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根:科學家有望解決器官移植最大障礙

2020-10-18 陳述根本

/陳根

我們可以通過器官移植來替換損壞的器官,以延長壽命。但器官移植手的一,其實並不在於移植手術本身,而是如何找到匹配的供體。可以說,目前器官移植手的最大問題就是供體的短缺其次就是患者移植後的免疫系排異反問題。

  幹細胞培育出微型人肝

而隨著幹細胞技術的出現,一些科學家們都在開始嘗試著如通過幹細胞來培養出低排異性的供體。最近出版的《告》(Cell Reports)期刊上發表一項新研究,就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這項研究是由匹堡大的一支研究團隊所開展的,他們老鼠為載體,在老鼠體內植入了人體幹胞,並成功培育出了微型人肝。

當然,這項技術要真正進入到臨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至少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方向與希望——就是藉助於動物的身體為載體植入幹細胞,以此來為人類培養出可供人體使用的器官供體。

相關焦點

  • Science:華人團隊解決異種器官移植難題
    來自浙江大學、雲南農業大學、重慶第三軍醫大學、哈佛大學以及其他科研機構與公司的團隊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一舉解決了將豬器官移植到人體內的關鍵難題。這項研究的通訊作者是2017全球青年領袖,80後科學家楊璐菡博士。器官移植手術影響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以美國為例,此時此刻,正在排隊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人數高達12萬。
  • 動物器官移植人體最大安全障礙被掃除
    原標題:動物器官移植人體最大安全障礙被掃除  新華網華盛頓10月13日電(記者林小春)中美研究人員最近在美國《科學》雜誌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利用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敲除了豬基因組中可能有害的病毒基因,從而掃清豬器官用於人體移植的重大難關,為全世界需要器官移植的上百萬病人帶來希望。
  • 中國女科學家研發豬3.0,有望解決異種移植器官難題
    近日,科學界普遍關注的、國際性、跨學科的周刊類科學雜誌《自然》旗下的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發表了一項來自杭州啟函生物的研究成果:科學家們成功地做出了第一代可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
  • 一隻豬對器官移植的貢獻,人類最早將在2021年底接受豬心移植
    最近,有項研究證明,豬心臟將有望成為人類心臟移植供體!對於患有嚴重心力衰竭和某些其他對其他療法無反應的心臟病的患者,心臟移植通常是他們生存的唯一希望。2019年,根據美國器官移植提供的數據,美國共進行了3552例心臟移植手術。但是心臟移植患者通常需要等待六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等到供體,而且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
  • 渾身是寶的豬,器官很快就要移植給人?
    ,豬的心臟在不久的將來有望解決心臟患者供體長期短缺的問題。 2015年,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喬治·丘奇團隊通過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成功敲除了豬體內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ERV)的基因,為解決豬器官移植到人體內可能導致的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傳染的風險奠定了基礎。
  • 生物光電子系統有望治療器官功能障礙
    體內裝盞「燈」,恢復神經功能生物光電子系統有望治療器官功能障礙科技日報北京1月7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6日在線發表了一項生物醫學工程新突破:一種通過電刺激和光輸入來控制神經活動的生物光電子系統研發成功,美國科學家團隊在實驗中已可以恢復大鼠的膀胱功能。
  • 這些小豬有望為人類提供移植器官!異種器官移植研究進展今日發表
    今日,《自然》旗下的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發表了一項來自杭州啟函生物的研究成果:科學家們成功地做出了第一代可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為了緩解這個問題,異種移植長久以來被寄予厚望,也就是用其他動物的器官來取代人體器官。而豬的心臟、腎、肝等器官與人體器官大小相似,組織學、生理學等特徵也相近,因此被很多科學家認為是十分適合提供異種器官的動物。
  • 豬3.0有望解決異種器官移植難題?或成為臨床異種器官移植雛形
    啟函生物的科學家將 CRISPR-Cas9 和轉座子技術結合在一起,培育出了「豬 3.0」。豬 3.0 具有 13 個獨立的基因修飾,用以修改豬與人之間免疫和凝血方面的不兼容,並根除了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這項研究早先在 2019 年 11 月發表在 bioRxiv 預印本上。
  • 異種器官移植研究:這些小豬的器官有望移植人體
    據中國紅十字會統計,臨床治療中,我國每年因器官衰竭等待移植的患者超過30萬,但捐獻的器官只有1.7萬餘個,只有不到6%的人能實現移植,大部分患者在等待中去世。而國外有幾百萬的患者等待著器官移植。可見,人體器官短缺問題異常嚴重。
  • 人體器官移植新條例有望明年出臺
    原標題:人體器官移植新條例有望明年出臺 本報訊(記者劉歡)今天,由國際器官移植協會、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北京朝陽醫院等單位主辦的2020器官移植科學論壇在京開幕。會上,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表示,對於已經拿到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如果在兩年之內未能好好開展器官移植工作,要吊銷醫院執照,處分醫院院長。作為現代醫學的重大進步之一,器官移植工作在我國發展迅速。目前,我國的器官移植種類、移植能力、移植相關研究、移植質量和數量均居於世界的第一方陣。我國器官移植數量不斷增加,每年僅大器官移植數就近15000例。
  • 基因編輯「豬3.0」,有望用於異種器官移植
    獲取最有價值行業趨勢信息日前,在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團隊研究下,十幾隻經過CRISPR基因編輯的「豬3.0」成功問世,這些小豬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不僅安全且和人有更好的免疫兼容性,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該研究於9月21日發表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
  • 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的「豬3.0」誕生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記者彭茜)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內源性逆轉錄病毒是嵌在細胞內基因組的病毒,在豬身體裡不會有毒性,但對於將豬器官移植到人體是一個重大醫療風險問題。參與研究的還有雲南農業大學、美國哈佛大學、eGenesis公司等。相關成果已於21日發表在英國《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這是啟函首例兼備兩種特性的可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現在我們正在靈長類動物身上測試做出來的器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體細胞克隆醫用小豬誕生 器官移植有望突破(圖)
    為異種器官移植奠定基礎  科研人員介紹,歐洲哥廷根小型豬為國際公認的最佳醫用模式動物之一,目前作為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帕金森病等重大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和新藥篩選模型,已經得到全世界醫藥管理機構認可;同時因其器官大小、結構和生理特點等與人體器官極為相似,已經成為國際上最理想的異種器官移植研究材料。
  • 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的「豬3.0」誕生
    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
  • 培育出一種特別的豬 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
    本報訊(記者 陳怡希) 9月21日,雲南農業大學魏紅江教授團隊與啟函生物楊璐菡博士合作的「豬3.0」科研成果,在《自然》子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發表,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的「豬3.0」誕生。
  • 衛生部原副部長:器官移植有望納入大病醫保
    8月6日至8日,2015年中國器官移植大會在武漢舉行,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表示,中國器官移植迎來新的拐點,移植數量已經超過歷史紀錄,越來越多的公民將加入自願捐獻的隊伍,我國也準備著手將器官移植納入醫保大病救助的範疇。
  • 異種器官移植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專家: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張樹庸,本文部分內容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2015年9月刊《基因剪刀——基因組編輯的魔術手術刀》,原創作品,轉載請標明出自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   導讀   豬的器官因為大小和功能和人類似,被科學家們認為是最有可能成為能移植到人的異種器官
  • 中外合作育出首批無「毒」活豬,3年內實現豬到人的器官移植
    哈佛大學教授、基因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喬治·丘奇認為,這批克隆豬的誕生和存活具有奠基性,異種器官移植有望兩年內被安全應用到臨床上。豬是解決人類器官短缺理想供體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每年超200萬人需器官移植,但器官捐獻數遠低需求數。移植器官供體不足隨著老齡化和慢性疾病的多發愈加嚴重,供需矛盾突出。
  • 通過基因編輯 人類有望移植動物器官保命—新聞—科學網
    (路透) 中新網8月11日電 美國《世界日報》編譯稱,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已創造出基因經過編輯,進一步研究已消除病毒的小豬,為人類獲取動物器官移植跨出一個大膽的科學步驟。《科學》期刊8月10日報導的研究進展,使人類日後可能利用豬的肝臟、心臟和其他器官進行移植。
  • 器官移植為什麼這麼難?豬豬也許可以改變一切
    前幾天有一則關於「豬3.0」器官移植技術的新聞,讓異種器官移植再次進入了公眾的視線: ……楊璐菡歸國後組建的杭州啟函生物公司領銜團隊在英國《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宣布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成功解決了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和增強異種器官免疫相容性兩大異種移植安全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