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之補償作用:弱點也是一股強有力的力量

2021-01-07 定律和生活

當個人因為心理或生理上某方面的缺陷而產生自卑感後,為了恢復內心的平衡,會設法彌補自己的弱點。

——阿德勒

弱點能讓我們更加努力

優點和弱點都是相對而言的,沒有絕對的優點,也沒有絕對的弱點。之所以這麼說,並不是為了安慰那些正在經受挫折的人們,而是有科學根據的。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發現一個現象:盲人的除了眼睛看不見,其他感官特別靈敏;沒有雙手的人,

雙腳比正常人的雙手可能都靈活,基本上可以代替雙手做很多很多事情;一個相貌平庸的學生,可能學習上卻是數一數二名列前茅;這種種的現象,既是補償作用的體現。

阿德勒也是因為自己很小時候因為生理上的缺陷,所產生的自卑感,激勵自己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的,正是在這基礎上提出了補償作用的理論學說。

所謂補償,就是發揮一個人的最大優勢,激發起自信心,抵消其弱點。

一個缺乏自信心的人會在挫折面前遭到滅頂之災,從此變得畏縮不前,無數事例說明,補償作用只能給自卑意識強烈的人提供成功的精神力量。成千上萬個自卑感強的人通過補償途徑獲得了自尊,自信,自愛。發哥做洗車工的時候因為羨慕摸了一輛勞斯萊斯而被人冷嘲熱諷,現在的成就也是打了當初嘲諷他的人的臉;「路人甲永遠了紅不了」,於是周星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很多人高攀不起。但凡在某一領域獲得諸多成就的人,探索它們的成功史,會驚奇地發現,這些人中大多數有著諸如家境貧寒,身體殘疾,體弱多病相貌醜陋,精神障礙等弱點。補償器缺陷和不足的需要,是這些人奮發圖強的主要因素,甚至是他們獲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還記得,2005年春晚的舞蹈《千手觀音》的領舞邰麗華,聽不見音樂卻能跳出如此美妙的舞姿,要知道,雙耳失聰這對一個搞音樂創造的人來說可以是毀滅性的打擊,但是,生理缺陷沒有影響他對舞蹈的熱愛,才會有了《千手觀音》2004年雅典帕運會的轟動世界。海倫是盲聾啞人,卻能掌握英德法等五種語言。而2018年去世的被稱為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霍金,因為肌肉萎縮只能被禁錮在輪椅上生活,卻並沒有因此而向命運妥協,反而在科學領域有諸多建樹。弱點並不必定導致失敗,只要正確看待弱點,將弱點轉化成為優點,反而能取得更大成功。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弱點,面對弱點,與其每天抱怨,不如自己想辦法彌補。增長自己的知識,才幹。不求成為偉人,只要做更好的自己。

從成功人士的過往經歷來看,補償作用這一心理機制,並不是抓住弱點,讓其變為優點,而是合理地進行安排和取捨,使不能成為前進路上的絆腳石,並進一步成為自己獨有的優勢。

相關焦點

  • 補償作用:弱點也是一種力量源。正視自己的弱點,把握成功的要點
    凱樂和老師著名鋼琴家貝多芬雙耳失聰,對於熱愛音樂的他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打擊,他卻因對古典音樂的重大貢獻,對奏鳴曲式和交響曲套曲結構的發展和創新,而被後世尊稱為「樂聖」、「交響樂之王」。霍金結婚照所以,不要抱怨上帝的不公,不要怨天尤人。
  • 墨菲定律
    什麼是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亦稱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語。墨菲是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1949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火箭減速超重試驗中,因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墨菲發現,測量儀表被一個技術人員裝反了。
  • 讓人敬畏的墨菲定律
    讓人敬畏的錯誤——墨菲定律文/毒密碼DD前幾天翻書的時候扒拉到了墨菲定律。各種科普了一番此定律之後,總算是能冷靜看待了……墨菲定律的爹地是墨菲上尉,一個參與過火箭試驗的工程師。這個身份如此悲觀的發現這一定律是容易理解的。
  • 人生一大魔性定律:越怕出事,越會出事。如何破除墨菲定律?
    自從有了墨菲定律這一論斷,人類似乎更加心安理得地接受了人生中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不如意的狀況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只要事情存在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所以,既然擔心是沒有用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把這種可能性給排除掉。
  • 墨菲定律——為什麼總是怕什麼來什麼?
    墨菲定理由愛德華·墨菲於20世紀中葉提出,是一種心理學效應,它也被稱為墨菲法則、墨菲定律。墨菲定律起源愛德華·墨菲是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有一次,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參加一項實驗,其中有一個項目是將16個火箭加速度計懸空裝置在受試者上方。
  • 《墨菲定律》:4大心理學效應,教你洞悉人性的本質
    首先讓我們看看墨菲定律是什麼。我們所謂的墨菲定律實際上是很偶然的。這是墨菲和一些同事進行實驗時得出的結論。在此過程中,只有一個小環節出了錯,並且該實驗完全失敗,因此墨菲得出結論,只要一件事出錯的可能性大於零,那麼它一定會出錯。今天,這四個最重要的規則和效應能否解決你當前的一些困惑?
  • 墨菲定律——世界上最受爭議也最有趣的定律
    答案是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個什麼玩意呢?聽著好像挺耳熟啊。有人說它是無稽之談,也有人認為它是世界上最有趣最有用的定律。墨菲,是一個人的名字叫 愛德華.墨菲(Edward A.墨菲定律的根本內容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如果把這個定律展開說的話,它其實只包括4句話:一、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這句話告訴我們任何事需要自己分析和研究,考慮周全,未雨綢繆。案例1中,修好電腦鍵盤那個哥們兒要孤獨終老了。
  • 元認知訓練營系列專題(7)墨菲定律
    而墨菲定律另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這是一個概率問題。如果它是一個周知的大概率問題,那大家都知道如何規避;如果它是一個小概率問題,由於認知的不同,犯錯的成本就完全不一樣。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多發達,事故都會發生。
  • 墨菲定律:你喜歡誰或者不喜歡誰,都是上天註定,無法改變
    一、「墨菲定律」: 越怕出問題,問題就越可能發生墨菲是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機長工程師。 1949年,他和他的老闆上司斯塔普少校被分配參加美國空軍進行的MX981火箭超重減速的實驗。這就是「墨菲定律」。你最擔心的事情通常最容易發生。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犯錯是人類固有的弱點。無論技術多麼先進,都可能發生事故。因此,因為「墨菲定律」無處不在,所以我們應該事先儘可能地周到和全面,並從微妙之處入手。我們越擔心問題,就會出現更多的問題。
  • 西方文化三大定律之一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由愛德華·墨菲在 1949 年提出,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定律內容為: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這個定律指出,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墨菲定律的由來愛德華·墨菲是美國某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1949 年與其上司參加美國空軍進行的 MX981 火箭減速超重實驗時,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
  • 墨菲定律:人最大的弱點就是太把自己當回事
    人性最大的弱點就是太把自己當回事,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想要拍vlog,卻懼怕露臉;想要在短視頻中拍一些有趣的鏡頭分享,卻擔心碰到熟人會嘲笑自己;內心世界十分豐富,卻不敢表達。這是不是你?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別把自己太當回事,沒有你太陽也會依舊升起。我們都是萬千平凡人當中的一個,大家那麼忙沒有誰會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一個毫不相干的人身上,因此我們自己也沒必要太過擔心,不必耿耿於懷、過分的在意別人的看法。上大學的時候,一次學校文藝表演的舞臺上,即將表演小提琴演奏的阿黃(外號)焦急的看著臺下的老師和同學,她的手有些顫抖,手心已經出汗了。
  • 越害怕什麼,越會發生什麼,墨菲定律真是準的可怕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當我們特別擔心某件事時,大部分都會發生,而且壞的事情總比好的事情容易發生,比如某件東西好久都沒用過了,當我們把它一丟掉,往往就會必須要用它了。這就是常說的墨菲定律。僅供產考墨菲定律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
  • 「墨菲定律」給我們的啟示
    「墨菲定律」給我們的啟示 2020-05-17 0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的感情,都避開了墨菲定律的「坑」
    第一個回答就是:一開始就讓你不舒服的地方,最後一定會讓你特別不舒服。這不就是墨菲定律嗎? 「如果你擔心某種狀況會發生,那麼它就更可能會發生。」小敏一開始對這段三觀不一致的婚姻就有擔憂,只是因為父母的勸說,加上石磊其他方面的條件滿足了她的需求,才勉強結婚。
  • 學習各種定律,為我們人生加油,看《墨菲定律》一書
    墨菲定律是由愛德華·墨菲提出,其本意是我們處理的任何事情都是複雜而多變,處理事情的時間因而比我們想像中的長,處理事情如果有一個條件會使事情變壞那麼事情變壞的方向就有可能發生。這條定律也被稱為二十世紀西方三大發現。
  • 墨菲定律:工作不順利,教你職場3條法則,助你在職場中反敗為勝
    《墨菲定律》為我們總結了工作場所的幾條法律。一.蘑菇定律:新人,想成蝶先破繭該規則主要警告工作場所的新人如何表現,避免在工作場所過早暴露,為他們留出空間,使他們擁有強大的才能。在小說《一地雞毛》中,主人公小琳和他的妻子都是大學生,有野心,做事也勤奮,有崇高的理想。
  • 銷售心理學之「墨菲定律」:充分重視每一位潛在客戶,成交不難
    做銷售,悟透這一定律,充分重視每一位潛在客戶,成交不難,這一定就是大名鼎鼎的心理學效應「墨菲定律」。關於「墨菲定律」,有兩個最著名的結論:其一是積極結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無心插柳柳成蔭;其二是消極結論,強調的是預料之外的事情總會發生。
  • 墨菲定律中這些必知的生存競爭法則,引人深思!
    「墨菲定律」誕生於20世紀中葉,是由美國一個叫「愛德華·墨菲」的工程師提出的,它也可以解釋為一種心理學效應。近半個世紀以來,「墨菲定律」曾經攪得世界人心神不寧。它提醒我們:「錯誤」與我們一樣,都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狂妄自大只會使我們自討苦吃。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多發達,事故都會發生。
  • 神奇的墨菲定律究竟解釋了怎樣的人生法則,盤點那些小概率事件
    「墨菲定律」誕生於20世紀中葉,是由美國一個叫「愛德華·墨菲」的工程師提出的,它也可以解釋為一種心理學效應。其中墨菲定律的經典內容是: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這就是墨菲定律裡面講的:小概率事件一定會發生,而且有些事情你越擔心,他越有可能往壞的方向發展。現在股市當中也常見墨菲定律的影子你怕跌,它偏偏跌給你看,你盼漲,它偏不漲,你忍不住賣了,它也開始漲了;你看好五隻股,買進其中的一隻,結果除了你買的股票外,其它四隻漲得都很好……所以這時最好的應對辦法應該是同時看好的幾隻股中,買最沒把握的那隻。
  • 《墨菲定律》:助益人生的100個經典法則
    墨菲定律由此誕生:如果做某項工作有多種方法,而其中一種方法將導致事故,那麼一定有人會按照這種方法去做。你的生活中有過這樣的事情嗎?上班不想遲到偏偏就遲到了,不想生病偏偏就生病了,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能丟的東西偏偏就丟掉了……「墨菲定律」的事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說不定你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它所控制,真是讓人防不勝防,而且還越在意越防不住。幾十年來,墨菲定律的內涵被不斷豐富。其中最著名的闡釋被稱為「菲納格定律」:會出錯的,終將會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