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支線航空重回首都機場 坐國產飛機去草原

2020-08-27 翼生活

自2004年開始,因首都機場空域資源滿負荷,開始限制支線航空。時隔15年,北京首都機場重啟支線航空,國產支線噴氣客機ARJ21在北京起飛。要說明一下,首都機場雖然沒有國內支線航班,但是有國際支線航班,是俄羅斯S7航空用75座的E170客機飛的烏蘭烏德往返北京的航班。

7月10日,國航引進的首架ARJ21客機正式首航,執行CA1109/1110航班,北京-錫林浩特-北京。這是自6月28日國東南三大航同時引進ARJ21客機後第一個首航的。

早上5點多,首都機場T3航站樓國航值機櫃檯前,首航航班的乘客開始辦理值機手續,低廉的票價,在再加上支線航班沒有50塊的機場建設費(民航發展基金),往返400塊就能體驗國航ARJ21的首航,使得首航上座率達到95%,很多乘客都是慕名參加首航的航空愛好者。

草原內蒙古一直被稱為北京的後花園,早在國航成立之初,第一個分公司就是內蒙古分公司,曾一直穩居內蒙古航空客運量老大的位置;後來的華夏航空和天津航空的支線客機大舉進駐內蒙古,近幾年客運量逐漸增長勢頭很猛。

按照國航的規劃,35架ARJ21中有7架劃撥給西南分公司,剩下的28架將圍繞內蒙古下一盤大棋,重構當年的輝煌,奪回運七、Bae146退役後讓出的市場。

上世紀90年代國航內蒙古分公司的支線客機運七和Bae146

上世紀70-80年代,牧區對航空服務的需求增大,小型運5飛機除了草原作業任務外,還有客運航班飛行任務。

1958年北京到錫林浩特開航,當時使用的蘇制裡-2飛機,在土質跑道起降

內蒙古被業內認為是支線航空的天堂。幅員遼闊的面積曾是內蒙古各族人民相互串門的巨大困難,上世紀50年代,國家下大力氣發展內蒙古交通,尤其是航空運輸。

1958年,呼和浩特機場和錫林浩特機場同時建成,雖然當時只有一條土質跑道,但在當年國慶節民航北京管理局開通了北京-呼和浩特-錫林浩特航線,打通了內蒙古進京的空中通道。

看看首航單日的上座率還有機艙布置的海報

ARJ21最豪橫的位置,除了駕駛艙就是這裡了,後艙緊急出口位置,要享受超大空間,就要閱讀這份須知卡,理解享受帶來的責任和靠近發動機的噪音。

鬥轉星移,日月穿梭,建國70多年來,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裡的人們早已告別了騎馬出行的歷史,乘坐飛機出行已成為自治區人民的日常通勤方式,成都航、天驕航、國航的ARJ21濟濟內蒙古,國產支線客機在這裡大有可為。

既然是支線客機,就沒有娛樂需求的剛需了,連頭頂電視也取消了,安全示範的空姐動作到位。

娛樂的剛需是什麼?一是有網,二是有電。看,全艙配備USB充電插口。

ARJ21客機被航空愛好者膜為「阿嬌」,是咱們國家勵精圖治多年研發的噴氣支線客機,與我們熟悉的150座級的波音737、空客A320單通道幹線客機不同,阿嬌主要的任務是農村包圍城市,所以客艙不用太講究,有兩款客艙供買家選,78座帶商務艙的和90座全經濟艙的,國航選裝的是90座全經濟艙客艙構型。阿嬌還有貨運型和公務型,這裡不一一敘述了。

從外觀看,個子不高身著國航塗裝的「阿嬌」,與國航的機群停放在一起,不仔細看不容易一眼識別;

ARJ21的機身粗壯,不像是支線飛機模樣,這種機身外形與曾經一款著名的幹線客機MD-80系列一樣,發動機後置大大降低了機身高度。這也是國航飛行總隊第三款發動機後置、高尾翼的機型。(猜猜前兩款)

登上客梯,幾步來到艙門口,不少排隊進客艙的乘客,拿出手機與「阿嬌」合影,不斷囑咐要把國旗拍進去。

「您好,歡迎登機!」迎賓的乘務員指引乘客進入機艙,這條航線的多數乘客經常往返北京和錫林浩特之間,對於坐慣了737飛機的他們來說,這款飛機的2-3作為布局很新鮮。

ARJ21過道寬48釐米,與主流窄體客機過道寬度相同,在支線飛機當中是最寬敞的,想怎麼走就怎麼走,兩人錯身而過,只要一人側身即可。

走進客艙立刻就明白外觀為什麼這麼粗了,內部空間是真寬敞,拉杆箱可以拉著走,而不會因為寬度不夠被卡住;1米87的身高在客艙行走不用低頭,這是顛覆支線客機印象之一;

如果不說,你可能分不出這是737還是320.

坐到座位上,座椅的寬度、間距、舒適度超過當今主流客機,寬敞舒適的座椅絕對是乘客的福音。很多支線航空對座椅的舒適度其實要求沒有這麼高,阿嬌做成這樣寬敞的,也許就是為了在支線市場競爭中的差異化優勢,這是顛覆支線客機印象之二;

ARJ21客艙最大寬度3.14 米,高度2.06米,這高度不會讓乘客低頭或歪脖。另外,行李架很像737經典系列,20寸登機箱放進去妥妥的。

相比於之前的國產客機,ARJ21的進步是劃時代的,舒適程度不遜于波音空客,當然後艙的噪音有點大,性能也不輸幹線客機。如此之大的進步深感自豪,當阿嬌從首都機場騰空而起的時候真的非常激動。

2-3布局的客艙,熟悉這種客艙的人會給出非常適合二人結伴或者一家三口出行的解釋。

但是這種布局的飛機在中國已經消失多年,就像很多FLYMAN喜歡2-3-2、2-4-2、2-5-2布局的飛機一樣。

因為,總有一部分座椅不用跨過兩個人才能出去,總有一部分座椅沒有肉夾饃的感覺,總有一部分座椅沒有電燈泡般的注視。

參加首航的飛友展示自己的拍攝作品,拍到了少見的波音747-400客機。

ARJ21是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飛機不假,但設計靈感出自他的爺爺輩的道格拉斯DC-9,一款殿堂級的航空工業產品,因定位清晰被市場認可不斷放大終成一代名機。

DC-9家族系列飛機30年間從90座被逐漸拉長的150座,同樣的還有737系列,從80座拉長到200座。

美西北航空的DC-9-15。

1962年躍然紙上的DC-9是一款設計90座的小型短途飛機,1964年波音上馬737時,也是定位在這個級別。DC-9在大哥DC-8的設計理念上瘦身,從3-3座位布局變成2-3布局,這種布局成為麥道結構,從DC-9系列到MD-80系列,再到MD-90後麥道併入波音後的B717,直到今天這種布局在ARJ21和空客A220上的延續。

採用新型輕薄型座椅,每排座位間隙加寬,舒適感和體驗感。

座椅寬度43釐米,前後間距79釐米,與主流寬體客機經濟艙座椅間距相同,超過廉價航空的座椅空間,善待了你無處安放的大長腿。

巡航中,客艙前部噪音測試71分貝,這個數據與大多數客機相同,因為這是飛行中的風噪,只要飛到這個速度就有這個噪音。這個噪音值下正常交談即可,不用吼的。

據調查數據,普通民航客機在平穩飛行時,經濟艙靠近機翼發動機位置噪音為80-90分貝,經濟艙後排靠近機尾的位置噪音為70-75分貝,前艙噪音為70-80分貝。

這裡是是機艙最吵的位置,美國GE通用電氣公司的CF34-10A與我只有一層鋁皮之隔,這款發動機最大特點就是皮實,看看US的A-10攻擊機的出勤率就知道了。

關於噪音這個BUG,同行的飛友是這樣說的,現在的阿嬌已經在隔音上改進很多了,早期的阿嬌後三排都不敢買票,坐在這裡的隨機機務都要帶降噪耳機,想交談門兒也沒有,打手勢吧,可是這次首飛,後艙噪音明顯降低,大點聲可以交談。

對於筆者來說,還好可以忍受,至少最後一排的兄弟一路都在呼呼大睡,很香的那種。

位於飛機後部的衛生間,空間不侷促,做工很細膩。

經過一小時飛行來到錫林浩特,機場用水門迎接阿嬌的到來

首航的目的地錫林浩特是錫林郭勒盟盟府所在地,這裡最出名的是草原和馬,錫林郭勒草原是世界最著名的草原之一,豐沛的水草哺育出駿馬,這裡也被稱為「中國馬都」。

航空運輸方面,2019年錫林浩特機場旅客吞吐量75.6萬人次,自治區19個機場中排名第7位,國內排名第122位。

內蒙古烏蘭牧騎的藝術家用民族樂曲迎接首航

為首航機組線上蒙古族哈達

領略一下航空大省的航空網

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航空客流量2738.6萬人次,19個機場客流排名:

1.呼和浩特機場1315.2萬人次,國內排名第32位

2.鄂爾多斯機場269.6萬人次,國內排名第59位

3.呼倫貝爾機場255.8萬人次,國內排名第62位

4.包頭機場226.6萬人次,國內排名第68位

5.赤峰機場189.4萬人次,國內排名第77位

6.通遼機場112.9萬人次,國內排名第99位

7.烏蘭浩特機場84.5萬人次,國內排名第118位

8.錫林浩特機場75.6萬人次,國內排名第122位

9.烏海機場52.4萬人次,國內排名第140位

10.巴彥淖爾機場42.9萬人次,國內排名第155位

11.滿洲裡機場37.5萬人次,國內排名第163位

12.二連浩特機場23.2萬人次,國內排名第181位

13.烏蘭察布集寧機場16.5萬人次,國內排名第196位

14.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機場15.6萬人次,國內排名第201位

15.扎蘭屯成吉思汗機場14.1萬人次,國內排名第206位

16.阿爾山伊爾施機場10.4萬人次,國內排名第213位

17.霍林郭勒機場8.4萬人次,國內排名第218位

18.額濟納旗桃來機場2.2萬人次,國內排名第231位

19.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機場1.4萬人次,國內排名第235位

經過一小時過站時間,阿嬌踏上返京航程。這個候機樓是2009建成啟用新候機樓,很現代化。

這個蒙古包樣式的候機樓是1992年投入使用的,外觀是蒙古包式穹廬型,濃濃的民族風,你們覺得哪個好看?

錫林浩特機場雖然不大,但有三種航空經濟同時發展,除了民航外,還有通用航空的通勤飛行和草原作業飛行,以及飛行訓練培訓飛行。

經過1個小時飛行CA1110航班返回首都機場,在運行初期,ARJ21每天上午飛錫林浩特,中午飛包頭,都是1小時的航線。

國航最小的飛機與最大的飛機擦肩而過。

在此之前,筆者曾飛過運5、運7、運12、新舟60等國產飛機,通過這次飛行體驗比較起來,無論是飛機外部機體還是客艙內飾、製造工藝與之前的國產客機都大有進步。

從國產手機到國產飛機,中國製造的硬核峰值正在來臨,C919正在向我們揮手,CR929正在向我們走來。

借用首航機長的一句廣播詞:「由中國自主設計的民用客機帶著五星紅旗飛上藍天,我們為「中國製造」而驕傲,更以用這樣的方式致敬「中國力量」而自豪!自力更生、鯤鵬展翅,從此,萬米高空有了更多中國客機翱翔的軌跡;薪火相傳、奉獻堅守,國航將秉承中國民航人的精神血脈,擔當夢想的強勁雙翅,守護五星紅旗飛得更高、更遠。」

閱讀推薦:阿嬌合集

相關焦點

  • 淺析國產支線飛機的生存之道
    飛機製造和航空發動機製造分別被稱為是人類工業文明的皇冠和皇冠上的明珠。為了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我們必須摘取這頂皇冠、得到這顆明珠。本世紀以來,我國從建設製造強國的戰略高度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國產民機製造業,已經取得了ARJ21商業運營和C919下線試飛的輝煌業績。2、國民航空出行需求潛力巨大。
  • 運-7飛機:國產50座級支線客機,中國民用航空的探路先鋒!
    極客飛機網訂閱號 今天運-7是中航工業西安飛機製造廠參照蘇聯安-24型飛機研製生產的雙發渦輪螺旋槳中短程運輸機 。它於1970年12月25日首飛,於1984年完成試飛,並在同年獲得了中國民用航空總局正式頒發的適航證,1986年投入客運服務。
  • 重慶機場正式迎來首架國產飛機,這架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渦扇支線飛機著實有顏有料
    重慶之聲11月10日訊 今天(10)上午,一架機身噴塗華夏通程號、編號為B-650P的ARJ21飛機平穩降落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標誌著重慶機場正式迎來首架國產飛機。這架飛機將入列華夏航空機隊,執飛支線航線。
  • 回望包頭空難:乘坐支線飛機安全嗎?
    有人開始擔心,國內剛剛起步的支線航空和支線客機製造業,會不會因此蒙上陰影?「越小越不安全」說法沒有依據在國內消費者心裡,始終隱藏著一種對支線小飛機的不信任。今年7月28日,山東航空公司的一架CRJ200型客機,在首都機場降落時,飛機前起落架發生故障,飛機落地滑跑剎車時主起落架輪胎剎爆。這起事故並未造成人機損害,但首都機場東跑道因此關閉了近兩個小時。
  • ARJ21飛機首次在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交付 國產商用飛機與江西航空產業深度融合
    2020年10月30日,中國商飛首次在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交付ARJ21飛機,這也是江西航空接收的第3架ARJ21飛機。這架塗裝為「宜春」號的ARJ21飛機為90座全經濟艙布局,延續了江西航空ARJ21飛機「一機一城一文化」的主題客艙服務模式,是繼「井岡山」號、「景德鎮」號後又一具有江西特色的塗裝,將客艙服務體驗與江西特色文化深度融合,讓國產民機搭載著濃厚的「江西紅色文化」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 華夏航空接收首架國產ARJ21飛機
    與中國商飛100架國產民機籤約發布暨第一架ARJ21飛機交接活動在重慶舉行。當天上午,一架機身噴塗華夏通程號、編號為B-650P的ARJ21飛機,平穩降落在重慶江北機場。這標誌著ARJ21飛機正式入列中國長期專注支線運營的華夏航空機隊,國產商用飛機運營客戶數量增至7家,未來將進一步豐富我國支線航空網絡,助力民航業大眾化發展。
  • "11·21"包頭空難後續:乘坐支線飛機安全嗎?
    有人開始擔心,國內剛剛起步的支線航空和支線客機製造業,會不會因此蒙上陰影?「飛機越小越不安全」的說法沒有依據在國內消費者心裡,始終隱藏著一種對支線小飛機的不信任。今年7月28日,山東航空公司的一架CRJ200型客機,在首都機場降落時,飛機前起落架發生故障,飛機落地滑跑剎車時主起落架輪胎剎爆。
  • 國航首架ARJ21正式交付,國產飛機載國旗飛上藍天
    ,平穩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促進國航幹線、支線航班的有效銜接,進一步完善國航的整體航線網絡布局,增強市場競爭力,從而滿足旅客大眾化航空出行需求。按照計劃,國航首架ARJ21-700飛機入列後將執飛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至內蒙古錫林浩特、包頭、烏蘭浩特、呼和浩特等航線任務。
  • 國產飛機ARJ21在全球最高的機場試飛
    7月30日,人民日報發布了一則消息,是關於ARJ21飛機在稻城亞丁機場完成了高高原試飛任務。提起國產飛機,或許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大飛機C919,其實作為國產支線客機ARJ21同樣是我國製造的民航客機,並且已經安全投入運營多年。
  • 重慶機場正式迎來國產ARJ21飛機
    華夏航空ARJ21 飛機通過江北機場水門。重慶機場正式迎來國產ARJ21飛機。今(10)日上午,一架機身噴塗華夏通程號、編號為B-650P的ARJ21飛機平穩地降落在重慶江北機場,這標誌著重慶機場正式迎來國產飛機。據介紹,ARJ21飛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渦扇支線飛機,有「阿嬌」的暱稱。是滿足以我國中西部和北部地區機場起降和複雜航路越障為目標的營運要求,具有良好的高溫高原性能和抗側風能力。
  • 坐南航ARJ21國產飛機!支線噴氣發動機動力強勁,起飛很迅猛
    航班預訂南方航空今年7月份接收第一架國產ARJ21客機距今已有3個多月,一直沒找時間去飛一飛,南航快樂飛也是優先安排其他航點,剛好這次廣州辦事,所以就提前用快樂飛換了票,這是真0元機票了。無50稅費。這是第二次飛國產ARJ21,上次是1年前去內蒙錫林浩特飛天驕的ARJ:https://www.flyertea.com/thread-3181719-1-1.html機場貴賓服務早上9點多飛機,去白雲機場T2 易登機休息室吃了碗面就匆匆要趕到遠機位準備登機了。
  • 呼倫貝爾機場旅客吞吐量重回內蒙古支線機場首位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民航運輸生產受到重創,呼倫貝爾機場運輸生產呈現出斷崖式下降。為全力推進復工復產,減少疫情期間造成的嚴重損失,呼倫貝爾機場在持續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採取多方面舉措,不斷推動運輸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 重慶江北機場正式迎來首架國產商用飛機
    今日上午,華夏航空與中國商飛100架國產民機籤約發布暨第一架ARJ21飛機交接活動在重慶機場舉行。上午10:38分,一架機身噴塗華夏通程號、編號為B-650P的ARJ21飛機,平穩降落在重慶江北機場。這標誌著ARJ21飛機正式入列中國長期專注支線運營的華夏航空機隊,國產商用飛機運營客戶數量增至7家,未來將進一步豐富我國支線航空網絡,助力民航業大眾化發展。(重慶晨報)
  • 國產支線飛機運行支持戰略院士專家座談會召開
    來自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的18位院士,以及來自政府機構、航空公司、航空製造企業、高校的80餘位專家分別在現場和視頻參會,圍繞國產商用飛機健康穩步發展談思路、獻計策、提建議。要堅持不懈壯大ARJ21機隊,發揮好制度的優勢,提高國產支線飛機運行效率,促進國產支線飛機發展質量。要堅定不移做強民用航空產業鏈,積極鼓勵新技術在ARJ21飛機及C919飛機上的率先應用。民航局將一如既往重視和支持國產民機,促進國產民機健康發展。
  • ARJ21飛機裝配國產航空輪胎首飛成功
    中證網訊(記者 康曦)11月23日,裝配曙光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簡稱「曙光院」)「三環」牌航空輪胎的國產ARJ21飛機歷經4天試飛各科目圓滿成功。這標誌著國產ARJ21飛機裝配國產航空輪胎成功,更標誌著ARJ21飛機國產化向前邁進一步。
  • ARJ21,重慶江北機場正式迎來首架國產商用飛機
    IT之家11月10日消息 據上遊新聞報導,今日上午,華夏航空與中國商飛 100 架國產民機籤約發布暨第一架 ARJ21 飛機交接活動在重慶機場舉行。上午 10:38 分,一架機身噴塗華夏通程號、編號為 B-650P 的 ARJ21 飛機,平穩降落在重慶江北機場。
  • ARJ21飛機裝配國產航空輪胎首飛成功
    日前,在山東東營勝利機場,伴隨著ARJ21-700飛機103架機有力的轟鳴聲由遠及近、平穩著陸,裝配著在桂林生產的中國化工集團曙光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曙光院」)「三環」牌航空輪胎的國產ARJ21飛機,歷經4天試飛各科目,圓滿成功,平穩著陸
  • 裝配昊華科技子公司國產航空輪胎的ARJ21飛機首飛成功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11月23日上午,裝配著昊華科技全資子公司曙光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生產的「三環」牌航空輪胎的國產ARJ21-700飛機103架機,在山東東營勝利機場平穩著陸,此前該飛機已歷經4天試飛,圓滿完成各項科目,這標誌著國產ARJ21飛機裝配昊華科技旗下國產航空輪胎首飛成功
  • 三大航接收國產飛機,你敢坐嗎?
    為迎接ARJ21飛機的到來,三大航前期也都做了非常多的準備工作,包括東航在年初專門成立一二三航空,運營基地設在上海虹橋機場,計劃以運營ARJ21、C919等國產商用飛機為主體。那是2015年一個天氣陰鬱的五月天,一架國產支線飛機ARJ21從上海大場機場緩緩起飛。
  • ARJ21飛機裝配國產航空輪胎首飛成功
    ARJ21飛機裝配國產航空輪胎首飛成功) 日前,在山東東營勝利機場,伴隨著ARJ21-700飛機103架機有力的轟鳴聲由遠及近、平穩著陸,裝配著在桂林生產的中國化工集團曙光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曙光院」)「三環」牌航空輪胎的國產ARJ21飛機,歷經4天試飛各科目,圓滿成功,平穩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