是野生羅非魚品質較低,大小不一,市場售價較低,再加上我國並不喜歡食用羅非魚,因此釣上來的魚只能喂喂小動物。
-
多重因素作用下,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面臨新一輪洗牌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經貿摩擦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正面臨新一輪洗牌。據美國市場調查公司SA發布的數據,今年第三季度三星電子在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份額為33.7%,環比增長逾6個百分點,趕超蘋果奪回冠軍。
-
我叫羅非魚,出生在非洲,現在我很後悔「偷渡」到中國!
很多家庭都喜歡吃魚,而羅非魚便宜,8塊錢一斤,所以在菜市場上,羅非魚是很熱賣的。羅非魚並不是中國特有的魚種,原產地在非洲,屬於熱帶性魚種,由於羅非魚疾病少、繁殖快、產量高、肉質鮮美,所以就被引到中國,成為人們稱讚的餐桌美食。
-
原產北美觀賞魚,因「善意之舉」泛濫成災,或將成為下一種羅非魚
在全球化的發展之下,很多物種流通也成了一個十分常見的事情,雖然國外很多物種都會成為當地最為煩惱的事情,可是在中國,那些物種只好依靠人工養殖,才能保證數量。羅非魚入侵中國河流,國人對其褒貶不一在這些物種中,大家最為熟知的入侵物種——羅非魚,它的存在,人們存在很多不同的評價。
-
廈門大學呂永龍團隊揭示我國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多種環境壓力
日益加劇的環境變化給生物多樣性保護帶來多重壓力,而且不同省份的地形、氣候、人口、經濟發展水平和外部壓力來源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把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以往很少有對多重環境壓力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大尺度研究。
-
海水羅非魚的產業化困局
自金融危機以來,我國淡水羅非魚內銷或者出口都面臨著巨大困難,價格也一直在成本線上下徘徊。相比淡水羅非魚而言,海水羅非魚因為其良好的口感(無土腥味)和質量,可提升產品形象和檔次,在品質上無疑具有更強的競爭優勢。
-
物美價廉,魚皮能治療燒傷的羅非魚,為什麼國內外銷量差別大?
羅非魚是名副其實的入侵物種,原產於非洲,是熱帶性魚類,水溫在10攝氏度左右就會被凍死,自從1946年引入養殖後,羅非魚成為我們國家養殖最成功的魚類。 當一個病人嚴重燒傷後,醫生處理傷口時,要麼使用經過處理的人體皮膚或豬皮,要麼用最簡單的方法,用敷了藥膏的紗布,來保持燒傷區域溼潤且不受感染。 然而,在巴西,三家功能性皮膚庫只能滿足全國1%的需求,而且皮膚移植成本高,因此很多人都無法享受到最好的治療方案,無奈選擇紗布處理。
-
汪俊林"神秘消失"近八個月將現身 回歸面臨多重困境
昨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去年底因捲入一起案件中而「神秘消失」的郎酒董事長汪俊林近期將重返公司。不過,面對近來曝出的庫存高企和散酒勾兌等多重負面消息,汪俊林的回歸能否使得郎酒重振旗鼓還是未知。 去年12月,因捲入成都當地一起案件,汪俊林被有關部門要求協助調查。
-
海南羅非魚路在何方?—盱眙滿江紅小龍蝦產業園品牌建設與電商化...
陸偉笑著介紹道:「在來促進會之前,我就在中央臺錄小龍蝦的節目,還客串了其中一個角色,之前還上央視現場示範小龍蝦的做法。」江蘇省的小龍蝦產量並沒有湖北省高,江蘇盱眙小龍蝦通過品牌建設,在市場上取得了更高的溢價空間。
-
多種環境壓力下生物多樣性空間差異加大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呂永龍課題組與挪威、英國和奧地利科學家合作,在多種環境壓力下中國生物多樣性減少的空間變異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從全球尺度看,中國南部是25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從全國尺度看,截至2018年底,中國共建立了2750個自然保護區,《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確定的3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區域基本覆蓋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熱點地區。
-
美國頁巖油產業的困境及前景分析
本文擬從目前美國頁巖油企業面臨的困境入手,分析其背後的主要因素,並對其前景作出基本判斷。目前美國頁巖油企業面臨的困境美國頁巖油產業自2008年開始起步,在政府扶持、技術提升、資金充足等支持下,2011年步入產業繁榮期。儘管2016年曾受制於油價下跌出現調整,但隨著油價反彈即進入新一輪開發期。
-
淡水魚介紹系列之(十)羅非魚
針對這些問題,所以我總結自己多年垂釣經驗結合廣大釣友的交流信息,將這些問題的相關知識陸續發表,希望能給廣大釣友提供一些幫助。今天我們的主角就是大名鼎鼎的羅非魚,這種魚對於南方地區的釣友來說可謂是又愛又恨,不管是高手還是新手,對於羅非魚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因為羅非魚可以說是最容易釣獲的魚類,但是相對的它也是極端難釣的魚種。為什麼會這樣矛盾的描述羅非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