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時被送人撫養 白頭翁與家人失散63年後在無錫團聚

2020-12-05 無錫eTV全媒體

清明時節,是我們祭奠先人,慎終追遠的日子。這兩天,來自廣州的郭景能老先生特意來到無錫給父母上墳,並且和失散了63年的兄弟們見面。

這位郭先生今年65歲,你沒算錯,失散那年,他只有2歲。那麼,63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他們一家人又是如何團聚的呢?

郭景能原名叫朱嘉寶,有五個兄弟,在家中排行老三,原本一家人在無錫生活,日子還算富足。可好景不長,由於郭景能小時候總生病,給家裡帶來不小的負擔。於是,生父母便去廟裡求籤,解籤的和尚告訴他們,只要家中有錢,這孩子就會生病,他們是養不活的。雖然萬分不舍,可生父母便按照迷信的說法,將年僅2歲的郭景能送給一個叫馮燕眉的朋友帶去上海撫養。

郭景能大哥朱新寶告訴記者,自從這個弟弟被送人後,父母因思念兒子,一直在家哭,有時候實在按捺不住內心的思念,便會去上海看看弟弟。前兩次都能順利找到人,可後來,這位姓馮的朋友居然消失了。只聽上海的鄰居說,這個馮燕眉可能去了廣州或者香港。

因為一直牽掛孩子, 這些年來,朱老伯的父母一直沒有停止尋找兒子的腳步,在上世紀70年代,朱老伯的父母把所有有線索的地方都走遍了,還是一無所獲。茫茫人海,要找到失散的兒子,無異於大海撈針。直到2004年,父親臨終的時候,心裡始終有一塊疙瘩放不下,那就是一直失散在外的三兒子,為此老父親的臨終遺言就是希望四個兄弟一起能將老三給找回來。

朱家幾十年來一直在尋找失散的親人,而遠在廣州的郭景能也沒有放棄對親人的尋找。郭景能回憶說,在發現自己身世後,他從高中開始就一直試圖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由於隱約聽養父母說過,以前他們是從上海那邊過來的,而且他的親生父母可能就住在上海附近。一開始,郭景能就往揚州方向尋找親人,可一直杳無音信。後來在一次整理養父的信件時,郭景能突然發現了線索!

原來,郭景能的生父生母之前住在無錫,後來由於上山下鄉,被下放到了宜興屺亭。循著這條線索,郭景能嘗試著聯繫上了父母當年下鄉時在宜興的落腳點,找到了當地村委。 由於生父生母在宜興沒多久後來就返城了,所以雖然郭景能提供了生父母的姓名,但是現在村裡少有人知,一開始還被當成是騙子,直到前不久,當地的村委婦女主任蔣和勤回家吃飯時,偶然和老一輩的人聊起這個話題,事情這才有了轉機!

屺亭街道前亭村委會婦女主任蔣和勤說,她問長輩,才知道真有這人。於是安排了郭景能與朱家兄弟微信視頻,結果一下就認出來了。

此次來無錫,郭景能還帶來了當初自己被收養時的一份手寫信物。這份信物是他們的生父寫的,當年一式兩份,

紅色的一份由郭景能養父母保管,白色的一份由朱家人保管,上面還有收養日期。

當郭景能與朱家人見面時,這兩張信物的筆跡嚴絲合縫,更是確定尋找到了親人。

60多年來,雖然沒有見過自己的親生父母,但是能看到自己在無錫的四個兄弟,郭景能老先生百感交集。

當年的黃童如今成白叟,在外漂泊了60年,終於能找到自己的家人何其有幸,這也是今年清明節兄弟五人獻給父母最美好的祭奠了。

相關焦點

  • 谷歌地圖幫失散小夥重返家園
    【PConline 資訊】近日據英國媒體報導,一名出生於印度的男子,在1986年與哥哥在乘坐火車時不慎走散,一直杳無音信,而在25年後,這名失散的男子居然藉助谷歌地圖重新找到了失散的家人,得意團聚。
  • DNA對比助力親人團聚:4歲走失 29年後父子團聚
    &nbsp&nbsp&nbsp&nbsp4歲走失 29年後父子團聚&nbsp&nbsp&nbsp&nbsp肇慶端州公安機關通過DNA對比助力親人團聚&nbsp&nbsp&
  • 老人失蹤40年後與親人團聚,卻擔心成為家人負擔自殺身亡
    失蹤多年後能與家人團聚,本來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不過印度一名老人在失蹤40年後與家人重新團圓,僅僅2年後就自殺身亡,原因竟是擔心成為家人的負擔。
  • 離散39年後的重聚:團圓「加速度」,來自網際網路
    社交平臺一張「無錫。善……」的圖片,被轉發近4萬、獲贊20餘萬,反映出公眾對智能科技惠及老幼和偏遠落後地區同胞的呼喚與認可。「技術向善」的美好願景確實需要從知到行、由點及面的推廣過程,而令人欣慰的是,這一進程正在加速推進,一些不合時宜的做法正在被糾正,相關的暖新聞也越來越多。近日,山東一對雙胞胎姐妹成功與失散39年、遠在內蒙古的父母團聚,正是得益於網際網路的力量。
  • 還記得我國首例「女凍人」嗎?打算50年後家人團聚,現在咋樣了
    當時正值2016年,科學家的冷凍實驗在動物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結果,下一步就是在人體上進行實驗,但是缺乏實驗對象,世界各地出現了一些人,願意來做這個計劃的志願者,其中就有展文蓮女士。#34;女凍人"嗎?
  • 中國首例女冷凍人,希望50年後解凍復活和家人團聚,如今怎樣?
    而他的兒子塞特更是到了807歲時還能夠生兒育女,並且一直活到了912歲。當然這些畢竟只是傳說,並不能信以為真,然而,長生不老卻一直都是人們不懈追求的目標。 02 近年來,科學家在研製延緩人類衰老的藥物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這種藥物的研製仍舊處在初步階段,並不能真的做到長生不老,因此一些人選擇了在科學技術還不夠發達的時候將自己冷凍起來,並希望在50年後再被喚醒,進而與家人團聚,這樣的技術也被稱為冷凍人技術。
  • 中國首例女冷凍人,希望50年後「復活」與家人團聚,如今怎樣?
    引言關於長生不老這個問題,這應該是很多人都曾探討過的。長生不老不僅吸引了古時中國一些位高權重之人的心,而且在國外也是可以體現出來的。國外最能體現出西方人追求長生不老的就是他們流傳的吸血鬼、還有木乃伊等等,這些也都體現了他們對長生不老的渴求。而在過去的中國,也依舊有很多追求長生不老的人。
  • 動物撫養人類:曾出現過的9個野生動物撫養人類的瘋狂故事
    這是一個在英國生活的成年人,瑪麗娜·查普曼分享的自己兒時在哥倫比亞家鄉的故事,在她小的時候經歷了一次真正可怕的經歷後,她與猴子生活在了一起,並得到了它們的照顧。她記得當時她正在自己的家附近玩耍,有兩個大人從後面用白布捂住了她的嘴巴,她昏睡了過去。等她醒來了以後,她進入了哥倫比亞的雨林,她獨自一人在森林中尖叫和哭泣,沒有人來拯救她。她開始行走以尋找其他人類。
  • 動物撫養人類:曾出現過的9個野生動物撫養人類的瘋狂故事
    這是一個在英國生活的成年人,瑪麗娜·查普曼分享的自己兒時在哥倫比亞家鄉的故事,在她小的時候經歷了一次真正可怕的經歷後,她與猴子生活在了一起,並得到了它們的照顧。她記得當時她正在自己的家附近玩耍,有兩個大人從後面用白布捂住了她的嘴巴,她昏睡了過去。等她醒來了以後,她進入了哥倫比亞的雨林,她獨自一人在森林中尖叫和哭泣,沒有人來拯救她。
  • 尋子32年,今天,她終於和孩子團聚了!
    終於得以與家人相見 在直播前接受採訪時 母親李靜芝曾經哭著說 不知道再見到兒子時 兒子是否會像小時候那樣 撲過來擁抱我?
  • 中國首位女冷凍人,計劃50年後「甦醒」和家人團聚,結局如何?
    有人曾經嘗試將自己冷凍起來,成為中國首位女冷凍人,並且生前還計劃在50年後「甦醒」和家人團聚,她現在結局如何呢?從古代帝王到如今的平民百姓,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能在這個世界上存活得更久一點,於是發明創造出各種食品藥物,希望能通過食用它們改善自己的生命線長度。大家還越來越注重養生,而這也是對死亡的一種懼怕。
  • 我國首例女凍人,本想50年後「復活」與家人團聚,現在怎麼樣了
    著名科幻小說《三體》中,敘述到一項冬眠的技術,人可以選擇冬眠,然後在幾百年後醒來,身體的一切還是如初,年齡也不會增長,冬眠的那段時光對自己而言就是停止的。第三部中的女主角程心就是在不斷冬眠,世上過去四百年時,她才三十三歲。科幻小說提到的東西往往天馬行空,處於現實中的人們很難去想像。
  • 白頭翁(白頭鵯)的家庭生活,你知道多少
    一窩小鳥,看起來有四隻白頭翁,學名叫白頭鵯(bēi),在長江南部是非常常見的 一種鳥,平常食用大量農林業害蟲,是個值得被保護的益鳥呢樓下櫻桃樹白頭翁築的巢最初,聽見窗外一陣一陣的「啾啾」聲,跑過去看,原來是白頭翁一家呀,鳥媽媽正在給小鳥餵食。
  • 安徽滁州:幼子出生三天遭父藏匿 法院傾力執行助團聚
    2021年1月5日上午,在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執行指揮中心裡,王梅一手牽著孩子,一手把剝好的餅乾遞進孩子的嘴裡。她噙滿了淚水,緊緊盯著眼前的孩子,捨不得離開一眼,在她的記憶裡,兒子小寶仿佛還停留在出生時的模樣……2018年,王梅與陳軍登記結婚,因感情基礎較差,生活期間兩人爭吵不斷,次年7月王梅誕下一子。產後第三天,陳軍家人趁王梅熟睡時,將孩子帶離、再無消息。
  • 29年後,這對母子終於團聚
    她的手頭只有一份不知真假的陳年判決書,唯一知情的人說,判決書上被判刑的人可能知道她兒子的下落。可她尋子多年,一無所獲。令她沒想到的是,判決書上一個不起眼的名字「檢察員張培獻」,成了她圓夢的希望。在她的求助下,張培獻通過多方努力,成功幫她找到失散多年的兒子。
  • 朱元璋與白頭翁
    據傳公元1359年,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交戰中失利,兵敗浙江開化縣古田山區。 時值陰雨連綿、道路泥濘,士兵們因水土不服、 長期作戰而患了腹痛、腹瀉、便血的疾病, 軍醫診斷為疫痢。 因起病急、人數多、病情重,軍中無藥,軍醫亦無良策。 本來兵敗就致士氣大傷,加之疾病突發,戰鬥力嚴重削弱,朱元璋憂心如焚。
  • 中國第一位女冷凍人,遺願希望50年後與家人團聚,現在醒了嗎?
    在2017年的時候,我國出現了第1位女冷凍人,她的名字叫做因為患病,所以展文蓮決定在自己死後自願成為這種冷藏休眠技術的實驗對象,並且,她的遺願讓人聽了也非常的淚目,她所希望的不過是50年後可以和家人團聚罷了。
  • 雛鳥落難被人收留 鳥父鳥母每天入戶餵食
    在上下左右轉了近10分鐘後,母親終於發現了一處較大的縫隙,慌不迭將野果塞了進去。見孩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母親才又飛走覓食。  而白頭翁爸爸也沒閒著,整日守候著孩子。記者靠近鳥籠想逗小鳥,站在對面的白頭翁爸爸頓時急得大聲鳴叫,見記者走開方才停止。「一有陌生人靠近鳥籠,它們就要大叫,生怕有人傷了孩子。」
  • 給朋友當伴郎,大家說他和伴娘有夫妻相,沒想到找回失散的妹妹
    江波,兄弟給你提供一條內幕消息,聽說伴娘是個大美人兒哦,說不定到時……你倆還可以千裡姻緣一線牽,哈哈……」江波掛斷電話後無奈地笑了,明明是自己答應過去幫忙,最後聽周松那口氣,怎麼覺得自己是受人恩惠了。聽到最後一句話,江波腦子突然嗡嗡作響,這讓他想起了自己多年前失散的妹妹。難道……他不敢繼續往下想,接下來一直心不在焉。他思考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在婚禮結束後找小敏談一談,雖然聽起來有點冒失,但他不願放過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