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停潮!主要農作物產區洪澇影響發酵,對農業種植影響幾何?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財聯社

農業種植板塊持續走強,漲幅達5.6%,領先大市。東財農業種植板塊指數亦站上年內新高。

板塊內多隻個股漲幅均顯著,截至發稿,蘇墾農發與北大荒、新賽股份已漲停,大北農、雪榕生物等跟漲。

消息面上,今日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介紹,6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暴雨洪水集中頻繁發生,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嚴重。長江、黃河上遊、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太湖先後發生1號洪水。目前,長江幹流監利以下河段及洞庭湖、鄱陽湖和太湖水位仍處於超警狀態。

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分布著我國主要商品糧、商品棉產區,商品糧九大產區中有六個坐落於長江流域下遊,僅長江流域就有耕地2460多萬公頃,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1/4,農業生產值佔全國農業總產值的40%,糧食產量也佔全國的40%,其中水稻產量佔全國的70%,棉花產量佔全國的1/3以上。

海通證券分析師丁頻等稱,長江流域和南方多省份遭遇洪災,可能將對一季稻、早稻和旱地作物的生長造成不利影響,考慮到夏糧在我國糧食總產量中的佔比僅約21%,且當前我國糧食儲備率超過80%,即使洪災造成部分地區糧食減產,其對我國糧食安全構成威脅的可能性較小,但當前水稻、小麥的價格均處於歷史較低水平,未來上漲的壓力仍然存在。

同時,暴雨洪澇對蔬菜的生產和流通都會產生不利影響,後期蔬菜整體價格或繼續高於去年,但由於整體供應較為充足,預計漲幅有限。

天風證券分析師吳立等建議重點關注南方主產的稻穀、油菜籽、甘蔗(甜菜)、蔬菜等農產品受災情況,後續是否因水災發生顯著減產或調運受限。

洪澇災害造成產區農產品種養受損,但東方證券分析師張斌梅認為,大規模的上市企業抗災能力較強,或將整體提振農業板塊配置情緒。

其稱,大型農墾集團生產設備設施較為全面,尤其灌溉排水建設較好,雖不能完全避免災害影響,但防災抗災能力較強,可關注蘇墾農發、北大荒等;此外食用菌種植均為工廠化設施,受外部天氣影響小,在突發事件中常能保持穩定供給,可關注雪榕生物等。

同時,洪澇災害過後,農產品產區恢復生產,糧食補種,存在主題投資的催化機會,關注隆平高科、登海種業等。

---

滬指重回3400,百股漲停,市場情緒延續亢奮!如何抓住風口、把握當下行情?

《風口研報》是財聯社傾力打造的王牌vip資訊欄目之一。依託於財聯社,風口研報團隊擁有數百名券商分析師資料庫,直接對話分析師;掌握一手券商路演、電話會議、內部研討會等信息源;還有經驗豐富的團隊第一時間從浩如煙海的券商分析報告/內部研討會/機構調研中精準提煉有價值的信息,幫助用戶消除信息差距鴻溝,快人一步把握投資先機。

5分鐘讀完一篇《風口研報》文章,把握風口行業精華要點,知曉2-4家上市公司投資邏輯。

相關焦點

  • 洪澇影響農作物生產及運輸 部分地方鮮菜價格翻番
    洪澇影響農作物生產及運輸洪澇發生後,最直接的影響首先表現在農業上。據國家防總7月3日的消息,此次降雨區域覆蓋雲南、貴州、四川、重慶、湖南、湖北、陝西、河南、安徽、江蘇、山東、上海、浙江等15個省(區、市)。目前,部分地區洪災嚴重。
  • 洪澇災害 農作物遭災怎麼辦 有科學辦法挽救
    1.洪澇災害嚴重,多地農田被淹!近期,南方持續強降雨引發洪澇災害,多地農田被淹,農作物遭水淹後,如不及時採取措施,將給作物品質、產量帶來嚴重危害。農作物遭遇洪澇災害後,一定要先及時排水、洗苗護苗。作物受淹72小時內,挽救回來的機率很大。
  • 【考向預測】氣候對農業的影響,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的影響
    溫度  (1)溫度是影響農作物生長與發育的主要因素,積溫決定了農作物的熟制和作物的差異。比如我國南方的一年三熟、北方的一年一熟。比如我國東北地區的春小麥,華北地區的冬小麥。    熱帶草原氣候:全年炎熱,但有明顯的乾濕兩季,所以在農業的發展過程中也要注意加強水利工程,防治旱澇災害。  熱帶沙漠氣候:水分是影響其農業限制因子,所以節水農業、耐旱品種是其主要的發展思路。如以色列,用滴灌讓沙漠開滿鮮花。  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利弊共存,但不利影響較有利影響更為顯著。
  • 看好生豬養殖板塊預期差,關注洪澇災害影響
    種子板塊:板塊抗風險性高+洪澇局部影響 洪澇災害是否會對農作物產品產生影響? 1)從農作物播種收穫時節看,水稻、部分經濟作物或受一定影響;2) 洪澇災害對農作物產量及單產的影響
  • 世界主要的農業分類和農作物分布
    > (3)藍色農業:指的是在水體中開展的海洋水產農牧化活動,具體來說,所有在近岸淺海海域、潮間帶以及潮上帶室內外水池水槽內開展的蝦、貝、藻、魚類養殖業都包括在內; (4)白色農業:即微生物農業,是以蛋白質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為基礎,以基因工程綜合組建的工程農業,其產品安全
  • 今年雨澇對農作物的影響,農民擔心這個大事,你絕沒想到!
    #農業農村農民今年入汛以來,北方地區呈現多雨多澇的自然災害多發期,雨水特別澇,許多省區發生了洪澇災害。而山東地區的持續強降雨天氣,也引發了農民的無限擔憂。這樣的天氣變化情況,對農民來說,當然十分關心會不會引發農作物減產。我們知道,山東地區夏季的農作物以玉米、花生和黃豆等為主,對於這些農作物來說,都是夏季喜水的品類,適當的持續強降雨天氣,對於這些農作物成長都是非常有利的;當然,持續降雨的時間太長,且下雨的密度又很大時,這顯然會造成農作物生長的內澇,肯定引發減產等危害。
  • 洪澇災害對大宗商品的影響
    洪澇災害對黑色板塊:開工延誤影響建材短期需求,但雨水過後有集中「趕工」可能。洪澇災害對農產品板塊:短期非洲豬瘟有望擴散,存欄恢復延緩利好局部豬價;短期豬瘟翹頭抑制豆粕需求,天氣炒作期價格易漲難跌。關鍵生長期新作品質受影響,國產豆價格仍有上行空間。洪澇災害對化工板塊:救災推動聚丙烯短需增加,停工抑制聚氯乙烯短需。
  • 農作物是怎樣影響世界的,這四個農作物對世界影響巨大!
    作為一個農作物,是如何影響了整個世界,答案當然是每個人都需要吃飯,並且為糧食而發動的工業革命也不是沒有。而在歷史上,就出現了一些農作物能夠在肩任著人類的溫飽問題外,還影響了當代的人類文明。農耕,人類起源初期,為了生存而留下的千年文化。數千年的農耕文化,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 滬指窄幅震蕩半日收漲0.33% 海南板塊上演漲停潮
    盤面上看,海南板塊上演漲停潮,海航創新、海南高速等十餘股漲停,農業種植板塊漲幅居前,亞盛集團、神農科技等漲停。半導體、氮化鎵、光刻膠等板塊跌幅居前。兩市個股漲多跌少,共計2335隻個股上漲,1305隻個股下跌,110隻個股漲停。
  • 影響農業生產的主要氣象因素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吳曉芳  氣象條件對農業生產過程有著重要影響,主要包括光照、溫度、水分、風等氣象因素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光照是農作物進行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是葉綠體發育和葉綠素合成的必要條件,光能調節農作物體內某些酶的活性,因此光照對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影響很大。光照與農作物光合作用沒有固定的比例關係,但是在一定光照強度範圍內,在其他條件滿足的情況下,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強度也相應的增加。但光照強度超過光的飽和點時,光照強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強度不增加。
  • 厄爾尼諾現象如何影響全球主要農產品?
    在厄爾尼諾現象條件下,全球多地降水和氣溫將會出現異常,這對全球農作物生產影響較大。例如,若6月至8月份發生厄爾尼諾現象,則南美洲北部、中美洲、南亞、東南亞地區以及澳大利亞東部降水往往偏少,而美國大豆和玉米產區降水往往偏多,這與今年的情景比較符合。當前市場比較認同的觀點是「目前處於弱厄爾尼諾現象之中」。
  • 南澳轉基因放行怎樣影響葡萄酒產區
    當4月份人們還在擔憂新冠疫情將如何影響到未來的生活時,南澳州第一產業及地區部門(The Department of Primary Industries and Regions in SA Government,簡稱PIRSA)終結了已保持16年之久的商用轉基因農作物種植禁令,除袋鼠島基於它的出口市場需求維持無轉基因種植之外,南澳州境內的所有區域都將被允許種植轉基因作物
  • 高考地理小專題——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
    (4分)參考答案:(1)①土壤鹽漬化;②土地荒漠化 ③水資源短缺加劇 ④生態系統多樣性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2)亞寒帶針葉林; 高 有利影響:①熱量條件得到改善;②適宜農作物生長的時間延長 ③農作物種植範圍擴大;④農作物可利用的水分增加
  • 3600億隻蝗蟲來了,A股概念股全線漲停!會不會侵襲中國?危...
    來源:官網視頻截圖從FAO統計數據看,此次蝗災對農作物的破壞力是東非地區25年之最,是肯亞70年之最;而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直接宣布農業生產完全停滯,數百萬人生命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據悉,蝗蟲主要啃食禾本科植物和莎草科植物,能破壞小麥、玉米、高粱、水稻、小米、甘蔗、棉花、大豆、蔬菜等農作物,啃食植物的葉片、嫩莖、幼穗等部分。
  • 巴西農業機構預測2020—2021年度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和產量
    巴西農業供應公司網站11月10日報導,11月10日,巴西農業供應公司發布2020—2021年度第二次農作物生產預測報告。報告顯示,巴西2020—2021年度農作物產量預計2.689億噸,與2019—2020年度相比增長1190萬噸(4.6%),較上月預測上調26.9萬噸,將創歷史新紀錄。
  • 研究:全球變暖對農作物產量影響複雜
    參與互動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記者張瑩)全球變暖對主要農作物產量影響的討論由來已久
  • 【研究】霧霾對農作物的影響
    北極星大氣網訊:農作物產量往往隨著農業氣候要素的變化而發生波動,霧霾天氣的頻繁出現,對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及產量造成嚴重影響。介紹了霧霾天氣的形成及來源;總結了霧霾對農作物的影響途徑,特別對霧霾影響農作物的光合作用進行了闡述,進一步分析霧霾對農作物產生的危害。近年來,由於大氣汙染物的排放總量不斷增加,導致環境空氣品質下降,空氣汙染日益嚴重,霧霾天氣頻繁出現。
  • 【世界糧食日】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糧食安全
    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各個方面產生顯著影響,尤其對農業生產影響非常大。我國農業人口多,資源壓力大,地域類型複雜、各地氣候差異明顯等特點,使我國農業成為氣候變化影響最敏感的領域之一。氣候變化主要通過溫度、降水、二氧化碳濃度、極端氣候事件等因素直接影響糧食生產,在不同的區域和不同的季節對糧食生產有不同的影響。節約每一顆糧食,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每一顆糧食都關係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 研究說全球變暖對農作物產量影響複雜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記者張瑩)全球變暖對主要農作物產量影響的討論由來已久。一些科學家認為,全球變暖及其造成的極端天氣和水資源短缺會使農作物減產;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有助於增加農作物產量。
  • 颱風對黑龍江農作物的影響,避免農作物減產,災後要做好田間管理
    經常關注新聞的農戶朋友應該都會到,最近這一段時間,我國東北黑龍江正經受到三大颱風「巴威」「美莎克」「海神」的影響,出現連續性降雨、大風等天氣,在農業上造成很大的影響。那麼颱風會給農作物造成什麼影響,又該如何避免,我們通過下文來一探究竟。