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時」我們能做些什麼

2021-01-08 攝行之路

疫情期間

地球人都在花式宅家

宅家辦公、宅家視頻、宅家健身……

戶外

竟然悄悄發生改變

有的小動物也按捺不住

跑出來「遛彎」

在人類活動減少的時間裡

地球不斷通過自身調節能力

讓環境變得越來越好

天氣也逐漸轉好

美國NASA公布的衛星圖顯示

比如

中國二氧化氮排放

整體水平明顯下降

剛好是地球一小時的日子

我們除了

減少外出&宅家減排

還能做些什麼?

宅家期間

不論上網課,雲辦公,打遊戲

肯定離不開網絡

所以推薦大家

使用更節能更高效的WIFI6網絡

推出的WIFI 6技術

不但速率超群

而且更加接能環保

還具備更好的安全性能

當無操作階段

WIFI僅提供通知信息所需流量

當再次喚醒設備時

WIFI恢復通訊流量狀態

達到節能降低電池消耗

如今網際網路設備大部分都是通過路由器連接

試想一下

若每個家庭都用WIFI6網絡

會有多少設備因此節省電量

積少成多

希望大家都能學會如何保護地球家園

舉報/反饋

相關焦點

  • 地球一小時,我們需要做些什麼
    有人說今年的打開方式不對席捲全球的疫情讓每個國家都受到了損傷讓人們打心底都想重啟這一年周六就是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時面對各國家的各種災難我們不禁在思考這是不是地球對我們敲響的警鐘!小時候的夜晚,望向天空就能看見滿天的星星,像勺子的北鬥七星、最亮的天狼星、北極星等等,現如今,我們已經多久沒有看見過璀璨的星空了呢?為了節約能源保護地球,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提倡於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周六是「地球一小時」,在這一小時內,我們要出一點小小的微薄之力,關閉掉不必要的燈和其他耗電設備,以表達對地球的愛護!
  • 地球一小時,除了關燈我們還能做什麼?
    地球一小時,除了關燈我們還能做什麼?·媒體 3月28日晚八點半至九點半,地球一小時
  • 地球一小時:讓我們關燈一起做環保!
    「地球一小時」:就是大家都熄燈一小時「地球一小時」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與合作夥伴在澳大利亞雪梨發起象徵性的熄燈活動開始,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民眾環保運動之一,吸引著 18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萬人參與其中。
  • 百度輸入法加盟「地球一小時」發起線上「熄燈儀式」 邀您一起助力...
    3月28日,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再次到來,百度輸入法作為「2020地球一小時」的推廣合作夥伴,將與WWF一道呼籲人們關注節能減排、保護生物多樣性,在熄燈一小時的時間裡聆聽自然的聲音,為地球發聲。作為一款「有溫度的輸入法」,百度輸入法始終踐行於公益事業,不斷發揮自身特點和優勢,激發更大的公益感染力。
  • 除了熄燈一小時 我們還能做什麼?
    N海都網實習生 臧瓊瑤  海都網訊 「地球一小時」,你是怎麼度過的?上周六,海角社區的號召令發出,有不少海都網友響應。  海都網友「靈感部落CEO」說,最環保的辦法是睡覺,平日生活緊張忙碌,現在可以利用這一個小時好好休息。
  • 地球一小時:除了熄燈,我們可以做的還有更多
    示意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全球變暖…這些地球正面臨的大問題你應該都知道吧?冰川融化他們將何去何從?示意圖可曾想過儘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為我們的地球做點什麼?3 月 30 日20:30-21:30讓我們為地球發聲!
  • 2018地球一小時,AIESEC 都做了什麼?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環保活動之一,2018年全球有188個國家開展了地球一小時活動,17900+地標性建築參與了熄燈,250+知名人士進行了倡議和行動。3月24日地球一小時之夜,作為提醒大家關注環境問題的一種儀式和象徵,全球各地燈光逐漸熄滅。
  • 我們可以為地球做些什麼?
    世界地球日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自1970年起,今年是第51周年。每年4月22日這天,世界範圍內超過10億地球公民參與慶祝,以示對環境保護的支持。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世界地球日的起源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地球日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他選定1970年4月22日(星期三)為第一個「地球日」。
  • 澳洲大火,非洲蝗災,世界地球日,我們能為地球母親做些什麼?
    地球,給了我們藍天白雲,給了我們江河湖海,給了我們森林草原,也給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空氣,給了我們富饒而美麗的家園。我們常說「保護地球,人人有責」,那麼我們該如何珍愛我們的美麗家園?我們又能為地球做些什麼?
  • 想做「燈塔」的Quibi,不想做「燈塔」的中國玩家
    Quibi在做的,就是將這兩種成熟的方式科學地結合起來,然後將它們融合在一起,形成我們的「燈塔」。「,"我們希望這是第三代的電影敘事革命。"這些話來自夢工廠創始人,往任迪斯尼總裁 Katzenberg,Quibi 是由他和前惠普掌舵 Margaret 共同打造的的全新流媒體創業項目,而「燈塔」,則是這個項目的核心。
  • 地球一小時,除了關燈,我們還能做什麼?
    「地球一小時」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全球規模最大的環保公益運動。「地球一小時」又稱「關燈一小時」,在每年的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20:30-21:30舉行。隨著活動的不斷發展,內容形式也從當初的「關燈一小時」擴展到各個環保內容方面,如減少塑料垃圾,選擇綠色出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3月28日「地球一小時」,除了關燈,我們還能夠做什麼?
  • 保護地球環境,我們能做些什麼?注意這些細節就能拯救地球環境
    地球環境惡化已經成為了社會嚴重的問題,無節制的消耗資源和汙染環境正是其根源,而人類所患的很多疾病都與環境汙染有很大的關係。就在這短短幾十年裡,我們的地球看起來也蒼老了許多,我們是時候反思自己都做了些什麼?
  • 「化學」我們能對碳氧化物做些什麼?
    接下來我們將解答以下內容一氧化碳的性質是什麼?一氧化碳警報器有什麼作用?二氧化碳的性質是什麼?我們如何顯示二氧化碳的存在?二氧化碳在氣候變化中起什麼作用?一氧化碳的性質是什麼?由於它是無味的,因此我們僅使用一氧化碳檢測器才能注意到它的存在。該設備可以挽救無數生命。它必須安裝在天花板附近,並定期檢查其功能。一氧化碳的性質是什麼?在碳和含碳物質完全燃燒期間,會生成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其密度高於空氣的密度,因此會從下面下沉並充滿可用空間。 二氧化碳不助燃。
  • B站進電影圈,要做些什麼?
    無需在這裡介紹什麼是彈幕,來自另一個代際的李少紅導演的話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她說一開始也不接受彈幕這種形式,但當她在B站看了《大明宮詞》《紅樓夢》之後,立刻理解了它的意義,並認為這「形成了一種新的觀影形態」。她了解到觀眾到底是怎麼看電影的,對一處情節,一句臺詞,甚至一個服裝細節會有什麼樣的即時評價,這些都是電影人以前無法完整知曉的,對將來的創作有不可估量的反哺作用。
  • 地球一小時:環保不止一小時,除了關燈你還能做這些!
    #地球一小時活動是每年三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今年的地球一小時行動將於今天晚上(3月28日)的20:30分開始。從一個小小的關燈動作開始,地球一小時逐漸成為了一個席捲全球、家喻戶曉的環保運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它、走進它、參與它。01 什麼是地球一小時?
  • 星際榮耀姚博文:探索「星辰大海」,對我們到底有什麼價值?
    當民營創業公司也開始造火箭、放衛星,這些聽起來硬核且酷炫的事情,跟我們每個人有什麼千絲萬縷的關係?它真的能成為新的創業方向嗎?航天事業是一項非常嚴謹的系統工程。發射失敗有一萬種可能,而發射成功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把這一萬種可能,全部規避掉。原本政府和科研機構才能做的事情,憑什麼民營的創業公司也可以去「搞定」?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公布一周年:我們甚至拍到了黑洞「打噴嚏」會拐彎
    為了做到這點,「事件視界望遠鏡」使用了一種特別的技術:甚長基線幹涉技術(VLBI)。簡單來說,它使得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望遠鏡能夠相互連接,並同時同步觀測同一個天體。通過這種技術,這些「小」鏡子組成了一臺和地球尺寸相當的「大」望遠鏡。「事件視界望遠鏡」能夠分辨出角距離只有 20 微角秒的天體。
  • 「聚焦」熄燈一小時,地球會怎樣?
    第13次熄燈2019年,熄燈儀式時間定為3月30日晚上8時30分,屆時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將通過自發熄燈一小時,來激發人們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以及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的思考。2019年的「地球一小時」將是第13次熄燈活動。熄燈之後,人們可以做什麼?
  • 地球日,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絕望於對動物那時那刻的感同身受,氣憤於我們人類怎能對地球傷害到這種程度。今天,我不想講人類如何的傷害了地球,那些需要銘記,但更要引以為戒,當下我們急需要做的就是,我們如何去愛我們這個星球,使她免受在未來的日子裡免受更大的傷害。
  • 簡單到能一直瘦!解密近年最紅的「168 斷食法」
    你沒理解錯,「斷食」指的就是不吃東西,這個看起來很費的方法,最近卻以全新型態- 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風靡全球。爆紅的「間歇性斷食」是什麼?有何好處?營養師:推薦新手「168 斷食法」營養師張家祥(Ricky)、蘇政瑜表示,新手想嘗試間歇性斷食,推薦可從「168 斷食法」做起,也就是指每天16 個小時斷食、只有8 個小時能進食。相對於其它斷食方法,168 斷食法較簡單、也更容易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