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倫貝爾機場旅客吞吐量實現疫情以來首次正增長
中新網內蒙古新聞9月22日電 (萬金玉)近日,呼倫貝爾機場共保障進出港航班56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7408人次,進出港客座率達80.6%,旅客吞吐量指標同比上升2.2%。這是自疫情爆發以來,呼倫貝爾機場單日旅客吞吐量首次超過去年同期,實現正增長。雖然7-8月傳統的運輸生產旺季已過,但為穩步推動復工復產跑出「加速度」,呼倫貝爾機場多措並舉,力爭實現旺季的延長。9月1日,天驕航空新開通海拉爾=錫林浩特=呼和浩特航線,每周二、四、六執行。
-
呼倫貝爾機場日均旅客吞吐量突破1萬人次
截至8月13日,今年共保障「經呼飛」中轉旅客36749人次,中轉佔比28.4%,同比去年上升2.3個百分點日前,記者從呼倫貝爾機場公司了解到,隨著航班航線的不斷恢復,進入8月,呼倫貝爾機場日均航班起降達到96架次,日均旅客吞吐量實現10114人次,運輸生產呈逐漸向好發展。
-
我在祖國正北方——「亮麗內蒙古,北疆我先行」,走進內蒙古國企專題系列報導之呼倫貝爾機場
2003年12月19日,實施機場屬地化管理改革,更名為內蒙古呼倫貝爾民航機場有限責任公司。2005年底呼倫貝爾機場公司與內蒙古機場集團公司一同由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受託管理。2016年4月,實施總分改制,更名為內蒙古自治區民航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呼倫貝爾分公司。
-
內蒙古呼倫貝爾機場單周貨郵吞吐量實現正增長
中新網內蒙古新聞9月23日電(戎新萍)隨著國家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發展,呼倫貝爾機場在內蒙古民航機場集團的正確領導下,運輸生產復甦態勢繼續回升貨郵吞吐量繼9月9日首次實現疫情以來單日正增長後,9月14日-20日,單周貨郵吞吐量實現正增長,復工復產成效顯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範圍暴發,人員往來流動受限,航空公司虧損嚴重,呼倫貝爾機場大部分航線相繼減少,甚至停航,大大降低了航空貨運通達性,當地相關企業停工停產對航空貨運業務開展形成嚴峻挑戰,貨郵吞吐量指標亮起「紅燈」。
-
張家口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50萬人次
12月8日,張家口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萬人次。2020年經歷了疫情及2號航站樓轉場「雙重」考驗後,張家口機場單日旅客吞吐量屢創新高,穩步向百萬級機場目標邁進。通航以來,張家口機場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目前,張家口機場運營航線10條,通航城市12個,運營航空公司6家。至今累計與12家航空公司建立合作,累計開通航線18條,通航城市17個,航線網絡覆蓋東北、華北、華東、華南、中南、西北重要樞紐城市和熱點旅遊城市。
-
內蒙古機場集團9家機場實現客流正增長
自今年3月以來,在運輸生產周講評會及相關專題會上,內蒙古機場集團總經理陳建軍幾次向所屬各機場領導班子強調上述要求。經過各機場幾個月的努力,目前內蒙古機場集團運輸生產結構取得了初步成效,9家機場客流實現了正增長。
-
我國2019年機場的運營統計:通航城市和機場,旅客吞吐量分布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是北京市第二座國際機場,設計年旅客吞吐量1億人次,於2019年正式投入運營。: 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以上的機場達到39個,較上年淨增2個(銀川河東、煙臺蓬萊),完成旅客吞吐量佔全部境內機場旅客吞吐量的83.3%,較上年降低0.3個百分點。
-
內蒙古這個縣城或將建一座4C支線機場,這裡是你的家鄉嗎?
旗縣一般建設都是為通用機場,飛行區等級為2B,主要的作用就是短途運輸、農業相關作業、航空培訓等等。而今天所說的這個縣城或將有一座4C級別的支線機場。小編通過網上查詢到:這座機場的建設已列入《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和《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時期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
-
上饒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35萬人次
民航資源網2020年11月12日消息:11月8日,上饒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35萬人次,提前53天圓滿完成旅客吞吐量全年生產任務目標。今年受疫情影響,航班大幅取消,上饒機場迎難而上,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大力引進航空運力,加密重點航線,調整優化航線結構,積極拓展支線航班,不斷完善航空網絡建設,2020年上饒機場累計運營航線8條,通達14個城市。西安、北京兩個一刻難求的2個重量級城市實現直航,促使上饒機場在8-10月保持30%-50%的增長。
-
深度|支線航空重回首都機場 坐國產飛機去草原
時隔15年,北京首都機場重啟支線航空,國產支線噴氣客機ARJ21在北京起飛。要說明一下,首都機場雖然沒有國內支線航班,但是有國際支線航班,是俄羅斯S7航空用75座的E170客機飛的烏蘭烏德往返北京的航班。
-
7月廣州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居全國首位
7月份,白雲機場航班起降達到3.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後,白雲機場正抓搶機遇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業務復甦,從嚴從實從細抓好各項防控措施,啟動「經廣飛」營銷激發市場活力,帶動航空業有序恢復生機,助力復工復產跑出「加速度」。
-
瀋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400萬人次
民航資源網2016年12月9日消息:12月8日20時35分,隨著由廈門飛往瀋陽的ZH9702航班平穩降落,瀋陽桃仙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400萬人次。截至當日,機場累計完成運輸起降10.7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401.3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4.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5.7%、17.4%和8.7%。
-
阿克蘇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
由華夏航空公司執飛的阿克蘇至重慶G54442次航班順利起飛,標誌著阿克蘇機場今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大力推廣「平安行」中轉服務,全力抓好「疆內轉疆內、疆內轉疆外、疆外轉疆內」跨航空公司中轉服務,著力與直飛幹線網絡共同構建進出疆的新通道,有效降低了通程機票價格,疆內旅客服務體驗得到明顯改善。
-
巴中恩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萬人次
( 圖/蘇博) 四川在線消息(楊長春)9月23日上午,隨著一架從深圳起飛的深圳航空ZH8403次航班順利抵達,巴中恩陽機場迎來了今年的第20萬名旅客,這也標誌著巴中恩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萬人次大關。
-
2019年國內機場旅客吞吐量Top10
【導言】機場旅客吞吐量是指通過航空飛機進、出範圍的旅客數量。它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程度、文明程度、開放程度和活躍程度的重要標誌。本文統計的是國內2019年旅客吞吐量最多的十個機場,並未包括港澳臺三地機場,香港國際機場2019年旅客吞吐量為7150萬人次,臺灣桃園國際機場2019年旅客吞吐量為4868.9萬人次。
-
2019年全球機場旅客吞吐量Top10
2019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10001.3萬人次,僅次於美國亞特蘭大國際機場;起降架次59.4萬架次;貨郵吞吐量195.53萬噸。2019年旅客吞吐量8464.91萬人次;起落架次90.3萬次,是世界上起降次數最多的機場。
-
玉樹機場「抓住旺季 轉變模式」旅客吞吐量突破20萬人次
8月25日,玉樹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20萬人次,航班架次達到2476架次、旅客吞吐量201500人次、貨郵吞吐量1178.5噸,同比增長11.43%、40.7%。繼續保持了青海省內支線機場生產運輸第一的目標。
-
化危為機、逆勢起航 興義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再次突破100萬
截止12月20日,興義機場共保障進出港旅客1002401人次、航班12032架次,貨郵量720噸。2019年興義機場吞吐量排行位於全國91位,截止12月20日,2020年興義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第85位,上升6個名次。
-
白雲機場7月旅客量居全國首位
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倩 通訊員/機場宣)暑期以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內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九成水平。7月份,白雲機場航班起降達到3.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
-
為何新鄭機場的旅客和貨郵吞吐量,比天河機場和黃花機場更多?
鄭州新鄭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量近幾年都是中部第一,超過了武漢的天河國際機場和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這3座省會城市也是中部省會城市經濟總量的前三甲,在2019年武漢GDP中部第一,鄭州中部第二,長沙中部第三。鄭州的新鄭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量為什麼能位居中部省會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