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關於「熊孩子」的新聞,底下總有網友評論:這種孩子就欠收拾。
對孩子嚴格教育,當然不是什麼壞事,但重要的是方式方法,一味嚴格約束,反而影響孩子快樂成長。
前段時間,一則孩子不寫作業,被父親帶到墳地罰站,結果走失的新聞,刷爆網絡。
大家在譴責新聞中父親的極端做法時,也不免捫心自問,究竟什麼樣的方式,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愛上學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肖恩柯維在自己的著作《傑出青少年的7個習慣》中,為青少年總結了適用青少年的7條黃金準則,深受全世界追捧。
他有一句金句:平庸和傑出的背後就是習慣。總結起來一句話:卓越跟「腦子好不好」沒關係,而是善於用好的「行為方式」去內化習慣,直到具備卓越的好品質。
同樣,在日本,也有一位善於總結「規律和方法」的人,他是東京大學教育學博士,深諳教育學、心理學,他在深入研究全世界名人的學習背景之後,在包羅萬象的方法中,為孩子萃取了全世界名人的成功法則,專門為青少年梳理了一套「學霸致勝」寶典。
當然這也和他自己,從「學渣」到「學霸」的進階過程密不可分,學習是有技巧的,找對方法,事半功倍。
因為有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知識背景,齋藤孝的學習方法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徵,最難能可貴的是,他不是你想像中那種「看著很有用,一用就失效」的套路理論,他更像一位貼心導師,可以站在孩子角度,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和煩惱:
我們就以讓很多父母頭疼 「寫作業拖沓」這件事為例,看看齋藤孝是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的。
首先,齋藤孝為我們展示了「不愛寫作業」孩子的生活常態,是不是很眼熟?
▼
一開始熱血沸騰
▼
過去了很久很久
還是沒有開始
……
▼
整整一下午過去了
崩潰地想罵街
「寫作業拖延」是很多孩子的問題,家長先不要批評和打擊孩子。齋藤孝給出了一個可實施、可操作、孩子不反感的訣竅~
比如:5分鐘學習法
讓孩子快速跨越最討厭的「最初階段」
如果你的孩子還在因為寫作業發愁,不妨可以試試這個「五分鐘學習法」。
比起很多同類書籍,必須要說的是:這套書的可操作性真的很強,孩子和父母都可以輕鬆上手。
這也是齋藤孝的核心理念:停止咆哮和批評,學會用方法,永遠記住,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在這套書中,你還可以清晰地看到齋藤孝的「心理方面」的引導,他總是從心理層面關注「行為」本身。
比如:
當我們從心理需求出發,再去幫助孩子梳理問題時,很多問題就都有了解決辦法:
比如:用「四象限法」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點。
再比如:用「心理暗示法」,讓孩子慢慢找到自豪感和榮耀感,慢慢建立自信。
寫作業做題,如果想做得又快又好,其實也是要靠「方法和套路的」:試著把這一招用上。
看到這裡,你肯定會齋藤孝的學習方法開始長草。咱們前面說了,齋藤孝關注孩子本身,所以他的著作也就更科學、更有效。他專門為青少年編寫了一套這樣的書《逆商·不服輸系列》
我們當父母的都知道,孩子成長不僅要面對「學習」,更多還要面對 「社交」和「自我成長」,這也是很多青少年在成長中的大難題,所以這套書一共有三個主題:
《不學習不行?》
《朋友是必須的?》
《怎樣才算帥?》
除了學習,交往也很重要。齋藤孝結合孩子的日常生活,為孩子講述了「何為朋友」「朋友的界限」和「朋友重要性」「朋友和獨處之間的平衡」等等交友原則。
可以說,這些寶貴的經驗既可以重建「交往」的認知,也可以幫助他們減輕交往的煩惱,既可以真誠待人,也有自己的獨立空間。
懂得朋友的多樣性,學會接納,也是交往的一大功課。
除此之外,面對現在如火如荼的網上社交,齋藤孝並不阻止孩子,但是要讓孩子知道:網上社交容易發生的問題和安全隱患,讓孩子從小學會擦亮眼睛去辨識。
而在「自我成長」這部分,齋藤孝把自己想說的融在了《怎樣才算帥?》這本書中。
針對孩子的「自我成長」,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價值」,成為 「有勇氣」「有使命感」「有目標」「會審視自我」的人:
總而言之呢,我覺得這套書,「有理有據」「有溫度有方法」,不說教又有效,如果你的孩子有這方面的煩惱,真心推薦這套書。
當然了,你肯定又這個擔憂:內容再好,孩子不喜歡讀,也無濟於事。
接下來,我就從四個方面來說一說,為什麼這套書在日本如此深受小學生歡迎?(一經出版,該系列暢銷60萬冊)
NO.1
用 「漫畫」打開孩子的內心
幽默風趣,接地氣,孩子很容易聽進去
對於孩子來說,再也沒有比「漫畫」更好的形式了。而我們都知道,日本的漫畫一直是全世界最有水準的。
在這套書中,漫畫家伊地知宏介結合小學生的審美特點,為他們精心設置了裡面的人物形象。
看得出來,這個人物不僅充滿了正能量,而且也非常接地氣。
主人公是小學四年級的可戀創太,小亮是渾身充滿力量的宇宙人,其他配角還有學校裡的同學,家庭裡的成員。這樣一來,可戀創太的故事本身就變得接地氣,而且充滿了奇幻色彩,這樣的安排正合小朋友的心意。
漫畫的好處,我就不贅述了。漫畫很快就打通孩子的內心,很自然地跟孩子產生聯結。家長的長篇大論,孩子抗拒,聽不進去,但是漫畫書中的話,孩子很容易就能聽進去。
齋藤孝在漫畫中巧妙地加入「方法」、「策略」「口號」,孩子融入故事情節中,自然就會記住這些有用的話。
值得一提的是,漫畫本身自帶「幽默」氣質,孩子的體驗是好的,在愉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就會受到影響,也不知不覺就會進步和提高。
NO.2
What+Why+How,問題+分析+支招
「3+1」模塊,手把手幫孩子解決實際問題
別以為這就是一套搞笑的漫畫書,如果你看進去,你會發現齋藤孝是有方法、有策略,更是有梯度安排的。
每一個章節前,齋藤孝總是先會擺出一個現實問題,這就是:What
比如:寫作業前,很多孩子經常會找不到東西,練習冊不見了,課本不見了……
其實出現這個問題,是有原因的,接下來,就是分析,找出問題的根源,這就是Why。主要原因只有一個:學習環境太亂了!
針對這個問題,到底怎樣做,這就是HOW。
有了這三個模塊,還有最後一個總結式的模塊,那就是「小秘籍大智慧」「小秘籍大成長」「小秘籍大收穫」。
這段總結,總結全章節精華,也是認知上的升華,這部分對孩子會非常有啟發作用,尤其是劃線的部分,一定帶著孩子多看幾遍哦。
NO.3
注重內心需求,關注人本價值
潛移默化塑造孩子的「學霸思維」
市面上有很多關於學習的策略方法,雖然看起來很有用,但是脫離了孩子的內心需求,再好的方法也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比如很多孩子喜歡跟同學一起學習,很多家長會反對,認為那樣耽誤時間。實際上,從心理層面:可以朋友一起學習,有很多好處。
第一個好處就是
可以長時間保持注意力
第二個好處就是
可以相互提問題
從孩子內心心理需求出發,齋藤孝為孩子總結出了「學霸」的高效「黃金學習法則:」這些竅門真的是可以讓孩子受益一生!
① 竅門一:「必殺!鎖定方式」
② 竅門二:秒表學習法
③ 竅門三:熟練地記筆記
④ 竅門四:用語言把思考過程表達出來
⑤ 竅門五:學會預習
⑥ 竅門六:學會複習
這六個竅門都有一定的激勵作用,讓孩子從被動學習變成「自發學習」,讓孩子慢慢學會自主思考,而這正是 「學霸思維」的核心能力。
除此之外,你發現細心的齋藤孝老師,把學習的方方面面都幫你想到了!
千萬別把坐姿、握筆姿勢不當回事哦!正確的坐姿會讓孩子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接下來的一些「學習竅門」,也可以給孩子試一試:
▼
丹田呼吸法
▼
利用五感增強記憶力
不止在學習方面,其他兩本書在「社交」和「自我成長」的引導上,也是關注孩子本身的價值,不是告訴孩子一堆枯燥無用的方法,而是從孩子內心的「驅動力」入手。這個過程也正是塑造「學霸思維」的過程。
NO.4
包羅萬象,腦洞大開
給孩子一堂妙趣橫生的「思維通識」課
看這套書,有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信息量龐大,包羅萬象,隨時都在開腦洞。
比如講到「刻意練習」的重要性時,很形象把數學練習和「彈鋼琴」作類比,讓孩子知道「反覆練習」的必要性。
這裡講的是「做筆記的重要性」,但是有心的孩子會發現:黑板上藏著「月亮和星星的運動」的天體知識。
對比了書中的主人公的不同筆記,讓孩子自己發現怎樣做筆記會更高效,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試試看,相信對於自己的學習會有幫助。
在講「什麼是友情」時,卻從「人類」和「螞蟻」的生活方式入手,這樣的對比,一下子就可以讓孩子明白「人類社交」的根源,真是一堂潛移默化的人文課。
引導孩子思考「為什麼會學習」這個話題,用了一個「知識草原」的概念,很形象地就把「學習的重要性」闡述得非常清楚。
當孩子面臨「跟別人合不來」這個問題時,個體心理學鼻祖——阿德勒的這個心理學知識一登場,再鬱悶的孩子也可以豁然開朗了。
還有各種莊子名句、《小王子》故事、化學反應、二戰故事、同理心培養等等,你會有一種感受:齋藤孝給孩子的不僅是方法、策略,更世界通識,讓孩子拓寬眼界的同時,對孩子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都是潛移默化的。
NO.5
印刷精美,開本適宜
攜帶方便,方便隨時閱讀
作為小學生看的圖書,一定要在性能上具備三個要素:方便、實用、易攜帶。
這套書在開本的選擇上,類似於練習本大小,是常規開本,看起來也不累。
最重要的這個開本,帶出去非常方便,放在背包裡,完全不佔地方,所以非常實用。
這套書在外觀性能上,已經滿足了以上三個要素。
其次,大家擔心的是畫質,畢竟這套書是漫畫書,對於印刷要求很高,尤其是整本四色,印刷不好,不僅影響畫面,而且閱讀起來體驗也不好。
大家都知道,日本出版社在產品質量上的要求是很高的,我們的印刷樣稿也是經過日方嚴格審核,無論是內容的嚴謹性還是細節上的把握,我們也是找了高標準,符合綠色印刷標準的印刷廠,確保最終圖書的印刷品質。
這樣的一套書,方便隨時攜帶,隨時閱讀。而如果你也是一個有心的家長,不妨也跟孩子一起閱讀這套書,你就會發現,其實孩子面臨的問題,可能你在成長中也遇過,只是你忘記了。
如果你的孩子正面臨很多困惑和煩惱,不妨拿起這套書,說不定也會在裡面找到答案!
方法比努力更重要!希望幽默風趣的內容可以讓所有的孩子都享受生活,享受學習,享受自我帶來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5~12歲孩子適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