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30日,20時30分,我們即將進入中國第十次「地球一小時」時間。
「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提倡於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的當地時間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以此來表明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
地球一小時
但是我們需要知道「地球一小時」的最終目的不是僅僅為了節省電,而是為了讓公眾認識到保護地球的重要性,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能養成環保的好習慣。
我們平常除了省電之外,能做到的事還有很多:
綠色出行——儘量選擇自行車和公共運輸作為出行工具;
減少白色汙染——自帶購物袋,少使用或不使用一次性塑膠袋;
垃圾分類——實行垃圾分類與回收,可回收的垃圾能實現廢物利用和資源循環。
保護森林——無紙化辦公,用電子資料代替紙質資料;拒絕紙質廣告;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
珍惜淡水——一水多用;不向河道、湖泊裡扔垃圾,集中回收廢舊電池。
保護動物——不在野外打獵或捕魚;不要隨意飼養野生動物;不要食用野生動物,特別是瀕危野生動物;不買象牙、虎皮等製品,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綠色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