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不上吃飯不敢喝水,記者體驗急救一線醫護人員的緊張與忙碌

2021-01-21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文彬 通訊員 張志存 王丙強 吳迪

做心電圖、建立靜脈通路、心電監護等

再次詳細詢問病史及查體

8月19日是「中國醫師節」,這一天,值班醫生是怎麼過的?節日前夕,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濱州市中心醫院急診科,親身體驗了作為一名急診科工作人員的不易。

18日上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了濱州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偌大的急救中心,穿梭忙碌的醫生和護士,焦慮等候或是打電話的病患和家屬,構成了急救中心的底色。

給患者採血,進行相關床旁實驗室檢查

據介紹,作為醫院中最危急的科室,急診科的醫生們每天都要面對各種複雜病症的患者,並且迅速做出反應,為每一位急重症患者爭取寶貴的治療時間。急診接診的不可預見性,要求每個醫生和護士都必須高度集中注意力。「17號比較忙,接診二十多名患者,中間還出現兩名心梗患者,一上午連口水都沒喝,這種忙碌的狀態在我們急診科已經是習以為常了。」急診科主任朱洪新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根據患者病情及臨床表現請相關科室會診

判讀相關實驗室檢查結果

「大夫,大夫,快來看看我爺爺!」一位老大爺被推進了急診科。「什麼病?」「肚子疼,胸難受」「神志還清楚嗎?」「清楚。」醫生楊濤和護士長李芹簡單溝通了一下,便安慰家屬,「別擔心,馬上進行診治。」

通過初步診斷得知:患者75歲,上腹部疼痛6小時,精神差,痛苦貌,全腹壓痛。鑑於患者病情嚴重,急診科立刻開通綠色救治通道,並協同心內科、肝膽外科醫生共同診治。經診斷,考慮患者消化道穿孔,轉入肝膽外科進一步治療。

開通綠色通道,為患者行腹部CT檢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全程參與了治療過程,從患者進入診療室後,整個診治流程高效而簡便。醫護人員各司其職,從救治到轉入肝膽外科,急診科工作人員都是一路小跑。拉病床、抬患者······一系列輔助治療工作完成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後背已經溼透。與記者隨行的護士王坤坤,還要見縫插針電話聯繫好各相關科室,當患者到達相關科室後,會第一時間得到救治。

做CT檢查

急診入院後與相關科室的住院醫生交代患者病情

濱州市中心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最能理解「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大腦」的真正含義,為爭取在第一時間拯救生命,為後續治療贏得時間,急診科採取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即院前急救--院內急診--危重症監護為一體的急診醫學服務體系(EMSS)/危重病人急診綠色通道。

急診科護士與肝膽外科病房護士進行病人轉運交接

急診科主任朱洪新給留觀患者進行查房,詢問恢復情況

院前急救配置了先進的急救車及車內急救設備,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急救」醫療模式,實現了「病人未到,信息先到」;心電圖及生命體徵數據上傳後及時會診,提高了現場急救效率及急救水平。特別是對於急性冠脈症候群(以急性心肌梗死為代表)病人及卒中(以腦梗死為代表)病人,急救120醫生在接診時就開始服用「心梗一包藥」,來院前即可分別啟動多學科胸痛中心或卒中中心開展介入或溶栓治療,使心梗病人或腦梗死病人在黃金救治時間內得到更好更快的有效治療,大大提高搶救效率,使病人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復。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通過體驗感受到,以往大家看似簡單的急診科的工作,其實不然。急救,往往面對的是突發而緊急的情況,需要的是反應敏捷,沉著冷靜的處理和更高超的醫術。

相關焦點

  • 作為一線醫護人員的親屬,除了含淚,你還可以這樣做
    無數心中牽掛著醫護人員的親屬都一樣,儘管心中有淚,但對親人的支持是撐起疲倦身軀最大的動力。事實上,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是這個特殊時期的「逆行者」,是我們的英雄,全社會都是他們最堅強的後盾,而他們背後的家人、朋友也是我們應該關心的一群人。
  • 一線醫護人員如是說……
    當地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引發肺炎的確診患者在醫院就診時,曾多次和醫護人員說:離我遠點啊,別傳染給你們。為了離64歲的母親遠一點,血液免疫科護士韓冰在申請到發熱門診前,特意在醫院附近租了間房子,和另一名女護士同住。
  • 寶礦力水特:專注一線醫護人員補水 電解質飲料馳援定點醫院
    寶礦力水特:專注一線醫護人員補水 電解質飲料馳援定點醫院 2020-03-16 16:02:21責任編輯:田博群 2020年03月16日 16:02 來源:經濟日報參與互動   「10小時沒敢喝水
  • 致敬一線醫護人員,濟南一市民送99朵玫瑰花
    2月14日情人節,對於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一線的廣大醫護人員來說,幾乎已經忘記了這個節日。山東省胸科醫院隔離病區,從除夕確診第一例患者後,大家已經很久沒回家了。因為這幾天集中收治了幾十名來自周邊城市的新冠肺炎患者,隔離病區異常忙碌,為了積極救治患者,病區主任周明香昨晚整夜未眠,上午又查房到12點多,能吃口午飯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一點半了,只能抓緊點滴時間在辦公室裡歇一歇。此時,一份特殊的情人節禮物驚喜而至!
  • 天元區:疾控一線人員手記「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紅網時刻株洲2月8日訊(通訊員 譚昕吾 李麗慧 李小燕)疫情爆發以來,醫護工作者、社區基層人員都已經在一線連軸轉了十餘日。一位一線疾控檢驗員劉星君的手機裡,我們看到了她關於最近疫情與工作的記錄和感受。他們始終忘我,奔波於疫點、發熱門診、疾控中心實驗室、高速路收費站監測點之間。
  • 松山湖醫護連續開展5場急救技能培訓
    為了普及急救意識,提高市民的自救互救能力,9月27日—11月18日,在市科協的指導下,松山湖社衛中心和市松山湖中心醫院的醫護人員走進松山湖綠荷居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廣東科技學院松山湖校區、東莞理工學院、廣東醫科大學、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專場,舉辦了5場急救技能培訓活動。
  • 渝醫戰疫日記|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醫師楊曉娟:我們「滿月」了,蛋糕...
    正在一線奮鬥的醫務人員共同合影留念。市急救中心供圖 華龍網發時間:2月24日地點:孝感市孝昌縣第一人民醫院記錄人: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重慶大學附屬中心醫院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隊長、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 楊曉娟今天一大早就有好消息,3名患者治癒出院了!
  • 記者蹲點泰安車管所體驗科目三考試,考試員每天跟車300公裡
    隨機分車確保公平公正考生可隨時反映意見1月8日8點左右,記者來到位於滿莊鎮的車管所,看到考生們間隔有序地進入科目三候考大廳。駕考人員提醒考生亮健康碼、測體溫,進行人臉識別,進入候考大廳。「駕管科設立考前講解環節,考生進入候考大廳後,考試員詳細講解考試流程和注意事項,讓考生對考試有更清晰的認識,消除考生緊張情況,從而順利通過考試。」
  • 武漢市中心醫院開展急救培訓 普及市民急救知識(圖)
    18名荊楚網健康體驗營網友與武漢市中心醫院醫護人員合影百餘市民趕到武漢市中心醫院觀摩學習急救知識    活動現場,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通過急救情景教學片、親身示範、網友親自體驗、模擬急救比賽等多種形式,將心肺復甦的步驟和要領傳授給網友。
  • ...全市各界為抗擊在疫情一線的女性工作者祝賀她們的節日
    在做好護理管理工作的同時,她主動擔起「紅區」後勤保障的職責,與醫院食堂、生活組密切協調,為一線醫護人員提供最及時、最溫馨、最周到的後勤保障服務。長期超負荷的工作造成部分醫護人員出現情緒焦慮和身體的不適,她又擔起「知心大姐」的角色,用溫暖的話語、真心的關懷,及時幫助他們走出焦慮。
  • 門頭溝區軍莊鎮:用心、用情關愛一線醫護人員
    近日,門頭溝區軍莊鎮為轄區內回家休養的一線醫護人員,送去了滿滿的感謝和關懷。鎮村領導感謝她們在抗疫一線不畏困難、不懼風險、不怕犧牲,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出的重要貢獻,囑咐她們在家期間好好休養,並表示,作為疫情防控的基層工作人員,大家攜手共同努力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廣大醫務工作者毅然衝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為我們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疫長城。
  • 走近修水縣中醫院防控一線的第二批醫護人員
    9天的日夜奮戰,每天都有10多條來自妻子問候的未讀簡訊,每次都只能利用吃飯的時間回復她:「我平安。」發熱留觀患者入院後,除基本治療工作外,採集患者咽拭子標本進行核酸檢測是工作的關鍵,而取咽拭子時,患者瞬間哈氣,醫護人員與患者近距離接觸,此時被感染的機率和風險極大。為了不影響檢測速度,袁魁星主動擔當起採集標本這項危險的工作。他說:「我作為一名老黨員老醫生,在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去。」
  • 河北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每人獲贈500元話費
    記者從河北省通信管理局了解到,河北省各通信運營企業緊緊圍繞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提供通信保障,屬於省內通信用戶的,每人贈送500元話費,贈送話費不清零;屬於省外通信用戶的,每人贈送500元充值卡。。
  • 望遠鏡「毫無用處」,急救中心為何採購
    □房清江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大連急救中心為每位一線醫護人員配備了專業望遠鏡,但實際出診中並沒有用,質疑中心此舉太過作秀。12月14日,記者電話採訪了大連急救中心,醫務科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之所以為醫生配備望遠鏡,是為了在各種突發事件中更好地保護醫護人員自身安全。
  • 護佑生命再逆行 湖北黃岡醫護志願服務隊奔赴防汛一線
    7月7日,市區組建一支衛生健康防汛志願服務隊,全力以赴為市區巡堤查險值守人員、轉移安置群眾提供送醫送藥志願服務。  黃州區人民醫院40歲的骨科醫生賀鵬說:「我扛不了沙包,但能夠保障他們的健康,也算是出一分力!」
  • 實驗室裡的忙碌:24小時與病毒「面對面」
    (抗擊新冠肺炎)實驗室裡的忙碌:24小時與病毒「面對面」  中新網太原2月7日電 題:實驗室裡的忙碌:24小時與病毒「面對面」  作者 吳瓊 範麗芳 梁紅梅  「疫情面前,每位疾控工作者都一樣」。
  • 24小時輪崗檢測分秒必爭 記者探訪核酸檢測實驗室
    記者吳青華攝連日來,南寧市對確診病例活動軌跡所涉及的興寧區、江南區、西鄉塘區、南寧經開區等重點區域人員開展全面核酸檢測,截至1月17日8時,全市累計完成核酸採樣841957人,已出核酸檢測報告353956人,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這樣的高效率離不開市民的積極配合,也離不開我市各醫療機構專業檢驗人員不分晝夜的辛苦付出。
  • 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第一批醫護人員完成任務走出隔離病區 到指定...
    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第一批醫護人員完成任務走出隔離病區,到指定酒店隔離觀察—— 「如身體正常,一定再赴隔離病區」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見習記者 聶沛 通訊員 胡雅萍 「我幾乎一夜沒睡,翻來覆去想著的都是要怎麼查房
  • 直擊晝夜堅守的防疫一線「守門員」
    新華社哈爾濱1月14日電題:直擊晝夜堅守的防疫一線「守門員」新華社記者強勇、何山、張濤「抬頭,張嘴。」「好了!」穿著白色防護服的張雯動作一氣呵成,幾秒鐘就完成了咽拭子採樣。她麻利地把長棉籤封存好,緊接著喊道:「下一個。」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手繪雜誌封面 致敬一線醫護人員
    新浪娛樂訊 據1905電影網官博消息,《流浪地球》導演郭帆以「二月二、龍抬頭」的傳統節日為靈感,手繪畫作《你抬頭的樣子很美》,致敬一線醫護人員。新浪娛樂訊 據1905電影網官博消息,《流浪地球》導演郭帆以「二月二、龍抬頭」的傳統節日為靈感,手繪畫作《你抬頭的樣子很美》,致敬一線醫護人員。新浪娛樂訊 據1905電影網官博消息,《流浪地球》導演郭帆以「二月二、龍抬頭」的傳統節日為靈感,手繪畫作《你抬頭的樣子很美》,致敬一線醫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