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支線飛機運行支持戰略院士專家座談會召開

2020-09-05 民航事兒

【民航事兒】2020年8月28日,中國商飛公司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召開2020年國產支線飛機運行支持戰略院士專家座談會。來自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的18位院士,以及來自政府機構、航空公司、航空製造企業、高校的80餘位專家分別在現場和視頻參會,圍繞國產商用飛機健康穩步發展談思路、獻計策、提建議。

中國商飛公司黨委副書記譚萬庚,民航局總工程師殷時軍出席座談會並講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商飛公司首席科學家吳光輝,中國商飛公司副總經理周新民主持會議。

譚萬庚對參會院士專家一直以來為國產商用飛機成長進步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他表示,中國商飛將在現有基礎上再接再厲,提升能力、苦練內功,實現穩定批產,加速產品完善與成熟,持續降低成本,為航空公司創造更多價值。希望各位院士、專家繼續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引領作用,一如既往關心ARJ21、C919和CR929等型號研製工作,幫助中國商飛公司不斷發現問題、改進產品、提高能力,推動國產商用飛機健康穩步發展。

殷時軍指出,與一些常見支線飛機相比,ARJ21飛機有著更高的安全性。要堅持不懈壯大ARJ21機隊,發揮好制度的優勢,提高國產支線飛機運行效率,促進國產支線飛機發展質量。要堅定不移做強民用航空產業鏈,積極鼓勵新技術在ARJ21飛機及C919飛機上的率先應用。民航局將一如既往重視和支持國產民機,促進國產民機健康發展。

周新民指出,中國商飛公司將繼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堅持精益求精,積極聽取客戶對產品優化、管理提升、客戶服務提升等方面的建議,全力推進生產製造、運營支持、特業人員培訓、航材保障等工作,持續完善ARJ21飛機客戶服務體系和運行支持體系,為飛機交付和後續航線順暢運營提供保障。

會上,ARJ21飛機總設計師匯報了ARJ21飛機「三好一降一能」工作進展與成果。中國商飛公司總部市場與銷售部相關負責人作了題為《中國支線航空市場及ARJ21飛機市場開拓》的主題報告。與會院士專家暢所欲言,圍繞「國產支線飛機的運行支持戰略」這一主題,針對ARJ21飛機全面航線運行的新形勢、國產支線飛機未來發展空間等,開展深入探討。

國務院大型飛機重大專項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彥仲認為,衡量一架飛機是否真正在市場上成功,關鍵就在於航空公司是否願意買,旅客是否願意坐。ARJ21的批生產交付,要把安全保障放在首位,堅持不懈抓實抓好。同時,要支持航空公司,開展好運營人員培訓和維修知識保障工作。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春曉則從四個方面「解碼」國產支線飛機運行支持戰略:一要特別重視飛機的安全性,建立一套適合自身發展的質量管理體系。二要注重產品的智能化運營和改進優化,提升安全性和經濟性。三要注重飛機的舒適性,在飛機設計和運營時都要重視。四要注重提高飛機的國產化率,提升創新能力。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單忠德看來,為了更好地發展國產支線飛機,一方面要持續梳理出技術需求清單,包括現用材料、零部件、裝備的完善和提升;另一方面要用前瞻性的眼光,對智能化的製造裝備和變革性的技術,進行提前思考和布局。

「說到民航,大家首先關心的便是安全的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玉明認為,生命至尊、安全至上,ARJ21目前在適航性方面的成績令人自豪,要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安全性、舒適性、經濟性的平衡。

中國工程院院士侯曉持同樣觀點。他談到,飛機的質量安全作為人們最關注的問題,一要注重飛機研製時期的設計方案,二要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把關,通過技術進步來提升質量安全。三要增強民機的可維修性,減少不必要的維護,提高飛機利用效率。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從信息管理角度建議,ARJ21飛機要加強在數據分析方面對未來市場發展的分析能力,結合當前新的信息技術,創新運營模式,用信息化的精準分析和研究提升客戶體驗與飛機的安全性、可靠性。

中國商飛公司科技委辦公室專家吳興世曾經擔任ARJ21飛機總設計師。他建議,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國產支線飛機運行支持戰略,完善航空運輸結構;要及時進入重大技術進步期,用前進的目標激勵自己,用比較的差距鞭策自己;要把支線飛機運行支持和國家的戰略部署結合起來,帶動產業集群發展。

ARJ21飛機已於今年6月28日分別入編國航、東航、南航。中航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馬崇賢認為,飛機的升級改進優化,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需要對飛機的安全可靠性進行持續關注。希望中國商飛公司更加緊密地和航空公司攜起手來,傾聽客戶意見,幫助飛機改進和提升;要繼續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統領起更高層次更大範圍的供應鏈。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航空工業集團、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國民航大學、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天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太原理工大學領導專家和代表,中國商飛公司專家工作組有關負責人,專業總師、科技委常委、科技委委員、各相關部門及所屬單位的負責同志及相關人員參加座談會。(花穎異/文,張競霄/圖)

相關焦點

  • 淺析國產支線飛機的生存之道
    淺析新環境下ARJ21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一)機遇分析1、國家戰略重點支持國產民機。沉痛的歷史教訓和激烈的貿易戰現實一再提醒國人:處於複雜政治軍事環境中的大國,必須要有自己的強大的航空工業體系。飛機製造和航空發動機製造分別被稱為是人類工業文明的皇冠和皇冠上的明珠。為了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我們必須摘取這頂皇冠、得到這顆明珠。本世紀以來,我國從建設製造強國的戰略高度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國產民機製造業,已經取得了ARJ21商業運營和C919下線試飛的輝煌業績。2、國民航空出行需求潛力巨大。
  • 新疆烏魯木齊開發區召開企業院士專家工作站座談會
    原標題:新疆烏魯木齊開發區召開企業院士專家工作站座談會   10月28日,新疆烏魯木齊開發區(頭屯河區)管委會、區政府召開企業院士專家工作站座談會,組織駐區企業代表交流分享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經驗和收穫,並為新疆綠色使者空氣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新疆中亞食品研發中心有限公司和隆成實業集團三家企業院士專家工作站頒發1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
  • 劉寧到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調研並主持召開院士座談會
    劉寧到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調研並主持召開院士座談會 2020-08-21 21:0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國家科技戰略座談會舉行 孫家棟院士:我國空間基建居世界前列
    7月27日下午,為慶祝中科院學部六十華誕而召開的國家科技戰略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主要負責人和院士代表等400人參加此次座談會。與老同事、老朋友寒暄的同時,院士們也不禁回憶起學部六十年走過的輝煌歷程。作為國家重要智庫,中科院學部在新中國數十年科技發展事業中不斷領風氣之先。
  • 廣西地球物理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院士專家座談會會議紀要
    廣西地球物理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院士專家座談會會議紀要 2020-12-01 0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望包頭空難:乘坐支線飛機安全嗎?
    而這一次的空難讓更多人有了疑問,類似CRJ200這樣的小型支線飛機,究竟安不安全?一位不願披露姓名的民航專家表示,從總體上講,目前支線飛機所執行的安全標準,與波音、空客等生產的大飛機基本一致,其可靠性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因此,關於「飛機越小越不安全」的說法,是沒有依據的。這位專家也指出,支線飛機客艙較小,乘坐舒適度不及大飛機。
  • "11·21"包頭空難後續:乘坐支線飛機安全嗎?
    有人開始擔心,國內剛剛起步的支線航空和支線客機製造業,會不會因此蒙上陰影?「飛機越小越不安全」的說法沒有依據在國內消費者心裡,始終隱藏著一種對支線小飛機的不信任。今年7月28日,山東航空公司的一架CRJ200型客機,在首都機場降落時,飛機前起落架發生故障,飛機落地滑跑剎車時主起落架輪胎剎爆。
  • 重慶機場正式迎來首架國產飛機,這架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渦扇支線飛機著實有顏有料
    重慶之聲11月10日訊 今天(10)上午,一架機身噴塗華夏通程號、編號為B-650P的ARJ21飛機平穩降落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標誌著重慶機場正式迎來首架國產飛機。這架飛機將入列華夏航空機隊,執飛支線航線。
  • 2020(第四屆)民用飛機運行支持技術國際論壇在雙流開幕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 席秦嶺 雷遠東)10月21日,為期2天的2020(第四屆)民用飛機運行支持技術國際論壇在成都雙流隆重開幕。此次論壇由中國航空學會民用飛機運行支持技術專業分會、上海市航空學會、雙流區人民政府主辦,論壇以「高效、創新、智慧的民機運行」為主題,通過主題演講、互動討論、展覽展示、一對一商務洽談等形式,圍繞航空運行保障體系建設、飛機機身及發動機先進維修技術、飛機拆解改裝等話題展開廣泛討論。
  • 華夏航空接收首架國產ARJ21飛機
    攝影:嚴天宇【民航事兒】2020年11月10日,華夏航空與中國商飛100架國產民機籤約發布暨第一架當天上午,一架機身噴塗華夏通程號、編號為B-650P的ARJ21飛機,平穩降落在重慶江北機場。這標誌著ARJ21飛機正式入列中國長期專注支線運營的華夏航空機隊,國產商用飛機運營客戶數量增至7家,未來將進一步豐富我國支線航空網絡,助力民航業大眾化發展。
  • 深度|支線航空重回首都機場 坐國產飛機去草原
    時隔15年,北京首都機場重啟支線航空,國產支線噴氣客機ARJ21在北京起飛。要說明一下,首都機場雖然沒有國內支線航班,但是有國際支線航班,是俄羅斯S7航空用75座的E170客機飛的烏蘭烏德往返北京的航班。
  • 以科研智慧助力國產大飛機發展 ――中飛院亮相第四屆COMAC國際...
    人民網成都9月22日電 昨天第四屆COMAC國際科技創新周(以下簡稱「科技周」)在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客戶服務有限公司舉行。作為活動主辦方之一,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以下簡稱「中飛院」)的專家代表,結合學校辦學特點與科研優勢,圍繞「商用飛機智慧運營與服務」這一活動主題,交流經驗、探討疑難、展示成果、促進合作,為推動國產大飛機發展貢獻來自中飛院的科研智慧。  「國產民機的誕生是打造『中國特色新型飛行員訓練模式』的重大歷史機遇。」
  • 日首架國產支線客機MRJ首飛 被譽為日製造業救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由日本三菱飛機公司研發的日本首款國產噴氣式支線客機「MRJ」11月11日上午進行首飛試驗,從愛知縣營名古屋機場起飛。日本共同社報導稱,這是自1962年8月首飛的螺旋槳客機「YS-11」以來,時隔約半個世紀日本再次實施國產客機首飛,力爭讓凝聚日本技術實力、具備最先進性能的MRJ打入全球客機市場。
  • 華夏航空接收首架ARJ21飛機
    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副局長徐東毅代表民航局有關單位向華夏航空總裁李志良發放了華夏航空第一架ARJ21飛機的《國籍登記證》、《單機適航證》和《無線電臺執照》。各方還籤署了國產飛機金融合作備忘錄和戰略合作專項合作協議。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理工學科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中國科學院
    4月11日上午,《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理工學科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總編委會副主任、化學主編白春禮,《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執行總主編楊牧之出席,40多位學科主編、副主編、分支主編、學科秘書等專家學者參會。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社長、《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執行副總主編劉國輝主持座談會。
  • 綿陽航空物流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中國科技城召開
    2020年9月3日,由四川省綿陽市商務局主辦、綿陽機場(集團)承辦的綿陽航空物流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中國科技城召開。相關部門負責人、物流企業、專家學者坐而論道,探討如何促進綿陽航空貨運高質量發展。與會商貿物流企業代表、快遞企業代表、物流企業代表、專線運輸企業代表等圍繞綿陽航空物流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 ARJ21飛機裝配國產航空輪胎首飛成功
    日前,在山東東營勝利機場,伴隨著ARJ21-700飛機103架機有力的轟鳴聲由遠及近、平穩著陸,裝配著在桂林生產的中國化工集團曙光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曙光院」)「三環」牌航空輪胎的國產ARJ21飛機,歷經4天試飛各科目,圓滿成功,平穩著陸
  • 滎陽市召開經濟運行分析系統和數據歸集工作座談會
    大象新聞記者 曾濤 崔少鵬 董茜2020年12月2日,滎陽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組織召開經濟運行分析系統和數據歸集工作座談會。滎陽市發改委、財政局、稅務局、統計局、科工局、市場監管局、商務局、電力公司等相關單位的主管領導和具體負責人參加。
  • 磁動力產業發展院士專家座談會在鞍山舉行
    7月31日,由遼寧省政協主辦的磁動力產業發展院士專家座談會在鞍山市舉行。大會以「開創綠色磁動力時代」為主題,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專家教授及企業界代表把脈獻策遼寧省磁動力產業發展。 稀土被稱為「萬能之土」,稀土五大功能之首的永磁材料,因應用廣泛又被譽為「稀土中的黃金」。
  • 裝配昊華科技子公司國產航空輪胎的ARJ21飛機首飛成功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11月23日上午,裝配著昊華科技全資子公司曙光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生產的「三環」牌航空輪胎的國產ARJ21-700飛機103架機,在山東東營勝利機場平穩著陸,此前該飛機已歷經4天試飛,圓滿完成各項科目,這標誌著國產ARJ21飛機裝配昊華科技旗下國產航空輪胎首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