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科院在植物中實現A·T- G·C的單鹼基替換

2020-12-01 中國科學院

上海生科院在植物中實現A·T- G·C的單鹼基替換

2018-02-28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

語音播報

  2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組的研究論文,以Precise A·T to G·C base editing in the rice genome為題,在線發表在Molecular Plant上。該研究報導了一種新型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7-10在水稻中的應用。它可以將水稻基因組特定位點的上A·T鹼基對高效的轉化為G·C鹼基對。此研究擴展了植物中可用的單鹼基編輯工具,並將進一步推動水稻等其他作物的分子精準育種。

  鹼基置換突變指一個鹼基被另一個鹼基取代,是最常見的突變形式。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大部分生物性狀的改變都存在著相關基因的突變,其中以鹼基置換突變即點突變最為常見。尋求高效的單鹼基編輯技術一直以來是植物研究的熱點和難點。2017年10月,哈佛大學David Liu實驗室在Nature上發表了題為Programmable base editing of A•T to G•C in genomic DNA without DNA cleavage的研究論文,報導了一種新型的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可以將基因組中特定位點的A·T鹼基對高效的轉化為G·C鹼基對。該研究進一步擴展了目前基於CRISPR/Cas9的單鹼基編輯工具。但ABE是以大腸桿菌tRNA腺嘌呤脫氨酶為基礎,經過7輪的突變進化改造而得到的,雖然它能對哺乳動物細胞中的多個位點能夠進行高效鹼基編輯,但在植物中是否也可以高效利用尚不清楚。

  基於哺乳動物細胞中已發表的結果,朱健康研究組在水稻中開發了一種新的腺嘌呤鹼基編輯系統。研究人員合成了野生型TadA和其突變形式TadA7-10,並將其用特定的街頭連接到Cas9(D10A)的N端,同時將VirD2的核定位信號肽(NLS)添加到Cas9(D10A)的C末端,形成ABEP1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P1在水稻中由玉米泛素啟動子驅動表達。研究人員首先選擇對水稻基因組中的OsSPL14SLR1位點進行單鹼基編輯,A·T到G·C的替換的效率分別為26%和12.5%。為了證實該鹼基編輯器能夠同時對基因組多個靶位點同時進行編輯,研究設計了單個sgRNA同時靶向基因組中的多個位點。結果表明水稻基因組多個位點可以被ABEP1同時編輯。ABEP1依賴於SpCas9識別靶位點,而SpCas9識別靶位點依賴於NGG PAM序列,這限制了水稻基因組中可被編輯的位點。為了進一步擴展水稻基因組中可被編輯的位點,研究設計ABEP2腺嘌呤鹼基編輯器,其識別靶位點依賴於SaCas9。而SaCas9識別靶位點依賴於NNGRRT PAM序列。對水稻基因組的多個基因進行定點編輯表明ABEP2同樣能夠對目標位點進行高效的鹼基替換,有些位點的效率高達61.3%。同時,ABEP2可以對多個位點進行同時編輯。對所有的編輯位點測序後研究人員發現沒有任何位點產生鹼基插入、缺失或者其他形式的鹼基替換,說明腺嘌呤鹼基編輯器精確性很高。

  結合研究組此前開發的基於APOBEC1酶的鹼基編輯器,可以在水稻基因組中實現對DNA四種不同鹼基的高效替換(A-G, T-C, C-T, G-A)。這將進一步推動水稻功能基因組研究,並對作物分子精準育種產生重大影響。

  抗逆中心博士研究生華凱為論文第一作者,研究員朱健康為通訊作者。生物技術平臺為該研究提供了技術支持,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的資助。

  A.水稻中兩種腺嘌呤鹼基編輯器的載體示意圖 B.OsSPL14中的靶位點示意圖,miR156結合位點由紅色字體標出 C.兩株代表性的轉基因植株的測序峰圖,黑色箭頭指示出編輯位點 D.不同sgRNA編輯效率的統計信息

  2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組的研究論文,以Precise A·T to G·C base editing in the rice genome為題,在線發表在Molecular Plant上。該研究報導了一種新型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7-10在水稻中的應用。它可以將水稻基因組特定位點的上A·T鹼基對高效的轉化為G·C鹼基對。此研究擴展了植物中可用的單鹼基編輯工具,並將進一步推動水稻等其他作物的分子精準育種。
  鹼基置換突變指一個鹼基被另一個鹼基取代,是最常見的突變形式。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大部分生物性狀的改變都存在著相關基因的突變,其中以鹼基置換突變即點突變最為常見。尋求高效的單鹼基編輯技術一直以來是植物研究的熱點和難點。2017年10月,哈佛大學David Liu實驗室在Nature上發表了題為Programmable base editing of A•T to G•C in genomic DNA without DNA cleavage的研究論文,報導了一種新型的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可以將基因組中特定位點的A·T鹼基對高效的轉化為G·C鹼基對。該研究進一步擴展了目前基於CRISPR/Cas9的單鹼基編輯工具。但ABE是以大腸桿菌tRNA腺嘌呤脫氨酶為基礎,經過7輪的突變進化改造而得到的,雖然它能對哺乳動物細胞中的多個位點能夠進行高效鹼基編輯,但在植物中是否也可以高效利用尚不清楚。
  基於哺乳動物細胞中已發表的結果,朱健康研究組在水稻中開發了一種新的腺嘌呤鹼基編輯系統。研究人員合成了野生型TadA和其突變形式TadA7-10,並將其用特定的街頭連接到Cas9(D10A)的N端,同時將VirD2的核定位信號肽(NLS)添加到Cas9(D10A)的C末端,形成ABEP1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P1在水稻中由玉米泛素啟動子驅動表達。研究人員首先選擇對水稻基因組中的OsSPL14和SLR1位點進行單鹼基編輯,A·T到G·C的替換的效率分別為26%和12.5%。為了證實該鹼基編輯器能夠同時對基因組多個靶位點同時進行編輯,研究設計了單個sgRNA同時靶向基因組中的多個位點。結果表明水稻基因組多個位點可以被ABEP1同時編輯。ABEP1依賴於SpCas9識別靶位點,而SpCas9識別靶位點依賴於NGG PAM序列,這限制了水稻基因組中可被編輯的位點。為了進一步擴展水稻基因組中可被編輯的位點,研究設計ABEP2腺嘌呤鹼基編輯器,其識別靶位點依賴於SaCas9。而SaCas9識別靶位點依賴於NNGRRT PAM序列。對水稻基因組的多個基因進行定點編輯表明ABEP2同樣能夠對目標位點進行高效的鹼基替換,有些位點的效率高達61.3%。同時,ABEP2可以對多個位點進行同時編輯。對所有的編輯位點測序後研究人員發現沒有任何位點產生鹼基插入、缺失或者其他形式的鹼基替換,說明腺嘌呤鹼基編輯器精確性很高。
  結合研究組此前開發的基於APOBEC1酶的鹼基編輯器,可以在水稻基因組中實現對DNA四種不同鹼基的高效替換(A-G, T-C, C-T, G-A)。這將進一步推動水稻功能基因組研究,並對作物分子精準育種產生重大影響。
  抗逆中心博士研究生華凱為論文第一作者,研究員朱健康為通訊作者。生物技術平臺為該研究提供了技術支持,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的資助。

  A.水稻中兩種腺嘌呤鹼基編輯器的載體示意圖 B.OsSPL14中的靶位點示意圖,miR156結合位點由紅色字體標出 C.兩株代表性的轉基因植株的測序峰圖,黑色箭頭指示出編輯位點 D.不同sgRNA編輯效率的統計信息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新型胞嘧啶鹼基編輯器拓展C/G-T/A單鹼基編輯適用範圍研究獲進展
    8月9日,《自然-通訊》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多種胞苷脫氨酶為基礎擴展的C-T單鹼基編輯工具》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仇子龍研究組與復旦大學中山醫院教授王小林實驗室合作完成。
  • 上海生科院揭示植物花青素合成調控機理
    花青素就是其中一類廣泛存在於高等植物中的苯丙烷類化合物,使植物的花朵、果實、莖稈、葉片等器官呈現紅色、紫色以及藍色等色彩。花青素不但有助於植物抵禦紫外線輻射、強光、低溫、營養缺乏等逆境脅迫,而且在植物與昆蟲互作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花青素的積累被認為是一種可視化的分子標記,用來判斷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是否遇到不良環境。然而,不良環境調控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機理迄今並不十分清楚。
  • 上海生科院生命科學期刊社及其理事會成立
    3月3日上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命科學期刊社第一次理事會會議在生命科學信息中心召開,正式成立上海生科院生命科學期刊社及其理事會。上海生科院副院長吳家睿首先介紹了上海生科院期刊改革的目的、意義及基本情況。生命科學期刊社是適應國家、中科院期刊改革的總體部署和內部發展的需求而成立。
  • 上海生科院揭示植物花粉管生長方向調控機理
    2月29日,《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王永飛研究組題為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18 is an essential Ca2+ channel in pollen tube tips for
  • 上海生科院等在昆蟲抗病毒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1月25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黃勇平研究組和譚安江研究組在國際學術期刊《病毒學雜誌》(Journal of Virology)發表了研究論文文章連結 上海生科院等在昆蟲抗病毒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上海生科院舉行2011年研究生畢業典禮
    辛勞的汗水伴著開心的笑臉,在家人、朋友的陪伴下,6月17日,在生科大樓二樓報告廳,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140多名畢業生參加了這次難忘的畢業典禮。上海生科院學位評定委員會領導、上海生科院學位委員會成員、各所導師代表、教育管理幹部等出席了此次典禮。在莊嚴的國歌聲中,上海生科院2011年研究生畢業典禮拉開序幕。
  • 上海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觀遺傳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上海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觀遺傳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2017-10-27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10月26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何躍輝研究組,以Embryonic epigenetic reprogramming by a pioneer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plants為題的研究論文,在線發表在Nature上。
  • 上海生科院合作揭示受精卵DNA去甲基化重要機制
    但TET-TDG介導的主動去甲基化途徑是否在受精卵中起關鍵作用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徐國良研究組、李勁松研究組與北京大學湯富酬研究組合作,利用最近發展的單細胞簡併代表性甲基化測序(scRRBS)、髮夾DNA甲基化測序(hairpin BS-seq)以及測定5fC/5caC的MAB-Seq(M.SssI-Assisted Bisulfite Sequencing)等單鹼基解析度的DNA甲基化等幾種表觀修飾分析技術,結合Tet3和
  • 上海生科院揭示小G蛋白調控豆科植物根瘤共生互作新機制
    3月20日,The Plant Cell 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彥章及其學生完成的The Small GTPase ROP10 of Medicago truncatula Is Required for Both Tip Growth of Root Hairs and Nod
  • 上海生科院在作物免疫和抗病性研究中取得進展
    12月15日,國際學術期刊Cell Host & Microbe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何祖華研究組題為An E3 Ubiquitin ligase-BAG Protein Module Controls Plant Innate Immunity and Broad-Spectrum Disease
  • 上海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觀遺傳機制研究取得突破
    10月26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何躍輝研究組,以Embryonic epigenetic reprogramming by a pioneer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plants為題的研究論文,在線發表在Nature上。
  • 萬鋼調研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經所
  • 中美學者各自開發新型雙鹼基編輯器,同時實現兩種單鹼基編輯
    Keith Joung 的研究基礎上首次開發出了單鹼基編輯器(Base Editor),在不依賴DNA雙鏈斷裂的情況下,實現對單個鹼基的定向修改。  單鹼基編輯器依據 Cas9 nickase(D10A)融合不同的鹼基修飾酶,分為胞嘧啶鹼基編輯器(CBE)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可分別在實現精準的CG到TA或AT到GC 的替換,由於其高效、精準和低脫靶性,以及不依賴DNA雙鏈斷裂的優點,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快速發展。
  • 改變認知:普通Cas9也能進行鹼基編輯\
    在高等真核生物(植物、動物等)細胞中,這些DNA雙鏈斷裂主要通過NHEJ(非同源末端連接)的方式修復,其結果多為小片段的插入和刪除(Indels)。如果這些小片段的插入和刪除發生在基因的編碼區,就會高效地產生移碼突變,大概率地導致基因功能的喪失,因此CRISPR/Cas9又被廣泛地稱為「基因敲除」工具。
  •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先行實施多項人事改革
    東方網4月25日消息:一扇創新的「大門」正在上海打開。記者昨天從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了解到,作為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頭號「種子選手」,他們已經先行一步,實施了多項人事改革措施。「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自1999年7月成立起,就按知識創新工程要求基本停止了各類職稱的評審和晉升。」生科院黨委副書記李敏達告訴記者,「我們不評職稱,而且用人也不唯職稱論———科研人員只有在受聘於某一崗位時,才享有相應的職稱待遇。」圍繞當代生命科學重大目標,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目前在生化與細胞所等「四所一中心」設立了120個研究組,組長相當於研究員職稱。
  • 高精度單鹼基基因編輯工具研究獲進展
    高精度單鹼基基因編輯工具研究獲進展 2020-05-19 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 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   CRISPR/Cas9的衍生工具DNA單鹼基編輯技術可以在不切斷DNA雙鏈的情況下實現單核苷酸的定向突變,為單鹼基突變引起的遺傳性疾病的治療帶來了希望,自2016年首次報導以來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 上海生科院揭示光合碳代謝效率調控新機制---中國科學院
    上海生科院揭示光合碳代謝效率調控新機制 2016-06-02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Molecular Plant 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Down-regulation of Rubisco Activity by Non-enzymatic Acetylation of RbcL 的文章,報導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 上海生科院神經所與大豐教育局籤訂科普合作協議
    上海生科院神經所與大豐教育局籤訂科普合作協議 2017-11-02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  10月28日,大豐區教育局局長王國平帶領局領導班子來到上海,與上海生科院神經所黨委副書記王佐仁籤訂科普共建協議,旨在通過研究所的專家引領,促進大豐當地的教師隊伍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科學素質教育方法,做好青少年科技創新的引導者和倡導者,從而營造崇尚科學、運用科學的社會氛圍;通過科普實驗,讓中學生親自動手,接觸最新的科學理念、新奇的科學現象,感受科學的魅力以及實驗成功所帶來的喜悅,充分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 上海生科院等揭示藜麥耐鹽與高營養價值分子機制
    上海生科院等揭示藜麥耐鹽與高營養價值分子機制 2017-10-17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藜麥編碼的三個主要種子貯藏蛋白家族的蛋白序列中人類所需的必需胺基酸比例均顯著增加,部分解釋了藜麥種子高營養價值的原因。  表皮鹽泡細胞(epidermal bladder cell, EBC)在約一半的喜鹽植物(halophyte)中都存在,也是在藜麥耐鹽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類細胞。此前研究表明,鹽泡細胞體積可達普通表皮細胞的1000倍左右,其積累的離子濃度可高達1摩爾。
  • 高精準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植物基因工程技術又進一步
    鹼基編輯技術(Base Editing)是基於CRISPR系統開發的基因組定向修飾技術。基因組編輯工具單鹼基編輯器的開發,為定向編輯和修正基因組中的關鍵核苷酸變異提供了重要工具,展現了其在遺傳疾病治療與動植物新品種培育等方面潛在的重大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