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禁止服用的興奮劑是不是毒品?答案都在這裡

2020-11-23 騰訊網

提起興奮劑,很多人大概能和康達君一樣立馬想到運動員服用興奮劑違規的各種新聞消息。我國對使用興奮劑一直持堅決反對的立場,且始終保持零容忍的態度,並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進行規制,如:

19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第一次將反對使用興奮劑納入到國家法律範疇。

1998年12月國家體育局頒布《關於嚴格禁止在體育運動中使用興奮劑行為的規定(暫行)》,成為我國處罰使用興奮劑行為的基本法規。

2003年國務院通過《反興奮劑條例》,對含禁用物質的藥物生產、銷售、進出口、使用、處罰等進行了明確規定。

興奮劑的英文是「Dope」,原義為「供賽馬使用的一種鴉片麻醉混合劑」。如今所說的興奮劑通常指的是體育運動中的興奮劑,是指對國際體育組織規定的禁用物質和禁用方法的統稱。

看到興奮劑與毒品有些相似,就有深深的疑惑了:興奮劑是毒品嗎?

興奮劑是毒品嗎

不少的人容易把興奮劑和毒品混為一談,因為毒品也存在一定的興奮作用。

其實,興奮劑不是毒品,但也包括毒品在內。興奮劑主要是運動員為提高成績而最早服用的藥物,大多屬於興奮劑藥物-刺激劑類,如今通常所說的興奮劑不再是單指那些起興奮作用的藥物,而實際上是對禁用藥物的統稱。

毒品

毒品既可以從廣義上泛指可以對人體造成傷害的化學物質、毒物、毒劑(特別是一些劇毒藥物如KCN),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特指被人類當做嗜好品所濫用的功能性藥物,多為精神藥品或麻醉藥品。因濫用這類藥品會傷害身心健康,所以中文稱之為毒品。

興奮劑

興奮劑是加速和增強中樞神經系統活動,使人處於強烈興奮具有成癮性的精神藥品。

興奮劑的種類繁多,大多通過人工合成,常見的有:苯丙胺類(冰毒)、苯丙胺類衍生物MDMA、MDA(搖頭丸)、古柯鹼、咖啡因等。

運動員所使用的興奮劑是什麼?

美國戰後醫學科學發展迅猛,醫學實驗室組織人力和財力發明了安非他命、合成類固醇、紅細胞素和生長激素等藥品。一九八九年,蘇聯拉脫維亞共和國研發了米屈肼(THP和mildronate)。

此藥原本是心臟保護製劑,此藥原本是心臟保護製劑,目的是緩解在阿富汗作戰的蘇聯士兵高原缺氧和供血匱乏,其主要功效為,有助於抑制脂肪酸氧化,改善人體能量代謝,透過消除有毒物質提高細胞供氧能力。但它卻被蘇聯和俄羅斯運動員作為興奮劑大量使用,後被國際反興奮劑機構定性為體育競賽禁用藥物。俄羅斯世界網球冠軍莎拉波娃,就是因被國際興奮劑檢測機構查出米屈肼而止步國際大賽。

興奮劑和毒品的區別

動機不同:服用興奮劑主要目的是加強人體精神刺激,提高競技時的興奮性;吸食毒品的主要目的是一種新鮮感、刺激感,並且具有很強烈的主觀意願。

程度不同:服用興奮劑的運動員一般不會產生強烈的依賴性;但是服用毒品的人群會對毒品產生強烈的依賴感。

群體不同:使用興奮劑的主要人群是競技運動員,再包括少數病人;而吸食毒品的人群沒有特異性,吸食的主要場所來自於KTV等娛樂場所。

皆對生命健康有危害

曾經有一段時間,全球各大賽事倡導運動員嗑藥,那時他們吃的藥並不是今天的興奮劑,而是名副其實的毒品。

19世紀末,美國著名的六天自行車耐力賽的參賽選手都一邊騎車,一邊吸著古柯鹼。

遼寧某足球運動員,2004年9月26日被查出使用苯丙胺和甲基苯丙胺,被給以停賽2年,罰款5萬元的處罰。

這些興奮劑在短時間提高身體機能的同時,也會對身體健康產生極大的隱患,甚至威脅生命,興奮劑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可能導致嚴重的心率紊亂,甚至猝死。

大量使用興奮劑能夠腐蝕使用者的精神,嚴重的會患上妄想性精神病,引發自殺。對於一些青少年來說,長期使用興奮劑會嚴重影響身體發育,損害身心健康,甚至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當今世界,毒品、愛滋病與恐怖活動並稱為世界三大公害,困擾和威脅著整個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毒品問題不僅是全球面臨的社會問題、經濟問題,同時也發展成為了一個嚴重的政治問題,它對世界的和平與安寧構成威脅,也對人類文明構成巨大挑戰,一定要遠離毒品。

今天也要提醒大家置頂/星標康達君!

點擊播放 GIF 0.3M

作者:普及知識的康達君|羿思月

編輯:藍墨水

校對:藍袖子

審核:許志雄

如果您覺得我們的文章不錯,請分享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如果身邊有人不慎沾染吸毒,請多點關愛和包容,儘早幫助他們戒毒,逃離毒品的魔掌!

---- 版權歸湖南康達自願戒毒中心所有 轉載請註明 ----

相關焦點

  • 長跑大國肯亞的背面:獎金、興奮劑、禁賽和運動員被摧毀的身體
    小鎮人口大約4萬人,其中職業賽跑運動員就有3000人左右,這裡培養出了3位奧運冠軍和20位世界冠軍,這其中就包括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埃魯德·基普喬格。  在這裡,本土運動員租房每個月要花費至少一千先令(約合人民幣一百多元),吃飯也要三千先令左右,這些花費都由自己家人贊助,這對於當地家庭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 全運安排2575例興奮劑檢查 運動員戒心還需戒嘴
    據悉,為保證乾淨公平的競賽環境,十二運將安排2575例興奮劑檢查,包括2300例尿檢和275例血檢,總量比上屆增加了261例,上升12%,還將採用生物護照檢測,要以「零容忍」和「三嚴方針」(嚴令禁止、嚴格檢查、嚴肅處理)為堅決態度。按照一些基本原則,十二運的興奮劑檢查不排除尿檢血檢同時進行,冠軍肯定要查、前三名會抽查一個、前8名也會抽查一個,但具體的檢查計劃是保密的。
  • 外媒:興奮劑是競技體育的必然產物
    無論這屆奧運會將帶來何種驚喜,頭條新聞裡肯定少不了一個問題:興奮劑。就連今年夏天,有關運動員涉嫌服用興奮劑作弊的新聞也不絕於耳。最新的轟動是圍繞國際田徑聯合會(IAAF)資料庫洩露的數百份血檢結果,一些專家表示這是普遍使用興奮劑的證據。
  • 深論:運動員是否存在合理拒絕藥檢的可能?
    但小編不會對其中任何一方做假設分析,本文旨在從另一面幫你探尋運動員究竟是否存在合理拒絕藥檢的可能?8年裁決的依據?首先看下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在孫楊判決書中的一個觀點:未完整配合反興奮劑檢查,且沒有足夠證明為何破壞檢測樣本。顯然仲裁法庭很明確的對外表達了觀點:孫楊的本次禁賽與服用興奮劑無關,所以關於興奮劑謠言可以告一段落。
  • 揭秘肽類激素:典型興奮劑 曾被運動員廣泛使用
    北京時間6月9日,中國反興奮劑中心公布了四例興奮劑陽性事件,2009年曾在羅馬遊泳世錦賽與隊友共同獲得4x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的遼寧女子選手李哲思出現在名單中。  李哲思在今年3月31日國家體育總局反興奮劑中心實施的賽外興奮劑檢查中,A瓶檢測結果呈肽類激素(外源性促紅細胞生成素)陽性。
  • 興奮劑的新前沿將改變運動員的DNA?好可怕!
    2002年,反興奮劑機構迅速作出反應,建立了專家科學家的「基因和細胞興奮劑小組」,討論如何最好地解決問題。2003年,該組織禁止了「基因興奮劑」,它將其定義為「具有提高表現能力的細胞,基因,遺傳因子或基因表達調控的非治療性使用」。
  • 蔬菜中的興奮劑。Doping in Vegetables
    yùn dòng yuán 運動員athletes你還記的小時候的大力水手動畫嗎?科學家說,在菠菜中發現的化學物質與類固醇有相同的作用,應該禁止運動員服用。柏林弗雷大學的研究人員對近50名運動員進行了為期10周的測試,發現服用蛻皮甾酮膠囊的運動員的力量增加了3倍。
  • ...環法|巴西_體育|斯·阿姆斯特朗|興奮劑|約翰內斯-杜爾|蘿拉...
    服用興奮劑會使人心力衰竭、激動狂躁,損害免疫力,增加傳染病感染的可能性,長期或者大量服用,會引起中毒症狀,特別令人擔心的是,許多有害作用並不會立即發生,都是數年之後才慢慢出現,專業的醫生也不一定能準確分辨運動員是否處於危險期。1999年,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在瑞士成立,辦公地點設置在奧林匹克國際奧委會大樓。有的運動員為了取得好的成績,不惜冒著被禁賽、名譽掃地的風險,在比賽前服用興奮劑。
  • 回顧興奮劑使用歷史 興奮劑檢測好似貓鼠戰爭
    文/瘦駝  興奮劑的貓鼠戰爭  貓只能在老鼠後面跑  興奮劑,一類特效藥物或者生理製劑,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都能夠增強或者輔助運動員增強體能或控制能力,提高比賽成績,輸血提高運動成績的方法也被歸為使用興奮劑的範疇。
  • 興奮劑類毒品有哪些?
    興奮劑指的是引起人體中樞和外周交感神經系統興奮作用的一類物質,其中包括了這類作用的毒品。 興奮劑包括自然產生的植物生物鹼,比如古柯鹼、麻黃鹼,冰毒就是用麻黃鹼來製作。還有十多種合成藥物,如苯丙胺,如果是人工合成的麻黃鹼用來製作冰毒,那麼冰毒也是。
  • 我只是想健身,怎麼就毒品成癮了?
    最近某運動員遭禁賽8年的新聞引起了大家關注。恰巧最近一個諮詢電話也是提到健身和毒品成癮的問題。一個在國外讀書的大學生,迷上了健身、增肌,結果在陌生人的引誘下使用利他林和安非他命,並且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劑量也逐漸增加,且脾氣、性格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動輒發脾氣,易怒。興奮劑是個什麼鬼?
  • 反興奮劑機構:在某個時期職業車壇人人都服藥
    「阿姆斯特朗的案件,超出反興奮劑機構的掌控,包括WADA(世界反興奮劑機構)、USADA(美國反興奮劑機構)、AFLD (法國反興奮劑機構)和CONI (義大利奧委會)對他做了很多次的興奮劑檢測,但他們之前沒有檢測出使用興奮劑,原因是各個機構的檢測都是各自獨立的。 」  他還說,「UCI對漢密爾頓檢測了40次才發現他使用興奮劑。環法車賽冠軍蘭迪斯則是46次才發現問題。
  • ...澳大利亞、遊泳、興奮劑、體壇、美國、飛人、阿姆斯特朗_網易...
    2001年,加特林被查出服用禁藥安非他命,因此被判禁止參加國際比賽兩年。但是,加特林表示:這是因為自己年幼時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連續多年服藥而造成的。就這樣,美國反興奮劑機構決定禁止加特林參賽8年,同時保留他向仲裁委員會上訴的權利。
  • 藥監局發布:對運動員進行興奮劑檢查的有關規定
    一、運動員禁用方法(一)篡改血液和血液成分以下方法禁用:1.向循環系統內注入或回輸任何來源及任何數量的自體、同種異體(同源)或異源血液或血紅細胞製品。2.人為提高氧氣攝入、輸送或釋放的方法。
  • 火遍瘦身圈的泰國網紅減肥藥竟然是毒品?揭秘網紅減肥藥成癮的秘密
    近來有不少新聞報導,「女子因使用網紅減肥藥被認定為使用毒品」。很多人認為,毒品離自己很遠,但事實上,毒品卻經常以各種偽裝的形式出現在我們身邊,「網紅減肥藥」就是其中一種。 看到這裡,是不是驚呆了?「減肥藥是毒品?
  • 女子服用「喪屍毒品」後身亡,這種毒品吸食後能致人產生「吃人的欲望」
    2018年3月4日凌晨,來自德文郡普利茅斯的23歲的安德裡亞·霍瓦託娃在聚會上服用了一種「殭屍毒品」,隨後還服用了多種毒品後昏迷不醒,三天後在醫院去世。夫拉卡(Flakka),又稱「礫石」,在西班牙口語中是用來描述漂亮誘人女性的詞語,然而它卻是一種非常恐怖的人工合成的仿興奮劑卡西酮類新精神活性物質,人稱「喪屍浴鹽」第二代。夫拉卡除了興奮效果更強,更重要的是它的售價更便宜,號稱只要5美元就能讓人嗨上天,典型的窮人毒品。
  • 興奮劑的歷史比現代奧運會還要久遠?!
    一直以來,人類都在不斷地實現自我極限的突破:海因裡希實驗室中的一個電火花,為我們打開了電子通訊的大門;計算機的發明與發展,不斷地刷新運算與推理速度的極限……人類的自我突破不僅限於科技,人體潛能的開發也是自古以來人們追求的目標之一,從古代的勇冠三軍到現代的奧林匹克,身體強健的人們總會得到所有人的讚譽。
  • 環球科學:如果興奮劑不設限, 體育運動會變成什麼樣?
    禁止使用興奮劑,是國際奧委會及所有職業及業餘體育組織所公認的。 不過,有不同的意見認為,興奮劑已經非常普遍,以至於體育界現實的選擇就是讓運動員使用他們想要的藥物,只要是安全地使用。 英國西蘇格蘭大學的生物倫理學家安迪·邁亞(Andy Miah)認為:「如果禁藥的目的是為了保護運動員的健康,把興奮劑使用納入醫學監管之下似乎是一條更好的途徑,更為重要的是,體育界應建立興奮劑使用指導機構,作為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補充,目的是更安全地提高運動員成績。」
  • 毒品常識
    毒品種類很多,範圍很廣,分類方法也不盡相同。    ● 從毒品的來源看,可分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品三大類。天然毒品是直接從毒品原植物中提取的毒品,如鴉片。半合成毒品是由天然毒品與化學物質合成而得,如海洛因。合成毒品是完全用有機合成的方法製造,如冰毒。    ● 從毒品對人中樞神經的作用看,可分為抑制劑、興奮劑和致幻劑等。
  • 這個在二戰中極度殘忍的國家,還發明了禍害至今的新一代毒品之王...
    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我想給大家講述一下日本這個國家,在另一場戰爭上的表現,即與毒品的戰爭。這不再是國與國之間仇恨戰爭,而是一場關乎人類生存的戰爭,而對手則是對人類社會具有極強毀滅性的毒品。在這場與毒品的戰爭中,日本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看完此文,相信大家都會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