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面故事: 格陵蘭冰蓋的脆弱性
doi | 10.1038/nature20146
如果格陵蘭冰蓋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會顯著上升,可能升高數米。本期《自然》發表了Joerg Schaefer等人與Paul Bierman等人所做的兩項研究,他們考察了冰蓋在過去的活動方式,旨在促進評估其在全球變暖環境下的脆弱性;兩項研究的結論似乎相互矛盾。在新聞與評論版塊中,兩位地球化學家和一位冰川學家探討了這兩篇論文所反映出的問題。封面:Frans Lanting/National Graphic Creative。
【2】證明隨機
doi | 10.1038/nature20119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牧師們一直探索的一個問題是世界是隨機的還是確定的(認為每一個事件都是過去事件的必然結果)。具有內在隨機性的量子理論的發展使物理學家也加入了探索行列。物理學家現在認識到,量子隨機性不僅僅是引人入勝的基礎理論,還帶來了技術機遇,因為隨機數是密碼學的基石。但這樣的技術要求能證明量子力學方法產生的數字是真正隨機的,而且沒有被對手操縱。在本期《自然》的一篇綜述文章中,Antonio Acín和Lluis Masanes探討了量子力學理論可用於設計設備獨立型隨機數生成器的諸多方式。
【3】保護傳粉者
doi | 10.1038/nature20588
傳粉者為人類社會提供了無數產品和服務,並且促進保持生態系統的健康和運行。但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傳粉者的數量正在下降。在本篇綜述文章中,Simon Potts及同事整合了有關傳粉者現狀的數據,概括了數量下降背後的主要因素,並探討了有助於保護傳粉者的政策和幹預措施。
【4】Gamma節律中斷與阿爾茨海默症病理
doi | 10.1038/nature20587
Gamma節律(大腦神經迴路在約20到50 赫茲間的振蕩)中斷是許多神經系統疾病的標誌,研究者在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和該疾病的小鼠模型中都觀察到過這種中斷。蔡立慧及同事表明,在阿爾茨海默症的5XFAD小鼠模型中,gamma振蕩也出現了中斷,並且發現gamma節律下降後,澱粉樣斑塊形成,並且出現認知衰退。值得一提的是,在包括app/PS1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在內的多個小鼠模型中,訓練神經元在gamma頻率(40赫茲)振蕩都能降低β-澱粉樣多肽水平。
【5】S-2HG帶來的廣泛免疫刺激
doi | 10.1038/nature20165
Randall Johnson及同事表明,在缺氧條件下,作為對T細胞受體激活的反應,CD8+T細胞會產生免疫代謝物S-2-羥基戊二酸(S-2HG)。S-2HG會影響位點特異性組蛋白和DNA甲基化模式,促進T細胞增殖、生存和免疫記憶反應。
【6】m6A調節神經活動
doi | 10.1038/nature20568
N6-甲基腺苷(m6A)是信使RNA中最普遍的修飾之一。Jean-Yves Roignant與 Matthias Soller實驗室的互補研究描述了這種修飾如何能夠對果蠅神經功能和行為產生影響。他們發現了催化這一修飾的複合物和識別它的蛋白質,還發現m6A影響了對性別致死(Sxl)等基因的選擇性剪切,因而改變了性別決定過程中的基因表達。
【7】大洋中脊的構造應力
doi | 10.1038/nature20116
Yen Joe Tan及同事利用地震觀測數據,研究了沿快速擴張的東太平洋海隆發生的大洋中脊火山噴發。他們推論火山噴發始於一條5公裡長、富含熔體的地帶,之後由於構造應力長期積累,靜應力發生改變,導致在至少35公裡的洋脊軸段發生斷裂。作者認為,即使是在巖漿活動強烈、快速擴張的大洋中脊,擴張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能是因為構造應力積累至臨界水平造成的,而不是地下巖漿透鏡體中的巖漿超壓。
【8】土地使用集約化與生物多樣性
doi | 10.1038/nature20575
雖然人們對土地使用集約化對當地物種豐富度的影響已經有了深入了解,但要理解它對景觀或區域尺度的影響卻較有難度。Martin Gossner及同事評估了土地使用集約化對德國105塊草原的生物多樣性的影響,覆蓋來自12個營養群的4000多個物種。他們發現,即使土地使用集約程度小幅增加,也會導致各個草原地上和地下微生物、植物和動物類群的生物均質化。這些發現表明,土地使用集約化會在景觀尺度降低許多物種的生物多樣性。
【9】PDGFRα多腺苷酸化調節幹細胞
doi | 10.1038/nature20160
肌肉中的纖維祖細胞和脂肪祖細胞對肌肉再生是不可或缺的,但如果在長期暴露於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PDGF)後被過度激活,也會導致纖維化組織形成,損害修復過程。Thomas Rando及同事發現,這些祖細胞也會誘導產生PDGF受體轉錄變體,其中之一充當抑制PDGF信號傳導的誘餌,阻止纖維化組織形成。
【10】結合抗HIV疫苗與免疫激活物
doi | 10.1038/nature20583
本文作者表明,若將一種由腺病毒血清型26載體疫苗和MVA載體疫苗組成的實驗疫苗(Ad26/MVA)與內生免疫激活物Toll樣受體7 (TLR7) 結合在一起,可以在感染猿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獼猴中斷穩定的抗逆轉錄病毒療後,增強病毒控制,延遲復發。(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發,轉載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更多精彩閱讀:
Nature雜誌11月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12月1日Nature雜誌精選文章一覽
Nature雜誌11月24日精選文章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