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進超市,售貨員向我推銷一款新型的電飯煲,她告訴我,這種多功能電飯煲的語音提示特別適合老年人使用。我想起住在鄉下的母親,就撥通了手機,電話那頭傳來母親的回話:「家裡現在不用電飯煲了,你不知道啊?」我一聽感到奇怪:「這年頭,不用電飯煲,難道還用土灶燒飯啊?」母親在電話裡只是說:「你回來就知道了。」
端午節小長假,我開車300多公裡回老家,路上總是回憶起多年前母親燒柴做飯的往事。在老家,祖祖輩輩做飯都是用老式柴火灶,家裡的灶披間在堂屋的後面,最矮的地方不到一人高。灶臺是用磚土壘成的,煙囪升到屋頂,有兩個灶膛,天晴的時候,火苗在灶膛裡很旺,通風還算順暢;如果遇到颳風下雨,火苗就會在灶膛裡亂竄,冒出陣陣濃重的黑煙,讓人有點透不過氣來,這時候母親會讓我不停地拉風箱,做一頓飯,我累得腰酸背疼,母親也被燻得兩眼發紅。記得有一次攤麵餅,母親見我累得滿頭大汗,就讓我歇息,她一個人在灶臺上忙上忙下,她攤一張麵餅,就讓我們吃一張,最後我們吃完了,才發現母親還沒嘗上一口,可從「煙燻火燎」中出來的母親一句怨言也沒有。
1990年,我大學畢業工作了,我用第一個月的工資給家裡買了液化氣灶、電飯煲,母親說這下好了,以後燒菜做飯就一步實現現代化了。那年底,我又用獎金買了抽油煙機,還添置了備用的液化氣鋼瓶。村裡的許多人來看我們家現代化的灶臺,羨慕得不得了。之後沒過一兩年,村裡家家戶戶都用上了液化氣,徹底告別了土灶臺。
不知不覺間,車子下了高速公路,到家門口時,一股濃鬱的飯香飄了過來。我進屋一看,嘿,飯已經做好了。母親說這些飯菜是用沼氣燒的,只見灶臺上已經換了一臺嶄新的沼氣灶,原來的液化氣灶、電飯煲已放置一邊「光榮退休」了。見我一臉的疑惑,母親對著當村支書的大哥說:「你給你弟弟說說沼氣吧。」
大哥告訴我:「村裡這幾年以家用沼氣池建設為龍頭,大力建設農村生態家園,實行對村民建一口沼氣池補助一萬元的政策,激發了大家興建沼氣池的熱情。沼氣把農村多餘的柴草全部利用上,既節省了農民的開支,又合理利用了資源,還減少了秸稈焚燒帶來的汙染,沼氣池裡的肥料沒有有毒物質汙染,賣給生態農業基地還可創收,所以鄉親們對建設綠色生態農村的積極性很高。」
聽著大哥的介紹,端起香噴噴的米飯,我心裡有很多感慨。液化氣替代柴火是科技的進步,而讓沼氣替代液化氣則是觀念的更新……
院子裡樹上幾隻喜鵲在歡唱,我不禁抬頭看天,呵,老家的天空一片蔚藍。(俞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