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6月9日Nature雜誌精選文章一覽

2020-11-30 生物谷

封面: 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由Morven Graham 和 Xinran Liu提供,假色處理由Fred Gorelick完成。

【1】封面故事:腸道菌群與營養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

doi | 10.1038/nature18309

本期封面所示為糞便細菌的一個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腸道菌群的變化以及糞便短鏈脂肪酸濃度的改變已被發現與肥胖症、胰島素抗性和代謝綜合症相關,但卻沒有在它們之間確定存在因果關係。Gerald Shulman及同事顯示,腸道菌群與營養成分之間的一種相互作用會增加吃高脂肪食物的嚙齒類動物醋酸鹽的生成量。這會導致副交感神經系統(神經系統中控制下意識行為如心律和消化的部分)的激發,這反過來又會促進由葡萄糖刺激產生的胰島素分泌和飢餓素分泌的增加以及食慾過盛和肥胖。【2】選擇對威脅做出反應的腦迴路

doi | 10.1038/nature17996

覺察到一個威脅的一隻小鼠可在兩種主要防衛方式之間做出選擇:主動攻擊或被動僵硬。Andreas Lüthi 及同事將光遺傳學、電生理學和神經解剖學追蹤方法相結合,識別出了控制這些不同策略的神經迴路。他們識別出從杏仁核到導水管周圍灰質的一個通道,該通道不僅介導僵硬,而且還與介導攻擊的迴路相互作用。僵硬是包括魚類、嚙齒類和靈長類在內的很多物種的一個在演化過程中保留下來的行為。對人類來說,這一「生存迴路」的失調已被發現牽涉到與焦慮相關的疾病。

【3】上舊石器時代的歐亞人

doi | 10.1038/nature17993

David Reich、Svante P??bo及同事分析了生活在距今45,000 年和7,000年前之間的51個歐亞人的古基因組數據。這些數據提供了關於新石器時代以前歐洲的人口史的迄今最全面的信息,也為這一時期歐洲人口的不斷遷移和周轉提供了支持。以尼安德特人為祖先的人所佔比例在過去45,000 年從3-6%減少到了當今的2%左右。

【4】量子計算的一個演示

doi | 10.1038/nature17658

絕熱量子計算機是模擬機器,在量子隧穿效應的幫助下,能夠慢慢從一個簡單的輸入演變為人們所期望的、比較複雜的輸出。雖然絕熱量子計算機在執行特定任務時可以非常快,但它們受到在計算過程中無法得到校正的噪音和錯誤的限制。相比之下,通用量子計算機是採用邏輯門、允許進行錯誤校正的數位化裝置。在這項研究中,Rami Barends等人通過將一個絕熱量子計算系統數位化,把絕熱和通用量子計算機的優勢結合了起來。這一方法允許對 「non-stoquastic Hamiltonians」進行編碼,後者是模擬具有相互作用的費米子的物理和化學系統的關鍵。

【5】大環車道上的納米機器

doi | 10.1038/nature18013

一個分子馬達首先必須產生不會被 「布朗運動」 (在那個尺度上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力)所淹沒的運動,而且無法將角動量作為一種方向控制方式加以利用。儘管存在這些限制,但David Leigh及同事還是開發出一個系統,該系統能通過消耗單一化學燃料來驅動一個分子機器,使該分子機器只要有這種燃料存在就能實現連續轉動,而不需要任何進一步的化學輸入或外部刺激。這一馬達由兩個連鎖的分子環組成,其中較小的一個環 (大環)當受到一種化學燃料的不可逆反應的驅動時會圍繞其中較大的一個環(環形分子軌道)被連續定向運輸。方向性是通過添加到軌道上的化學燃料的反應速度的不對稱性實現的,這種不對稱性迫使大環在同一方向上繼續運動,而不是朝前一個反應點逆轉。

【6】弗洛瑞斯人的第二個地點

doi | 10.1038/nature17999

直到最近,身材矮小的弗洛瑞斯人的遺骨只在一個地點被發現——印度尼西亞弗洛瑞斯島上的梁布亞洞穴。本期Nature上發表的兩篇論文介紹了來自弗洛瑞斯島上第二個地點的新的化石發現。這個新地點名叫Mata Menge,在梁布亞的東邊。 Gerrit van den Bergh 等人描述了一個下頜骨碎片和來自幾個個體的分離的牙齒。這些遺骨與來自梁布亞的那些遺骨一樣小,甚至更小,但時間卻要古老得多,距今70萬年。它們的形態支持其源自亞洲直立人的觀點。Adam Brumm等人提供了Mata Menge發掘點的地層、年代、環境和動物區系背景。這些古人類距今大約70萬年前生活在當時炎熱、乾旱的草原上,儘管這個草原也有相當多的溼地。跟這些化石一起被發現的石器比較簡單,與那些比它們要晚很多的梁布亞弗洛瑞斯人相關的石器非常像。

【7】人體微生物群的動態

doi | 10.1038/nature18301

與人體相關的微生物群是複雜的、高度個性化的生態系統,我們對其生態動態很不了解。這些微生物群主要是宿主獨立的(因而也是 「普遍」的)還是宿主特定的是一個有待回答的問題,其答案對於基於微生物群的幹預措施的制定至關重要。這項研究報告了用來表徵與人體相關的微生物群落的一個新的計算方法,並將它應用於來自兩項規模最大的微生物群研究的數據。結果表明,腸道和口腔微生物群表現出普遍性動態,而皮膚微生物群則是由宿主環境決定的。這些普遍性腸道微生物動態在被艱難梭菌感染的研究對象中沒有被觀察到,但卻在糞便移植後重新出現了。

【8】巴西寨卡病毒造成小鼠出生缺陷

doi | 10.1038/nature18296

寨卡病毒感染已被發現與巴西出生時有小頭畸形的嬰兒數量有關,但能夠證明寨卡病毒造成出生缺陷的直接實驗證據此前卻沒有。在這項研究中,Alysson Muotri 及同事顯示,巴西寨卡病毒毒株在SJL品系的小鼠中能穿過胎盤,造成宮內生長受限,包括產生小頭畸形的跡象。他們還發現,該病毒能感染人腦細胞器,其中包括通過凋亡造成細胞死亡以及破壞皮層。

【9】飢餓的核糖體怎樣施加控制

doi | 10.1038/nature17675

當細菌缺乏營養時,它們會啟動一個被稱為 「緊縮反應」或 「緊縮控制」的程序,在其中轉錄模式對變化中的代謝需求做出反應。在缺乏胺基酸的情況下(這種情況造成核糖體停滯),RelA蛋白被吸收到核糖體。Venki Ramakrishnan及同事獲得了一個 「細菌核糖體-ReIA複合物」的低溫電子顯微鏡結構,據此來了解胺基酸缺乏是怎樣被檢測到的。他們發現,REIA在一個不同於翻譯因子(translation factors)所用的位置結合,這一結合事件釋放處於抑制狀態的RelA,該狀態正常情況下會阻止(p)ppGpp 「二次信使」 (secondary messenger)的合成。該信使啟動「緊縮反應」。(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生物谷推薦的更多閱讀:

【盤點】6月2日Nature雜誌精選文章

【盤點】2016年5月26日Nature雜誌精選文章

【盤點】2016年5月12日Nature雜誌精選文章

相關焦點

  • 【盤點】7月7日Nature雜誌精選文章一覽
    【4】伊波拉糖蛋白的結構doi | 10.1038/nature18615David Stuart 及同事發表了伊波拉病毒糖蛋白的第一個無配體結構。該糖蛋白是負責宿主細胞附著和膜融合的惟一病毒蛋白,因此從邏輯上來說也是抗病毒藥物研發的一個目標。
  • Nature雜誌9月15日精選文章一覽
    【5】不同尋常的白矮星doi | 10.1038/nature18620四十多年來,AR Scorpii (AR Sco)一直被認為是一顆短周期變星,並被歸類為盾牌座 δ 型變星,這是一種常見的周期變星類型。
  • Nature雜誌11月24日精選文章一覽
    在本周《自然》的一篇評論文章中,Sergei Kalinin、Albina Borisevich和 Stephen Jesse提出了一種應對該挑戰的方法。這種方法要求讓電子束穿過樣本,以揭示其晶體結構。電子束可能會改變原子的位置,這在常規結構鑑定中是一種缺點,但如果想移動原子,這個缺點就會變為優點。不過,這種技術若要取得成功,必須實現對電子束的完全控制。
  • 12月8日Nature雜誌精選文章一覽
    在本期《自然》的一篇綜述文章中,Antonio Acín和Lluis Masanes探討了量子力學理論可用於設計設備獨立型隨機數生成器的諸多方式。【3】保護傳粉者doi | 10.1038/nature20588傳粉者為人類社會提供了無數產品和服務,並且促進保持生態系統的健康和運行。
  • 12月29日Nature雜誌精選文章一覽
    【6】阿古拉斯洋流未有加強doi | 10.1038/nature19853氣候模型表明,全球的風系統會繼續加劇並向兩極擴展,因此,人們普遍預期西邊界流,比如沿南非東岸流動的阿古拉斯洋流也會在全球變暖環境下加強。
  • 12月15日Nature雜誌精選文章一覽
    【2】蛋白質運動與生物學功能之間的關聯doi | 10.1038/nature20571X射線晶體學能在原子尺度揭示大蛋白的三維結構,但提供的僅是靜態圖像。他們發現,在這期間有將近9萬平方公裡的地表水消失了——主要發生在中東和中亞地區,但其它地區有新的地表水形成,面積約是已消失地表水的兩倍。該研究認為,在過去幾十年中驅動這種變化的主要因素是乾旱、水庫修建和水提取。
  • Nature雜誌10月20日精選文章一覽
    在本期《自然》雜誌中,Daniel Rokhsar及同事報告了非洲爪蟾的基因組序列,並與其近親熱帶爪蟾(X. tropicalis)的基因組進行了比較。他們的分析證實非洲爪蟾是異源四倍體,並區分出了兩個非對稱演化的亞基因組——一個往往保留了遠祖狀態,而另一個則經歷了基因損失、刪除、重組和表達降低的情況。這兩種二倍體的祖先約在3400萬年前出現分化,並在約1800萬年前結合形成異源四倍體。
  • Nature雜誌9月8日精選文章一覽
    Simon James回顧了威爾斯的科幻小說,有關教育、歷史和政治的大量其它作品,以及他(據我們所知)在《自然》上發表的五十篇文章。Sidney Perkowitz指出,《星際迷航》至今已勇往直前50年之久,他報導了星際迷航系列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的影響。
  • Nature雜誌1月26日精選文章一覽
    【6】單個鉑納米粒子的催化反應性doi | 10.1038/nature2079通過描繪單個納米粒子的催化反應性,有望直接揭示納米尺度的結構-反應性相關性。為了實現這一目標,Dean Toste、Elad Gross及同事對鉑納米粒子表面的催化反應進行了詳盡的高空間解析度光譜成像處理。
  • 1月5日Nature雜誌精選文章一覽
    【6】體脂與糖尿病風險doi | 10.1038/nature20784肥胖是2型糖尿病與相關代謝疾病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遺傳關聯研究已經識別出了與肥胖相關的基因組位點,近期研究還表明肥胖與DNA甲基化有關。
  • 【盤點】6月2日Nature雜誌精選文章
    【2】乳腺癌的突變特徵doi | 10.1038/nature17676這項研究報告了對來自560個乳腺癌病例的腫瘤及正常組織所做的全基因組測序,為了解蛋白編碼區域和非編碼區域的頻發體細胞突變及突變頻率提供了一個全面的全基因組視角。
  • Nature雜誌1月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6】Nature子刊:組蛋白降解或能促進DNA的修復反應doi:10.1038/nsmb.3347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Structural &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1月9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The Hippo kinases LATS1 and 2 control human breast cell fate via crosstalk with ERα」。所有的乳腺癌都不是同樣產生的。在高達70%的乳腺癌中,它們都有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 ER)。
  • 2012年5月31日《Nature》雜誌精選
    他們用它來校準安裝在智利La Silla天文臺的3.6米望遠鏡上的「High Accuracy Radial Velocity Planet Searcher (HARPS)」的光譜。本文作者們通過監測恆星HD 75289和計算其相伴行星的軌道演示了這種組合方式的威力。
  • Nature雜誌9月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9月份即將結束,本月Nature雜誌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一起學習。在新聞版塊的兩篇文章中,我們詳細探討了不平等對科學自身的影響。生物谷相關報導:科學界的1%  科學家的收入不平等為何在不斷加劇?
  • 科學網—9月1日《自然》雜誌精選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對合成過程中所存在的挑戰、多層組裝程序及半導體納米膜在電子和光電子中的應用進行了綜述,既涉及可以減小至納米膜的無機半導體材料,又涉及可以作為石墨烯替代品的二維有機碳結構。 複雜疾病的遺傳易感性 遺傳傾向與環境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是複雜疾病發病機理的關鍵。
  • 高能手辦團10月9日維護內容一覽 向日葵少女上線
    高能手辦團10月9日維護內容一覽,向日葵少女活動上線。在今天的更新維護中家主的任務已經結束但是新活動向日葵少女活動已經上線,下面一起了解本次更新詳情吧。 【維護時間】2020年10月9日5:30開始,預計3小時 【維護範圍】截止2020年10月9日5:30已開放的所有伺服器 【維護方式】停服維護 給各位收藏家造成不便,盡請諒解!
  • Nature雜誌12月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相關研究結果於2016年12月5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plicing factor 1 modulates dietary restriction and TORC1 pathway longevity in C. elegans」。由於公共衛生取得進展,在全世界過去一個世紀,預期壽命顯著增加。
  • 《犯罪大師crimaster》6月9日每日任務題目答案一覽
    犯罪大師crimaster6月9日每日任務題目答案是什麼?這是犯罪大師今天的每日任務,小編這裡帶來了犯罪大師crimaster6月9日每日任務題目答案一覽,一起來看看吧! >>>《Crimaster犯罪大師》每日任務答案大全 犯罪大師crimaster6月9日每日任務題目答案一覽 一、文件數字 題目:
  • 2020年12月2日央視新聞聯播精選內容一覽
    原標題:2020年12月2日央視新聞聯播精選內容一覽   12月2日《新聞聯播》的主要內容有:1、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
  • 5月5日《自然》雜誌精選
    Umena等人以1.9?魡的解析度提供了PSII的X射線結構,這個解析度足以能確定蛋白亞單元的分配以及Mn4CaO5分子團的幾何排列。 利用染色質特徵解讀基因組 大規模染色質分析可被用來區分功能性基因組元素。這篇論文提供了多種人類細胞類型中各種不同組蛋白標記的染色質圖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