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成為災難!科學家研發新方法,6天就能將其分解

2021-01-19 奇點使者

海洋汙染,絕對不是一個新詞彙,只要平時關注媒體消息報導,都可以經常從報紙中的字裡行間看見這個詞。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海洋被汙染的程度越來越嚴重,或將引發一連串的問題。

據悉,2019年是海洋有記錄以來熱量最高的年份,近5年來的熱量相當於美國投放於日本長崎、廣島兩座城市的原子彈爆炸時所產生熱量的130倍。這種情況對於海洋生態有著極為嚴重的破壞,導致生態環境失衡。

除此之外,海洋垃圾的對海洋環境的汙染更為嚴重。曾經有一則消息,講述一位漁民從海洋中捕撈到一頭海龜,可惜已經死亡了。當將之剖開時,場景觸目驚心,原來這頭海龜的胃中塞滿了垃圾。因消化不了這些垃圾這頭海龜是被活生生撐死了的。

海洋垃圾,是指海洋、海岸等環境下人工造成的廢棄物,像漁網、玻璃瓶、塑膠袋、菸頭等等。每次潮汐退去後,你前往海岸邊觀看,會發現有很多垃圾被衝了上來,發出種種惡臭,難聞極了。假如不及時處理掉這些海洋垃圾,對船隻的航行、附近居住的居民和海洋的生物都有著莫大的影響。

特別是塑料類垃圾,它的降解融化條件非常苛刻,假如不施加特殊的手段,哪怕是在海洋中漂浮數百年,亦不會發生降解。一旦被生物吞食進體內,僅僅是依靠胃酸液更加無效,對海洋生物的威脅性極大。

幸好的是,就在前段時間有消息傳出,科學家已經研發出一種新方式,可以在6天內將塑料垃圾降解,並將之轉化為可利用的新能源,無疑是一個重大發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番吧。

這份全新的科學報告刊登在《法新社》上,詳細地講解了這種新方式。主要內容是利用「光」對塑料垃圾進行降解,不僅僅有效,而且不會再次破壞環境,可將塑料變為「甲酸」,然後將它們用於發電廠發電,一舉兩得。

當然,這種「光」並不是普通的太陽光,而是一種「集成光源」。實驗結果表明,碳鍵斷裂之時,可融合光的輻射能力、和溫和不刺激的光,如同慢火熬湯那般,對塑料垃圾進行有效的降解。目前,此種方式正在完善中,相信不久之後即可應用於現實生活中。

近年來,隨著人口基數的增加,資源緊缺問題亦越來越凸現了。在僧多肉少的情況,問題頻頻出現,陸地上的資源已經不能夠完全滿足數十億人的生活了,於是人們便將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海洋。「七分海洋,三分陸地」是地球表面的分布格局,海洋面積遼闊,是一塊天然的、儲量豐富的資源寶庫。但是人類卻將大量的汙水和生活垃圾排放至海洋中,汙染了環境,破壞了這個資源寶庫,未來人們又該求助於誰呢?

海洋問題頻繁出現,正在一點點地蠶食人們最後的一點希望。被垃圾撐死的海龜、海水富氧狀態、潮汐頻繁等等,無時無刻不在宣示了一個信號:地球的環境越來越差,或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這是多麼悲哀的一件事本來美麗無比的自然環境,如今卻被破壞得稀稀爛爛的,自毀希望。

愛護環境,自我做起。這句口號自小開始老師便不斷地教導我們,但這種意識卻慢慢地被人們有選擇性淡忘,可憐又可悲。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種看法?不妨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海洋垃圾將被解決,國外科學家研發出新方法,6天將分解完垃圾
    但其實,不僅僅是全球變暖,在我們看不到的海洋之中,其實也正在醞釀一場更大的災害——海洋垃圾。我們都知道,自從人類出現之後,垃圾的數量就越來越多,而自從進入現代,塑料產品出現之後,垃圾產品不僅越來越多,而且,更麻煩的是難以消滅。本著塑料的特性,要分解塑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需要大量的時間,而從目前來看,我們所分解的速度,根本追不上人類製造垃圾的速度。
  • 塑料汙染危機將得以解決!科學家發現新方法,加速分解變廢為寶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生產"垃圾,對於我們來說,把垃圾打包好丟在垃圾桶就萬事大吉了,可對於大自然來說,並非如此簡單,那是成千上萬,乃至上億的垃圾,難道還能丟給外太空?雖然有好幾種方法解決垃圾,但並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塑料等聚乙烯材料製成的,尤為頭痛,不是時間就能將其抹掉的,它可能會一直「生活」下去!
  •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分解最常見塑料(聚乙烯)的新方法
    它(聚乙烯塑料)最終會被扔進垃圾填埋場或海洋,並在其中緩慢分解,或在散發出有毒化學物質的廢物焚化爐中燃燒。但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方法,可以加速聚乙烯的分解過程,並將其轉化為烷基芳香族分子。烷基芳香族分子可以用作化妝品、洗衣粉、機械潤滑油和製冷液中的表面活性劑。
  • 大量垃圾湧入海洋帶來巨大的災難,科學家試圖通過這種方式解決
    這些垃圾基本上都是我們人為造成的,像是在生活工業之中的一些廢棄物直接通過河流排洩到了海洋之中,這些垃圾並不是在短暫的時間內就能夠分解,這就導致垃圾長時間的在海洋之中影響了海洋的景觀,給海洋帶來了很大的汙染,尤其是海洋之中各種動植物的生態系統直接被嚴重的破壞,現在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多的海洋生物慘死,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警示。
  • 我國研發出降解塑膠袋:廢棄在海洋和土壤中,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當前,塑料汙染已成為地球上直逼氣候變化的另一重大威脅,因為它正在急劇汙染每一種自然系統,並危及越來越多的生物。海洋塑料垃圾汙染,以及它們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危害,早已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當前地球每年產生的塑料超過3億噸,其中相當一部分使用後被直接丟入海洋,還有部分從陸地通過河道、風力最終進入海洋。
  • 這個超級生物酶能分解塑料,科學家無意中將它「升級」
    人們利用酶的這些性質,人工製備生物酶,將其用於洗滌劑、原油汙染處理、生物質燃料製備、殺滅有害細菌等場合。這次新升級的PET降解酶就是人類最新研發的生物酶之一。但是這項研究卻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修改生物酶結構以增強其活性的方法同樣可以應用於PET降解酶。要知道洗衣粉中的油汙分解酶和生物質燃料製造過程中的催化酶活性在十幾年時間裡提高了將近一千倍。
  • 海洋垃圾或將達6億噸!科學家已經證實,人類糞便裡發現多種塑料
    當然根據英國科學報告指出,確實按照如今的趨勢下去,海洋汙染將會成倍增長,這對海洋生物來說,將可能帶來致命的危機,當然對人類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說我們生產塑料垃圾,最終還是回到了我們自己身上。海洋塑料垃圾到底有多嚴重?
  • 環保新福音?生物制新餐具60天就能分解
    「綠色」餐具,它不會犧牲便利性和功能性,並有可能成為塑料杯子和其他一次性塑料容器的替代品。傳統的塑料或生物降解聚合物需要450年的時間,或在高溫下才能降解,而這種無毒、環保的材料只需60天就能降解,並可以乾淨地用來裝你的早餐咖啡外賣。近日,相關論文刊登於Matter。
  • 塑料海洋:全球海岸線發現的海洋垃圾90%與塑料製品有關
    隨著長大,她逐漸發現,海灘上這些美麗的自然造物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造垃圾取代,甚至她還曾在海灘上看到過冰箱和電視機。對這些東西來源的好奇,和對於背後可能存在的環境問題的思考促使她拿起相機,前去海灘記錄這些垃圾的來去與命運。  近十年來,Mandy Barker一直追蹤海洋塑料汙染,開拓自己的攝影主題。她與科學家合作,深入海洋塑料汙染的第一線,拍攝全球各地的海洋垃圾。
  • 對我國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新認識
    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就先後發現美國東部新英格蘭近海及馬尾藻海中分布著塑料垃圾,這表明7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美國家,向海洋排放塑料垃圾的數量已經相當驚人。到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又報告了美國西部的外海北太平洋海域環流區域有大量漂浮塑料垃圾。直到1997年美國查理斯·摩爾船長發現了著名的北太平洋垃圾環流帶,海洋塑料問題才受到全球關注。
  • 巨型海洋垃圾清掃機,計劃用20幾年將海洋中90%的海洋垃圾清除掉
    ,於是很多研究學者就想找出如何才能夠清理掉海洋垃圾的方法,相關研究人員希望能夠製造出一種巨型的海洋垃圾清掃機,這樣將海洋之中的垃圾就可以像是在陸地上一般徹底的清除掉,這究竟是否靠譜呢?該研究團隊表明,如果這一全新的清潔系統真的能夠實現,那麼多只需要五年的時間,就能夠將太平洋的垃圾帶中的垃圾清除一半以上,這聽起來確實是非常的誘人,如果真的能夠大規模的清除掉海洋之中的這些垃圾對於海洋之中的生物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而對於我們人類來說,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也是我們該做的。
  • 海洋「垃圾島」不斷擴容,日益成為海洋毒瘤
    塑料垃圾通過洋流作用,被巨大的海洋漩渦吸引到一起,積少成多,再經過太陽照射降解,形成了5毫米左右的微塑料,這些微塑料一邊吸附海藻等海洋生物進行光合作用,吸引魚類和海鳥捕食,一邊釋放出大量雙酚A和DO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一種增塑劑)等致癌物質,儼然成為海洋中巨大的「毒島」。
  • 海洋垃圾的治理方案及技術方法 維護海洋潔淨
    海洋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將是解決世界人口、資源和環境等沉重壓力的主要出路之一。同時也隨之給人類提出防止海洋汙染的重要課題,而營運在海洋中的各種船舶製造的各種垃圾,正是造成海洋汙染的不可忽視的重要源頭之一。
  • 海洋垃圾或增加3倍,積累達6億噸,科學家:惡性循環已經開始了
    當然根據英國科學報告指出,確實按照如今的趨勢下去,海洋汙染將會成倍增長,這對海洋生物來說,將可能帶來致命的危機,當然對人類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說我們生產塑料垃圾,最終還是回到了我們自己身上。 根據研究報告指出,如果商業活動照常進行,20年後,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將會是現在的近三倍,這將引發海洋之中的塑料垃圾不會降解的模式,同時海水中塑料的總量將達到6億噸。所以這個速度真的是非常快,流入海洋的塑料數量將可能出現「爆炸式」增長,這明顯不是一個好事情,雖然世界多國都在禁止塑料產品的使用,但是並沒有完全的解除。
  • 磷蝦能快速消滅塑料,人類有望解決海洋垃圾?研究表明它在幫倒忙
    眾所周知,環境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必須解決的全球性問題,特別是海洋塑料汙染。如今,海洋汙染已經達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科學家研究發現,近幾年在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呈增長趨勢。每年都會有上千萬噸的垃圾流入海洋中,這些垃圾會給海洋生物帶來嚴重的影響。一些海鳥和海洋動物會誤食塑料導致死亡。
  • 無毒、環保:生物制新餐具只需60天就能分解
    「綠色」餐具,它不會犧牲便利性和功能性,並有可能成為塑料杯子和其他一次性塑料容器的替代品。傳統的塑料或生物降解需要450年,或在高溫下才能降解,而這種無毒、環保材料只需60天就能降解,並可以用來裝你的早餐咖啡。近日,相關論文刊登於《物質》。
  • 要分解最常見的一種塑料,科學家們終於找到了更好的新方法
    然而,人類對這種最常見的塑料的回收處理一直相當糟糕——要麼被填埋進垃圾場,要麼被扔進海洋,要麼在排放有毒化學品的廢物焚化爐中被燒掉,這些方法都很難緩解日益嚴重的塑料危機。不過最近《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示,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種新的方法來分解這種塑料
  • 海洋動物喜歡吃塑料垃圾竟是因為……
    最近,一項新研究發現了眾多海鳥、魚類、鯨魚以及其它動物進食如此之多的塑料垃圾的原因,與科學家們之前認為的並不太一樣。 夏威夷利沃德群島上的黑腳信天翁正在進食塑料垃圾。現在科學家知道其中的原因了。   最近,一項新研究找到了其中的原因:海洋垃圾聞起來很像食物。   海藻是小型甲殼綱動物磷蝦的重要食物,而磷蝦又是許多海鳥的主要食物源。海藻在海洋自然分解的過程中會釋放出一種被稱為二甲基硫醚(DMS)的惡臭硫磺味,而尋找磷蝦的海鳥明白這一硫磺味能夠幫助它們找到覓食區。
  • MIT研發新方法 讓用於汽車等產品的熱固性塑料易被分解回收
    不過,此種材料有一個缺點,在使用之後,不易被回收或分解,因為將它們連接在一起的化學鍵比其他材料(如熱塑性塑料)更強。(圖片來源:MIT)據外媒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化學家們現在研發了一種方法,可以採用一種化學連接器,讓此類材料更容易被分解,同時仍能保持機械強度,以便再次投入使用。
  • 口罩成新型海洋汙染源!科學家研發出反覆利用、無限循環的塑料!
    更令人揪心的是,一次性口罩需要400多年才能完全分解,還有可能傳播病毒。口罩只是海洋垃圾的冰山一角。英國一項研究發現,僅僅是大西洋上漂浮的塑料碎片就重達2100萬噸,足以裝滿近千艘貨櫃貨船。如果這些塑料碎片再分解成更小的塑料微粒,將有可能被魚蝦吞食,最終回到人類的餐桌上、身體裡。已經扔掉的塑料垃圾,將被我們一點一點地吃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